春秋战国雕塑的实质性是什么,春秋战国时期的雕塑形象是什么?

2020-11-17 17:52:17 字数 5301 阅读 5891

1楼: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春秋战国雕塑,出现了武士、侍从、伎乐、舞人等各种不同社会地位的形象,在反映社会生活方面前进了一步,雕塑手法逐渐摆脱程式化,形象写实、生动。

青铜、金、银、铅、陶、玉、石、牙、骨、木等不同质材各尽其长,而且出现综合使用的趋向。各种材料的制造工艺也有新的发展,如青铜工艺分铸、焊、接等技艺,失蜡法的应用,错金银等镶嵌技艺的风行,使作品的制作竞求奇巧华美。

因之,追求繁缛华美,成为这一时期主导的审美倾向,在青铜、玉和漆木的雕塑中尤为突出。此时期的雕塑尚未从工艺美术中脱出,所以仍然保留着很强的装饰性。

春秋战国时期的雕塑形象是什么?

2楼: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春秋时期,象形青铜器依然流行,较有代表性的是安徽寿县发现的一件楚国器牺尊。所谓牺尊,原是商周青铜器中用牛羊等动物形象以作盛酒器的统称。这件是用羊的形象,但把两只弯角变化为腹部的纹饰。

从整体的造型来看,它是从圆鼎的形象演化出来的,更加以动物形象化,就完全改变了气质。匜和牺尊在上海也有发现,其中有一件是用于取水的匜和一件牛形牺尊,一件是春秋时期,一件是春秋晚期或战国初期的。从这两件器物的形象上,可以看出古代工匠们在器形演变上的匠心。

另外,在古代雕塑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还有俑像雕塑,所谓“涂车刍灵,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又“谓为俑者不仁”。说明以泥土为车,以茅草为人马,用俑人作随葬早已有之。这也就是我国雕塑艺术史上有俑像雕塑的起始。

什么是春秋雕塑?

3楼:易书科技

我国雕塑真正独立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原始社会和商周时期工艺美术的发展为春秋时雕塑的独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雕塑逐渐从实用美术中脱离出来。

目前我国最早的陶俑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山东临淄郎家庄1号墓出土的男女奴婢俑,当时正处于以俑代替活人殉葬的过渡时期,因此中国的俑从这一时期开始发展起来。

春秋战国时期的俑像雕塑是怎样发展的?

4楼: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俑像雕塑应出现于春秋、战国及其以后的时代。

春秋时代的俑像,在山东临淄春秋晚期的墓葬中发现几件,是小型的陶质女舞俑,人物姿态动作生动而有力。

春秋战国的陶俑,在雕塑水平上比前期大有发展,如有的左肩荷有布帛织物,从形态上看,似为少数民族商人。俑人衣饰朴素,神情生动,周身饰有细小花纹,在塑造手法上,与一般陶俑不同。周身花纹,似利用圆筒工具敲印而成,与春秋战国青铜器花纹中多见的所谓“捺印法”是一致的,也有些类似原始社会的陶器制作手法。

还有两件武士俑,似为模制,手执兵器虽已毁失,但勇武的形象和神态仍很突出。其中一人,甲衣上也印有鱼鳞纹,这和后来秦始皇陵的大型铠甲武士俑相较,虽显得原始,却能以看出它是秦俑表现手法的先驱。

关于文献记载中的春秋时代雕塑制作,如说:“吴王阖闾冢前置石人马”,“晋灵公冢室甚瑰丽,四隅以石为攫兽,并雕男女石人四十余,皆侍立”。“哀王冢内置石床,左右妇人各二十,侍立,有执镜栉之像,有捧盘盒之形”又“宋王偃铸诸侯之像列于屏侧”,“越王勾践命良工为臣范蠡制像,置之座前”等,说明当时的雕塑工艺已经普遍流行。

在安徽寿县楚墓中发现的刀型铜卧牛,也是战国时期的青铜雕刻,其周身饰有错金银云纹,镶嵌技术细致精巧,牛的动态也富有生气,特别是周身用白色金属镶嵌,显得更为华美,这样精巧的雕塑品,十分罕见。

陶塑抵角兽也是战国时代的雕塑艺术,除表现为精巧华丽以外,还有表现为遒劲健美的题材。如在河北省易县燕下都遗址的一块残砖,或是半瓦当残片,雕塑一只有角的猛兽,正在与对手作抵斗之状。

仅从这抵角兽所显示出的强劲的体躯和屈腰翘尾的形象所表达的力量,说明塑造者对于所要表现的主题的处理,是有一番意匠安排的。就整体的造型风格说,它具有浑圆饱满和轻捷明快的特点,给人以简括洗练的艺术感染力,是一件具有代表性的战国雕塑艺术作品。

春秋战国的社会特征

5楼:匿名用户

政治上:

1、各国纷争不断,兼并战争四起。

2、封建主义**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

3、郡县制的初步发展。

经济上1、井田制土崩瓦解。

2、新的生产工具的出现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

3、工商业进一步发展。

4、小农经济的进一步形成与发展。

5、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手工技艺的进步。

文化上:

1、百家争鸣,各种新的思想不断碰撞。

2、各种艺术形式不断发展。绘画,雕塑,**,书法等百花齐放。

3、文学艺术发展到新的高度,屈原的《楚辞》是人类文学的瑰宝。

6楼:匿名用户

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历史大变革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度崩溃,封建制度确立。这一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在以下方面:

(1)经济上: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我国的封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其北方成就更为突出。

生产力的飞跃引起了生产关系的革命。春秋战国时期, 井田制(公田)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并最终通过各国变法确立了下来。

(2)政治上: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破坏了奴隶制的旧秩序,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但战争的结果加快了统一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也加快了变革的步伐。

随着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他们在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新的封建制度终于建立起来。变法最彻底的秦国,成为各诸侯国中实力最强者,后来发展成统一的核心力量。

(3)文化上: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变革,促成了思想的空前活跃和文学艺术的繁荣。

春秋战国时期,旧制度、旧统治秩序被破坏,新制度、新统治秩序在确立,新的阶级力量在壮大。隐藏在这一过程中并构成这一社会变革的根源则是以铁器为特征的生产力的革命。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各国的变革运动和封建制度的确立,也导致思想文化的繁荣。

2、比较春秋时期争霸战争和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异同

(1)相同点:①都有扩大地盘、掠夺人口的目的。②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在影响上,都是大吞小、强凌弱,减少了诸侯国数目,加速了奴隶制瓦解和促进了封建制形成。

同时不可避免给人民生活、生产造成巨大破坏。

(2)不同点:①战国兼并具有封建兼并战争性质,而春秋争霸仅是奴隶主大国争霸战争。②春秋争霸战争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成长。

而战国兼并战争在转化为封建统一战争后,导致一个封建大帝国产生。

(3)诸侯间的争霸和兼并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各民族逐步融合,人民都渴望统一,这样就形成统一的趋。

3、比较春秋改革和战国变法的不同,并分析其不同的根本原因

(1)不同:春秋改革的目的是富国强兵,为争霸奠定基础;内容为任用贤才,改革内政、生产、军事;特点是在维护旧制度前提下进行。战国变法的目的是建立、巩固地主阶级**,完成统一;内容为废井田,承认土地私有,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实现**集权;特点为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

(2)原因:生产力水平不同。春秋时期,奴隶制仅仅开始瓦解;战国时,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已经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地主阶级力量增强。

4、对诸子百家思想的认识

(1)老子政治思想的实质及影响:

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面对着变革的社会,他的主张实质上代表了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尽管当时没有统治者会采纳他的政治主张,但他的思想在后世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社会动荡之后(特别是在西汉初,其思想一度成为统治思想),社会需要休养生息,老子的无为思想为经济的恢复,社会的安定、发展作出了贡献。

但无为思想不利于加强**集权,有消极的一面。

(2)如何认识孔子的阶级实质:

教材有言,孔子主张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这是他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面对着社会的变革,显然孔子同老子一样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所以孔子周游列国,没有一个国君采纳他的主张,最后郁郁回到鲁国,安心教书育人。

(3)如何评价墨家思想:

墨家反映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主张兼爱非攻有进步的一面,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在阶级社会无法实现。

(4)孟子思想的实质及地位:

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其根本目的不是为百姓考虑,是为统治者长治久安计,他的主张代表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但是面对着你死我活的兼并战争,如何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孟子的思想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司马迁评价孟子说“迂远而阔于事情”。孟子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是后世“民本”思想的重要**。

(5)如何认识荀子的唯物思想:

物质决定意识,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反映在荀子思想中便产生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思想。这种思想也极大地鼓舞了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心,但这也过分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认识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古代社会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当与此有关。

(6)辩证分析法家的思想及地位:

韩非子的思想:历史向前发展,今必胜古,主张按现实需要变革;治国“以法为本”“法不阿贵”;主张建立君主****集权的封建国家。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其思想敢于直面大变革、大动荡的社会现实,顺应了统一的趋势,有利于封建制度的建立和巩固,适应社会现实的需要,所以在各家中只有法家思想在当时是最有用的,各国的改革变法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法治”过度易导致**,使阶级矛盾激化,应一分为二来评价,以后秦王朝因**短命而亡,说明法家思想不能维护统治的长治久安。

(三)、难点知识剖析

1、运用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关系来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从上面的图示中我们可以看出,变革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原因:税收问题(鲁国的“初税亩”、齐国的“相地而衰征”);变革的社会条件:

经济基础——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阶级基础——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

2、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1)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合乎秦国国情,这是变法成功的根本所在。

(2)变法得到秦孝公的大力支持,变法措施执行坚决,这也是变法成功的重要原因。

(3)商鞅不顾个人安危,敢于同旧势力坚决斗争。

提醒:商鞅变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时代发展的表现,因此,商鞅变法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道理。

3、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繁荣的原因

(1)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2)阶级关系的变革,奴隶制的崩溃,以及封建制度的确立,为思想文化繁荣提供了政治前提。

(3)动荡的社会环境和剧烈的社会变革,使得思想界异常活跃,这迫使人们去思索,众多思想家从不同角度发表见解,从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4)各国统治者基于争霸战争和政治上的需要,纷纷网罗人才优待知识分子,养“士”蔚然成风,这种宽松的环境和优越地位,也有利于文化的繁荣。

(5)私学兴起与讲学之风的出现,造就了一大批有知识、有才干、敢于发表自己政治观点的思想家。

(6)民族融合不断加强,使各民族文化交流扩大,丰富了中原文化。

(7)夏商周时代的成果奠定了后来科技文化繁荣的基础。

思想文化是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因此,其繁荣的原因离不开政治、经济方面的因素。

谈谈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整体发展状况

1楼 love丶lfl丶 主要联系不同时代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青铜器的发展变化 个人觉得答题要点有有以下几点 1 在商 西周时期 由于人口和生产力的原因 青铜器发展较为缓慢 多为皇室或贵族使用 平民百姓几乎难以接触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铁器逐渐发展并渐渐取代青铜器 2 在商 西周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