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名法命名有什么好处?它是怎样给物种命名的

2020-11-24 17:21:30 字数 5006 阅读 4178

1楼:

在生物学中,双名法是为生物命名的标准.正如“双”所说的,为每个物中命名的名字有两部分构成:属名和种加词.

属名须大写,种加词则不能.在印刷时使用斜体,手写时一般要加双下划线.例如:

"homo sapiens"(智人).如果在一篇文章中多次提到某一个属,除第一次提及时给出全写,在以后出现时可将属名缩写,但绝不能省略,例如 "homo sapiens"缩写为 ''h. sapiens''.

在很少的一些情况下,由于一个物种已经广为人知,所以其缩写形式就约定成俗了.如在细菌中,"escherichia coli"(大肠埃希菌,即大肠杆菌)可以缩写成''e. coli''而不会引起误会.

编辑本段名称**

属名通常使用拉丁文名词,如果引用其它语言的名词,则必须拉丁化.种加词大多为形容词,也可以为名词的所有格或为同位名词.当形容词作种加词时,要求其性、数、格与属名一致.

例如板栗''castanea millissima'' bl., ''castanea'' 栗属(阴性、单数、第一格).有时,名称也会**于古希腊语,或者是本地语言,又或者是该物种发现者的姓名.

事实上,分类学家通过各种途径来构造物种名称,比如说会开开玩笑或者是一语双关.然而,无论其**如何,学名在语法上总是被看作拉丁文.因此,尽管生物学家不赞成,双名法名称有时又叫“拉丁文名”.

称为“学名”似乎更恰当一些.请参阅生物学名常用拉丁文和希腊文词语.

编辑本段使用双名法系统的价值

双名法系统的价值体现在它的简便性和广泛性: 同样的名称在所有语言中通用, 避免了翻译的困难; 任何的一个物种都可以明确无误的由两个单词确定; 本系统已经在植物学 (始于 1753), 动物学 (始于 1758) 和 细菌学 (始于 1980)中广泛应用. 双名法命名的程序体现了其稳定性.

特别的讲, 当一个种从一个属转到另一个属时 (比较常见的现象), 如果可能的话,种加词保留一致.类似的,如果原来的两个种合并时, 原来各自的种名保留为亚种名. 然而, 这样的稳定性不太绝对.

基于分类上不同的观点,根据生物命名法规的名称修订或在分子系统学中的新发现,同一种生物可能有几个不同的学名在流通(请参阅同物异名). 不稳定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命名应遵循优先原则. 规范植物 (包括 真菌, 蓝藻) / 栽培植物 / 动物 / 细菌 / 病毒的命名法规是不同的.

例如, icbn (植物)命名法规不允许重复名, 而 iczn (动物)法规则允许(如:''gallus gallus''). 曾经建议用统一的biocode来把几个命名法规替换, 但考虑到对系统发生树进行命名的phylocode而存在争议.

编辑本段对双名制的扩展 动物的三名制命名法

在动物学中, 一个动物物种可以往下细分, 应用三名法来命名一个亚种 (有时叫做"race"), 例如新西兰的普通鸬鹚(''phalacrocorax carbo'')跟其它地方的有所不同, 所以被归入一个亚种''phalacrocorax carbo novaehollandiae''. 由于动物学仅使用一个种下分类阶元,所以不需要在亚种名前插入任何阶元指示符,人们也明白第三个名称就是亚种名.

编辑本段植物学的种下划分

在植物学中, 一个物种可以向下分为亚种, 变种, 或者变型, 这跟动物学是不同的.种下名称必须跟在一个阶元限定词(这个词不用斜体)后面(例如 "subsp.")来指明所指的阶元类型, 这不会在动物学中出现.

一个植物种可能会有亚种(如 "pinus nigra subsp. salzmannii"),变种(如 ''pinus nigra var. caramanica''), 还有亚种的变种(如 ''pinus nigra subsp.

salzmannii var. corsicana''),甚至是更为复杂的组合.

1.双名法命名有什么好处?它是怎样给物种命名的?

2楼:匿名用户

双名法系统的价值体现在它的简便性和广泛性:

同样的名称在所有语言中通用, 避免了翻译的困难;

任何的一个物种都可以明确无误的由两个单词确定;

物种的正式名称必须由两个拉丁词构成,属名在前,种名在后,后面还常常附有定名人的姓名和定名年代等信息。

.“双名法”命名有什么好处?它是怎样给动物命名的?

3楼:大侠

正如“双”所说的,为每个物种命名的名字有两部分构成:属名和种加词(种小名)。属名须大写,种加词则不能。在印刷时使用斜体,或是用加底线的方式取代。

例如:homo sapiens。简化如下:

homo sapiens(种名) = homo(属名) + sapiens(种加词)

如果在一篇文章中多次提到某一个属,除第一次提及时给出全写,在以后出现时可将属名缩写,但绝不能省略,例如homo sapiens缩写为 h. sapiens。在很少的一些情况下,由于一个物种已经广为人知,所以其缩写形式就约定成俗了。

如在细菌中,escherichia coli(大肠杆菌)可以缩写成e. coli而不会引起误会。

名称**属名通常使用拉丁文名词,如果引用其它语言的名词,则必须拉丁化。种加词大多为形容词,也可以为名词的所有格或为同位名词。当形容词作种加词时,要求其性、数、格与属名一致。

例如板栗castanea millissima bl., castanea 栗属(阴性、单数、第一格)。有时,名称也会**于古希腊语,或者是本地语言,又或者是该物种发现者的姓名。

事实上,分类学家通过各种途径来构造物种名称,比如说会开开玩笑或者是一语双关。然而,无论其**如何,学名在语法上总是被看作拉丁文。因此,尽管生物学家不赞成,双名法名称有时又叫“拉丁文名”。

称为“学名”似乎更恰当一些。请参阅生物学名常用拉丁文和希腊文词语。

使用双名法系统的价值

双名法系统的价值体现在它的简便性和广泛性:

同样的名称在所有语言中通用, 避免了翻译的困难;

任何的一个物种都可以明确无误的由两个单词确定;

本系统已经在植物学 (始于 1753), 动物学 (始于 1758) 和 细菌学 (始于 1980[1])中广泛应用。

双名法命名的程序体现了其稳定性。特别的讲, 当一个种从一个属转到另一个属时 (比较常见的现象), 如果可能的话,种加词保留一致。类似的,如果原来的两个种合并时, 原来各自的种名保留为亚种名。

然而, 这样的稳定性不太绝对。基于分类上不同的观点,根据生物命名法规的名称修订或在分子系统学中的新发现,同一种生物可能有几个不同的学名在流通(请参阅同物异名)。 不稳定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命名应遵循优先原则。

规范植物 (包括 真菌, 蓝藻) / 栽培植物 / 动物 / 细菌 / 病毒的命名法规是不同的。例如, icbn (植物)命名法规不允许重复名, 而 iczn (动物)法规则允许(如:gallus gallus)。

什么是双名法(命名物种)

4楼:匿名用户

http://baike.baidu.***/view/23545.htm

简单的说就是用“属名”和“种加词”这两个词来对一个物种进行命名。

比如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solanum 表示茄属,lycopersicum则是种加词。

5楼:

林耐发明的。。。第一个是属名.后一个是种名

双名法是怎样鉴定物种的?

6楼: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在生物分类系统中,每一个物种都必须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名字。早先人们以通俗的名称为常见的动植物命名,这些名称通常只描述它们的外形、发现或利用情况,很不科学。18世纪瑞典生物学家林奈发明了为生物命名的方法,叫作双名法。

在这个系统中,每个物种都自己的名称,这样既鉴定了物种,也标明了它在整个生物分类学上的位置。例如,生叶常春藤名为cymbalarisamuralis,前一个单词的意思是“钹状的叶子”,后一个单词的意思是“长在墙上”。

双名法命名格式是什么

7楼:**ile灬微光丶

双名法命名格式:属名+种加词(种小名)+命名者(若学名经过改动则由此项,否则不加)。

示例:homo sapiens(智人) = homo(属名) + sapiens(种加词)

trifolium repens l.(白三叶草) = trifolium(属名,名词)+ repens (种小名, 形容词) + l. (命名者,林奈名字的通用缩写)。

双名命名法又称二名法,依照生物学上对生物种类的命名规则,所给定的学名之形式,自林奈《植物种志》(1753年, species plantarum)后,成为种的学名形式。

属名通常使用拉丁文名词,如果引用其它语言的名词,则必须拉丁化。种加词大多为形容词,也可以为名词的所有格或为同位名词。当形容词作种加词时,要求其性、数、格与属名一致。

例如板栗''castanea millissima'' bl.,''castanea'' 栗属(阴性、单数、第一格)。有时,名称也会**于古希腊语,或者是本地语言,又或者是该物种发现者的姓名。

扩展资料

事实上,分类学家通过各种途径来构造物种名称,比如说会开开玩笑或者是一语双关。然而,无论其**如何,学名在语法上总是被看作拉丁文。

因此,尽管生物学家不赞成,二名法名称有时又叫“拉丁文名”。普遍称做“学名”。生物学名常用拉丁文和希腊文词语。双名法通常是以拉丁文为主。前名为属名,后名为种名。

习惯上,在科学文献的印刷出版时,学名之引用常以斜体表示,或是于正排体学名下加底线表示。

8楼:匿名用户

双名法命名格式:属名和种加词(种小名)。

属名由拉丁语法化的名词形成,但是它的字源可以是来自拉丁词或希腊词或拉丁化的其他文字构成,首字母须大写;种加词是拉丁文中的形容词,首字母不大写。

通常在种加词的后面加上命名人及命名时间,如果学名经过改动,则既要保留最初命名人,并加上改名人及改名时间。命名人、命名时间一般可省略。

9楼:百度用户

每一种植物的名称必须由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的字构成:

第一个词为“属名”,属名的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相当于“姓”,为斜体;

第二个词为“种加词”,相于“名”,为斜体。

第三个词为该植物命名人名的缩写形式,可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