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人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对当时中国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2020-11-24 16:56:14 字数 6056 阅读 6375

1楼:春来江水蓝如红

铁人精神所蕴涵的爱国主义、忘我拼搏、艰苦奋斗、科学求实和勤劳肯干等内容是我们民族坚不可摧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对祖国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活生生的体现,是中国人民在二十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

两弹一星 精神对当时中国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2楼:匿名用户

什么是“两弹一星”?很多人都以为是原子弹、

氢弹和人造卫星,其实它是指核弹(原子弹、氢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中国为什么要搞“两弹一星”?这还要从新中国成立之初讲起,刚刚诞生的新中国就笼罩在核威胁的阴影下.共和国第一代领导人深深地意识到,中国不能没有自己的核**.

当时的中国科学极为落后,工业体系尚未建立,没有一位中国科学家见过原子弹,只有钱学森等少数几位科学家上个世纪40年代曾在美国搞过导弹研究工作.

中国原子弹**震惊世界

1959年7月,周恩来总理向第二机械工业部(核工业部)传达了**的决策:“自己动手,从头摸起,准备用8年时间搞出原子弹.”邓稼先被任命为理论部主任,负责领导核**的理论探索和设计工作.

人们难以想象,科学家们是在饥饿的状态下完成这些浩繁工作的,他们工作到半夜却只能冲杯酱油喝,或到楼下摘些槐花、榆钱补充饭食.

终于,经过多次论证后,1964年10月16日,中国在罗布泊**了第一颗原子弹.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的消息,像一股强烈的冲击波迅速传遍了全世界.反应最强烈的是美国**.

在中国宣布首次核子试验成功后不到3小时,美国**约翰逊就急忙忙在全国电视广播中发表声明,强调“不应过高估计这次**的军事意义”.尽管美国政界尽量缩小中国原子弹**造成的影响,但是参加过美国“曼哈顿”工程的核物理学家给予了公允的评价,认为中国的核**技术比官方最先估计的要先进得多.法国宣传部长佩雷菲特也指出:

“这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将使世界力量对比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

西方大国的核竞赛从此也愈演愈烈,法国加快了研制氢弹的进程.毛泽东主席指出,为了打破核垄断,必须赶在法国之前研制出我国的氢弹.1965年元月,周总理代表党**和国务院下达任务:

把氢弹的理论研究放在首位.于是,邓稼先、于敏等一批科学家又开始了氢弹的艰苦研究.1967年6月17日,我国的氢弹试验**成功.

从制成原子弹到制成氢弹并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零4个月,苏联4年,英国4年零7个月,法国8年零6个月,中国只用了2年零8个月.

导弹核**试验在中国本土进行

中国的航天事业起步于导弹的研制.中国导弹专家梁思礼院士回忆说,那时搞导弹相当于在一张白纸上作画,除了院长钱学森,其他人从来没有见过导弹是什么东西.随后,中苏关系紧张,苏联在1960年单方面撕毁了合同,撤走了专家,这对刚刚起步的中国导弹事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但是靠着一股坚定的信念,中国科学家们在当年成功试**中国仿制的第一枚导弹.在随后的1964年6月,中国又成功地发**第一枚自行研制的导弹.原子弹**成功之后,美英苏等国嘲笑中国是“有弹无枪”,空有核**而没有运载工具,为此中国科学家们又加紧进行两弹(原子弹、导弹)结合工作,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导弹核**试验只能在中国本土进行.

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成功.

西方**惊呼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成功

伴随着中国导弹的迅速发展,中国又把目标瞄准了人造卫星.早在1958年5月,毛泽东主席就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然而国内对人造卫星几乎一无所知.很难想象,以原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闵桂荣为首的中国卫星研制者竟是从参观天文馆入手,开始了他们建筑天梯的科研工作.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令外国同行吃惊的是,中国的第一颗卫星水平竟是如此之高,重达173公斤,超过先前美、苏、日、法4个卫星的总和.西方**惊呼:“中国当之无愧地加入了空间俱乐部,中国已经拥有了原子弹和氢弹,必须把这次卫星的成功看作是宣布能把洲际导弹发射到地球上任何地方的公告.

”可以说,正是“两弹一星”打破了核大国对中国的核讹诈,保护了中国的****.

3楼:准维

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有原子弹的国家;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时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军事知识篇。

“两弹一星”精神对当时中国发展的意义:不仅促进了国防事业的发展,而且带动了科技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科技队伍;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信心,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铁人精神和两弹一星对中国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4楼:匿名用户

铁人就是一个莽夫,哎空有一腔热血,不懂科学知识。在那个红色的年代人们都失去理性了,铁人被过度夸大了。

铁人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对中国的发展有什么重大意义

5楼:屠鸿哲员藉

铁人精神所蕴涵的爱国主义、忘我拼搏、艰苦奋斗、科学求实和勤劳肯干等内容是我们民族坚不可摧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对祖国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活生生的体现,是中国人民在二十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

两弹一星的重大意义

6楼:穗子和子一

这个要是细说就纠结了~!一本书都道不尽~~!呵呵 所以简单说来,在下认为哈,“两弹”的研制成功,让我们勇敢地、理直气壮地站直了腰杆~!

至此,没有哪个帝国主~义国家再敢轻视我们,甚至来。侵。略我们~!!

因为它们深深地知道原。子。弹或。

氢。弹的 神威~! “一星”的研制成功,树立了中~n国航天事业上的里程碑~!

所有华夏~儿女的骄傲啊~!!!有了它,我们才能开发和利用自己应有的太空资源,否则太空那点资源又会被帝。国。

们霸。占,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一星”也是捍卫了我。。国的主~权(太空主~~权)

准确地讲,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重要意义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标志我国航空航天、遥感、测控、核能等尖端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更重要的一点是,标志着我国拥有了战略核反击力量,具备对敌对国家实施大规模杀伤的核报复能力,特别是在当时特定历史时期,消除了苏美两国对我进行核讹诈的企图和威胁,对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我国的防卫能力具有着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7楼:留下一片林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世纪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

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诸多“精神”及政治语汇中的一个,象征了在欠缺良好环境下,从事科学技术开发研究的精神,也是科教兴国政策的开端。

对于中国而言,两弹一星是在非常艰苦、没有外援的环境下所开发出来的成果。而“两弹一星的精神”象征了中华民族自力更生、在社会主义之下集中力量从事科学开发研究,并创造“科技奇迹”的态度与过程,组合的元素则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与“科学精神”,并可以衍生至“科技创新”“知识经济”等领域。在政治语汇上,类似台湾的“发展绿色硅岛”、“新竹科学园区奇迹”、“两兆双星”等。

"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活生生体现,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继续发扬光大这一伟大精神,使之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奋勇开拓的巨大推动力量。

两弹一星精神,当成政治语汇可以用在科技发展、高等教育、人才培育等领域上,例如:“用两弹一星精神创建一流大学”、“用两弹一星精神开发资讯产业”等。

列举新时期发扬铁人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所取得的两项成就

8楼:匿名用户

北斗系统,中国为了应对美国***卫星系统的无奈举措。

俄罗斯有自己完善的全球定位卫星系统。

中国也想有,于是开发了北斗系统。

但是……

神州系列,在我们送人上天,重复三十年前美苏的航天路之时,突然听说火星了!

嗯,上面是开玩笑。

中国最大的科技成就是:“杂交水稻技术”,“人造胰岛素”也勉强可以说是顶先。

其余神马都是浮云

9楼:墼餮魍薅

863计划的实施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三峡工程等。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高技术发展计划。这个计划是以**为主导,以一些有限的领域为研究目标的一个基础研究的国家性计划。

1986年3月,面对世界高技术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挑战,邓小平同志在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和陈芳允四位科学家提出的“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和朱光亚极力倡导下,做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的重要批示,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党**、国务院果断决策,于1986年3月启动实施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旨在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以前沿技术研究发展为重点,统筹部署高技术的集成应用和产业化示范,充分发挥高技术引领未来发展的先导作用。朱光亚是863计划的总负责人,参与了该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10楼:想当大人的孩子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50年代中期,刚刚诞生的新中国百废待举,面对国际上严峻的核讹诈形势和军备竞赛的发展趋势,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毅然作出发展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1956年,研制导弹、原子弹被列入我国的1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仅用4年时间,1960年我国就成功地发**第一枚自主研制的导弹。

1964年,我国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1967年又**成功第一颗氢弹。1970年,我国的“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上天。从此之后,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先后掌握了中子弹设计技术和核**小型化技术,研制和发**各种型号的战略战术导弹和运载火箭,潜艇水下发射成功,发射多颗返回式卫星、地球同步轨道及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两弹一星”不仅为我们建立战略导弹部队提供了装备技术保障,增强了我军在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御能力和作战能力,而且带动了我国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两弹一星”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中国人民挺直腰杆站起来的重要标志,极大地鼓舞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斗志,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激发了振兴中华的爱国热情。正如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的那样: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两弹一星”事业的巨大成功,有赖于党**的英明决策和各方面的有力支持,是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的生动体现。但是,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优势和条件,都要通过参与这一事业的所有人员特别是他们中的功臣来实现。“两弹一星”功臣们的作用极其重要,功臣们的业绩彪炳史册,功臣们的精神光耀千古,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们要学习功臣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在国外学有所成,拥有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为了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冲破重重障碍和阻力,毅然回到祖国。几十年中,他们为了祖国和人民的最高利益,默默无闻,艰苦奋斗,以其惊人的智慧和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创造着人间奇迹。

“中华民族不欺侮别人,也绝不受别人欺侮”,是他们的坚定信念。爱国主义是他们创造、开拓的动力,也是他们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支柱。

为了替未来的科教兴国政策铺路,确定未来政策主轴,中国于1999年成立50周年时,由中共**、 国务院及**军委制作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授予或追授给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等23位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