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序杂事翻译,新序 杂事一的译文

2020-11-24 15:37:00 字数 5091 阅读 2350

1楼:碧海蓝天

译文梁君出去打猎,见到一群白雁。梁君下了车,拉满弓想射白雁。路上有

个路过的人,梁君叫路过的人停下,那个人没停,白雁群害怕(飞走)。梁君发怒,想射那路过的人。他的车夫公孙袭下车按着箭说:

“您住手。”梁君气愤地变了脸色生气地说:“你不帮助你的主君却帮助别人,为什么?

”公孙袭回答说:“过去齐景公的时代,天干旱了三年,占卜的人说‘一定用人祭祀才下雨’。齐景公走下庭堂磕头说:

‘我之所以求雨的原因,是为了人民。现在一定让我用人祭祀,才将要下雨,我将亲自充当祭祀的牺牲品。’话没说完,天下大雨达到方圆千里,为什么呢?

因为齐景公对天有恩德对人民施恩惠,现在主君因白雁的原因而想射杀人,我说主君的话跟虎狼没有什么不同。”梁君拉着公孙袭的手,与他一起上车回去。进了庙门,梁君喊“万岁”,说:

“今天真幸运啊:别人打猎都得到家禽野兽,我打猎得到对我有利的话回来了。”

2楼:翻开

今主君以白雁之故而欲射人,袭谓主君无异于虎 狼。

新序 杂事一的译文

3楼:匿名用户

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

”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君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刘向《新序·杂事第一》)

楚庄王谋划一件事情,做得很妥当,群臣没有谁能赶上他,退朝以后,脸上露出忧愁的神色。申公巫臣进前说道:“您在退朝之后面露忧色,这是为什么呢?

”楚王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现在凭我这样没能耐的人,在朝廷上商量大事,群臣就比不上我了,我们国家大概要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的神色。”

文言文《新序.杂事》翻译

4楼:116贝贝爱

汉·刘向《新序.杂事》白话释义:

子张去拜见鲁哀公,过了七天鲁哀公仍不理他。他就叫仆人去,说:“传说你喜欢人才,因此,冒着风雪尘沙,不敢休息而来拜见你。

结果过了七天你都不理我,我觉得你所谓的喜欢人才倒是跟叶公喜欢龙差不多。

据说以前叶子高很喜欢龙,衣服上的带钩刻着龙,酒壶、 酒杯上刻着龙,房檐屋栋上雕刻着龙的花纹图案。他这样爱龙成癖,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来到了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 ,龙尾伸进了大厅。

叶公一看是真龙,吓得转身就跑,好像掉了魂似的,脸色骤变,简直不能控制自己。叶公并非真的喜欢龙呀!他所喜欢 的只不过是那些似龙非龙的东西罢了!

现在我听说你喜欢英才,所以不远千里跑来拜见你。

原文:子张见鲁哀公,七日而哀公不礼,托仆夫而去曰:“臣闻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犯霜露,冒尘垢,百舍重趼,不敢休息以见君,七日而君不礼,君之好士也,有似叶公子高之好龙也,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夫龙闻而下之。

窥头于牖,拖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今臣闻君好士,不远千里之外以见君,七日不礼,君非好士也,好夫似士而非士者也。诗曰:

‘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敢托而去。”

写作背景:

刘向初以父荫任辇郎,后擢任谏大夫。宣帝时选为儒俊材,曾应诏献赋颂数十篇,官至散骑谏大夫给事中。元帝时,擢任散骑宗正给事中,因屡次上书言事,**宦官弘恭、石显及外戚许、史,曾两度下狱,被免为庶人,闲居十余年。

成帝即位后被启用,拜中郎,使领三辅都水,迁光禄大夫,官至中垒校尉。刘向多次上书,建议削弱外戚权力,甚为成帝嘉许,但终不能用。其为人平易朴实,不重威仪,廉洁乐道,潜心学术,昼诵《书》《传》,夜观星象,常常通宵达旦。

刘向喜言五行灾异之说,并据以论证现实政治。其学问渊博,曾奉诏整理五经秘书、诸子诗赋近20年,对古籍的整理保存作出了巨大贡献。撰成《新序.杂事》,为中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

作者简介:

刘向(前77年—前6年),字子政,原名更生,世称刘中垒,世居长安,祖籍沛郡(今属江苏徐州)。出生于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年),去世于汉哀帝建平元年(前6年)。刘邦异母弟刘交的后代,刘歆之父。

其散文主要是奏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刘向是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汉宣帝时,为谏大夫。汉元帝时,任宗正。

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汉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尉。

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分类目录。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列仙传》等书,其著作《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

《楚辞》是刘向编订成书,而《山海经》是其与其子刘歆共同编订成书。

刘向、刘歆父子是在儒学作为经学而一统天下之后,又重新研究和整理诸子百家的著作与学说并强调从中吸取思想营养以改善儒学的重要人物。

刘向、刘歆父子在当时经学独尊的情况下,大力倡导研究诸子之学,对削弱官方学术思想的统治、解放思想是有积极意义的。

5楼:匿名用户

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

”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君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刘向《新序·杂事第一》)

楚庄王谋划一件事情,做得很妥当,群臣没有谁能赶上他,退朝以后,脸上露出忧愁的神色。申公巫臣进前说道:“您在退朝之后面露忧色,这是为什么呢?

”楚王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现在凭我这样没能耐的人,在朝廷上商量大事,群臣就比不上我了,我们国家大概要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的神色。”

翻译《新序杂事》

6楼:华是沐老师

《新序》,西汉刘向撰。原本三十卷,至北宋初仅存十卷。后经曾巩搜辑整理,仍厘为十卷。

内《杂事》五卷,《刺奢》一卷,《节士》一卷,《义勇》一卷,《善谋》二卷。采集舜、禹时代至汉代史事和传说,分类编纂,所记史事与《左传》、《战国策》、《史记》等颇有出入。作者尚编有《说苑》一书,性质与此类似。

《叶公好龙》就是出自此书。

原文:1. 梁尝有疑狱,群臣半以为当罪,半以为无罪,虽梁王亦疑。

梁王曰:“陶之朱公,以布衣富侔国,是必有奇智。”及召朱公问曰:

“梁有疑狱,狱吏半以为当罪,半以为不当罪,虽寡人亦疑。吾子决是,奈何?”朱公曰:

“臣,鄙民也,不知当狱。虽然,臣之家有二白壁,其色相如也,其径相如也,然其价一者千金,一者五百。”王曰:

“径与色泽相如也,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何也?”朱公曰:“侧而视之,一者厚倍,是以千金。

”梁王曰:“善”故狱疑则从去,赏疑则从与,梁国大悦。

故狱疑则从去,赏疑则从与,梁国大悦。由此观之,墙薄则亟坏,缯薄则亟裂,器薄则亟毁,酒薄则亟酸。夫薄而可以旷日持久者,殆未有也。故有国畜民施政教者,宜厚之而可耳。

2.梁大夫有宋就者,尝为边县令,与楚邻界。梁之边亭,与楚之边亭,皆种瓜,各有数。

梁之边亭人,劬力数灌其瓜,瓜美。楚人窳而稀灌其瓜,瓜恶。楚令因以梁瓜之美,怒其亭瓜之恶也。

楚亭人心恶梁亭之贤己,因往夜窃搔梁亭之瓜,皆有死焦者矣。梁亭觉之,因请其尉,亦欲窃往报搔楚亭之瓜,尉以请宋就。就曰:

“恶是何可构怨祸之道也,人恶亦恶,何偏之甚也。若我教子必每暮令人往窃为楚亭夜善灌其瓜,勿令知也。”于是梁亭乃每暮夜窃灌楚亭之瓜,楚亭旦而行瓜,则又皆以灌矣,瓜日以美,楚亭怪而察之,则乃梁亭之为也。

楚令闻之大悦,因具以闻楚王,楚王闻之,惄然愧以意自闵也,告吏曰:“微搔瓜者,得无有他罪乎?此梁之阴让也。

”乃谢以重币,而请交于梁王,楚王时则称说,梁王以为信,故梁楚之欢,由宋就始。语曰:“转败而为功,因祸而为福。

”老子曰:“报怨以德。”此之谓也。

夫人既不善,胡足效哉!

译文:1.梁国曾经有难以断定的案件,大臣们有些认为应当判有罪,有些人认为是无罪。

即使是梁王也很疑惑。梁王道:“陶朱公(即范蠡),凭借平民的身份而做到举国首富,这必定是因为他有超乎常人的智慧。

”于是就召来范蠡问他说:“梁国有难以断定的案子,断案的人一半认为有罪一半认为没有罪,即使是我也很疑惑,先生你来判断一下这个案件,怎么样?”范蠡说:

“我是个身份低微的小民,也不懂得如何断案,既然大王让我断,那么,(我举个例子),我家有两个白玉璧,它们的颜色、大小、光泽都差不多,但是它们的价钱,一个卖千金,一个卖五百金”。王说:“大小与色泽都差不多,一个卖千金,一个卖五百金,为什么?

”范蠡说:“从侧面看一个厚度是另一个的两倍,因此卖千金”。王说:

“好。”所以案件难断就从轻发落,奖赏有疑问就赏与,梁王非常高兴。

由此看来,墙薄了就容易坍塌,丝织品薄就容易裂开,器物薄就容易毁坏,酒薄(淡,不醇厚)就容易发酸。那些薄的事物能够保持很长时间的,大概还没有。所以统治人民施行政令教化的诸侯们,应该以厚德对待人民就可以了。

2.梁国大夫有个叫宋就的人,曾经担任边境某县的县令,和楚国邻界。梁国这个县靠近边境的某乡(亭:

地区单位,相当于乡,被县管辖),和楚国邻近的乡,都种瓜,都有一定规模。梁国该乡的人,多次用心灌溉他们的瓜园,种出的瓜味道很好。而邻乡的楚国人很少灌溉瓜地,种出的瓜很难吃。

楚国县令因为梁国的瓜好吃,对于自己管的乡种出的瓜难吃很恼怒。楚国的乡人嫉妒梁国乡人比自己有能耐,就在夜里破坏梁国乡人的瓜,瓜秧许多都枯萎而死了。梁国的乡人发觉了,就报告了亭尉(亭长,即乡长),打算去破坏楚国乡人的瓜报复他们,亭尉去请示宋就。

宋就说:“这会导致相互怨恨的,别人干坏事自己也跟着干,是多么偏颇啊。现在我让你们每天晚上偷偷的到楚国乡里给他们灌溉瓜地,不要让他们知道。

”于是梁国乡里的人每天晚上偷偷去给楚国乡人灌溉瓜地,而楚国人白天去看护瓜地,又进行灌溉,他们的瓜长得越来越好,楚国乡人感到奇怪就用心观察,原来是梁国乡人做的。楚国县令听到后非常高兴,把这事原原本本告诉了楚王,楚王听说以后,感到惭愧和内疚,对官吏们说:“如果没有我国去搞破坏的人,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对不起梁国的地方?

这是梁国人暗地对我们谦让啊。”于是给宋就重金表示感谢,并请他转交给梁王,楚王并经常赞扬梁国的这件事,梁王认为楚王很有诚意,所以梁、楚梁国的友好关系,从宋就开始的。俗话说:

“转败为胜,因祸得福。”老子说:“以德报怨。

”就是这个意思。别人做坏事,自己怎么能去效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