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关于它的成书年代有哪些说法

2020-11-24 15:34:49 字数 5301 阅读 3590

1楼:漫阅科技

《神农本

草经》(简称《本经》或《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关于它的成书年代,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神农、黄帝时代的作品,显然是不可信的;有人认为是春秋时代的作品,有人认为成书于战国时代,有的说成书于秦汉之际,也有人据考证断定成书于东汉。

这些看法孰是孰非,在目前缺乏实证的情况下,很难作出确切的结论。南朝齐梁的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序》说:“旧说皆称《神农本草经》,余以为信然……今之所存,有此四卷,是其本经,所出郡县,乃后汉时制,疑仲景、元化等所记。

”颜之推《颜氏家训》亦云:“譬犹本草,神农所述,而有豫章、朱崖、常山、奉高、真定、临菑、冯翔等郡县名,出诸药物,由后人所掺。”两人都指出,《神农本草经》所记药物产地,多为后汉时所设置的郡县名,因此,推断本书为后汉时所作。

另外,书中内容多重视神仙养生、服石炼丹,与东汉时风气也相合。因此,医史界多以东汉为该书的成书年代。

《神农本草经》成书时间是什么时候?

2楼:漫阅科技

《神农本草经》

(简称《本经》或《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关于它的成书年代,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神农、黄帝时代的作品,显然是不可信的;有人认为是春秋时代的作品,有人认为成书于战国时代,有的说成书于秦汉之际,也有人据考证断定成书于东汉。

这些看法孰是孰非,在目前缺乏实证的情况下,很难作出确切的结论。南朝齐梁的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序》说:“旧说皆称《神农本草经》,余以为信然……今之所存,有此四卷,是其本经,所出郡县,乃后汉时制,疑仲景、元化等所记。

”颜之推《颜氏家训》亦云:“譬犹本草,神农所述,而有豫章、朱崖、常山、奉高、真定、临菑、冯翔等郡县名,出诸药物,由后人所掺。”两人都指出,《神农本草经》所记药物产地,多为后汉时所设置的郡县名,因此,推断本书为后汉时所作。

另外,书中内容多重视神仙养生、服石炼丹,与东汉时风气也相合。因此,医史界多以东汉为该书的成书年代。

谁能告诉我《神农本草经》到底是成书于哪个朝代?

3楼:不是苦瓜是什么

《神农本草经》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

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在李时珍出版《本草纲目》之前,该书一直是被看作是最权威的医书。

《神农本草经》系统地总结了古代医家等各方面的用药经验,对已经掌握的药物知识进行了一次全面而系统的整理。全书共计收录了365种药物,正好与一年365日相合,这倒并非巧合,而是作者有意为之的结果。事实上,当时掌握的药物数量已经远超此数,但由于受到术数思想的影响,所以从中选取了365种药物,“法三百六十五度,一度应一日,以成一岁”。

《神农本草经》不止进行了药物的搜集工作,还有意识地对所收药物进行了分门别类工作,将365种药物按照上、中、下分为三类,这被称为“三品分类法”。分类的依据主要是药物的性能功效。

4楼:牛牛的天空下

《神农本草经》又名《神农本草》,简称《本

草经》或《本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撰人不详,“神农”为托名。其成书年代自古就有不同考论,或谓成于秦汉时期,或谓成于战国时期。

原书早佚,现行本为后世从历代本草书中集辑的。该书最早著录于《隋书经籍志》,载“神农本草,四卷,雷公集注”。《旧唐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均录“神农本草,三卷”,宋《通志艺文略》录“神农本草,八卷,陶隐居集注”,明《国史经籍志》录“神农本草经,三卷”,《清史稿艺文志》录“神农本草经,三卷”。

历代有多种传本和注本,现存最早的辑本为明卢复辑《神农本经》(1616),流传较广的是清孙星衍、孙冯翼辑《神农本草经》(1799),以及清顾观光辑《神农本草经》(1844)、日本森立之辑《神农本草经》(1854)。成书年代不明确,但是现代多认为秦汉时期。

《神农本草经》到底是成书于哪个朝代

5楼:牛牛的天空下

《神农本草经》又名《神农本草》,简称《本草经》或《本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撰人不详,“神农”为托名。其成书年代自古就有不同考论,或谓成于秦汉时期,或谓成于战国时期。

原书早佚,现行本为后世从历代本草书中集辑的。该书最早著录于《隋书经籍志》,载“神农本草,四卷,雷公集注”。《旧唐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均录“神农本草,三卷”,宋《通志艺文略》录“神农本草,八卷,陶隐居集注”,明《国史经籍志》录“神农本草经,三卷”,《清史稿艺文志》录“神农本草经,三卷”。

历代有多种传本和注本,现存最早的辑本为明卢复辑《神农本经》(1616),流传较广的是清孙星衍、孙冯翼辑《神农本草经》(1799),以及清顾观光辑《神农本草经》(1844)、日本森立之辑《神农本草经》(1854)。成书年代不明确,但是现代多认为秦汉时期。

6楼:瓮友英丽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

,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而是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总结、搜集、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草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药物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合和”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被誉为中药学经典著作。因此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它是医生和药师学习中药学的教科书,也是医学工作者案头必备的工具书之一。

神农本草经记载了哪些内容?

7楼: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古的草药专书。遗憾的是,大约在唐末宋初之时,渐渐失传。不过,好在我国古代自然科学典籍一般都将前人书籍中的有关内容基本全部保留下来,使后人得以了解它的概貌。

关于《神农本草经》的成书年代与作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据考证,《神农本草经》最初仅只一卷,为战国时代扁鹊**子仪所著,其余部分为后代所增补。那么,为什么叫它作《神农本草经》呢?

首先说神农。历史学家们对神农的说法也各不相同。有的说神农指一个人,或者说神农与黄帝其实是一个人;有的说是两个人,有的认为是主持稼穑的神祇,或主管农事的**;或说某时代的称号,或说一个氏族的总称;总而言之,是当时百姓中的圣贤,被崇拜的偶像。

秦汉时期,为了使百姓对某事得到崇敬与信仰,便假托古时某位圣贤所为。“本草”是指用药(主要是草药)治病的经验总结,于是便假托于“神农”。秦汉时代的书籍用的是竹简或木简,为了不致零乱,要用丝线将其连贯起来,这就是所谓“经”。

《神农本草经》的**大体如此。

而今,我们所见到的《神农本草经》都是后人从历代本草著作中抄录而成的,被称之为《神农本草经》辑本。从明清时代的辑本来看,就有

七、八种之多,甚至连邻国日本还有4种辑本。

从辑本中,我们得知,《本草经》中所记载的药物365种。包括草、谷、米、果、木、虫、鱼、家畜、金石等。原作者把它们分为三种类型:

上品、中品、下品。上品药为无毒、久服不伤人的强壮滋补类药物,如人参、甘草、大枣、枸杞、阿胶等,共120种;中品药为无毒或有毒,对疾病能起抑病、补虚作用的药物,如丹参、沙参、五味子、黄连、麻黄等等,共120种。下品药是有毒而性烈,可除寒热,破积聚的药物,如大戟、巴豆、附子、甘遂、羊踯躅等,共125种。

每一种药物都列有异名、气味、出处、主治。对处方用药时应注意的药性以及配伍、禁忌都有详细说明。而且还提到了包括内科、外科、**等170多种疾病的配方。

同时,在采药、制药及用药方面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神农本草经》自问世以后一直广泛流行,直到唐末宋初才渐渐失传。它对我国药物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历代本草医药专书,都是以《本草经》所载药物为基础增添修订所成的。

如南朝陶弘景的《神农本草经集注》,唐代的《新修本草》,宋代的《开宝草经》、《嘉祐本草》、《本草图经》、《证类本草》,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如果追溯其本,无一不是从《神农本草经》发展而来。

《神农本草经》的作者,成书年代?

8楼:桐庐县

《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而是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总结、搜集、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草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

《神农本草经》出自哪个朝代

9楼:百花仙子赏百花

神农本草经》的作者及成书时代尚无实证加以确定,大约成书于公元前一世纪左右,即秦汉时期;也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而是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总结、搜集、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此已经是医学史界比较公认的结论.

《神农本草经》又名《神农本草》,简称《本草经》或《本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撰人不详,“神农”为托名。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

其成书年代自古就有不同考论,或谓成于秦汉时期,或谓成于战国时期。原书早佚,现行本为后世从历代本草书中集辑的。该书最早著录于《隋书·经籍志》,载“神农本草,四卷,雷公集注”。

《旧唐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均录“神农本草,三卷”,宋《通志·艺文略》录“神农本草,八卷,陶隐居集注”,明《国史经籍志》录“神农本草经,三卷”,《清史稿·艺文志》录“神农本草经,三卷”。历代有多种传本和注本,现存最早的辑本为明卢复辑《神农本经》(1616),流传较广的是清孙星衍、孙冯翼辑《神农本草经》(1799),以及清顾观光辑《神农本草经》(1844)、日本森立之辑《神农本草经》(1854)。补充:

《本经》原本早已散佚。现所见者,大多是从《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书所引用的《本经》内容而辑成的。由于重辑者的着眼点和取材不同,因而各种辑本的形式和某些内容有一定的差异。

常见的辑本有:   1.卢复辑《神农本经》三卷(公元1602~1616年,明万历30-44年)。是从《证类本草》和《本草纲目》中摘出所引的《本经》原文编辑而成。

   《神农本草经》2.孙星衍、孙冯翼同辑《神农本草经》三卷(公元1799年,清嘉庆4年)。是从《证类本草》上的白字辑出。并在每条正文之后,引用了《吴普本草》、《名医别录》、《淮南子》、《抱朴子》、《太平御览》、《尔雅》、《说文》等古书,详加考证,引证详实,资料丰富,是较好的一种辑本。

  3.顾观光辑《神农本草经》四卷(公元1844年,清道光24年)此书分序录、上品、中品、下品四部分。药品次序是依照《本草纲目》卷二所载《神农本草经》目录排列的。**均依《证类本草》。

唐、宋类书所引有出于《证类本草》之外的,也一并辑人。   4.森立之(日本人)辑《神农本草》四卷(公元1854年,日本嘉永7年,清咸丰4年)。依据《千金方》、《医心方》、《唐本草》、《证类本草》、《本草和名》等重辑而成。

别作“考异”,附之于后。 5.王阎运辑《神农本草经》三卷(公元1885年,清光绪11年)。是从《证类本草》辑出。

王氏对医学和考据学都不是内行,所以此书内容是比较草率的。

《神农本草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神农本草经》主要记录了哪些内容?

1楼 漫阅科技 《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现存最早本草著作,它类似今天的药用动 植物志。全书记载药物365种,包括草 谷 米 果 木 虫 鱼 家畜 金石等。根据药物对人体的作用,分为上 中 下三品。 本书对所著录的每种药用动 植物都作了简明的介绍。说明了药物的药理 药性,主治功用 生长环境和别名等。它开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