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的“八事”是什么

2020-11-24 12:43:12 字数 5473 阅读 8078

1楼:匿名用户

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五曰,务去滥调套语。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2楼:匿名用户

一、不做言之无物的文字

;二、不做无病呻吟的文字;

三、不用典;

四、不用套语烂调;

五、不重对偶,文须废骈,诗须废律;

六、不做不合文法的文字;

七、不摹仿古人;

八、不避俗话俗字。

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的“八事”是什么?

3楼:罗棒棒

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

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五曰,务去滥调套语。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如何理解胡适的八事

4楼:本泽马哥哥

胡适八事的“深化”过程

上世纪一十年代的文学革命,胡适先生提出的“八项事件”是其核心内容。他所说的这“八项事件”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我们这里来梳理一下,使其眉目更清楚一些。

“文学革命”这一提法,最早即出自这位新文化运动先驱(见他的《寄陈独秀》,**五年[1916]十月)。其时胡适尚在美国,他在这封信里,先是抨击了当下文坛的种种堕落现象,并指出其原因在“盖可以“文胜质”一语包之。文胜质者,有形式而无精神,貌似而神亏之谓也。

”他又说:“欲救此文胜质之弊,当注重言中之意,文中之质,躯壳内之精神。”

他接下来说:“年来思虑观察所得,以为今日欲言文学革命,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这是他第一次提出“文学革命”这一命题,也是首次提出他的“八事”:

“一曰,不用典。

二曰,不用陈套语。

三曰,不讲对仗。(文当废骈,诗当废律。)

四曰,不避俗字俗语。(不嫌以白话作诗词。)

五曰,须讲求文法之结构。

此皆形式上之革命也。

六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七曰,不摹仿古人,语语须有个我在。

八曰,须言之有物。

此皆精神上之革命也。”(见《胡适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

转过年来,即**六年(1917)一月,他又写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文学改良刍议》,来进一步促进文学革命的开展。他说:“然年来颇于此事再四研思,……因综括所怀见解,列为八事,分别言之,以与当世之留意文学改良者一研究之。

”他说:“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

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五曰,务去烂调套语。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引书同上)

在这篇文章里,他对这“八事”分别进行了充分论证,并在最后的“结论”一节中说:“上述八事,乃吾年来研思此一大问题之结果。……然此八事皆文学上根本问题,一一有研究之价值。

故草成此论,以为海内外留心此问题者作一草案。”我们要注意,到了这时,胡适还是将他的这“八事”看作“草案”。这除了他为人的一向谦逊外,也说明确如他在文章中所说,这个问题他一直在“研思”中。

胡适第三次提出他的“八事”,是在写于**七年(1918)四月的文章《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此前他曾就这个问题与陈独秀、钱玄同等多有**,而到了这时,他对这“八事”的研思已是比较成熟了。他在此文中说:

“我现在做这篇文章的宗旨,在于贡献我对于新文学的意见。我且把我从前所主张破坏的八事引来做参考的资料:

(一)不做“言之无物”的文字。

(二)不做“无病呻吟”的文字。

(三)不用典。

(四)不用套语烂调。

(五)不重对偶-----文须废骈,诗须废律。

(六)不做不合文法的文字。

(七)不摹仿古人。

(八)不避俗话俗字。

这是我的‘八不主义’,是单从消极的,破坏的一方面着想的。自从去年归国以后,然各处演说文学革命,便把这‘八不主义’都改作了肯定的口气,又总括作四条,如下:

(一)要有话说,方才说话。这是‘不做言之无物的文字’一条的变相。

(二)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这是(二)(三)(四)(五)(六)诸条的变相。

(三)要说我自己的话,别说别人的话。这是‘不摹仿古人’一条的变相。

(四)是什么时代的人,说什么时代的话。这是‘不避俗话俗字’的变相。”(2011-12-18)

两只蝴蝶的作者简介

5楼:恋爱v**谏

胡适(1891.12.17—1962.

2.24),汉族,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

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其中,适与适之之名与字,乃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

1917年,当时胡适还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生,他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难文章。文章指出,文学改良应从“八事”入手,因为这“八事”每一事都是针对封建旧文学的弊端而发,故称为“八不主义”。该文中提倡使用白话文写作,石破天惊,引起很大反响。

后来唐德刚在《胡适杂忆》中透露,胡适当时写那篇文章,原是在美国主编的《留学生季报》用的,后来抄了一份发表在陈独秀主持的《新青年》上。

发表《历史的文学观念论》(1917年)、《建设的文学革命论》(1918年)等**,认为“……死文字决不能产出活文学。中国若想有活文学必须用白话,必须用国语,必须做国语的文学”,主张“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被誉为“文学革命最堂皇的宣言”(郑振铎语)。

1919年三月,守旧派林纾在给蔡元培的信中攻击白话文说:“若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字,则都下引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按之皆有文法,…… 据此则凡京津之稗贩,均可用为教授矣。”

1920年出版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尝试集》的新诗充满试验性质,并不成熟。诗人余光中认为“胡适等人在新诗方面的重要性也大半是历史的,不是美学的”。

《尝试集》出版后,的确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封建复古派反对它。学衡派东南大学教授胡先骕用文言写了长达两万多字的长文:

《评〈尝试集〉》。胡先骕说:“胡(适)君之《尝试集》,死文学也。

其必死必朽也。不以其用活文字之故,而遂得不死不朽也。物之将死,必精神失其常度,言动出于常轨。

胡君辈之诗之卤莽灭裂趋于极端,正其必死之征耳。”

第一个用白话写作独幕剧《终身大事》,确立了现代话剧的新形式。剧情里女主角留下“孩儿的终身大事,孩儿该自己决断”的字条,与恋人离家出走。这是受亨利·易卜生《玩偶之家》的影响。

他的**《一个问题》开启了中国现代**的第一个流派“问题**”,“问题**”的代表作家有叶圣陶、罗家伦、杨振声、冰心等。 ?

在“五四新文学”革命中,诞生了哪几位文学巨匠?

6楼:匿名用户

以一九一五年《新青年》杂志(第一卷名《青年杂志》)创刊为开端、作为新文

化运动一部分的新文**动,表现出强烈的反传统姿态;其主要代表人物如陈独秀、胡适、周树人(鲁迅)、周作人

文学革命正式发生于1917年,根据其发展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917年1月以前,为文学革命的酝酿阶段。《新青年》同人在宣传新思潮,开展启蒙运动的同时,已经注意到了文学革命的必要性。《新青年》创刊后不久,针对国内文坛状况,陈独秀就发表了《现代欧洲文艺史谭》等文,介绍西方近代文艺思潮从古典主义、理想主义(浪漫主义)到写实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的演进过程,并在与张永言的通讯中明确表示了文学改革的愿望:

“吾国文艺,犹在古典主义、理想主义时代,今后当趋向写实主义。文章以纪事为重,绘画以写生为重,庶足挽今日浮华颓败之恶风。”(陈独秀:

《答张永言信》,《青年杂志》1915年12月第1卷第4号。)这一主张曾得到一些人士的赞同。1916年10月,在美国留学的胡适给陈独秀写信,在批评旧文学腐败的同时,从“言文一致”的要求出发,首先提出“文学革命”的概念和改革旧文学的“八事”主张,即:

一曰,不用典。二曰,不用陈套语。三曰,不讲对仗(文当废骈,诗当废律)。

四曰,不避俗字俗语(不嫌以白话作诗词)。五曰,须讲求文法之结构。六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七曰,不摹仿古人,语语须有个我在。八曰,须言之有物。(胡适:

《寄陈独秀》,《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第32页,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对胡适文学改革的“八事”,陈独秀“以为今日中国文界之雷音”,除对“五八二项”提出不同见解,其余六事他都“十分赞同”。以上这些讨论虽然在当时没有引起大的反响,但可视为文学革命的酝酿阶段。

7楼:飞花娘子

鲁迅、胡适、郭沫若、郁达夫、巴金、茅盾、老舍、曹禺、沈从文、郑振铎、柔石、周作人、冰心......

8楼:手机用户

最有代表的:巴金、鲁迅、老舍、矛盾、周作人、 沈从文等。

胡适的“八事”中说到:须讲文法,是什么意思?古代汉语不讲文法吗?

9楼:匿名用户

“八事”主张,因每一事都针对封建旧文学的弊端而发,故又称“八不主义”,即: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霁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具体解释如下:

“须言之有物”。反对“言之无物”与“文胜质之害”,主张新文学的创作要特别注重“真挚之情感”和具有见地、识力、理想的“思想”,与传统的“文以载道”观念与空虚、颓废、没落的情调划清了界限,置文学内容的改革于突出的位置。

“不摹仿古人”。运用进化论的观点说明“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决不可谓古人之文学皆胜于今人”,因此“今日之中国当造今日之文学”,也就是“惟实写今日社会之情状”的文学。认为摹仿、因袭扼杀作者的独创性和文学的生动性,必将导致文学走上反现实主义的复古道路。

“须讲求文法”。针对旧文学所谓“书读千遍,其意自见”的成规,要求遵循语言本身的规律与定则,为新文学形式上的创建立下了一条规则。

“不作无病之呻吟”。认为必须戒除对落日而思暮年,临秋风而思零落,写诗作文故取“寒灰”、“无生”之类灰色词语笔名等“亡国之哀音”,号召“今之文学家作费舒特,作玛志尼”挥笔抒写爱国诗文。

“务去滥调套语”。从文学与生活、文学的真实性与独创性的角度,主张“人人以其耳目所亲见亲闻所亲身阅历之事物,自己铸词以形容描写之”,“但求其不失真,但求能达其状物写意之目的”,致力于封建文学老八股的摧毁。

“不用典”。用典之因在于旧式文人不能自己铸词造句以写眼前之景,乃借用不适切的故事陈言来代替,故皆在摒弃之列,但并不反对那些使用自然、贴切的典故。

“不讲对仗”。认为讲究对仗平仄的“骈文律诗”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所出现的“文学末流”,指出白话**才是“文学的正宗”,“今日而言文学改良,当先立乎尤其大者”,不应将精力用在这种微细纤巧的文学末技上。

“不避俗字俗语”。认为今日作文作诗“与其用三千年前之死字,不如用二十世纪之活字”,实际上提出了白话文学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