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无用之用乃是大用,怎么理解哲学乃无用之用?

2020-11-24 11:58:06 字数 6385 阅读 1476

1楼:俞根强

怎么说哲学呢?

要说有用吧,也没什么用;要说无用吧,还是有点用的。

主要还是提高人的思维模式

2楼:匿名用户

无用是说不能像专门

学科如会计法律英语一样有专门的职业,你说学了哲学能够专门从事什么呢?除了哲学教授课程,我想大概就没有了。但这并非意味着哲学训练与学习没有用处,而是哲学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即思考方式的训练,从而使我们的思路更加清晰,眼光更加独到。

她从人本身的理性角度培养人的道德素养,使道德成为自己的事、自然而然的事。另外哲学思考的是关于“大”的问题,如人类、世界、宇宙、神等,所以开阔我们的思路。这都有助于我们学习别的学科。

所以说,哲学虽然不提供专门单科知识,却给了我们学习专门单科知识的最坚实基础,这便是哲学的大用。

3楼:匿名用户

用则有用,反之无用;会用则有大用。

怎么理解哲学乃无用之用?

4楼:匿名用户

哲学相对于科学、工程和技术来讲,确实无用。

但哲学一般是不用的,一用的时候,就是大用。

因为哲学都是指导性的作用,思想性的作用,总指挥的作用。

哲学可以根本性的改变一些问题,很多可能不是具体的问题,而是抽象的,人生的、选择型的、对于人生意义重大的问题。

哲学确实是非常有用。

这就是哲学的无用之用。

怎么理解哲学乃无用之用

5楼:匿名用户

哲学相对于科学、工程和技术来讲,确实无用。

但哲学一般是不用的,一用的时候,就是大用。

因为哲学都是指导性的作用,思想性的作用,总指挥的作用。

哲学可以根本性的改变一些问题,很多可能不是具体的问题,而是抽象的,人生的、选择型的、对于人生意义重大的问题。

哲学确实是非常有用。

这就是哲学的无用之用。

6楼:包昊硕红艺

每一个问题追问下去可以打个比方,都会转到哲学。:

科学告诉我们如何去盖一座房子。

哲学告诉我们为何去盖一座房子

7楼:匿名用户

这里的两个“用”内涵不一样。这里你要打开思路,“用”也分为很多种用法,你说伞能遮雨有用吧,你药能治病有用吧。这里就有:

有用,效用,功用各种用。但是有一些“用”平常我们没有意识到他们有用,但是我们缺不了他们,比如空气、爱情、人生目标这些貌似虚的东西,,我们少说他们有用,但是他们其实有大用,哲学的“大用”就是这种啊

8楼:明楼

长期以来,国人(包括绝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普遍视哲学为枯燥的理论,将它归为学问一途,敬而远之者大有人在,精研深思者则屈指可数,以致在我国的教育课程设置上,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除了政治课(把富于思辨色彩的理性**与挑战变成了空洞无味的“填鸭式”政治说教)之外,都不专设纯粹的哲学课——这在世界各国的教育体制中,都是相当罕见的。有资料显示,几乎所有文化大国都将哲学课当做学生的基础课程,甚至从小学开始就引导学生讨论诸如“生活的意义在**”、“什么是公正”等哲学话题,以此来塑造学生的精神人格、理想情怀,使之不至于过度沉迷于现世的物质和功利之中。应该说,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这样的教育不仅能让人保持清醒,还能有效传承人类高尚的精神传统。

然而,在我们这个有数千年文明史、产生过无数思想大师的泱泱大国,真正的哲学却长期缺席我们的教育和生活,这无论从哪个角度说,都是一个必须尽快得到纠正的缺憾。哲学关乎理想,关乎人生的智慧,同时也是一门追问历史、追问宇宙、反思人与世界关系的学问。一个人的人生如果没有哲学作引导,就不可能有超越性的精神追求,他的所有人生设计就必然以实利为目的,以现世为依归,与之相伴而生的,也就必然是名利至上、道德松懈、精神沦丧的社会风尚。

不可否认,这样的危机正日益成为当代中国的现实。由于生存竞争越来越激烈,物质主义越来越深入人心,再加上心中缺乏值得敬畏的精神世界,当代中国人的道德境况一直都不令人乐观。这一方面固然是社会转型期急功近利的心理所致,但另一方面也表明国人的精神坐标有待健全——在此背景下,强调哲学对于现代公民世界观的提升和塑造,就显得尤其必要和重要。

有学者指出:“一个喧嚣浮躁的社会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哲学。当代年轻一代普遍的信仰迷失,就说明今天不但迫切需要引领时代思想潮流的卓越哲学家,而且需要大量哲学思想的启蒙者、教育者、传播者。

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精神支柱,这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的国本和血脉的传承。”“作为对人类根本问题的思考,哲学代表了一个民族在精神上所站立的高度,决定了它能否作为一个优秀的民族在世界上发挥作用。”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爱因斯坦说,哲学是一切科学之母。在18世纪,相对于英、法远远落后的德意志民族迅速崛起,这与他们高度重视理论思维和理论创新是分不开的,哲学为社会高度重视,成为非常热门的学科,哲学家则享有崇高声誉,以至于贵族小姐的闺房里都有《纯粹理性批判》这样的哲学专著。

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之下,这个人数并不众多的民族诞生了一个又一个震撼世界的哲学家:康德、叔本华、尼采、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他们的远见卓识对我们今天的世界仍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轻视哲学无疑是短视之举。一个世纪前,张之洞为清廷拟定大学章程,视哲学为无用之学科,在大学课程中予以取缔,王国维即撰文指出:“以公用论哲学,则哲学之价值失。

哲学之所以有价值者,正以其超乎利用之范围故也。且夫人类岂徒为利用而生活者哉,人于生活之欲外,有知识焉,有感情焉。感情之最高之满足,必求之文学、美术。

知识之最高之满足,必求诸哲学。”这正是冯友兰先生所说的“哲学的用途乃无用之大用”。哲学特别是形上学,它的用处不是增加实际知识,而是提高精神境界。

因此,“每个人都要学哲学,正像西方人都要进教堂。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冯友兰语)哲学可以帮助我们获得一种由“眼前”而注重于“长远”、由“现实”而注重于“理想”的人生观念。

假如每个人都有一种与“哲学”相称的博大胸怀、开阔眼界和“万物皆备于我”的气概,那么,人就会从琐屑细小的事物中、从蝇营狗苟的计较中解放出来,人性的尊严和光辉就有望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建立起来。

无用之用,乃为大用是什么意思?

9楼:鹿野小花

看着没有用,实际上是要有大作为的。就是做大事的人格局大,关注的都是有高度的问题,细枝末节的小事他可能不关注。

为什么说哲学是无用之大用 20

10楼:

“告诉我,爸爸,历史有什么用?”这是法国年鉴学派的宗师马克·布洛赫在其遗稿《历史学家的技艺》中开篇的第一句话,布洛赫赞赏它击中要 害。历史学如此,哲学并不比历史学幸运。

重视实际行动的美国人曾讽刺哲学不能烤面包。冯友兰1947年在美国遇见一位哲学教授,他说,当时的美国哲学教授,最怕学生的家长们所问的一个问题就是:“你教孩子们的那些东西,对孩子们有什么用处?

”教授们对于这个问题,茫然不知所对。今天,当我们给学生或一般社会大众讲授哲学时,人们经常问的问题依然是:我为什么要学习哲学?

学习哲学对我自己有什么用途呢?学习哲学能帮助我解决哪些问题呢?实际上,这些问题的核心就是问,哲学到底有什么价值,或者更直接一些就 是,哲学究竟有什么用处。

如果哲学毫无价值或用处,如果哲学不能解决具体问题,我们为什么还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或研究它呢?在我接触的青年学生中,就有一位女生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哲学能否帮助我炒菜?

”当然,在今日有女孩子关心炒菜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如果通过学习哲学能够把菜炒好,那就是更美妙的了。

要理解哲学的价值,就必须对哲学本身进行分梳。在我看来,可以从四个层面来看哲学的价值。

哲学作为一种系统化的思想、理论,它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因此,通过学习这种系统化的思想、理论,它可以锻炼、发展人的理论思维的能力。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一般的社会大众都应该学习一点哲学的道理。

对此,恩格斯曾经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而要想站在思维的最高峰,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史之外,没有任何捷径。

哲学作为一种认识方法,它是人类“伟大的认识工具”,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的思想**。它为我们提供了论证现实、反思现实、批判现实、超越现实的方法。就此而言,论证现实,只是哲学的一般功能。

然而,过去我们过分夸大了这种功能,好像哲学只有这种功能,而没有其他功能似 的,从而使得作为科学指导的理论长期落在实践的后面,成为一种“事后诸葛亮”式的解释世界的理论,而不是像马克思所主张的那样“问题在于改变世 界”。哲学最重要的功能就在于反思现实、批判现实、超越现实,从而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马克思、恩格斯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范例。

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它是一种道德的力量,决定了我们一个人的努力方向和意义,使人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我们在生活中碰到的很多问题都涉及到哲学。当马克思作为一个年轻的大学生时就说过:

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 进。哲学存在于生活之中,生活中处处都有哲学。如我是谁?

我从何而来?我要到**去?2002年我在美国哈佛大学访问时,哈佛大学哲学系就专门开设了这样一门课程,叫做“人的自我认同”,讲的就是这些问题。

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它的作用正如古罗马雄辩家、政治家、哲学家西塞罗所言,“哲 学,人生之导师,至善之良友,罪恶之劲敌,假如没有你,人生又值得什么?”

哲学作为一种境界,它能够丰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提供给人们一种终极关怀,给人以安身立命的生活之 根。在冯友兰看来,哲学尤其是形上 学,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冯友兰认 为,人的精神境界,有四个层面:

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宇宙境 界。在他看来,精神境界由觉解构 成。自然境界无觉解无知识;功利境界有觉解有知识,此知识是积极知识;道德境界有觉解有知识,此知识仍有积极知识;天地境界有觉解有知识,此知识不是积极知识,而是理、气、道体、大全等空灵观念。

这些空灵观念能使人知天,事天,乐天,同天。因此,“在哲学的反思之中,人的精神境界同时就丰富、提高了,反思既然是‘思’,不管说出来或不说出来,就在那里运用理论思维了。理论思维同时就发展、锻炼 了。

”这表明,这两方面实际上是一回事,“用中国的一句老话说,哲学可以给人一个‘安身立命之地’。就是说,哲学可以给人一种精神境界,人可以在其中‘心安理得’地生活下去。”所谓“安身立命之地”,“这个‘地’就是人的精神境界。

”总之,哲学的“用 处”不在增加人对实际事物的知识和才能,而是使人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使人由对世界的一种理解进而体现于一种人格、胸襟、气象,从而提供给人的精神受用。哲学有无用之大用。因此,用大家容易接受的术语来说,哲学的功用就是帮助人类寻找精神家园。

这一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为重要。由于现代人的厄运和困境就是“无家可归感”,真可谓“故园东望路漫漫,远客思乡,谁不垂泪”。然而,真正的哲学思考就是唤醒你、我、他(她)的“家园感”,使丧失家园的人“有家可归”。

而哲学意义上的“家”就是指人类精神上的平衡、和谐和安宁。这种精神境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山 流”,或者说如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说到哲学的价值、哲学的力量,我们还可以从1978年开展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看到,试想:如果没有这场讨论,我们就不可能从两个“凡是”的教条当中解放出来,也就不可能迎来改革开放的春天。由此可见,哲学这个作用大不大,哲学是不是有力量。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原因。总之,哲学是使人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 哲学具有“无用之大用”的功效。

在我国,哲学经历了从吃香到受冷落,从高深和高明到名声不好的转变,从某个角度看,这种转变是正常的、必然的,是好事。虽然中国人漠视甚至藐视哲学有相当的历史和社会原因,但当前对哲学价值的否定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出于对过去荒唐岁月荒唐事的深刻反思,不是出于对哲学的清醒和正确的认识,而是出于对哲学的偏见和无知,出于对精神生活的漠视和蔑视。哲学一度在中国成了粉饰现实、歪曲现实的工 具,但那是坏哲学、伪哲学,真正的哲学以追求智慧、追求知识为目的;不 错,哲学一度在中国处于注解政策、迎逢上意的地位,但哲学的本性却是怀疑、反思和批判,它质疑现存秩序,解构一切凝固、僵死的东西。

哲学思想和哲学精神与中国人久违了,有人于是把哲学当成急功近利的雕虫小技。

最后,再回到我的学生提出的问题上来。在我看来,哲学既“能”又“不能”帮助这位女生炒菜。这是辩证法,而不是诡辩论。

当我们说哲学能帮助这位女生炒菜的时候,是因为哲学具有方**的作用和培养人们理论思维能力的作用。就方**而言,哲学中至少有以下观点涉及到这一问题: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因为“巧妇难为无米之 炊”;第二,质量互变规律中的质量度的关系,菜要炒好,就要注意把握“火候”,讲究“适度”原则,菜、油、盐以及各种佐料要搭配好;第三,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虽然大家都按照菜谱来做菜,但是有的人炒的菜好吃,有的人炒的菜难吃,关键还在于个人的内因——炒菜的技能。说哲学不能帮助我们炒菜,是因为我们哲学学得再好,如果不能把哲学世界观转变成方**具体应用到炒菜这一具体的事情中去,哲学就不可能解决这样一个具体问题。哲学可以指导人们认识具体问题的性质,用辩证法来分析各种矛盾、把握问题的主流和本质等等。

总之,哲学既不像人们过去认为的那么无所不能(哲学万能 论),也不像人们现在忧患的那么无能(哲学无用论),哲学只能做本属于自己的那些事情,这便是哲学精神的回 归。这也许就是哲学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