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义利观有哪些,我国不同时期义利观的辩论

2020-11-23 21:23:39 字数 6981 阅读 5348

1楼:路过_凯凯猪

君子爱财,取之以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

2楼:匿名用户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取财,取之有道。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3楼:傀儡男爵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我国不同时期义利观的辩论

4楼:匿名用户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结合现实谈谈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上的义利观

5楼:司马刀剑

对周边和发展中国家,一定要坚持正确义利观。只有坚持正确义利观,才能把工作做好、做到人的心里去。政治上要秉持公道正义,坚持平等相待,遵守国际关系基本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为一己之私损害他人利益、破坏地区和平稳定。

经济上要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对那些长期对华友好而自身发展任务艰巨的周边和发展中国家,要更多考虑对方利益,不要损人利己、以邻为壑。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的义利观

6楼:阿拉斯加汪汪

分类1.从研究的范围来看:宏观经济学、中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2.从历

史发展来看:家庭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3.从**参与经济发展的方式看:市场经济、计划经济。

4.从经济的主体来看:**经济(又称公共经济或公共部门经济)、非**经济(包括企业经济等)。

5.从经济的研究对象来看:金融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等。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的义利观

7楼:阿拉斯加汪汪

英文“economy”的词源

英文中economy源自古希腊语οικονομα(家政术)。οικο为家庭的意思,νομο是方法或者习惯的意思。因此,其本来含义是指治理家庭财物的方法,到了近代扩大为治理国家的范围,为了区别于之前的用法也被称为“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

这个名称后来被马歇尔改回经济学(economics)。到了现代,如果单称经济学的话,是在政治经济学或者更广的层面来考虑经济,因此一般在指经济学的时候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是同义的。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有哪些?

8楼:匿名用户

一、教育思想

我国的教育传统源远流长,所包含的思想博大精深,先秦诸子百家各具特色的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基础。汉以后,儒家的独尊地位使得儒家的教育思想得到贯彻,成为正统,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正统和核心。

1. 教育目的

即培养的人规格和标准。“明人伦”,即按照伦理道德去处理人际关系,维护封建社会的秩序,培养统治人才。

2. 教育内容:主要是儒经

夏商:武备教育和礼制教育。春秋战国:

儒家:六经,局限于伦理道德;墨家:生产知识,应用技术。

汉代:三纲五常。宋代:

理学。元明清:程朱理学。

二、教学思想(略)

1、因材施教启发诱导

中国古代教育家认为每个学生的个性是存在差异的,每个学生的自然秉性也不一样,所以教育方法也应因人而异。特别重视启发教育,注意开发每一个人的智力潜能。

二、温故知新学思并重

2、循序渐进由博返约

孟子认为教学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一方面应自强不息,不可松懈或间断,另一方面,也不应该流于急躁。

3、长善救失教学相长

这是《礼记》提出来的:“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者,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者也。”

4、言传身教尊师爱生

孔子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荀子言:“诗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严师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

三、总体特征

1、伦理道德与教育的统一:教育以道义人身为目标,把功利排斥在外。重人文轻自然贱技艺,核心在于道德伦理,即教人做人,从而使教育与宗**理一体化

重整体关系,轻个体发展;

强调知识教学道德化;

重义轻利,忽视教育的使用价值。

注重塑造人的和谐品质。孔子就提倡把知、仁、 勇三者统一起来。

2、教学过程的辩证统一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统一

3、注重内省与内求

4、重政务而轻自然,政教合一,教育为政治服务,培养**

5、重世俗而轻神性

以儒家教育思想为主体的世俗性与以佛道宗教教育思想为主体的宗教性并存、互补 ,在相互关系上是以世俗性为主导、以宗教性为补充 ,从而使古代的中国成为一个非宗教国家

6、综合教育:六艺;经学;

中国古代伦理思想

一、基本特征

与哲学政治融为一体

强烈的血缘关系和宗法制度色彩

强烈的中庸气息,朴素辩证法

重视人伦日用和实际生活

二、伦理思想体系的基本结构

1. 人伦关系原理:人伦,泛指人与人的关系。用“礼”维护伦理秩序。“五伦”是礼教的核心。

2. 人道:核心是仁。

3. 人性:人的本性

三、发展历程

1、先秦:产生和建立;

《周易》的哲学模式:天人合一的宇宙论体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阴阳二分的思维模式。

孔子:1、政治上强调宗周,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2、在思想上提倡礼仁学说

3、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知新,举一反三

2、汉唐:宗教化、封建化。中国伦理思想的抽象发展和大一统,封建化阶段。

包含两汉儒学伦理、魏晋玄学伦理、隋唐佛学伦理三个阶段。

3、宋元明清:辩证综合阶段。新儒学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四、封建伦理道德

1. 三纲五常

“三纲”:宗法等级原则的集中体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封建道德准则。

2. 忠君、孝亲、贞节

忠君:君权至上的体现,皇权崇拜

孝亲:巩固封建家长制

3. 贞节:封建妇女道德规范。

五、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仁爱孝悌

这是中华民族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仁”是中华民族道德的象征。其核心是“仁者爱人”。其根本是孝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基本内容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2、谦和好礼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是治国安邦的根本。礼之运作包含有“谦和”之意

3、诚信知报

“诚”诚于己,诚于自己的本性。既是天道的本然,也是道德的根本。

4、精忠爱国

5、克己奉公

“公”之核心是去私意,“背私之谓公。”

6、修己慎独

孔子云:“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不怨天,不尤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7、见利思义

对义利关系的处理集中体现了中国伦理道德的价值取向。

先义后利、以义制利是传统义利观的基本内容和合理内核。孔子强调见利思义,并把它作为区分君子小人的重要标准。

8、勤俭廉正

孔子主张把“温、良、恭、俭、让”作为重要的德目。

老子提出为人处事的“三宝”是:慈、俭、不敢为天下先,要求“去甚、去奢、去泰。”

9、笃实宽厚

老子言:“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孔子:巧言令色,鲜矣仁。君子当“讷于言而敏于行”“耻其言之过其行。”

10、勇毅力行

三达德:知、仁、勇

9楼:新用户

春秋时期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孔子认为先天本性差异不大,后天教育十分重要;

,可以把人培养成为君子贤人;孔子的学说“仁”为核心和最高标准,强调忠孝仁爱;

,启发诱导,要求

。的墨家学说和孔子的儒家思想在先秦时期并称显学,

的学说以

为主,学习途径以“亲知”、“闻知”和“说知”为主。道家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张

。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汉代的董仲舒、宋代的朱熹、明代的王阳明、清代的王夫之都有丰富的教育实践和经验。

10楼:兰若寺兰若

我国的教育传统源远流长,所包含的思想

博大精深,先秦诸子百家各具特色的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基础。汉以后,儒家的独尊地位使得儒家的教育思想得到贯彻,成为正统,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正统和核心。

1.因材施教启发诱导

中国古代教育家认为每个学生的个性是存在差异的,每个学生的自然秉性也不一样,所以教育方法也应因人而异。特别重视启发教育,注意开发每一个人的智力潜能。

二、温故知新学思并重

2、循序渐进由博返约

孟子认为教学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一方面应自强不息,不可松懈或间断,另一方面,也不应该流于急躁。

3、长善救失教学相长

这是《礼记》提出来的:“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者,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者也。”

4、言传身教尊师爱生

孔子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荀子言:“诗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严师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

11楼:匿名用户

四书五经

这个是儒家比较经典的书籍.

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12楼:衷玉芬达燕

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应该是以儒学为主线,像“四书五经”之类的教学都是儒学的思想为主。这个问题在《三字经》里讲得非常明白。

中国古代有没有教人赚钱的学问

13楼:匿名用户

对不起,不可能有,中国古代一直是重农抑商,如果真有人写了这么本书,严重的灭门都有可能,商人赚钱的知识和经验,完全靠口耳相传

14楼:匿名用户

有,而且一本万利啊。就是帝王之术,古人云: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

请问中国古代有哪些唯心主义思想家? 5

15楼:匿名用户

董仲舒(公元前179~公元前104)

中国汉代思想家,政治家。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 134),董仲舒在著名的《 举贤良对策》中,提出他的哲学体系的基本要点,并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采纳。

其后,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10年;元朔四年(公元前 125),任胶西王刘端的国相,4 年后辞职回家。此后,居家著书,朝廷每有大议,令使者及廷尉就其家而问之,仍受武帝尊重。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对当时社会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学、政治、社会、历史问题,给予了较为系统的回答。

“天”的学说 在董仲舒哲学体系中,“天”是最高的哲学概念,主要指神灵之天,是有意志、知觉,能主宰人世命运的人格神。董仲舒把道德属性赋予天,使其神秘化、伦理化。同时,董仲舒吸收阴阳五行思想,建立了一个以阴阳五行为基础的宇宙图式。

董仲舒还给天体加上了道德的属性,自然现象成为神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甚至日月星辰、雨露风霜也成了天的情感和意识的体现。

天人感应说 董仲舒天人感应说有两个要点:①神学的灾异谴告说,被认为是天对君。②“天人同类”、“天人相副”说。

上述两点往往交错或一道出现。天人感应说牵强附会,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有碍人们正确地认识自然和社会。他宣扬这一学说,也包含着限制君权、维护封建地主阶级长远利益的目的。

人性论 在天人感应的基础上,董仲舒提出了他的人性理论。他认为人是宇宙的缩影,是天的副本。人的性情禀受于天。

他还指出,人与禽兽不同,具有先天的善质,但这种善质是潜在的,要经过教育才能转化为人道之善。董仲舒将性划分为“三品”,认为“圣人之性”是善性,“斗筲之性”是下愚者 ,都不可以名性 。只有“中民之性”才可以名性。

他认为被统治者的大多数属于“中民之性”,需要统治者加强道德教育。

伦理学说 董仲舒对先秦儒家伦理思想进行了理论概括和神学改造,他认为道德是“天意”、“天志”的表现。从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出发,并明确指出人性包括“性”与“情”两个方面。他认为,性表现于外则为仁,可以产生善;“情”表现于外则为贪,可以产生恶。

因此,必须以“性”控制“情”,“损其欲以辍其情以应天”。董仲舒继承了先秦时期孔子、孟子的义利观,提出“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 ”的主张 ,强调义重于利。在志与功的关系上,他强调志,主张“本其事而原其志,志邪者不待成”,认为动机(志)不善就可以惩罚,不必等到酿成事实。

历史观和社会政治思想 董仲舒认为,历史是按照赤黑白三统不断循环的 。每一新王受命 ,必须根据赤黑白三统,改正朔,易服色,这叫新王必改制,但是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则,是不能改变的。“王者有改制之名,无易道之实”。

这种“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思想,以后成为封建社会纲常名教万古不灭的僵死教条 ,起了阻碍社会发展的作用。董仲舒生活的时代,土地兼并日趋严重,针对这些情况,董仲舒提出“限民名田”,废除盐铁官营等措施,主张减轻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节约民力,保证农时,使土地和劳动力有比较稳定的结合,以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巩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这些建议和主张在当时有进步意义。

董仲舒把儒学神学化,为当时封建制度提供了主要的理论根据。因而被尊为群儒首,成为汉代和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理论家 。董仲舒著作 很多 ,据《汉书·董仲舒传 》称,“凡百二十三篇”,外加说《春秋》的《玉杯》等数十篇十余万言。

尚存的有《春秋繁露》及严可均《全汉文》辑录的文章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