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有什么现实意义?以淡泊名利,洁身自好为内容

2020-11-23 16:45:19 字数 5302 阅读 3417

1楼:匿名用户

告诉我们不能消极避世,不要随波逐流。又借“莲”阐述了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

一个人如果自持力强,能不受环境影响,就可以做到“出淤泥而不染”,保持自己的高尚情操;反之,一个人如果自持力弱,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就会“近墨者黑”。

爱莲说有什么现实意义

2楼:匿名用户

现在的世界,或者说这社会越来越复杂,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信越来越发达,消息传播非常快,虽然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但也接触到了更多的黑暗和不公,也觉得自己的身边越来越功利,所以《爱莲说》虽体现的是作者对莲花的喜爱,同时也体现了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提醒我们即使在这样的世界里也要保持自己的本心。

3楼:愉快放假

《爱莲说》:本文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它坚贞不渝、出淤污泥而不染的品质,表现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在目前有很多追求名利、富贵的人,用于讽刺现代社会的争名夺利的现象.

爱莲说的问题

4楼:田野

1本文的中心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作者以“莲”自喻,借抒写爱莲之情表达自己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婉转批判了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

2本文写“莲”的品质,是以菊的隐逸、牡丹的富贵来衬托莲花的种种品德。用菊花正面衬托莲花,用牡丹反面衬托莲花,表达作者不慕富贵、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5楼:无效悲伤

赏析《爱莲说》,其重点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这是全文的中心题意。

古人写文一般都是借物抒怀,同样的一句话,都有二层意思,一层喻物,一层抒怀。同样,“出淤泥而染,濯清莲而不妖”也有第二层抒怀意思。隐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尚品格。

实际上,他说的意思就是:官场黑暗,要在官场上保持自已高洁的品格,就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难。这也是他为官的经验总结,因为他不想同流合污。

而“濯清莲而不妖”,不过是作者的一种良好愿望罢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所以百花之中独莲而能为,弥足可贵也。

这也是作者的感叹吧,因为在大环境中他是不可能做到独善其身的,除了逃避与远离。或者如他那样兢兢业业的守着自已的一份志节。

周敦颐的《爱莲说》从“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众”。开篇深沉大气,既点明了《爱莲说》之莲也属水陆草木之花,也点明了莲的可爱,只是“甚蕃”者里的之一罢了。这为他下文的“予独爱莲”埋下了顺理成章的伏笔。

如此开篇,出笔皆成不凡,吸人眼球也。接下去周敦颐并没在甚蕃里纠缠,只是直接缩景,一句“晋陶渊明独爱菊”,更加明确了题意,陶渊明可以爱菊抒怀,我怎不可独爱莲呢?

接下句“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像是重复,但实为加深语意也,而且此句入文,让对比感更为强烈,为其求莲之高洁铺下了引子。大意是周敦颐本人独爱莲与晋陶渊明的爱菊避世不同,为保持一份高洁,宁愿终老南山。他要在尘世中当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

这种在污世保持清白与独自避世求真的心态,与众人皆羡富贵(牡丹)的从众心态是有着思想境界上本质的区别的。这为爱莲说所要表达的“出淤泥而不染”作了最好的铺垫。

下句周敦颐就直接进入了正题“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写莲之语,爱莲之心,喻莲之志,可谓一气呵成,看似是对莲的直观描写,其实字字句句皆是借莲之表像倾诉心衷也。此运笔之老到,实让人叹为观止。可说通篇读者都无一丝喘息之机。

语言超凡脱俗,而回味却是隽永绵长,越品越有滋味。

收篇,周敦颐先用花进行比喻,让花的特性喻人,虽平淡,但比喻帖切,让人读来也别有一番滋味。“予谓菊,花之隐者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此平淡之句接上节“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可谓浑然一体,不着丝毫痕迹。

而更重要的是,借花喻人,将陶渊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荣华富贵的心态描写的淋漓尽致,而无一言直接指责。

周敦颐通过这样的对比,将自已比喻为君子。君子难为,犹胜于避世也。从这一点来看,周敦颐有些孤芳自赏的意思。

不过周敦颐也有些自知之明,接下去他发出了深沉的感叹“菊之爱,陶之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的,滚滚红尘,又有多少人能避世以求一份真呢?

晋有陶渊明,可现在却听都没听到还有人会这样做的。或是像我一样的,在尘世中能相守一份纯净的,有着我这样追求君子风范的,又有几人?大多数的人,皆在红尘世事中从众罢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周敦颐是高傲的,他那种不从众只求纯净的心态,在碌碌尘世中是难能可贵的。他感叹,是因为世风日下,大多数人皆被世事玷染也。

此文高风亮节,清雅脱俗,精短,锒锒上口,实为古文中难得的精品短篇。而且一文双解,内容厚实而意境深远。加上其文近似白话,易读易解,所以成了流传后世脍炙人口的传世佳品。

在赏析此文的时候,如果能感动于文中的志节,这也就是读此文的最佳所得吧。

《爱莲说》一文中比喻君子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贵品德和坚贞操守的名句是;

6楼:匿名用户

4.《爱莲说》一文中比喻君子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贵品德和坚贞操守的名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高度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点明中心的主旨句】是: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比喻君子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陋室铭》一文点题句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

描写“陋室”环境恬静丶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环境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从反面表现作者情趣高雅的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爱莲说表达的志向 10

7楼:匿名用户

本文通过对莲的品质的赞美,表达作者对富贵庸俗风气的鄙弃,对正直高洁生活的追求。

8楼:匿名用户

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批判了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

9楼:匿名用户

文章歌颂了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坚贞品格,寄托了作者高远的志趣和洁身自好的情操。

10楼:匿名用户

“托物言志”是我国古代许多文学家们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常用的一种写作文体。借助对事物的描绘,来抒发自己的感情、理想。《爱莲说》就是一篇这种托物言志的文体中一篇不可多得的精致佳作。

周敦颐,北宋人,其人一生澹泊名利,不求闻达。他的这种高洁的人品,诚如北宋文学大家黄庭坚所誉:“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而他这篇传世散文佳作也恰恰正是他洒脱胸怀所透射而出的精神折光。

莲花,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高歌咏叹的对象,但大多数文人都是惊叹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将其形诸笔端;而《爱莲说》却独辟蹊径,用精炼的笔墨,运用象征性手法对菊、莲、牡丹三种花卉进行了对比描写,从而写出了人的三种不同品格;尤其是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作者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自己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文章其精隋。“淤泥”和“清莲”是指莲花所生长的环境;“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写莲花的风姿;“香远益清”指莲花的味道;“亭亭净直”指莲花的整个形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是从观赏者的角度描写莲花的清高。

正因为莲花具有不染、不妖、不蔓不枝等的高贵气质,才会惹人喜爱,让人肃然起敬。

作者爱莲,不单独因其外形,更因把它作为一种人性的化身——君子之化身。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即:高洁——不与恶浊之世风同流合污;  “中通外直”即:正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不蔓不枝”——不攀附权贵;“香远益清”——大名远扬;“亭亭净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即:清高——志洁廉行,仪态端正,令人敬重。

作者借莲花的形象来言君子之志,这是一种借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借莲的形象寄寓了作者既不愿意隐逸,也不贪慕名利、富贵、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是一篇咏物抒情、托莲寄意的小品散文。文章歌颂了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坚贞品格,寄托了作者高远的志趣和洁身自好的情操。

不过说实在的,要是考试,还是要照搬老师的板书,当年我考试时也是写得差不多,洁身自好啦,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啦都有写,不过和老师写的中心思想语序不同,结果扣分了

文章歌颂了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坚贞品格,寄托了作者高远的志趣和洁身自好的情操。

出淤泥而不染,不为尘世富贵所动的君子之志

本文通过对莲的品质的赞美,表达作者对富贵庸俗风气的鄙弃,对正直高洁生活的追求。

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批判了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

11楼:我改名了哈哈

所言的志是莲花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高尚生活

12楼:匿名用户

出淤泥而不染,不为尘世富贵所动的君子之志

爱莲说将莲与牡丹作对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3楼:黄丹丹

莲是高雅、淡泊名利的象征,记得文中有一句是这样“出淤泥而不

染、濯清涟而不妖”,就是作者在借莲的高贵品格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追求,不阿谀奉承、唯利是图!牡丹是富贵的象征,但文中作者实在借牡丹讽刺那些唯利是图的权贵们!。

14楼:痛_麻木

表达了作者对莲的赞赏和喜爱,对那些极力追求荣华富贵的人的厌恶和讽刺,表现了他淡泊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

15楼:驻足追梦忆红叶

表达了作者不愿意与世俗同流合污,孤高自傲。

16楼:匿名用户

①水里、陆地上各种草草木木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②晋朝的陶渊明独爱菊花;自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非常喜爱牡丹;③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的洗涤而不显得妖艳,④它的茎里面是中空的,外面则是笔直的,不牵牵连连,不枝枝叶叶,越是离得远越觉得香气清幽,洁净地挺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可随便地去玩弄它。 ⑤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⑥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⑦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⑧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⑨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⑩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有很多人了。

17楼:项寄竹摩庚

菊,就像消极悲观的隐居的人;牡丹,就像富贵的人;而莲正像品德高尚的君子。作者用三种花象征三种人,用三种爱象征三种生活态度。菊花在花草凋零的秋天独吐幽香,所以将它比作隐士。

文中用陈述句,表达对菊及爱菊者并不反感,只是慨叹真正隐逸之士极少。牡丹绚丽浓艳,所以将它比作贵人。文中用感叹句,表达对牡丹及爱牡丹者的厌恶鄙弃,讽刺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