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辅渠,白渠,漕渠,龙首渠谁修建的

2020-11-23 16:31:02 字数 5920 阅读 6242

1楼:匿名用户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左内史【倪宽】主持修建了【六辅渠】白渠建于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因为是赵中大夫【白公】的建议,因人而名,故名【白渠】。

令 齐 人水工 【徐伯】 表,悉发卒数万人穿【漕渠】,三岁而通。

【龙首渠】大约是在汉武帝元狩到元鼎年间(公元前120- 公元前111年)根据【庄熊罴】的建议而修建的。

灵渠、白渠、都江堰、郑国渠、漕渠分别是哪个时候修的?

2楼:逆转时光

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年),沿秦岭北麓开凿人工运河漕渠,与渭河平行,使潼关到长安的水路运输的时间大量缩短。   漕渠汉代的起点是从昆明池(今昆明路附近)经昆明渠流经西安北郊河止西、沟上村,穿过灞河,经新筑镇、新丰镇、渭南、华县到华阴市北进入渭河,全长300里。到公元904年的唐朝末年废弃,从河渠沿线的村落布局看,到宋、元时还有水,明代彻底干涸。

灵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距今已2217年,仍然发挥着功用。

白渠,中国陕西关中地区古代著名水利工程。 白渠开凿于西汉武帝太始二年(前95年),由于是赵中大夫白公的建议,故而得名白渠,也常与原有的郑国渠合称郑白渠。

郑国渠是最早在关中建设大型水利工程的,战国末年秦国穿凿,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位于今天的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 300 余里(灌溉面积号称4万顷)。

都江堰(dujiang yàn),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通常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楼:諪耳

灵渠、是秦国时期的 都江堰是春秋时期的现在在成都 郑国渠也是春秋时期的应该在黄河流域陕西那里吧!!!

列举汉代三项提高生产效率的科技发展,与匈奴作战的四位著名将领,五个与秦汉时期有关的成语。谢谢~

4楼:黄埔新锐

1耧车,犁,翻车,牛耕

2西汉:卫青,霍去病 东汉:窦宪,窦固,班超,耿秉

3十面埋伏,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功高震主,四面楚歌

5楼:晓秋杠杠

【三项提高生产效率的科技发展】:

1、汉武帝时兴修水利,修筑漕渠、六辅渠、白渠、成国渠、洛水渠、龙首渠,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汉宣帝时,大力改革漕运,共减省关东3万漕卒;

3、汉明帝时,实行“假民公田”,把国家控制的荒地川泽租借给贫民流民,促进了社会进步。

【与匈奴作战的四位著名将领】:

卫青、霍去病、李广、公孙贺、王恢、韩安国等等。

【五个与秦汉时期有关的成语】: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沈沙决水,半渡而击】、【背水一战】、【拔旗易帜】 【置之死地而后生】、【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胯下之辱】、【功高震主】【四面楚歌】、【十里埋伏】【传檄而定

6楼:楚铭轩

造纸 卫青 霍去病 李广 李广利

焚书坑儒 指鹿为马

大禹治水 影响(几句话,不要太多)

7楼:雨中漫步

首先,大禹由治水英雄到政治领袖的转变,使后人深刻地认识到了治国与治水的密切关系。善治国者,必重水利。黄河作为一条灾难深重的河流,曾被称为“中国之忧患”,更是历代统治者关注的重点。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只所以能够实现全国统一,与其重视水利是分不开的。修筑都江堰、郑国渠,富国强兵,为其统一六国、平定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灵渠的修建,则将南方广大地区纳入秦朝的版图,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经济的发展。汉武帝,不仅重视黄河中游各支流的开发利用,兴建了漕渠、龙首渠、六辅渠、白渠等一大批水利工程,他亲赴现场指挥黄河瓠子堵口,则在黄河的治理史上留下了千古佳话。清康熙皇帝更是把黄河的治理作为施政的头等大事来抓。

曾讲:“听政以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廑念,曾书而悬之宫中柱上。”所谓“河务”,即黄河的防洪问题。

其次,大禹治水的成功经验,为历朝历代治河者学习、借鉴、应用的典范,并逐步发展成为一系列重要的治黄方略,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治河的理论思想。通过长期的实践和不懈的**,在治黄史上形成的分流、筑堤防洪、束水攻沙、蓄洪滞洪、沟洫拦蓄、人工改道等众多防洪方略,其中不少就是后人在研究、总结大禹治水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并发展而来的。如分流治河方略的产生,其基本原理就源于大禹治水运用的、原始的排水思想。

大禹治水“以四海为壑”。用禹自己的话说,就是“予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说:

大禹治水是通过开小沟将田间的积水排到江河中去,而后再疏导江河使洪水安全归入大海。疏川导河,使大禹治水取得了成功。因此,此法也被后人认为是符合水流自然规律的治水良方。

大思想家孟子对此评价极高,他在《孟子告子》中说:“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在《孟子离娄》中又说:“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

到了汉代,鉴于严重的河患,冯逡、韩牧等人相继提出采用分流的办法来治理黄河。此后,又有北宋的李垂、韩贽,明代的宋濂、徐有贞、杨一魁等人主张运用此法治河,从而使该方略得以逐步完善,并在治河史上发挥出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成为一项重要的治黄方略。

第三,更重要的是大禹治水的传说体现了中华民族无所畏惧、人定胜天的民族精神。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流传着远古大洪水的神话。这些神话所表达的人类战胜洪水,却是仰仗了神的旨意。

而只有在中华民族的神话里才有洪水被大禹治得“地平天成”。这是民族的伟大象征,永远激励着我国人民与黄河洪涝灾害进行斗争。另外,大禹的勤苦耐劳,牺牲精神,一心扑在治水事业上,“三过家门而不入”,也长期影响、鼓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治黄工作者。

当然,被视为神的大禹,在某些时期、一定程度上也对治黄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如在治河史上长期存在的蓄泄之争,就是由于世人尊经崇古,刻意运用大禹“疏”和“分”的方法来解决黄河洪患造成的。直到明代,在长期分流治河失败的情况下,著名治河专家潘季驯在研究黄河河道决、徙的形势,总结前人的治河经验,提出“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方略后,这一争论才有所缓解,堤防在防洪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才得到了世人的广泛认可。

8楼:匿名用户

第一解决了灾难 第二 最重要改变了治水的思想 以前是光堵,大禹是分流 修建河道

9楼:匿名用户

水要治,以便用,为的天下苍生。

西汉时期开凿的水利工程有哪些

10楼:牙牙的弟弟

有六辅渠、白渠、龙首渠、六门堨、成国渠等。

1、六辅渠

六辅渠,古代关中地区六条人工灌溉渠道的总称。为了使郑国渠旁得不到灌溉的田地也能够得到水浇,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左内史倪宽主持修建了六辅渠。

该渠大概是引郑国渠以北的冶峪(yù,音遇)、清峪、浊峪等几条小河为水渠来益郑国渠傍高仰之田。

倪宽在六辅渠管理方面创造性地制订了 定水令,以广溉田 (《汉书·倪宽传》)的合理用水制度,因而扩大了灌溉面积,这是农田水利管理史的一个重大进步。

2、白渠

白渠建于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因为是赵中大夫白公的建议,因人而名,故名白渠。这是继郑国渠之后又一条引泾水的重要工程。

它首起谷口,尾入栎阳,注入渭河, 中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余顷 (《汉书·沟恤志》)。该渠在郑国渠之南,两渠走向大体相同,白渠经泾阳、三原、高陵等县至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下邽镇)注入渭水,而郑国渠的下游注入洛水。

3、龙首渠

龙首渠位于陕西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地下水渠,是一引洛渠道,在开发洛河水利的历史上是首创工程,它是今洛惠渠的前身。建于西汉武帝年间。

从今陕西澄城县状头村引洛水灌溉今陕西蒲城、大荔一带田地。渠道要经过商颜山。这里土质疏松,渠岸易于崩毁,不能采用一般的施工方法。

汉族劳动人民发明了井渠法,使龙首渠从地下穿过七里宽的商颜山。

4、六门堨

六门堨,又称六门陂,是汉元帝时南阳太守召信臣于建昭五年(公元前34年)主持修建的。

它位于穰县(今河南邓县)之西,壅遏湍水,设三水门引水灌溉。元始五年(公元5年),又扩建三石门,合为六门,故称六门堨。

5、成国渠

成国渠是近代渭惠渠的前身。西汉中期始建,渠首位于郿县(今陕西眉县东北)东北,引渭水,东北流,下经武功(今陕西眉县东)、槐里(今陕西兴平县东南),至上林苑(今陕西咸阳及户县、周至一带)入蒙茏渠。

曹魏青龙元年(233年)向西延伸至陈仓(今陕西宝鸡东),并增辟千水作为水源。下游自今兴平县北向东延伸,至今咸阳市东回入渭水。灌溉面积扩展至20平方千米。

西魏大统十三年(547年)曾经整修,建成六门堰蓄水。成国渠与六门堰相联,唐代俗称 “渭白渠” ,灌溉面积增至200余平方千米。

至明代遂湮废。1935年李仪祉主持兴建渭惠渠,使古渠新生。1971年成为宝鸡峡引渭灌区的组成部分。

11楼:大唐李烈

漕渠、六辅渠、龙首渠、白渠、成国渠、六门陂等

两汉时期,主要的水利工程

12楼:a安易

西汉的水利灌溉事业比战国时代有了重大的发展。文帝时,蜀郡郡守文翁在李冰兴修的灌溉工程的基础上,又“穿湔江口,溉灌繁田千七百顷”。原先,关东漕粮从渭河运至长安,需要6个月的时间。

汉武帝采纳大司农郑当时的建议,派水工徐伯主持开凿漕渠,由长安傍南山通黄河,渠长300余里,不仅使漕运时间缩短了一半,还使沿渠万余顷土地得到了灌溉。  武帝还接受河东守番系建议,发卒穿渠,引汾水溉皮氏、汾阴下,引河水溉汾阴、蒲板下。后来由于黄河移徙,水渠灌溉效益不大,汉**把河东渠田交给迁居到那里去的越人耕种,由少府征收租税。

临晋(今陕西大荔东)以西至重泉(今陕西大荔西)一带,土地瘠薄,当地人民要求引水灌溉。武帝发卒万余人开渠,由今陕西澄城西南引洛水至商颜山下。由于沿渠两岸土地容易崩塌,水工们乃由地面凿井,深者40余丈,井下相通行水,这就是有名的井渠法。

修渠过程中,因发现了“龙骨”化石,遂名龙首渠。其后,在关中还开凿了六辅渠、白渠等。六辅渠是郑国渠的支渠,用以灌溉郑国渠上游南岸的高地。

白渠在郑国渠之南,因赵中大夫白公奏请穿渠得名。渠引泾水,首起谷口,尾入栎阳,溉田四千五百余顷。当地人民曾编了一首歌谣称颂它:

“田於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

举臿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

及食京师,亿万人口”。除关中以外,其它地区也开凿了不少灌溉渠道。“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溉田”,“汝南、九江引淮,东海引钜定(泽),泰山下引汶水,皆穿渠为溉田,各万余顷。

它小渠及陂山通道者,不可胜言也”。元帝时,南阳太守召信臣亲自巡视郡中水利资源,“开通沟渎,起水门提(堤)阏凡数十处,以广溉灌,岁岁增加,多至三万顷。民得其利,畜积有余”。

为了防止农民争水的纠纷,召信臣还刻石立于田畔,作均水约束。

东汉时期修复和扩建了许多已堙废的陂塘。汝南地区的鸿隙陂,西汉成帝时堙没,东汉初邓晨作汝南太守,命都水掾许扬主持加以修复,可以灌溉几千顷良田。后来鲍昱又加扩建,溉田更多。

和帝时太守何敞又在那里修治铜阳旧渠,开垦良田3万多顷。杜诗任南阳太守,也注意修治原有陂池,开辟了不少良田。

东汉前期,各地还开凿了许多灌溉渠道,三辅、河内、山阳、河东、上党、太原、赵、魏及河西、江南地区,也都“穿渠灌溉”,有的地区还开辟了很多稻田。

黄河的治理,更是当时一项巨大的水利工程。公元1世纪初,黄河在魏郡(河南、河北交界地区)决堤,河道南移,改从千乘(今山东高宛以北)入海。河水横冲直撞,下游泛滥成灾,淹没了几十个县,“百姓怨叹”。

汉明帝时,在著名的水利工程家王景、王吴的主持下,黄河流域的几十万劳动人民,先用“堰流法”修作了浚仪渠,并从荥阳至千乘海口千余里间修渠筑堤,从而使河、汴分流,河不侵汴,使汴渠得安流漕运。黄河受南北两堤的约束,水势足以冲刷沙土,通流入海。此后800年间,黄河没有改道,水灾也减少了。

(选自晁福林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