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太平洋的三条岛链,美国封锁中国的三条岛链是怎么回事?

2020-11-23 14:36:38 字数 6072 阅读 7389

1楼:丑男

第一道( 韩国 日本 菲律宾 台湾 ) 第二道(**) 第三道(夏威夷群岛屿)

2楼:百度用户

“第一岛链”源自位于西太平洋、靠近亚洲大陆沿岸的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等群岛。 “第二岛链”则源自南方诸岛(包括小笠原群岛、硫磺列岛)、马里亚纳群岛、雅浦群岛、帛琉群岛及哈马黑拉马等岛群。 “第三岛链”主要由夏威夷群岛基地群组成。

对于美国而言,它既是支援亚太美军的战略后方,又是美国本土的防御前哨。

美国封锁中国的三条岛链是怎么回事?

3楼:匿名用户

美国封锁

中国的三条岛链:

1、第一岛链指北起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冲绳太平洋上美国封锁中国的三大岛链岛、接到我国台湾岛,南至菲律宾群岛、大巽他群岛形成的链形岛屿地带,其中台湾岛居于核心战略地位。

2、第二岛链指北起日本群岛,经小笠原诸岛,火山列岛、马里亚纳群岛、雅浦群岛、帛琉群岛,延至印尼的哈马里拉岛。用以防止中国和当时苏联联手反击,这是第二岛链的防控作用。

3、太平洋岛链是以第一岛链为轴心,延至北起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把韩国也纳入岛链范围中,而一直延伸至东南亚地带,实际上是第一岛链的势力幅射和延伸,以便更好巩固岛链的地带作用,以增强第一岛链线,防范的薄弱性。

尽管中国有着18000多千米的海岸线而且把所有岛屿的海岸线也计算在内则长达32000多千米,拥有黄海、东海和南海等30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然而在西太平洋上一系列大大小小呈弧线型分布的岛屿却紧紧地封锁着进出太平洋的门户,使诸海实际上处于一种半封闭状态。美国在这一系列呈弧线型分布的岛屿上重兵把守,将其变成西方国家用来封锁亚洲大陆的所谓“岛链”,因此中国海军要走向大洋就必须首先冲破这一道道岛链,打碎套在身上的重重枷锁。

岛链并没有随着冷战的结束而终结,这条锁链不但没有消失,反而还在不断加长,兵力也在不断增加。美国出于其亚太战略甚至全球战略的需要,目前正忙于在亚太地区部署一条所谓的“太平洋锁链”,将原西太平洋上的岛链延伸到印度洋,把其在太平洋上的基地链与印度洋上的基地链连在一起,构筑起一条东起阿留申群岛,西至波斯湾的上万千米的超长防线。美国加紧拉拢印度为的就是进一步完善这条所谓的太平洋锁链。

一旦美国获得印度基地,它就将把太平洋的基地链与印度洋的基地链连在一起,构筑起一条东起阿留申群岛,西至波斯湾的上万千米的超长防线,这将是人类历史上构筑的最长一条防线。苏联早已不存在,美国建立太平洋锁链所要围困的国家指向非常明显,目标就是中国。

美国在太平洋上设了三条军事链?

4楼:匿名用户

如果把目光从中国周边投射到更远的地方,放眼全球,人们视野会逐渐清晰并且发现,在美国一贯采取的遏止中国的战略下,美国的防御重心已逐渐从欧洲向亚洲偏移。美国早已设置好的三条岛链紧紧包围着中国。仿佛像**在巨龙身上的锁链,让你有力无处使,有路无处走。

岛链一词最初源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二战之后为了扼杀、封锁当时的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利用西北太平洋海域中一些特殊岛群的战略地理位置而提出来的。40年代末50年代初,美国首先提出了对亚洲国家实施“东方弧线”的新月形封锁战略。于是,1950年1月12日,美国务卿迪安·艾奇逊宣布:

“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防御圈是从阿留申群岛,经日本、琉球到菲律宾。”1951年1月4日,美国务院顾问约翰·福斯特·杜勒斯说:“美国在太平洋地区防务范围应是日本、琉球群岛、台湾、菲律宾、澳大利亚这条近海岛屿链。

”在1952年,同菲律宾、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及同日本缔结了安全条约。1953年同韩国签订了一项安全条约,1954年还与菲律宾签订了马尼拉条约。”又说:

“促成这条约的考虑同样地促成了同中华**的安全条约的缔结。中华**所占有的领土(台湾岛)构成了太平洋西边缘上所谓‘岛屿锁链’中的重要的环节。”以上十分清楚地看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及其亚太附庸国的目的是通过互相勾结,加紧在亚太地区建立多道防御圈和众多的军事基地,作为其遏制、攻防和**以苏中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国家的依托堡垒。

当时,美国为了对部分亚洲国家实施战略封锁,在亚太地区部署了强大的海空军兵力。最初,美国海军基地体系只在太平洋地区形成三大基地网雏形:第一线基地网分布在西太平洋和白令海地区,北起阿拉斯加,经西太平洋岛屿锁链、印度支那,西至巴基斯坦,组成对社会主义国家基地包围圈的“东方弧线”。

第二线基地网,位于太平洋中、南部地区。第三线基地网,位于美国西海岸至巴拿马运河一线,组成亚洲战场的后方基地网。可以说,这些基地体系的建立,进一步形成了岛屿锁链的基地配置,加速构成了对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封锁与包围。

很快,美国等西方国家在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包围圈,便构成了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南朝鲜、台湾、越南;第二道防线是日本、冲绳、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第三道防线是小笠原群岛、马里亚纳、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三道防线中的第

一、第二道防线基本上是指现今的“第一岛链”,而第三道防线则为目前的“第二岛链”。

我们首先来看第一岛链的军事地理环境:

按照美国的战略部署,第一岛链是其扼杀社会主义阵营的首道“绞索”。该岛链内的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至日本群岛,主要是针对前苏联太平洋地区的;而日本的九州岛、琉球群岛、台湾岛至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则主要是包围中国的。阿留申群岛位于太平洋北部,是一条分隔白令海和太平洋的弧形岛链,属美国阿拉斯加州。

该群岛由14个较大岛屿和众多小岛、礁岩组成,长约1700公里,多数大岛上有适宜舰船停泊的港湾。群岛中有多条沟通太平洋和白令海的通道。马纳拉斯卡岛的荷兰港是阿留申群岛中的不冻天然深水良港,可停靠大中型舰船。

美军在不少岛上建有基地、海军航空站,预警雷达站及地下核试验场等。

千岛群岛为俄罗斯在西太平洋北部的弧形岛群,位于勘察加半岛和日本北海道之间,西临鄂霍次克海,东临太平洋,为鄂霍次克海的东南屏障,扼鄂霍次克与太平洋的海上通道,全长1200公里,由两列大、小千岛群岛组成,中间有多条海峡。岛弧一侧为千岛海沟,最深处为10542米。群岛中以择捉岛最大,面积3139平方公里,有海湾10余处,均可停泊大型舰船。

俄罗斯在几个岛分别建有机场或潜艇基地。

日本群岛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及附近小岛组成。日本群岛西、北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宗谷海峡、鄂霍次克海同中国、韩国、朝鲜、俄罗斯相望,东临太平洋;扼控日本海与太平洋间的咽喉,战略地位重要。自东北向西南呈弧形延伸,外临深海沟。

岛上山脉纵横,河谷交错,平原相间。日本群岛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带,约有活火山80座。日本群岛临太平洋一侧岸线曲折,多海湾和良港。

沿日本海一侧,岸线平直,少良港。

琉球群岛位于日本九州岛与中国台湾岛之间,东临太平洋,西濒东海。距中国大陆沿岸约445—704公里,为扼控太平洋西部海域的战略要地。琉球群岛由大隅群岛、吐噶喇列岛、奄美群岛和冲绳群岛,先岛群岛等岛群组成,呈东北—西南弧状布列,蜿蜓1000余公里,总面积460o平方公里。

其中冲绳岛面积最大,为琉球群岛的主岛,面积1176平方公里。该群岛各岛多珊瑚礁海岸,岸线曲折,多港湾,但大、中型港口较少。群岛中多海峡、水道,主要有大隅海峡和宫古水道等,是联系东海与太平洋的海上交通要道。

每年7-9月盛行热带风暴,先岛群岛附近时有龙卷风发生。

菲律宾群岛由7100多个岛屿组成,南北排列,绵延1800余公里,面积约29.97万平方公里。该群岛位于东南亚东部,北隔巴士海峡与台湾岛遥对;西濒南海,与东沙、中沙、南沙群岛隔海相望,西南和南隔苏禄海、苏拉威西海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相对,东临太平洋。

该群岛扼东亚和南亚间海、空交通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菲律宾群岛岛屿间多浅海,海峡纵横,其中巴林塘海峡为交通要冲。大部分岛多山地。

群岛中有活火山10余座。该群岛海岸曲折,多港湾。

印度尼西亚群岛由大小约三千多个岛屿组成,海岸线长约三万五千公里,面积约190.4万平方公里。该群岛跨赤道两侧,地处亚澳大陆之间,东濒太平洋。

西临印度洋,扼两洋交通要冲,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群岛内海域、海峡和岛屿相间。群岛间的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龙目海峡和望加锡海峡均为海上咽喉要道。

各岛以山地、丘陵为主。间以高原、盆地和平原。

我们接下来看第二岛链的军事地理环境:

第二岛链北起日本列岛,经小笠原群岛、硫黄群岛、马里亚纳群岛、雅浦群岛、帛琉群岛,延至哈马黑拉马等岛群。小笠原群岛属于日本,位于日本本州岛与马里亚纳群岛之间,伊豆诸岛偏东约324海里处。由97个岛屿组成,总面积104平方公里。

该群岛大部分为岩石地层,海岸岩壁高耸,悬崖直立,多绝壁。沿岸多珊瑚,附近多孤岩和暗礁,岸线曲折,少良港。

硫黄列岛属于日本,位于小笠原群岛与马里亚纳群岛之间。由北硫黄岛、硫黄岛和南硫黄岛组成,面积25平方公里。硫黄岛是主岛,位于列岛中部,北距东京约1223公里,面积约21平方公里。

该列岛均为火山岛,多熔岩。硫黄列岛对维护日本东南海上航线畅通,确保其石油、煤炭、矿石等战略物资的进口具有重要意义,是日本海上防线的前进据点和战略要地。

马里亚纳群岛为美国在西太平洋密克罗尼西亚的一个岛群,群岛东距夏威夷群岛2850海里,西距菲律宾1300海里。群岛包括**及北马里亚纳群岛,总面积1800平方公里。该群岛地处亚洲大陆至澳大利亚大陆航线的中途,是美洲通往西太平洋的海空交通枢纽,战略地位重要。

**是马里亚纳群岛中最大、最南端的岛屿,现为美国领地及海、空军基地。北马里亚纳诸岛由内塞班、提尼安和罗塔岛等16个主要火山岛及附近一些珊瑚岛礁组成,南北延伸约720公里。各岛主要由火山岩构成,面积小,地势高,坡度大。

该群岛属热带海洋性气候,每年6—10月为台风季节,7—10月最多,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

美国便是利用这些岛链进行战略封锁及军事威胁。美国在二战期间及之后,趁机强占了太平洋上的大部分岛屿,并逐步将其势力扩展到西太平洋部分国家的领海和领土;同时大力加强在岛链上的有关国家或地区军事设施建设,扩建海空军基地,加速构建军事包围体系。此外,美还加紧拼凑“东亚集体安全体系”,签订各种条约,建立军事同盟,增加驻兵数量,加紧岛链的封锁力度和对各国的遏压态势。

多年来,美一直在积极寻求新的前进基地和后方支援基地,不断充实太平洋的基地带;同时加强与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的军事同盟关系,力图使得海上军事遏制、封锁的态势对其更为有利,使亚太各国的海上战略态势更为严峻。

目前,美军建立的基地带主要有3条:第一条,北起韩国、日本群岛,经琉球群岛至东南亚的基地网,形成美军“前沿基地”带;第二条,北起小笠原群岛,经硫黄列岛至马里亚纳群岛的基地网,形成美军“战略预备基地”带;第三条,北起阿留申群岛,经中途岛至夏威夷群岛。这3条基地带控制着西太平洋地区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的海峡、航道、海域和岛屿,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推行霸权政策的多座桥头堡,对我国的海上安全和实现祖国统一构成了严重威胁。

至20世纪80年代,美军在第

一、二“岛链”上的基地网主要由3个基地群组成:东北亚基地群、东南亚基地群和**基地群;其中,东北亚基地群是由日本横须贺为核心,包括日本本土、冲绳岛和韩国的30余个海、空军基地组成,该基地群数量多、规模大,不仅是美海、空军兵力主要的战略集结和出发地,而且也是其在西太平洋的后勤**和维修中心,控制着宗谷、津轻、朝鲜3个重要海峡,是“岛屿锁链”的首要环节;由此,既可支援朝鲜半岛的陆上作战,又可支援西北太平洋的海上作战。东南亚基地群由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10余个海、空军基地组成;原以菲律宾的苏比克海军基地为核心,美军全面撤出苏比克海军基地和克拉克空军基地后,现已经取得了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基地的使用权。

该基地群是美军在“第一岛链”基地网的南翼,是美军在中南半岛作战活动的重要依托,也是东南亚最大的战略物资转运站及第七舰队在东南亚最大的后勤基地和维修中心;扼守着从西太平洋通往印度洋和波斯湾的主要海上通道,既可支援东南亚的陆上作战,又可支援西南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作战。**基地群由**的阿普拉港海军基地、安德森空军基地和阿根纳海军航空站等组成,该基地群地处“第一岛链”基地网的中后方,是美军西太平洋基地网中的战略预备基地,也是主要的后勤补给和整休基地。美军计划从2000年起在阿普拉港配备3艘核潜艇,以加强在亚太地区的核打击能力;同时美军已在**的空军基地部署了巡航导弹,这是美国巡航导弹首次部署在美国大陆以外,使美国轰炸机能在12小时以内袭击亚太地区的任何地方。

“第一、第二岛链”上美海、空军基地的主要特点是:规模宏大、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现代化程度高;采取多层次配置的点线结合,布局比较合理;控制战略要点,扼守海上咽喉要道,并能相互支援。战时很可能联合其他国家或地区,使用有关海峡、通道扼守、围堵、控制岛链;并使之成为美军在西太平洋地区作战的重要依托。

可以看到,美国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国家综合实力,不可否认的成为了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和统治性力量。要和这种力量进行对抗,或者仅仅是要改变这种力量的对比的任何做法,都会演化成是一场空前激烈的碰撞。大陆对台湾的统一必将深深破坏美国在亚洲一直全球的战略和利益,可以预见,当国家之间的种矛盾达到如此程度的时候很容易就能判断出美国将会采取怎样的措施。

收复台湾,其实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中美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