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墓的墓室中出土的乐器编钟有什么特点

2020-11-23 13:25:07 字数 6062 阅读 5821

1楼:漫阅科技

曾侯乙墓室中出土的乐器大小不同的编钟就达64枚,加上楚惠王赠送的一枚特钟,共65枚,是中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套。总重量达2500多公斤,依大小和音高为序编成8组,分三层悬挂在铜木结构的曲尺形高大钟架上,钟架横梁上髹漆,并有彩绘花纹和刻文,横梁两端有浮雕及透雕龙纹或花瓣形纹饰的青铜套,有6个佩剑的青铜武士和几根铜圆柱承托着钟架,钟架旁边有两根粗大的撞钟棒和六件t字形钟槌,均为木制彩绘髹漆,显然是配套的击打编钟的工具。钟架高达3米,长10米,体积之大以至于需要十人一起合作才能演奏它。

全套钟架由245个构件组成,可以拆卸,设计精巧,整架编钟在地下历经两千多年,出土时仍屹立如故。

曾侯乙墓编磬

曾侯乙墓的编钟有什么特点?

2楼:北京创典文化

在曾侯乙墓中最为辉煌,堪称“国之瑰宝”的,要数庞大的乐器组合——编钟了。曾侯乙编钟是我国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乐器编钟。

曾侯乙编钟数量多、规模大,按大小和音高为序编成8组,悬挂在3层满饰彩绘花纹的铜木结构的钟架上。编钟形体和重量是上层最小,中层次之,下层最大。

最小的一件重2400克;最大的一件重203.6千克。它们的总重量在2500千克以上,其重量和体积在编钟中是罕见的。

编钟的钟架为铜木结构,呈曲尺形,由6个佩剑的青铜武士和几根圆柱承托着。横梁木质,绘饰以漆,横梁两端有雕饰龙纹的青铜套。中下层横梁各有3个佩剑铜人,以头、手托顶梁架,中部还有铜柱加固。

铜人着长袍,腰束带,神情肃穆,是青铜人像中难得的佳作。以铜人作为钟座,使编钟更显华贵。最上层3组19件为钮钟,形体较小,有方形钮,有篆体铭文,但铭文呈圆柱形,枚为柱状,字较少,只标注音名。

中下两层钟是编钟的主体部分,分为3组,这3组钟形制各异,第一套称为“琥钟”,由11枚长乳甬钟组成;第二套称为“赢司钟”,由12枚短乳甬钟组成;第三套称为“揭钟”,由23枚长乳甬钟组成。甬钟有长柄,钟体遍饰浮雕式蟠虺纹,细密精致。钟上有错金铭文,除“曾侯乙作持用终”外,都是关于**方面的。

在鼓中部和左面标出了不同音高,如宫、羽、宫曾等22个名称;另一面铸有律名、调式和高音名称以及曾国与楚、周、齐、晋的律名和音阶名称的对应关系。

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的65件曾侯乙编钟里有一件与众不同、自成一体,它叫镈钟。这件镈钟悬挂在巨大的曲尺形钟架最下层中间最显眼的位置。镈钟形体硕大,钮呈双龙蛇形,龙体卷曲,回首后顾,蛇位于龙首之上,盘绕相对,姿势跃然浮现。

器表也做蟠虺装饰,枚扁平。镈钟形制独特,花纹繁缛,制作精美,是青铜器中的精品。镈钟中部镌刻有31字的铭文,其意思是说,公元前433年,楚惠王熊章从西阳回来,专门为曾侯乙做了这件镈钟,作为礼品送到西阳,让曾侯永世用享。

经研究发现,铭文的内容与其他钮钟、甬钟的铭文内容完全不同,没有一字是涉及乐律方面的。说明镈钟与曾侯乙编钟无关,原本就不是一套的,可能是下葬时临时加进去的,它把下层最大的一件编钟挤掉了,将其悬挂在最显眼的位置,表示对楚国的尊重。

古代曾侯乙墓中出土的编钟有什么独特之处?

3楼:漫阅科技

曾侯乙墓中最引人注目的乐器当属编钟。曾侯乙编钟是中国迄今出土的编钟中编制最大的一套,共65件,分上、中、下三层八组悬挂在钟架上。其中有镈钟一件,铸有楚惠王五十六年(前433)作钟赠曾侯乙永世享用的铭文。

全套钟的总音域达到五个八度,中心音域十二律齐备,可演奏五声、六声乃至七声音阶的乐曲,同时具有旋宫转调的可能。

编钟的钲间或鼓部刻有铭文,说明了各钟所发之乐音的律名、阶名、变化音名以及它们在不同郡、不同诸侯国之间不同称谓的对应关系。多数钟的正、侧鼓部所发出的两个音都与标记相符,音程距离为三度关系。出土的曾侯乙编钟还配有6件t形小木槌和2件彩绘大木棒,前者应是用来敲击中层和上层的钟以演奏旋律,当由3人各执一对小槌表演;

后者由两人分掌,撞击下层大钟(从同墓出土鸳鸯盒上的撞钟图可知,下层大钟的演奏者应是面向观众站在钟架前、双手持木棒反向撞钟的),用以演奏和声或烘托气氛。

曾侯乙墓的墓室中出土的乐器笙有什么特点?

4楼:漫阅科技

曾侯乙墓室中的乐器笙出土了5件,有12管、14管、18管三种,管内有竹片作的簧片。笙的表面涂着黑漆,上施朱色和黄色的彩绘花纹。

曾侯乙墓编钟有什么特点?

5楼:漫阅科技

1978年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初期曾侯乙墓中的编钟,

分三层悬挂,共计64枚大小不等的钟,总音程达到了五个八度,十二音律齐全,并可满足多种转调演奏的需要,造型宏伟优雅、饰纹精美,并有2800多字有关律学的铭文,表明我国古代青铜器铸造水平的高超和音律科学达到的高度,是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罕见的成就。经过历代音律学家的研究,音律学这门**与科学结合的学问,为人们认识乐音的本体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编钟最独特的地方是什么?曾侯乙编钟有什么特点

6楼:山东省飞飞

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青铜铸成,它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引在木架上悬挂一组音调高低不同的铜钟,用小木槌敲打奏乐.

曾侯乙编钟为战国早期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成功发掘.出土后的编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性能,改写了世界**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

简单说,曾侯乙编钟是按十二平均律设计的,这是其最大特点.

7楼:手机用户

是它音域范围广,仅次于钢琴。同时还是世界上发现的最大,最完整的编钟,它十分有气势,音也特别的纯

8楼:7之桃

编钟是一种较为古老的打击乐器,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青铜铸成,它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引在木架上悬挂一组音调高低不同的铜钟,用小木槌敲打奏乐。

曾侯乙编钟,是至今为止所发现的成套编钟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套,这套编钟之大,足以占满一个现代**厅的整个舞台。是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套大型编钟。

9楼:匿名用户

编钟最独特的地方是既可以用于独奏、合奏,也可以为唱歌和舞蹈伴奏。

曾侯乙编钟的特点是我国目前出土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令全世界震惊!

我们老师今天讲了,绝对是正确答案!绝对是对di~~~~希望楼主能采纳,o(∩_∩)o~

10楼:手机用户

曾侯乙编钟有着造型设计精美,**性能良好的特点

11楼:匿名用户

出土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雄伟。音色纯正并富于变化,高音清脆、中银洪亮,低音浑厚,不仅可以演奏动听的古代乐曲,而且还能演奏中外现代**

12楼:匿名用户

1.**性良好 2.气势恢宏 3铸造工艺精湛

曾侯乙编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3楼:杜卡迪等等

主要特点:设计结构精巧,**性能良好,演奏效果独特。

曾侯乙编钟为战国早期文物,出土后的编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曾侯乙编钟数量巨大,完整无缺。按大小和音高为序编成8组悬挂在3层钟架上。

上层3组19件为钮钟,形体较小,有方形钮,有篆体铭文,但文呈圆柱形,枚为柱状字较少,只标注音名。中下两层5组共45件为甬钟,有长柄,钟体遍饰浮雕式蟠虺纹,细密精致,外加楚惠王送的一枚镈钟共65枚。钟上有错金铭文,除“曾侯乙作持”外,都是关于**方面的。

在鼓中部和左面标出不同音高如宫、羽、宫曾等22个名称,另一面铸有律名、调式和高音名称以及曾国与楚、周、齐、晋的律名和音阶名称的对应关系。

另有一件镈钟,位于下层甬钟中间,形体硕大,钮呈双龙蛇形,龙体卷曲,回首后顾,蛇位于龙首之上,盘绕相对,动势跃然浮现。

重要价值:战国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改写了世界**史,是中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在考古学、历史学、**学、科技史学等多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4楼:匿名用户

主要特点:设计结构精巧.**性能良好.演奏效果独特。

重要价值:曾侯乙编钟,是我国目前出土数量足多.保存最好.

音律最全.气势最雄伟的一套编钟。这套编钟以恢弘的气势.

精湛的铸造工艺.非凡的**效果以及内容丰富的乐律铭文震惊了世界!

lz选我吧!!!我也是六年级!!!

15楼:道奇队球迷

特点是钟架为铜木结构,呈曲尺形。横梁木质,绘饰以漆,横梁两端有雕饰龙纹的青铜套。中下层横梁各有三个佩剑铜人,以头、手托顶梁架,中部还有铜柱加固。

铜人着长袍,腰束带,神情肃穆,是青铜人像中难得的佳作。以之作为钟座,使编钟更显华贵。

价值是曾侯乙墓编钟的出土,使世界考古学界为之震惊,因为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如此精美的乐器,如此恢宏的乐队,在世界文化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曾侯乙墓编钟的铸成,表明我国青铜铸造工艺的巨大成就,更表明了我国古代音律科学的发达程度,它是我国古代人民高度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16楼:草芥一人

特点,保存完整,气势宏大,装饰精美华丽,制作精良

价值,对于了解汉代的墓葬文化和礼乐制度以及**艺术发展水平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非同寻常的价值。

17楼:匿名用户

特点:课本第

三、四自然段。价值:课本第二自然段。

18楼:匿名用户

主要特点:一钟双音。

价值书上有。

曾候乙墓编钟出土的意义及**特点

19楼:西辰光

在曾候乙古墓中,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

出土了规模巨大、保存完好的古代打击乐器——曾候乙编钟

这套编钟为青铜铸造,共65件,重2500多公斤,设计精巧,造型壮观。

虽然在地下埋藏了2400多年,但它的音质还是很好。

这套编钟由十九件钮钟,四十五件甬钟,一件鎛钟组成,

分成八组悬挂在一座曲尺(l)形的钟架上。

十九个钮钟分为三组,挂在上层。

四十五件甬钟分为五组其中十二件最大的挂在下层,另三十三件中、小型的挂在中层。

下层的**则悬吊鎛钟。

四十五件甬钟所发的乐音涵盖了五个八度再加一个小三度,

只比现代钢琴少了最高和最低的那两个八度音程。

由於音域够大,半音又齐全,足可以演奏各种调性和调式的旋律。

另外,随同这套出土的编钟还有六支钟槌和两根撞钟棒,

演奏者可以双手各持一支钟槌敲击中层与上层的钟,

或者双手持棒撞击下层的大钟,每次演奏要动员五个人。

腔内不设钟舌,单用槌或棒从外面敲击,是中国乐钟固有的发音方式。

曾侯乙编钟的出土除了展现先秦乐钟的最高成就之外,

它的钟架也增广了世人对先秦**的认识。

这座钟架出土时仍一如下葬之时那样矗立在墓室里,

大多数的钟都挂在架上,清楚显示了正悬与侧悬的具体形态。

整套编钟最大的钟重二○三六公斤,最小的钟重二四公斤,全部重量为二五六七公斤,结果竟由这座钟架稳固的承载了二千四百多年!

古代钟磬的架子特称为簨虡,簨是横梁,又作、旬,虡是立柱,又作鐻。

曾侯乙钟架高二六五公尺,分三层。各层之间设有三个武士装束的人形立柱。

这种造形为考古中首见,

恰能明确解答《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六年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所指的「钟鐻金人」的意义。

除了实物之外,六十五个钟上有二八二八个铭文字,

连同钟架上合计共三七五五个字。

它们记载了曾国以及楚、晋、周、齐、申等国各自的律名、阶名、变化音名的相互对照。

铭文中提到五十四个乐律用语,有三十六个是今人从未见过的,因而展现了先秦乐律的真实面目。除了乐律外,

每个钟都有铭文标示正、侧鼓音的音名,确认了古代乐钟的双音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