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余粮征集制和粮食税是什么?简单点说,但要让我明白

2020-11-23 13:04:13 字数 4799 阅读 4588

1楼:匿名用户

每户人家除了足够的口粮外其他的粮食都会被**收集起来

2楼:艾斯丶

就20的悬赏币却要人回答价值200币的问题。想的美

苏联粮食税是什么生产关系变革

3楼:地煞

粮食税市场和商品货币生产关系的变革

十月革命后,苏俄实行余粮征集制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农民极其不满。所以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农民按国家规定交纳一定的粮食税,超过税额的余粮归个人所有,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并且允许外资企业和国家暂时管理无力经营的企业,恢复商品货币关系进行调节生产的作用。这使小农占优势的苏俄找到了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道路。

后来因斯大林上台而被逐步取消。

1918年苏联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与新经济政策中的粮食税有什么不同

4楼:匿名用户

余粮征集制是指农民留足口粮,剩下的全上交,不论你有多少都一样,所以农民没有积极性,而粮食税是固定的,只收取一定数量的,而剩下的都是自己的,所以农民喜欢啊.

5楼:阿里贝尔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联抵抗外国侵略所实施的特殊政策,其中余粮收集制是指将农民基本温饱外的粮食上交供国家调配,并在战争结束后仍采用该政策,严重打击农民生产积极性。而新经济政策是美国金融危机时罗斯福实施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该政策抑制了资本垄断组织对工农业的剥削,调动了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6楼:匿名用户

余粮收集名义是留下口粮其余无偿上缴,在实际执行时就是武装的工人征粮队下乡抢粮~残酷的很。

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7楼:车厘子

(1)原因:①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德国作为战败国受到巴黎和会的制裁.②日本受到华盛顿会议的压制.

③它们要求冲破这一体系;而美国是一战中的战胜国,是即得利益者,不想破坏现有秩序.④德国有军国主义传统;日本带有浓厚的封建民主传统.⑤德、日的经济实力较美国弱,只有更多的依赖国民经济军事化和对外扩张,才能使经济复苏;而美国大发战争横财,战后取得世界经济霸权,它有能力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来缓和经济危机,保住民主制度.

⑥由经济危机导致政治危机的严重性,德、日大大超过美国. (2)影响:①德日法西斯**建立后疯狂扩军备战,迅速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成为发动二战的罪魁.

②美国罗斯福新政保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使美国经济开始复苏,生产开始回生,社会趋于安定.③随着二战的爆发和扩大,美国参加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问题八:

分析中俄两国所走不同革命道路的原因及带给你的启示? (1)原因:①帝国主义国家,垄断组织在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无产阶级的革命力量也聚集在城市,作为政治和经济中心的城市,在全国就具有一种特殊的重要地位.他的变革必然引起全国中小城镇和农村的追随.所以十月革命走的是由城市到农村的革命道路,并取得了胜利.

②国近代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在全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他们在城市的力量颇为强大,而农村的力量相对弱小.中国城市无产阶级力量薄弱,使中国共产党无法在城市中取得革命的胜利.

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使农村经济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就为革命政权的建立提供了可能.所以中国革命要取得胜利,就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2)启示:无论社会革命还是经济建设,必须结合国情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政策方针. 问题九:

无论是《反尔赛和约》还是《九国公约》都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权益,从帝国主义对华态度上可得到什么启示? 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实力弱小,不可能获得国际上的平等地位,帝国主义不会轻易放弃在中国的特权,只有通过革命取得民族独立、国家解放,才能致力于国家富强,从而提高国际地位,获得平等的外交实权. 问题十:

讨论一下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与当时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在背景、内容、目的、效果方面有哪些相似性? (1) 背景: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了一定阶段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而且造成了苏维埃政权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中国十年“文革”使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经济远远落后于世界.

(2) 内容:都是从农村改革入手.苏俄新经济政策以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我国则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新经济政策放开商品市场,允许私人办企业;我国发展多种经济成分,也鼓励私人办企业,都是利用商品市场发展经济. (3) 目的:都是发展生产力,改革不适当的生产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4) 效果:都取得很大成效.新经济政策使苏俄的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政权得以巩固;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使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问题十一:在美国罗斯福实行新政的过程中,罗斯福与反对他的资本家之间有根本利害冲突吗?他们的分歧是什么?

(1) 没有利害冲突 (2) 分歧:出发点不同:罗斯福是从维护资产阶级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 策略不同:

反对派主张对工人实行公开的暴力压迫;而罗斯福主张采取民主的让步的策略

粮食税和余粮收集制

8楼:监理师

粮食税:农民按国家规定交纳一定的粮食税,超过税额的余粮归个人所有。

余粮收集制:前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一种,但是苏联为了保护革命成果采取的一种措施,既强行近乎无偿的收集农民的粮食用以保障对外战争。

前者是战争结束后的长期政策,就是可以让农民交纳一定的粮食后剩下留作己用.后者是战争时期的临时政策,也就是除了必须的生活开支外,所有的粮食都要交给国家统一使用

9楼:匿名用户

余粮收集制,是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

意义,保证前线粮食**,缓解了城市饥荒,但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一道高一的历史题

10楼:蝴蝶种子

应该选d,苏联的农民可以在市场上进行自由**是在新经济政策时期。

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

1921年5月 ,苏维埃政权通过关于交换的法令,宣布实行产品交换。国家通过合作社组织工业品同农民手中余粮直接交换。

11楼:匿名用户

1922年已经实行了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a

12楼:暖爱啊

1921年苏俄发布新经济政策规定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和允许自由**

题中**对于集市**(自有**)应该自由放任

选d本人也是高一学生

学者李述森在一篇文章中论述道:“俄罗斯传统的核心是民族主义。是强国的诉求。要强国就必须大力发展工业

13楼:手机用户

d试题分析:“控制农业、榨取农业为优先发展重工业服务”,材料论述的是苏联的斯大林模式。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征集制,将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b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解除部分中小企业国有化;c赫鲁晓夫改革扩大集体农庄和企业的自主权,这三项均与材料内容不符。

苏联余粮收集是强制摊派吗

14楼:122毫米榴弹炮

是的,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但你翻译有误,应该是余粮征集。

1918—1920年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

1918年5月9日,苏维埃**宣布粮食垄断政策,禁止一切私人买卖粮食。

1918年10月30日,**宣布废除农业货币税,改行实物税。

1918年11月21日,苏维埃**发布“关于组织一切产品、个人消费品及日用品的居民**”的法令,禁止私人做谷物买卖。

但这一政策在执行中不仅征集了农民的余粮,也征集了农民一些必需的粮食,同时由于采购农产品主要是付给农民迅速贬值的货币,实际上等于农民将粮食贷给国家,这项强制性的粮食政策引起了农民的不满,特别是战争结束并过渡到和平经济建设时期后,继续执行余粮征集制,会挫伤工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生产力的提高,破坏工农联盟。

1921年3月,俄共(布)第10次代表大会决定取消余粮收集制,改行粮食税。

15楼:匿名用户

是的,强制规定每个农民要交多少粮食,理论上除了口粮和种子粮外都要交公

实际操作时,会组织专门人来你家搜查,如果发现你藏了余粮,全家枪毙

慈父当年在察里津没少干这种事情

斯大林体制是好是坏,它和新经济政策我分不清

16楼:帅气小桀

现在要辩证看待斯大林模式。

优点:为实现苏联工业化,成为当时第二工业大国,和实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巨大贡献。

缺点:长期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压抑了企业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成为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如何区分:1.看时间。新经济政策1921-1925.(1925年后政策逐渐被取消,1936年正式被斯大林模式替代。)

2.看特点。新经济政策利用了商品市场和货币的关系,而斯大林模式是指令性计划经济。

3.看背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为了巩固苏维埃政权,从而替换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斯大林模式是在新经济政策发展恢复了经济的基础上实施。

4.看内容。(具体看书,列举几个:新经济政策:由商品交换转为自由**,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区分并不难,但你首先要把两个政策的内容都了解。其实学历史就是这样,多看书,把事件学着连贯起来,形成通史,那么学历史就会变得简单有趣。谢谢!

最后祝你学业有成~!

17楼:匿名用户

你要辩证的看待才能理解课本的精髓。自己再体悟一下吧。记住,求之于人不如求诸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