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我国税收政策的利弊分析以什么为例

2020-11-23 12:52:08 字数 5210 阅读 1844

1楼:龙泉

一税收优惠是一国**(包括****和地方**)为实

现特定的政策意图,通过对税法、税收条例标准性条款的有意识背离,从而形成对纳税人的税收减让。这种特定的政策意图无非是指吸引外来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扩大对外**,加速特定地区经济发展,扶持基础产业和新兴产业,平衡收入差距,促进社会稳定等。一句话,只要有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税收优惠政策就必然存在,问题只在于怎样运用好这个有力的杠杆。

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税收优惠的类型有如下5种。这5个方面实际上也就是税收优惠的适用范围。当然,实践中由于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因而优惠对象的确定存在很大的差异。

一是地区优惠。为鼓励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促进区域间的协调平衡发展,一些国家规定对在落后地区投资的企业给予特殊的税收优惠。例如:

希腊将全国划分为a、b、c、d四类地区,a类地区最发达,d类地区最不发达,越不发达所给的优惠政策越多。意大利规定,对投资于其南部等欠发达地区的企业除了给予税收优惠,还可获得低息贷款。巴西规定,凡在其北部、东北部和manaus自由**区开办企业,均可享受减免税优惠。

发展中国家为适应对外开放和大规模吸引外资的需要,通常还在在本国境内设立一些经济特区、出口加工区或技术开发区等,实行特别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印度对出口加工区的企业免征所得税;埃及也规定凡在新社区新建的企业可免税10年。

二是产业优惠。主要是基础产业和亟待发展的新兴产业。巴西**规定,凡投资于林业、旅游业、渔业的投资者,可享受6%~25%不等的投资税收抵免。

新加坡**规定,对计算机软件和信息服务、农业技术服务、医药研究、试验室和检测服务等生产和服务公司用于研究和开发的支出,允许双倍扣除。加拿大**规定,凡购买用于制造、加工、采矿、伐木、农业或渔业的新建筑物、机器和设备的支出,以及当前的资本性科研支出,可以申请用获得的抵免来抵消当年、以往3年或将来7年的应纳联邦所得税。我国也有许多关于产业发展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

三是技术优惠。为了吸引国外的先进技术,弥补本国经济的不足,世界各国都规定了相应的技术优惠政策。如韩国规定,凡运用高技术的外商投资企业可“五免三减” 公司所得税、股息税,对新技术引进项目所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免征预提税。

新加坡规定,对具有新技术开发性质的产业给予5至10年的免税期。荷兰**对从事技术研究和开发的企业或个人,允许从1994年1月1日起,其人工成本可以从雇主应缴纳的工资预提税中扣除一部分,扣除率为:研究和开发人工成本在10 万荷兰盾以下的部分可扣除25%,超过部分可扣除12.

5%。马来西亚规定,享有“新兴业资格”的企业在投产后5年内70%的法定所得免纳所得税;对资本密集型和高技术投资可按逐案审查原则给予全部免税。西班牙**规定,对研究与开发中使用的机器、设备和无形资产,可分5年提完折旧(建筑物为7年)。

四是出口优惠。主要是为了提高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在美国,只要出口销售额达到1000万美元,就构成“国际销售公司”,可以免交当期美国税,甚至获得永久性税收豁免。

对于国内制造商,其出口收益47%的美国税收可以延期缴纳;对于国内批发商,延期缴纳美国税收的所得可高达出口收益的94%。新加坡规定,出口产品的生产可以享受最高达所获利润90%的免税待遇,期限为3至15年。智利**规定,所有出口货物(包括进入免税区的商品),经税务机关批准用于生产出口商品的原材料,与出口有关的某些劳务,对在智利没有住所又不是智利居民的个人提供的劳务,国际客货运等,免交增值税。

五是其他优惠。主要是针对一些特殊情况,为平衡收入差距、减轻税收负担而给予的优惠。美国为鼓励小企业投资,允许投资者**“符合条件的小型企业**”所获利得的50%免税;因持有州和市**的公债所获得的利息,不缴纳联邦税。

在法国,雇佣人数不足250人、营业额不足1.4亿法郎、公司股东控股不足25%的企业建筑物完工年度可按25%的特别折旧率折旧。丹麦**规定:

(1)基础研究费用可获得免税扣除;(2)公司参与团体精神、学生实践、种族研究项目的费用可以扣除12.5%;(3)公司可扣除某些向研究单位提供的捐赠;(4)为组建企业而进行的市场调查费用,包括审计和法律咨询的费用可以扣除;(5)与在丹麦境外的销售有关的市场开拓费用可作免税扣除。

比较世界各国的做法,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内经济的地区差异大,产业层次低,技术水平不高,迫切需要缓和地区矛盾、提高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因而在税收政策的运用上,偏重于地区优惠、产业优惠和技术优惠。这些问题对于发达国家则不是那么突出,它们关心的是如何进一步促进本国的经济增长,扩大国外市场,缓和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不均,因而在税收政策的运用上,偏重于出口优惠和其他优惠。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税收优惠的重点也应该放在前三种优惠上,当然,在实施过程中也应同时兼顾出口优惠和其他优惠。

税收政策的效应分析可以用哪些模型

2楼:金英杰教育

税收效应是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应,从另一个角度说,是指国家课税对消费者的选择以至生产者决策的影响.也就是税收对经济所起的调节作用.税收效应可以分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个方面.

所谓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课税减少了纳税人可自由支配的所得和改变了纳税人的相对所得状况。税收的收入效应本身并不会造成经济的无效率,它只表明资源从纳税人手中转移到**手中。但因收入效应而引起纳税人对劳动、储蓄和投资等所作出的进一步反应则会改变经济的效率与状况。

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当某种税影响相对**或相对效益时,人们就选择某种消费或活动来代替另一种消费或活动。例如,累进税率的提高,使得工作的边际效益减少,人们就会选择休息来代替部分工作时间;又如对某种商品课税可增加其**,从而引起个人消费选择无税或轻税的商品。税收的替代效应一般会妨碍人们对消费或活动的自由选择,进而导致经济的低效或无效。

如何理解现阶段我国税制结构优化方向

3楼:ofweek人才网

我国现行税制结构存在的问题 1、税种功能结构不健全。从我国现有的税种看,筹集财政收人的税种主要有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能够体现出调控功能的税种主要包括消费税、土地增值税等,但现行税种中缺少对社会能够体现稳定作用的税种,如具有特殊的稳定社会性质的社会保障税尚未开征。 2、“双主体”模式没有真正建立,主体税种结构失衡。

现行税制结构中,流转税比重偏高,所得税比重过小。主体税种结构失衡,既不利于主体税种的互相配合,更不利于发挥所得税的调控作用。 3、就流转税本身结构而言,消费税比重过小,增值税比重过大。

我国消费税征税范围较窄,且征收环节单一,不但调节消费的功能较弱.而且组织收人也明显不足。 另外,地方税制结构也存在诸多问题,地方税种严重老化,农业税、屠宰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等多是五十年代出台。 选择合适税制结构的原则分析 在短期内,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可能得到飞速发展;**的税收征管能力也是有限的。

因此,税制结构的选择与调整不能超越这些限度。税制模式只有与国情相适应时,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1、经济发展水平与税制结构相适应原则。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长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导致了经济效率低下,造成了所得税税基过窄,限制了所得税类收入比重的上升;我国长期奉行的经济体制中计划色彩浓厚,**对经济的直接控制造成了作为**附加的流转税的畸形发展,间接税与直接税比例失调,流转税在税收收入总额中比重过高;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状况决定了税收聚财功能仍居于重要地位。 2、征管模式与税制结构相适应原则。税收征管是在既定税制结构下一国税收政策的具体施行,有效的税收征管依赖于一定的征管模式。

征管模式与税制结构紧密相连,为实现税制结构所要求达到的目的,必须使征管模式适应税制结构的设计。现阶段我国生产力落后,市场经济不发达,“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决定了我国的税制结构以流转税为主。为适应这种税制结构,征管模式也必然要求对流转税集中的大中型企业加强长期监督,控制好税源,这正是这一原则的具体体现。

根据国外税制改革的一般经验,优化我国现行税制结构的总体思路是,通过新税种的开征及税负水平的调整,达到直接税和间接税比例的不断调和。也就是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收入的不断增加,通过优化税制结构,使间接税所占比例有所下降的过程通常也是直接税所占比例有所上升的过程,不断增加直接税占税收收入总额的比重,充分发挥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最终达到建立“双主体”税制结构的目标。 按照原则选择合适税制结构,进行税制改革 在一定时期内,应保持税制相对稳定,不宜做较大变动。

只能对其不规范和不完善的方面进行调整

我国当前地区倾斜性税收鼓励政策存在哪些问题

4楼:绿品汇有机农业

一、税收政策环境方面的问题 1.税收负担缺乏公平性 税负公平是各个国家在各个时期制定税收政策的基本要求和准则之一,它包括税收的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初期形成的

我国税收的重要作用主要有哪些

5楼:智障班班长

作用:1、组织财政

税收是**凭借国家强制力参与社会分配、集中一部分剩余产品(不论货币形式或者是实物形式)的一种分配形式。组织国家财政收入是税收原生的最基本职能。

2、调节经济

**凭借国家强制力参与社会分配,必然会改变社会各集团及其成员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有的份额,减少了他们可支配的收入,但是这种减少不是均等的,这种利益得失将影响纳税人的经济活动能力和行为,进而对社会经济结构产生影响。

**正好利用这种影响,有目的的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引导,从而合理调整社会经济结构。

3、监督经济

国家在征收取得收入过程中,必然要建立在日常深入细致的税务管理基础上,具体掌握税源,了解情况,发现问题,监督纳税人依法纳税,并同违反税收法令的行为进行斗争,从而监督社会经济活动方向,维护社会生活秩序。

税收的作用就是税收职能在一定经济条件下,具体表现出来的效果。税收的作用具体表现为能够体现公平税负,促进平等竞争;调节经济总量,保持经济稳定;体现产业政策,促进结构调整;合理调节分配,促进共同富裕;维护国家权益,促进对外开放等。

2018年,税务部门坚持依法征税和科学统筹,组织税收收入(已扣减出口退税)137967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全国共办理出口退税15014亿元,增长9.7%。

同时,全国税务系统不折不扣坚决落实好党**、国务院出台的减税政策,超额完成全年减税目标,有效缓解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2018年5月1日起实施的增值税三项改革平稳有序推进,5-12月降低增值税税率减税约2700亿元,制造业减税占35%;统一小规模纳税人标准惠及50万户纳税人,减税约80亿元。

扩展资料

经济是税收的根本,也是税收的源泉。只有把发展经济、服务经济作为税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才能真正发挥好税收的职能作用。

做好新时期的税收工作,核心就是要围绕发展这个主题,切实把影响税收工作自身发展和税收工作影响经济发展这两个方面的问题突出出来,深入分析,改进举措,不断提高税收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谋求全省地税事业更大的发展与进步,全面提高地方税务管理水平,必须深刻认识新形势新任务,科学把握客观规律。解放思想,是加快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