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在抗日战争期间何种体制下取得了骄人成绩

2020-11-23 12:21:20 字数 5384 阅读 9947

1楼:边庭飘摇

那时也不能说是正式的一种体制,而是种种因素叠加的结果吧。一是**对于学术教育没有干预传统 学术气氛十分浓厚。二是我国当时日寇侵略 可以说是内忧外患 学生民族情绪很高 三是各个高校紧密团结,学术交流 教育优势互补

2楼:匿名用户

出了几个诺奖,两弹元勋

3楼:人生的天与地

成绩谈不上什么吧,没听说这种命题,但确实比较突出。主要是将全国的教育力量全部集中起来,这是迫不得已的。

西南联大现在的现状是 什么?

4楼:叫那个不知道

1946年5月4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举行结业典礼,7月31日宣布结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回原址,师范学院留昆独立设置,改称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昆明师范学院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

1937年11月1日,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在长沙开学(这一天也成为西南联大校庆日)。由于长沙连遭日机轰炸,1938年2月中旬,经中华**教育部批准,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西迁昆明。1938年4月,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从1937年8月中华**教育部决定国立长沙临时大学组建开始,到1946年7月31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停止办学,西南联大前后共存在了8年零11个月,“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保存了抗战时期的重要科研力量,培养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优秀人才,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

1946年8月,三校复员北返后,西南联大师范学院留昆明联大旧址独立设置,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改称云南师范大学,其旧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全国免费开放博物馆、民盟**传统教育基地、云南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云南省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等。

扩展资料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行政组织方面,仍以常务委员会为最高行政领导机构,下设总务处、教务处和建设处。总务长原为周炳琳,1938年4月辞职,先后由沈履、郑天挺继任。教务长原为潘光旦,1938年10月辞职,先后由樊际昌、周炳琳、杨石先继任。

建设长原为黄钰生。师范学院成立后,黄钰生被任命为院长,辞去建设长之职,建设处随即撤销。1939年, 遵教育部令设立训导处,查良钊任训导长。此时,仍保持“三处”的体制。

按照《大学组织法》(1938年国民**颁行)规定,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设有校务会议和教授会。其组织大纲于1938年10月26日第92次常委会上修正通过。校务会议的成员由常务委员、常委会秘书主任、教务长、总务长(1939年7月后,增加训导长)、各学院院长及教授、副教授互选之代表11人组成。

教授会由全体教授、副教授组成,常务委员会委员和常委会秘书主任为当然成员。

各学院设有院务委员会,由该学院各系教授会主席及教授代表组成。各系系务由各系教授会主席主持。1939 年6月,常委会决议,各系教授会主席一律改称系主任,关于各系设备、课程支配,均由系主任负责。

系主任由常委会聘任。

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在昆明各自设立办事处,保留着各校原有的某些行政和教学组织系统,负责处理各校自身的事务。参加联大工作的三校教职员,除由各校仍发给该校的聘书外另由联大加聘。抗战前在三校肄业的学生,入联大继续就读者,保留原校学籍与学号,在原学号前分别冠以英文字母“p”(北大)、 “t”(清华)、“n”(南开)”, 毕业时分别由原校发给毕业证书。

在联大入学者,学号前冠以“a”。

5楼:南圣胡安

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全国发动侵华战争。为保存中华民族教育精华免遭毁灭,华北及沿海许多大城市的高等学校纷纷内迁。

抗战八年间,迁入云南的高校有10余所,其中最著名的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西南联大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而成。 1937年抗日战争发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先迁至湖南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同年10月25日开学。

1938年4月又西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5月4日开始上课,设立文、理、法商、工、师范5个院26个系,两个专修科一个选修班。北大、清华、南开原为著名的高等学府,它们有各自独特的经历,有各自的教学作风,组成联大以后,荟集了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教授,师资充实,人才济济。

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严谨的治学态度,树立优良学风,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著名高等学府。西南联大在办学的8年中毕业学生约2000人,均学有成就,有的成为举世闻名的专家学者,他们对中国的建设事业、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世界学术研究,作出了贡献。抗战胜利后,1946年西南联大解散,3校分别迁回北京、天津复校。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自1938年5月4日开始上课,至1946年5月4日结束,西南联大在滇整8年。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 西南联大培养出大批杰出人才。其中有许多是蜚声中外的第一流科学家[1]。

[编辑本段]学校纪年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旗 1937年11月1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岳麓山下组成了长沙临时大学,开学一个月后,日军沿长江一线步步紧逼,危及衡山湘水,师生们于1938年2月搬迁入滇,4月,改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5月4日开课,1946年5月4日举行结业典礼,7月31日宣布结束,西南联大在滇8年期间,于1938年春在蒙自建立分校。于1940年8月设叙永分校。 1946年5月,上述3校迁回原址,师范学院留昆独立设院,改称昆明师范学院,后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

西南联大历史简介,西南联大有哪些名人

6楼:爱单单爱

1、历史简介

1935年,北京的局势日益危急,为了防止突发的不利情况,清华大学秘密预备将学校转移至长沙。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后,南京国民**在庐山召开了一系列会议讨论战局问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校长,在庐山会议后并未立即返回京津,而暂时留在南京和上海。7月29、30日,南开大学遭到日机轰炸,大部校舍被焚毁。

8月28日,国民**教育部分别授函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和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指定三人分任长沙临时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三校在长沙合并组成长沙临时大学。

1937年11月1日,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正式上课。这一天,后来定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校庆日,临时大学综合了清华、北大、南开原有的院系设置,设17个学系。

1938年2月中旬,长沙临大开始迁徙昆明。

1938年4月2日,教育部发电命令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改称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the national 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设文、理、工、法商、师范5个院26个系,两个专修科一个选修班。校本部所在地现为云南师范大学。

1938年5月4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正式开课。

1946年5月4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举行结业典礼,7月31日宣布结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回原址,师范学院留昆独立设置,改称国立昆明师范学院。

2、知名校友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友(含附中附小校友)中共有174人当选为“两院”院士(其中,中国科学院163人,中国工程院13人,朱光亚、郑哲敏为双院士,***曾任中国工程院院长)。此外,在1948年**研究院首届院士评选中,全部81位院士中,有27人出自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知名校友:杨振宁、李政道、朱光亚、邓稼先、陈寅恪、陈省身、华罗庚、吴大猷、冯友兰、胡适、陈寅恪、傅斯年、梁思成、钱端升、肖公权、陈达等等。

7楼:馃槉

历史简介: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38--1946) 由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组成, 在昆八 年期间,高举“爱国、科学、民主”的伟大旗帜, “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 , “外来民主堡垒之 称号” ,为中国乃至世界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为促进云 南的 社会经济及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也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上写下了 光辉的一页。

1937年“ 7·7”芦沟桥事件不久,平、津沦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被迫南 迁长沙,成立长沙临时大学(简称临大) 。但临大办学局面并没维持多久, 12月 13日,南京 沦陷。武汉震动,战火危及长沙,临大再次决定西迁昆明。

1938年 2月临大师生分水、陆两路正式西迁。 4月胜利完成迁滇任务。 4月 2日,奉教 育部命令,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更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联大) 。

5月 4日开始上课,开始 了联大在昆八年的历史。

1939年夏,联大 新校舍建成。 8月,遵照教育部令,西南联大增设师范学院。 1940年 11月 1日,西南联大师 范学院附属学校开学,包括中、小学两部分。

至此,西南联大成为了一个设有 5个学院 26个学 系、 2个专修科、一个先修班、附中、附小及相继恢复了各校研究所的一所规模较大的 综合性大学。联大以“刚毅坚卓”作为校训,教导学生要成为一个刚强、有毅力而又卓尔不 凡的人。

名人简介:

陈省身:20世纪伟大的几何学家,国际上享有“微分几何之父”的美誉。

王竹溪:物理学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

饶毓泰:物理学家、教育家,我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之一。

华罗庚: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大猷:国际知名物理学家。

黄子卿:化学家,专于物理化学,精测水的三相点数据被确定为国际实用温标的基本参考数据之一。

叶企孙:物理学家、教育学家。

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教授。

罗常培:语言学家、语言教育家。

袁复礼:从事教育学、生物学、考古学和地质学研究,是我国地貌和第四纪地质学的创始人。

陈寅恪:国学大师,最早提出“敦煌学”的概念。

冯友兰:哲学大家。

吴有训:物理学家,中国开展近代物理学实验研究的先驱者之一。

赵九章:气象学家、物理学家。曾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顾毓秀:文理兼通,学贯中西,他既是国际电机界大家,还集教育家、文学家、戏剧家、诗人、**家和讲学家于一身,在世界享有盛誉。

孙云铸: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中国古生物学、地层学的奠基人之一。

沈从文:文学家、历史学家。

周培源:著名力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梁思成: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中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中国古建筑和文物保护工作的倡导者之一。

金岳霖:中国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家,杰出的教育家,为中国第一批院士。

王 力: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

陈岱孙: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

闻一多: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钱 穆: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

钱钟书:博学多能,学贯中西的文学家、作家。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昆仑。

费孝通: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

吴 晗:著名历史学家。

朱光潜:美学家,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

林徽因:中国著名建筑学家、作家,也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

李广田:诗人、散文家、作家。与诗人卞之琳、何其芳并称为“汉园三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