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语具足智慧心,成就功德海是什么意思

2020-11-23 09:46:13 字数 5524 阅读 2593

1楼:匿名用户

这句话大意是:佛语具足一切如来心智,能够成就无量功德。能令一切众生,得获解脱,成就佛道。

什么是智慧心

2楼:普愿讲堂慧莲

阿弥陀佛!师兄,智慧心,非世间世智辩聪。智慧心是看破的智慧。

因为看破而能不被虚幻和表象所蒙蔽,能够看穿它的本质,起到更为深刻作用。慈悲和平等,因为智慧而远离愚痴!诸大菩萨救度众生,恰是建立在智慧的平等慈悲上。

世人往往随己所欲,没有看破的智慧,进而深陷其中。菩萨虽平等慈悲一切众生,然而却无住、无著、无执,超然、解脱、自在!

问:《大经》言,“以大庄严具足众行,令诸众生功德成就”,“大庄严”的含义是什么?

3楼:匿名用户

净宗法师答:“庄严”是佛教经常用的词,庄严有善也有恶,有好也有不好。像《观经》下品中生讲的,“以诸恶业而自庄严”,就说的是造恶。

像我们一个人穿衣服,这也是庄严;一个人的长相,我们一般讲长得好叫庄严,其实不管长得怎么样,都是他的业力来庄严,使他成为这个样子。

“庄严”,以佛来讲,佛的神通、智慧、功德,这所有一切庄严了法身。比如《华严经》,“华”就是因中的所有万行,以此庄严果上佛的报身,叫“华严”。

《大经》的“以大庄严”,就是指佛的誓愿,以法藏比丘四十八大愿,这称为“大庄严”。

"自性"在佛语里面是什么意思?

4楼:匿名用户

自性即人们心中本来就有、本自具足的光明性智,是人的精神本体(法身)。佛教里的毗卢遮那佛就是法身佛,它所代表的就是自性中的光明智慧,所以又称为大日如来佛。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尊大日如来佛,都有光明的法身,有一个心中的太阳。

毗卢遮那佛--我们心中的光明力量,它带给我们温暖,**我们心灵的创伤,平息我们内心的情感风浪,它赐给我们朝气和活力,让我们不被消极的畏惧所慑服而转逃避为积极进取:它赐给我们精进的力量,让我们不被挫折打倒而转失败为成功;它赐给我们光明的智慧,让我们彻底破除内心的迷执和愚暗,让我们不被“贪、嗔、痴”三毒所蛊惑,而使我们能清醒地思考,明白事理,实践善行,表现同情和慈悲,发挥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它光耀、亮丽我们的人生!

毗卢遮那佛是精神生活的主体,是我们心中本来具有的光明性,本来具足的智慧,本来自在的菩提。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可以发挥积极光明的心智,从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扭转颓势,转败为胜,成就成功幸福的生活。

5楼:匿名用户

自性,是佛学典籍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佛教的各个宗派中,不论是小乘,还是大乘,是教下,抑或是宗下;都谈到它。但由于各家的核心思想不同,所以赋予的含义也往往不一样。

本文将举出几种代表性的说法并作一比较说明。

一、各家所说的“自性”

(一)有部的自性。有部,具称说一切有部,是上座部流出的大部派,盛行于西北印加湿弥罗一带,人才辈出,注疏丰富。主要论典有“六足一身”。

“六足”即《法蕴足论》、《集导门足论》、《施设足论》、《品类足论》、《界身足论》和《论身足论》;“一身”是《大毘婆沙论》,及《发智论》等。其理论特点是三世实有,法体恒有。

有部之所以得名一切有部,就是因为它主张三世实有,法体恒有的缘故。有部将一切法加以归纳分类,其中最完整的分类,要算世友的《品类足论》及世亲的《俱舍论》中所说的五位七十五法。五位.即色法、心法、心所注、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

色法分为十一种,心法一种,心所法分为四十六种,心不相应行法分为十四种,无为法分为三种,共合七十五种法。这些法在有部看来,都有它的自性,此自性恒有。

那么自性是什么呢?在《大毘婆沙论》中有自性门,说明某法的体性是什么,这就是出体。有部论师对世间、身心一切现象,了解为复杂的综合体,分析复合体而发现内在单一的本质,就是自性。

这就是实有与假有。如《大毘婆沙论》卷一三三曰:“地云何?

答:显形色,此世俗想施设。……地界云何?

答:坚性触,此是胜义能造地体。”这里把地分为二种:

常识中的地,是和合有,是世俗假想施设而非真实的;佛说的地界,那是胜义有。从复合的总聚,而探得一一法的自性,也称为分。分是不可再分析的,也称为我。

如《大毘婆沙论》卷九曰:“我有二种:一者法我,二者补特伽罗我。

善说法者,唯说实有法我,法性实有,如实见故。” 此外自性,还有本性等别名,显示了一切法自性,是自有、自成的,永恒存在的,所以《大毘婆沙论》卷二十一曰:“诸法实体恒无转变,非因果故。

”对于这样恒有的自性,与现实的无常生灭现象似乎相违,与缘起因果也仿佛不合。针对这些疑问,在《大毘婆沙论》中有着详细的解释说明,兹略引几段。如《论》卷七十六曰:

“未来诸法集现在时,如何聚物非本无今有?现在诸法散往过去时,如何聚物非有已还无?答:

三世诸法,因性果性,随其所应,次第排立。体实恒有,无增无减,约依作用,说有说无。诸聚集物,依实有事,假施设有,时有时无。

”这是说,诸法实体在三世中恒有,不能说从无而有,有已还无的,但依作用可以说有说无。

又如《论》卷三十九曰:“问:诸行自性有转变不?

设尔何失,若有转变,云何诸法不舍自相?若无转变,云何此中说有住导?答:

应说诸行自性无有转变。复次有因缘故说无转变,有因缘故说有转变。有因缘故说无转变者,谓一切法各住自体、自我、自物、自性、自相,无有转变;有因缘故有转变者,谓有为法得势时生,失势时灭……故有转变。

”这可见有为法的生灭有无,约作用、功能而说。自体是恒住自性,如如不变的,因此称为恒有。

至于三世因果的建立,在有部有四大论师的不同主张,即法救、妙音、世友、觉天。这里但举出有部正宗世友的主张来介绍一下。如《大毘婆沙论》卷七七曰:

“说位异者,彼谓诸法于世转时,由位有异,非体有异。如运一筹,置一位名一,置十位名十,置百位名百,虽历位有异,而筹体无异。如是诸法经三世位,虽得三世而体无别。

此师所立,体无杂乱,以依作用立三世别。谓有为法,未有作用名未来世,正有作用名现在世,作用已灭名过去世。”三世但依作用有无建立,自体则是恒有不变,所以三世实有,法体恒有。

(二)中观家的自性。在佛灭度后的

五、六百年间,印度佛教史上是部派佛教盛行时期,由其是一切有部影响极大。到了佛灭后七百年间,有龙树大士出世,因感于有部思想不契合佛意,遂依《般若经》,造《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等,针对着有部三世实有、法体恒有的思想,给予猛烈的评击。同时,高竖缘起无自性的中道法幢,在印度佛教史上放出异常的光彩。

中观家的核心思想,就是缘起性空。缘起,即宇宙间一切有为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的。性空,谓由因缘和合而生起的一切现象,皆无自性。

《大智度论》卷三十一曰:“性名自有,不待因缘,若待因缘,则是作法,不名为性。诸法中皆无性,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皆从因缘生,因缘生则是作法,若不从因缘和合则是无法。如是一切诸法性不可得故,名为性空。”又如《中论·四谛品》曰:

“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名中道义。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这是说一切法无不是缘起,缘起法必然没有自体,没有自体所以性空。

自性与缘起,从有部的立场去看,本来可以并立而相成的,但到了中观家的经论里就变成水火不容了。以自性是自有、自成、永恒存在的,有自性就不必待缘起。既然待因缘和合而生,那就必然没有自性。

因此,缘起必然性空,性空才能建立缘起,只有这样才是符合中道。像有部所说不仅不能建立,而且也是落于常见了。

(三)唯识家的自性。唯识学是佛灭后九百年间,由无著、世亲兄弟共同兴起的一个教派。它与龙树倡导的中观学分庭抗礼,形成了印度佛教史上的空有二宗。

前面说过,空宗的特征是彻底否定自性,阐明一切法都无自性空,可是,到了唯识家经论里又讲究自性。于是,又有了空有之争。

唯识家的核心理论是三自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三性” 是唯识家对一切法的本质及状态所作的归类性的说明。其具体内容据《唯识三十颂》中说:

“由彼彼遍计,遍计种种物,此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圆成实于彼,常远离前性。

”此二颂中,前一颂解释遍计所执性。“彼彼”显示众多;“遍计”是周遍计度,谓我人能缘心不断地于所缘境上虚妄分别,错误的认为有我有法,我法二执即是遍计所执性。次一颂的前半颂解释依他起性。

依他起性,是由因缘和合而生起的一切现象。次半颂显示圆成实性,圆成实乃圣智所缘的境界,是由远离我法二执而显。而三性的有无,颂中但曰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依他、圆成都未提及,可见是有的。

对三性有无作进一步说明的是三无性。《唯识三十颂》继三性之后曰:“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

初即相无性,次无自然性,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这里说明了一切法无性,即三无性是佛陀密意说的。在三自性中,遍计所执性的没有,是为“相无性”。

依他起性,谓因缘和合而生起的事物现象是有的,而自生、自成的永恒性则是没有,是为“生无性”。圆成实性由远离二执而显,且不从其本身去看。相对遍计执性而言,则是有的。

因此,在三无性中,只有遍计执性才是真实无性,依他、圆成皆是假说无性,非性全无也。

中观家讲缘起性空,唯识家讲依他、圆成有自性,乍看之下似乎矛盾。其实,二者并不相违背。为什么?

因为所说的自性含义不同。中观家破的自性,是有部所建立的自性。它具有自有、自成、永恒存在的意思,这种自性在缘起法中当然不能成立,是没有的,而唯识家也是反对的。

《唯识三十颂》讲到依他起性时说无自然性,此自然性岂不是有部所立,而为中观家所破的自性吗?再看唯识家所说的自性,“自”是简别它为义;“性”是体义、质义。谓因缘聚合而成现象,具有相对的体质及简别于他的功能,称为“自性”。

此自性的含义正好与法的含义相等,这样,有法就有自性。所以,唯识家把依他起与自性联系在一起并不矛盾。而唯识家这种自性,中观家也不排挤,原因是中观家也承认性空而又宛然有的现实。

《心经》所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四)禅宗的自性。禅宗,是达摩西来以心印心,代代相传而形成的一个宗派。这宗派的特点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心”为我人现前一念之妄心;“性”是生起心的相本,是心的本原。在禅家语录里,或曰本来面目、或曰本性、或曰佛性、或曰自性等。尤其自性一名,禅家使用偏多,如《六祖坛经·序品》 中五祖对神秀曰:

“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这里以无上菩提为自性,说明明心见性情况,意谓神秀尚未见性。又同品六祖悟后曰:

“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曰:“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五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

不识自心,学法无益;若识自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又《般若品》六祖曰:“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

”显然,这里的自性就是佛性。它具有本来具足、清净、不生灭、不动摇、能生万法的特点,圣人悟之而成道,凡夫迷之则流转生死。

禅家所讲的自性与有部所说的自性,约其自生、自成、永恒存在的一点,颇为相同。但有部是指缘起现象的世俗谛;神宗则建立在无相寂灭的第一义谛中。缘起现象的世俗谛,因为缘起的,自然不存在自生、自成、永恒存在的自体,故为中观家所破。

禅家从无相寂灭的第一义谛里说明:无相寂灭的第一义谛非缘起,非缘起故自性得以建立。

二、结 论

总观以上四家所说:有部的自性,是指因缘聚合的有为现象中,具有自生、自成、永恒存在的自体,唯识家的自性,是指依他生起的一切现象,各有相对独立的体质及简别于他的功能,禅家的自性,是指我人本具的真如佛性。中观家所破的对象,主要是有部所说的自性。

至于唯识、禅宗所说,从论主龙树破执的动机去看,显然不是他所要破的,而若有人执以为实有,中观家也会破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