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口行舟》这首诗蕴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

2020-11-23 06:21:38 字数 4711 阅读 2268

1楼:冷眼观娱乐圈

《水口行舟》是南宋诗人朱熹创作七言绝句。诗人运用借景抒情,对比的手法描绘了大雨过后,满山绿树风光美好的自然景色。感慨人生道路不会总一帆风顺,搏击风雨,才能抵达成功的港湾。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在于以自然平淡之笔,通过客体影观的描述, 寄寓着人生和事物的哲理,给读者留下无穷的回味。

水口行舟这首诗蕴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

2楼:听雨

《水口行舟》是南宋诗人朱熹创作七言绝句。诗人运用借景抒情,对比的手法描绘了大雨过后,满山绿树风光美好的自然景色。感慨人生道路不会总一帆风顺,搏击风雨,才能抵达成功的港湾。

《水口行舟》初看,似是一般旅游之作,如能联系当时历史背景,会进一步加深对诗内涵的认识。

《续资治通鉴》154卷载:南宋庆元元年韩胄擅权,斥“道学” 为“伪学”,右丞相赵汝愚被罢职。庆元二年朱熹被削职。

韩胄党羽胡、沈继祖诬告朱熹“资本四邪”等六大罪,“**少正卯之诛”。庆元三年赵汝愚、朱熹等五十九人被列入“伪学党”,通缉在案。

就在政局动荡、学禁最严峻的庆元三年初,朱熹和他的学生黄千林用中等从闽北乘船南下古田,这首诗就是抵达水口,感时之作,因而在诗中不能不留下时代的影子。

昨夜,漆黑的江面飘摇着一叶孤舟、风狂、雨骤、浪急、危机四伏。今朝试卷孤篷看时,两岸依然是充满生机的青山绿树。风浪有平息之时,黑夜尽头就是黎明,而风光美好的大地是永远长存的,从中可以看出,诗人虽身处逆境,仍能以平常心,冷静地面对现实,执着自己的信念。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在于以自然平淡之笔,通过客体影观的描述, 寄寓着人生和事物的哲理,给读者留下无穷的回味。

3楼:载瀚羽凡白

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归会平息,青山绿水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制。

人生道路不会总一帆风顺,只要逆流而上,搏击风雨,才能达到青山绿水的理想境界,享受胜利的乐趣。

《水口行舟》这首诗蕴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

4楼:匿名用户

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归会平息,青山绿水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制。 人生道路不会总一帆风顺,只要逆流而上,搏击风雨,才能达到青山绿水的理想境界,享受胜利的乐趣。

《水口行舟》这首诗运用了哪种艺术手发?诗人描绘的画面,蕴含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一说你的看法。

5楼:匿名用户

在于以自然平淡之笔,通过客体影观的描述, 寄寓着人生和事物的哲哲理,给读者留下无穷的回味

朱熹的《水口行舟》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怎么样的人生哲理

6楼:匿名用户

“夜如何”写出诗人心中的担忧。“试卷”刻画诗人既抱希望而又疑虑不安的心态。“依旧”则透露出诗人无限欣喜之情。(各1分)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了怎样的人生哲理?(3分)答案: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触景生情”),(1分)(写“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均不给分)。

虽然昨夜,漆黑的江面飘摇着一叶孤舟,风狂、雨骤、浪急,危机四伏。但今早试卷帘子看时,两岸依然是充满生机的青山绿树。(1分)

风浪有平息之时,黑夜尽头就是黎明,而风光美好的大地是永远长存的,从中可以看出,诗人虽身处逆境,仍能以平常心,冷眼面对现实,执着自己的信念。写出了诗人在逆境中的达观态度。(1分)

水口行舟 表现了什么哲理?

7楼:匿名用户

答:“夜如何”写出诗人心中的担忧。   “试卷”刻画出诗人既抱希望而又疑虑不安的心态。

  “孤蓬”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不安之深。   “依旧”则透露出诗人无限欣喜之情。

②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答: 借景抒情,对比。

③这首诗蕴含了怎样的哲理?   答:1〉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归会平息,青山绿水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制。

  2〉人生道路不会总一帆风顺,只要逆流而上,搏击风雨,才能达到青山绿水的理想境界,享受胜利的乐趣。

④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答:描写了大雨过后,满山绿树的景象。

8楼:通命

“试卷”刻画出诗人既抱希望而又疑虑不安的心态。   “孤蓬”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不安之深。   “依旧”则透露出诗人无限欣喜之情。

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归会平息,青山绿水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制。 人生道路不会总一帆风顺,只要逆流而上,搏击风雨,才能达到青山绿水的理想境界,享受胜利的乐趣。

9楼:漠然

水口行舟 宋 · 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①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请结合具体词语简析之。(2分)

②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一说你的看法。(4分)

【赏析】

一 1、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后徙考亭。

其父朱松,进士出身,历任著作郎、吏部郎等职,因反对秦桧妥协而出知饶州,未至而卒。

2、水口,古称闽关,福建闽江北岸的古田县水口镇,位于古田溪汇入闽江处,居水陆交通要道。

二 写作背景

南宋庆元元年韩侂胄擅权,斥“道学”为“伪学”,右丞相赵汝愚被罢职。庆元二年朱熹被削职。韩侂胄党羽沈继祖等诬告朱熹“资本四邪”等六大罪,“**少正卯之诛”。

庆元三年赵汝愚、朱熹等五十九人被列入“伪学党 ”,通缉在案。就在政局动荡、学禁最严峻的庆元三年(1197年)初,朱熹和他的学生黄千、林用中等从闽北乘船南下古田,这首诗就是抵达水口,感时之作,因而在诗中不能不留下时代的影子。

三 诗歌翻译

昨夜,漆黑的江面上风雨交加,一叶孤舟载着披上蓑衣的诗人在风雨中飘摇,船外是满江的风雨,危机四伏,这一夜连江的风雨到底会怎么样呢?早上,诗人试着卷卷起帘子看时,两岸依然是充满生机的青山绿树。

四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

一、二句写出江上行船的诗人在经历一夜风雨之后的担忧之情,第三句中“试卷”一词写出了诗人带着希望但又焦虑不安的心情卷起船帘,最后一句“依旧”一词表现出诗人看到四周景色的欣喜之情。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在于以自然平淡之笔,通过客体影观的描述,寄寓着人生和事物的哲哲理,给读者留下无穷的回味。风浪有平息之时,黑夜尽头就是黎明,而风光美好的大地是永远长存的,从中可以看出,诗人虽身处逆境,仍能以平常心,冷眼面对现实,执着自己的信念。

答:①“夜如何”写出诗人心中的担忧。“试卷”刻划诗人既抱希望而又疑虑不安的心态。“依旧”则透露出诗人无限欣喜之情。(2分。答案中含三个要点,错一个点,扣1分)

②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触景生情”)(写“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均不给分);对比(或“对照”、“呼应”)(2分。每一点各1分。)

10楼:百du文军

昨夜,漆黑的江面上风雨交加,一叶孤舟载着披上蓑衣的诗人在风雨中飘摇,船外是满江的风雨,危机四伏,这一夜连江的风雨到底会怎么样呢?早上,诗人试着卷卷起帘子看时,两岸依然是充满生机的青山绿树。

11楼:匿名用户

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归会平息,青山绿水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制。   2〉人生道路不会总一帆风顺,只要逆流而上,搏击风雨,才能达到青山绿水的理想境界,享受胜利的乐趣。

《赤壁》这首诗蕴含着怎样的深刻哲理?

12楼:喵姐说心理

《赤壁》这首诗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其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蕴含了机遇造人的哲理,又隐含了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感慨,也说明了要建立一番事业,需要一定的条件,倘若没有这些条件,就是英雄也无能为力。同时诗人也是在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

但他不从正面来描摹东风如何帮助周郎取得了胜利,却从反面落笔: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那么胜败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因此,接着就写出假想中曹军胜利,孙、刘失败之后的局面,但又不直接铺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只间接地描绘两个东吴著名美女将要承受的命运。

如果曹操成了胜利者,那么大乔和小乔就必然要被抢去,关在铜雀台上,以供他享受了。

水口行舟蕴含什么哲理

13楼:匿名用户

答:1、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归会平息,青山绿水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制。 2、人生道路不会总一帆风顺,只要逆流而上,搏击风雨,才能达到青山绿水的理想境界,享受胜利的乐趣。

朱熹的水口行舟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涵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一说你的看

14楼:言十

①“夜如何”写出诗人心中的担忧。“试卷”刻划诗人既抱希望而又疑虑不安的心态。“依旧”则透露出诗人无限欣喜之情。(2分。答案中含三个要点,错一个点,扣1分)

②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触景生情”)(写“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均不给分);对比(或“对照”、“呼应”)(2分。每一点各1分。)

感慨人生道路不会总一帆风顺,搏击风雨,才能抵达成功的港湾

15楼:匿名用户

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归会平息,青山绿树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制。(或"人生道路总不会一帆风顺,只要逆流而上,搏击风雨,就能达到青山绿树的理想境界,享受胜利的乐趣"

一首哲理诗.思考一下.本诗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1楼 匿名用户 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永葆积极乐观的心态 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和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遮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 本诗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是怎样来表现这个深刻哲理的 2楼 匿名用户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 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 说明一个具有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