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挥发度为1为什么不可以用普通精馏方法分离混合物

2020-11-23 05:10:06 字数 5536 阅读 1830

1楼:天宇之游

相对挥发度为1指各混合物的挥发度相同,用普通的精馏方法成分是不会改变的。

相对挥发度为1为什么不可以用普通精馏方法分离混合物

2楼:匿名用户

相对挥发度为1指各混合物的挥发度相同,用普通的精馏方法成分是不会改变的。

化工精馏操作为什么低压下相对挥发度高

3楼:匿名用户

1.因为液体的挥发决定与三个条件:

液体的饱和蒸汽压(挥发性)

液体表面的压力

液体的温度

2.一般来说

液体的挥发性能越好,就可以在较高的压力和较低温度下挥发(如酒精)反之(如水)

3.总结:

液体的挥发性与温度呈正比而与压力呈反比

所以精馏或是脱除一般都是在高温和低压来完成。

什么是挥发度,相对挥发度

4楼:匿名用户

通常用来表示某种纯粹物质(液体或固体)在一定温度下蒸气压的大小。具有较高蒸气压的物质称做易挥发物(volatile matter);较低的称做难挥发物(involatile matter)。对于组分互溶的混合液,两组分的挥发度之比称做相对挥发度

相对挥发度:习惯上将溶液中易挥发组分的挥发度对难挥发组分的挥发度之比,称为相对挥发度。以α表示。

5楼:沙弥2號

挥发度:气相中某一组分的蒸汽分压和与之平衡的液相中的该组份摩尔分率之比,以符号 表示。

萃取精馏和恒沸精馏区别

6楼:许明明黄亮亮

萃取精馏:向精馏塔顶连续加入高沸点添加剂,改变料液中被分离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使普通精馏难以分离的液体混合物变得易于分离的一种特殊精馏方法。

恒沸精馏:在被分离溶液中加入第三组分以改变原溶液中各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而实现分离,如果加入的第三组分能和原溶液中的一种组分形成最低恒沸物,以新的恒沸物形式从塔顶蒸出,称为恒沸精馏。

7楼:弓水蕊仆奥

相同点: 都是加入溶剂改变原溶液的相对挥发度,使其可以用精馏方法分离。

不同点: 1)可供选择的共沸剂数目远不及萃取剂多,且萃取剂用量不像共沸剂受限制;

2)共沸剂从塔顶蒸出,萃取剂从塔底出,因此消耗能量多; 3)共沸精馏受组成限制,操作条件比较苛刻,萃取精馏可在较大范围变化,操作比较容易,流程较简单,只用于连续操作; 4)同样压力下共沸精馏温度低,适于热敏性物料。

蒸馏与精馏的区别?

8楼:乐观的高飞

1、精馏是多次简单蒸馏的组合。

2、精馏待分离物系中的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较小,蒸馏相对挥发度需要相差很大。

3、精馏分离程度更高,蒸馏只能简单分离。

精馏通常在精馏塔中进行,气液两相通过逆流接触,进行相际传热传质。液相中的易挥发组分进入气相,气相中的难挥发组分转入液相,于是在塔顶可得到几乎纯的易挥发组分,塔底可得到几乎纯的难挥发组分。

9楼:匿名用户

蒸馏是一次部分气化与部分冷凝,而精馏则是多次部分气化与部分冷凝。

10楼:匿名用户

精馏:多次而且同时运用部分气化和部分冷凝的方法,使混合液得到较完全分离,以分别获得接近纯组分的操作。

英文名称:rectification

又称分馏。蒸馏方法的一种。

在一个设备内同时进行多次部分气化和部分冷凝以分离液体混合物中的组分。操作时,将由精馏塔顶凝缩而得的液体的一部分,由塔顶回流入塔内,使与从蒸馏釜连续上升的蒸气密切接触。可得到与重复简单蒸馏若干次相当的效果,从而提高各组分的分离程度。

通常可将液体混合物分离为塔顶产品(馏出液)和塔底产品(蒸馏釜残液)两个部分,也可分离成两个以上部分。

精馏根据操作方法可分为:(1)连续精馏。原料液不断地送入连续式的精馏塔内,馏出液和残液不断地排出。

主要用于大量生产,并同时可得到几种馏出液。(2)间歇精馏。原料液送入间歇式的精馏塔后,精馏进行到蒸馏釜中液体达到指定的组分时为止,排出后再送入新的原料液而重新开始蒸馏。

用于处理数量不大的液体混合物,或对产品进行提纯,或在连续精馏前将液体混合物进行粗馏。

精馏一般在常压下进行,但也可在高于或低于大气压的压强下进行。当混合液在常压下是气态时,可用高压蒸馏。当分离高沸点的混合液时,可用减压精馏。

精馏广泛应用于[wiki]石油[/wiki]、化学、冶金等工业。例如可用于提取石油产品如石油醚、汽油、煤油等。又可用于分离或提纯金属及其化合物,如钽、铌的氯化物的分离;粗锌中铅、镉等杂质的除去;以及锗、硅的氯化物的提纯等。

11楼:匿名用户

蒸馏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差别,使液体混合物部分汽化并随之使蒸气部分冷凝,从而实现其所含组分的分离。是一种属于传质分离的单元操作。广泛应用于炼油、化工、轻工等领域。

其原理以分离双组分混合液为例。将料液加热使它部分汽化,易挥发组分在蒸气中得到增浓,难挥发组分在剩余液中也得到增浓,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两组分的分离。两组分的挥发能力相差越大,则上述的增浓程度也越大。

在工业精馏设备中,使部分汽化的液相与部分冷凝的气相直接接触,以进行汽液相际传质,结果是气相中的难挥发组分部分转入液相,液相中的易挥发组分部分转入气相,也即同时实现了液相的部分汽化和汽相的部分冷凝。

精馏原理及操作过程

简单 蒸 馏 为间歇操作过程。将料液加人蒸馏釜中,在恒压下加热沸腾,使液体不断气化。陆续产生的蒸汽经冷淋后作塔顶产物,其中易挥发组分相对地富集。

在蒸馏过程中,釜内液体的易挥发物浓度不断下降,蒸汽中的易挥发物浓度也相应地随之下降。

因此,通常是分罐收集顶部产品,最终将釜液一次排出。由于混合液中轻、重组分都有一定的挥发性,上述过程只能达到有限程度的提浓,而不能满足高纯度分离的要求。要达到高纯度的分离可采用精馏操作,精馏是最常用的蒸馏方式。

图1为连续精馏操作流程。

馏出液ab)

残液 b( a)

工一 精 馏 塔 ;2 再 沸 器 ;3 一 冷凝 器圈 1 连 续 梢 翻 捅 作 流 程

料液 自 塔 的中部某适当位置连续地加人塔内。

塔顶设有冷凝器将塔顶蒸汽冷凝为液体。冷凝液的一部分回人塔顶,称为回流液,其余作为塔顶产品(馏出液)连续地排出。在塔内上半部(加料位置以上)上升蒸汽和回流液之间进行着逆流接触和物质与能量传递。

塔底部装有再沸器(蒸馏釜)以加热液体产生蒸汽。蒸汽沿塔上升,与下降的液体逆流接触并进行物质能量传递,塔底连续排出部分液体作为塔底产品。上升的蒸汽多次部分冷凝,温度逐渐下降,其中易挥发组分a的浓度逐渐增加,下降的液体多次部分气化,温度逐渐升高,难挥发组分b的浓度逐渐增加,而a的浓度逐渐下降,塔内温度分布由底部到顶部逐渐降低,而a组分的浓度由底部到顶部逐渐增高,塔的上半部分完成了上升蒸汽的精制,即除去其中的重组分,因而称为精馏段,塔的下半部分完成了下降液体中重组分的提浓,即提出了轻组分,因而称为提馏段,在这样的塔内可将一个双组分混合物连续地分离出高纯度轻、重两组分。

由此 可 知 ,精馏之区别于蒸馏就在于,’回流”。回流是构成气、液两相接触传质的必要条件,精馏过程的基础依然是组分挥发性的差异。

蒸馏 操 作 是通过气化、冷凝达到提浓的目的。加热气化需要耗热,液相冷凝则需要供冷却量。因此,加热和冷却费用是蒸馏过程的主要操作费用。

如何以最少的加热量和冷却量获得最大程度的提纯量是蒸馏和精馏过程研究的重要课题。

液体 的 沸 腾温度和蒸汽冷凝温度均与操作压强有关。加压蒸馏可使冷凝温度提高以避免使用冷冻剂;减压蒸馏可使沸点降低,以避免使用高温载体,另外,当组分在高温下容易发生分解、聚合等变质现象时,必须采用减压蒸馏以降低温度。

回流 量 的 大小通常以回流比衡量即塔顶回流量与塔顶产品采出量之比。增大回流比的措施是增大塔底的加热速率和塔顶的冷凝量。加大回流比既增加精馏段的液气比,又增加了提馏段的气液比,对提高两组分的分离程度均起积极作用。

但增加回流比的代价是增加能耗,同时也受塔设备制约。

12楼:匿名用户

蒸馏:一种分离液体混合物的方法

英文名称:distillation

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差别,使液体混合物部分汽化并随之使蒸气部分冷凝,从而实现其所含组分的分离。是一种属于传质分离的单元操作。广泛应用于炼油、[wiki]化工[/wiki]、轻工等领域。

其原理以分离双组分混合液为例。将料液加热使它部分汽化,易挥发组分在蒸气中得到增浓,难挥发组分在剩余液中也得到增浓,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两组分的分离。两组分的挥发能力相差越大,则上述的增浓程度也越大。

在工业精馏[wiki]设备[/wiki]中,使部分汽化的液相与部分冷凝的气相直接接触,以进行汽液相际传质,结果是气相中的难挥发组分部分转入液相,液相中的易挥发组分部分转入气相,也即同时实现了液相的部分汽化和汽相的部分冷凝。

液体的分子由于分子运动有从表面溢出的倾向。这种倾向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果把液体置于密闭的真空体系中,液体分子继续不断地溢出而在液面上部形成蒸气,最后使得分子由液体逸出的速度与分子由蒸气中回到液体的速度相等,蒸气保持一定的压力。

此时液面上的蒸气达到饱和,称为饱和蒸气,它对液面所施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气压。实验证明,液体的饱和蒸气压只与温度有关,即液体在一定温度下具有一定的蒸气压。这是指液体与它的蒸气平衡时的压力,与体系中液体和蒸气的绝对量无关。

将液体加热至沸腾,使液体变为蒸气,然后使蒸气冷却再凝结为液体,这两个过程的联合操作称为蒸馏。很明显,蒸馏可将易挥发和不易挥发的物质分离开来,也可将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分离开来。但液体混合物各组分的沸点必须相差很大(至少30℃以上)才能得到较好的分离效果。

在常压下进行蒸馏时,由于大气压往往不是恰好为0.1mpa,因而严格说来,应对观察到的沸点加上校正值,但由于偏差一般都很小,即使大气压相差2.7kpa,这项校正值也不过[wiki]±[/wiki]1℃左右,因此可以忽略不计。

将盛有液体的烧瓶放在石棉网上,下面用煤气灯加热,在液体底部和玻璃受热的接触面上就有蒸气的气泡形成。溶解在液体内的空气或以薄膜形式吸附在瓶壁上的空气有助于这种气泡的形成,玻璃的粗糙面也起促进作用。这样的小气泡(称为气化中心)即可作为大的蒸气气泡的核心。

在沸点时,液体释放大量蒸气至小气泡中,待气泡的总压力增加到超过大气压,并足够克服由于液柱所产生的压力时,蒸气的气泡就上升逸出液面。因此,假如在液体中有许多小空气或其它的气化中心时,液体就可平稳地沸腾,如果液体中几乎不存在空气,瓶壁又非常洁净光滑,形成气泡就非常困难。这样加热时,液体的温度可能上升到超过沸点很多而不沸腾,这种现象称为“过热”。

一旦有一个气泡形成,由于液体在此温度时的蒸气压远远超过大气压和液柱压力之和,因此上升的气泡增大得非常快,甚至将液体冲溢出瓶外,这种不正常沸腾的现象称为“暴沸”。因此在加热前应加入助沸物以期引入气化中心,保证沸腾平稳。助沸物一般是表面疏松多孔、吸附有空气的物体,如碎瓷片、沸石等。

另外也可用几根一端封闭的毛细管以引入气化中心(注意毛细管有足够的长度,使其上端可搁在蒸馏瓶的颈部,开口的一端朝下)。在任何情况下,切忌将助沸物加至已受热接近沸腾的液体中,否则常因突然放出大量蒸气而将大量液体从蒸馏瓶口喷出造成危险。如果加热前忘了加入助沸物,补加时必须先移去热源,待加热液体冷至沸点以下后方可加入。

如果沸腾中途停止过,则在重新加热前应加入新的助沸物。因为起初加入的助沸物在加热时逐出了部分空气,再冷却时吸附了液体,因而可能已经失效。另外,如果采用浴液间接加热,保持浴温不要超过蒸馏液沸点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