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下婆罗浮屠,能否详细描述一下婆罗浮屠塔的外观?

2020-11-22 22:41:41 字数 5198 阅读 6826

1楼:杀戮—血

罗浮屠大约于公元750年至850年间,由当时统治爪哇岛的夏连特拉王朝统治者兴建。「婆罗浮屠」这个名字的意思很可能来自梵语"vihara buddha ur",意思就是「山顶的佛寺」。后来因为火山爆发,使这佛塔群下沉、并隐盖于茂密的热带丛林中近千年,直到19世纪初才被清理出来,与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和柬埔寨的吴哥窟并称为古代东方四大奇迹。

概述婆罗浮屠雕刻在佛塔上的壁画

[1]在印度尼西亚语中,庙宇又被称为坎蒂(candi)。这个词也被随意地用于描述任何古代建筑,比如:门框和浴池。

婆罗浮屠的命名**并不清楚,尽管印度尼西亚多数古代庙宇的原名都已经失传。“婆罗浮屠”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斯坦福莱佛士爵士的书《爪哇历史》中。莱佛士记载了一座称为“婆罗浮屠”的佛塔,但没有更早的资料记录相同的名字。

唯一记载这座佛塔线索的爪哇古老手稿是 mpu prapanca 于公元1365年所著的 nagarakertagama,其中称一座佛教庙宇为“浮屠”(burdur)。这座浮屠很可能就是婆罗浮屠,但此手稿没有更多的信息让人确认它。 人们认为莱佛士记载的名字 bore-budur 以及衍生的 borobudur,在英语语法中表示婆罗(bore)村附近的庙宇;书中多数佛塔都用附近的村庄命名。

如果按照爪哇语的 习惯,佛塔的名字应该是 budurboro。莱佛士同时认为 budur 可能对应于现代爪哇语中的 buda(古代的),即是:古代的婆罗。

另外一种假设认为 boro 源于古爪哇语的 bhara(尊敬的),佛塔的名字就是“尊敬的佛陀”。也有人认为佛塔的名字来自于爪哇语的 biara(庙宇),意为“婆罗的庙宇”

地理位置

主塔及周围的小塔

日惹西北40公里处的高地分布着许多佛教和印度教寺庙,这块高地位于孪生火山孙多罗-松宾和默巴布-默拉皮,以及progo河之间。根据当地神话,这片所谓kedu平原是爪哇的圣地,因其土地肥沃而被冠以“爪哇花园”。 在婆罗浮屠的第一次修复期间,人们发现它和另外两座佛教寺庙 mendut、pawon 连成直线。

虽然这可能是一个巧合,但是当地传说很久以前有砖路从婆罗浮屠通往 mendut。这三座寺庙的建筑和装饰工艺都属于同一时期,因此人们猜测它们的分布应该归因于某种不可考的宗教习俗。 和其它寺庙不同,婆罗浮屠修筑于一座海拔265米的岩石山上;周围是干涸的湖床,婆罗浮屠的底部高出湖床15米。

湖的存在一度是考古学家的争论热点。1931年,一位荷兰艺术家和印度教学者 w.o.

j. nieuwenkamp 提出一套理论,认为婆罗浮屠起初是一朵漂浮在湖中的莲花。莲花是佛教艺术中随处可见的形象,经常作为佛陀的宝座和舍利塔的塔基。

婆罗浮屠整座建筑似乎呈现一朵莲花的形象,其中的佛像似乎代表着大乘佛教中的《妙法莲华经》。塔顶的三层圆台似乎象征着莲花瓣。然而很多考古学家认为建筑周围的自然环境表明这里不存在湖泊。

  另一方面地质学家根据发现的粘土沉积物认为 nieuwenkamp 的观点可能成立。2000年一项地层学、沉积物和花粉样本的研究表明婆罗浮屠附近曾经有过湖泊,然而湖泊的面积时时不同。另一项研究证实,在公元13世纪和14世纪之间,婆罗浮屠应该在湖泊的岸边。

印度尼西亚最活跃的火山之一默拉皮就在婆罗浮屠的附近,它从更新世以来就一直喷发着火山灰。火山和河流塑造了婆罗浮屠周围的环境,也影响了湖泊的充盈和干涸

能否详细描述一下婆罗浮屠塔的外观?

2楼:漫阅科技

婆罗浮屠的外观有点像埃及的阶梯式金字塔,以六层圆形台阶和其上的三层圆形台阶组成主体部分,顶端装着大的吊钟形佛塔。佛塔的四周环绕着三圈72座小佛塔,每座小佛塔里都供奉看一尊佛像,塔中并有许多镂空的方格。方形台阶的回廊两侧壁面,有许多经典画卷的浮雕,浮雕上端排列了432座佛龛,每一座佛龛内都安置了一尊坐佛像。

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简介

3楼:白衣太史

婆罗浮屠意为“山丘上的佛塔”,也称“千佛坛”,属佛教东南亚分支建筑文化。坛为实心,由30万块石头紧紧砌合而成,最大的竟重达1吨多。它的外形是呈阶梯状的锥体,总高35米,共分九层。

塔基是一个边长为110米的四方形的台,下面六层为折角方形,象征茫茫大地;上面三层变为柔润的圆形,象征着恢宏广宇。底部四周有石级道直通其上。上面三层圆台基上还设有许多小塔(其中第七层32座,第八层24座,第九层16座)共72座环绕大塔,这些小塔上都刻有一个个透光的孔洞,形似竹篓,所以又有人叫这个婆罗浮屠为“爪哇佛篓”。

锥体的顶端是一个大佛塔,直径约有10米,与一我国北京的妙应寺白塔不但形似而且神似。

这座石塔每层都设有回廊,左右壁面上均刻有精美的浮雕,内容有《佛传》、《本生事》、《华严五十三参之图》等故事,一幅接一幅,好像一本绵延不绝叫人不忍释卷的***,不仅情节引人,就连形象也是那么逼真,更不用提它的雕刻技法有多么细腻动人了。全塔两千多面浮雕,是佛教艺术中的珍品,更是世界闻名的石刻艺术宝库,有“石块上的史诗”之称。

今天,婆罗浮屠是南半球上最著名的古迹,它与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和柬埔寨的吴哥窟一道,合称为东方的四大古迹。

“婆罗浮屠”是什么样子的?

4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浮屠呈金字塔形,占地四亩,共分10层,每一层代表一个阶位,象征佛教徒从无知到最高境界的修行过程。底下6层为方坛,代表修行的最初阶段;上面4层为圆坛,象征渐次悟道的阶段;最高的是**主佛塔,高出地面36米多,标志修行的最高境界。从底下穿过全部廊道登上浮屠顶,全长48千米,回廊短小,转弯处成直角,雕带上刻有寓言故事,表现佛教的教义。

整座浮屠满布壁龛,共有佛像数百尊。

婆罗浮屠经历了什么历史呢?

5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婆罗浮屠在1000多年的历史中,经受了许多风雨,曾几度兴废。当年,萨兰德拉王朝的国王为了收藏释迦牟尼的一小部分骨灰,动用10万奴隶,花了十多年的时间才建成了这座佛塔,一时成为闻名遐迩的佛教圣地。它究竟建于何时则众说纷纭。

有的学者说是建于公元824年,也有人说是建于公元850年。1006年,麦地拉火山喷发,引起大**,周围居民纷纷逃奔他乡,佛塔渐渐荒废。14世纪,随着爪哇岛的伊斯兰化,佛塔更是备受冷落,甚至被人遗忘。

1814年英国占领时期,驻爪哇岛总督发现了这座佛塔的艺术价值,曾进行小规模的清理工作,婆罗浮屠才重新为世人所知。20世纪初,一位年轻的荷兰工程师曾进行过修复塔基与塔顶的工程,但塔身倾斜未能得到校正,被损坏的石块也未能修复。

真正使佛塔死而复生,重放异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1973年

8月在联合国文教**会的援助和国内各界的捐助下,开始了大规模的修复工程,历时10年,耗资2250万美元,至1983年3月23日完成了重建佛塔大业。整修后的婆罗浮屠,古趣盎然,风貌如初。如今每年都有许多的参观者到此。

婆罗浮屠塔的介绍

6楼:匿名用户

婆罗浮屠塔是位于印度尼西亚哇岛中部马吉冷婆罗浮屠村的,一个以金字塔式的曼荼罗形式出现的巨大的大乘佛教遗址。公元八世纪的爪哇,强盛的夏连特(夏连特:群山之王)王朝的统治者皈依大乘佛教。

他们使用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大约在公元800年建造了这座设计精良的石头佛塔。佛塔是由附近河流中的安山岩和玄武岩砌成的。塔的建筑采用大乘和密宗教义的结合形式,整个建筑物犹如一个巨大的曼荼罗(坛场)。

在建造时,共用了近225万块岩石,底层用每块重约1吨的巨石铺就,总体积达5.5万立方米。塔底呈正方形,周长约120米,总面积将近1.

5公顷。

婆罗浮屠的历史是什么?

7楼:易书科技

传说爪哇中部一座小丘上满布石刻佛像,当地副总督赖菲尔斯深信不疑,18l4年派遣英军工程师科尼利厄斯前往寻找。科尼利厄斯来到那座毫不起眼的小山丘上,只看到灌木丛和怪石,不禁满腹狐疑;但还是遵照副总督的命令,吩咐手下动手发掘。

他们在酷热的丛林中艰苦发掘了两个月,连根拔掉数以吨计的树木,运走一车又一车泥土,依旧一无所获。后来有个工人发现了一尊雕工精细的石刻佛像,于是众人精神大振,继续努力,终于掘出一座浮屠,远比传说中的雄伟壮丽,令人叹为观止。

爪哇从公元740年前后开始,由夏连特拉王朝统治,在统治者的提倡下,人民的宗教热诚与日俱增。到公元800年,成千上万人投身建造规模宏大、巧夺天工的浮屠。

“婆罗浮屠”意思是“山上的寺庙”,依整座山的山势建成。工匠雕凿1600多立方米石块,建成了这座宇宙的象征。其宏伟气势,只有在空中俯瞰才充分体会得到,那是当年的设计师和工匠无法领略的。

浮屠呈金字塔形,占地四亩,共分10层,每一层代表一个阶位,象征佛教徒从无知到最高境界木般的修行过程:底下六层为方坛,代表修行的最初阶段;上面四层为圆坛,象征渐次悟道的阶段;最高的是**主佛塔,高出地面36米多,标识修行的最高境界。

从底下穿过全部廊道登上浮屠顶,全长4.8公里,回廊短小,转弯处成直角,雕带上刻有寓言故事,表达佛教的教义。整座浮屠满布壁龛,共有佛像数百尊。

婆罗浮屠完工后,成为夏连特拉王朝最重要的宗教圣地。公元930年,祸从天降,邻近的麦拉皮火山大喷发,涌出大量熔岩和火山灰,一夜之间把整座婆罗浮屠掩埋得严严密密,不留痕迹。

婆罗浮屠深埋地下,近一千年,直到赖菲尔斯因传说产生好奇心,派人发掘,才得以重见天日,可惜赖菲尔斯离开爪哇后,发掘工作变得毫无计划,浮屠乏人照管,大批珍贵文物遭古董商盗去,石块则被当地人拿去盖房子,由于长年风吹雨打,浮屠表面受到侵蚀,地基开始损坏。

1900年,荷兰人统治爪哇,开始修复婆罗浮屠,荷兰工程师范埃普博士受命监督抢修工作,无奈经费不足,两次世界大战又相继爆发,修复工作始终未能完成。

1973年,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婆罗浮屠的修复工程。工程耗资达2500万美元,历时10年,经700名工作人员努力,工程师采用了最先进的现代技术加以保护,浮屠终于重现昔日光辉。

婆罗浮屠有哪些特点?

8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婆罗浮屠是一座千年佛塔,它位于印度尼西亚的中爪哇首府——日惹市的西北。这座雄伟瑰丽的佛塔,是佛教建筑艺术的结晶,与中国的万里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和柬埔寨的吴哥古城并称为“东方四大古迹”。

婆罗浮屠建于一千多年前,不知什么原因,它的四周逐渐荒芜了。当1814年重又被人们发现时,这座千年佛塔已有一多半埋在砂土之中。经过数十年的修复,它才重现旧日的容颜。

与其他佛塔不同的是,婆罗浮屠在整个建筑中没有门窗,也没有房梁和柱子,完全是用石头砌成的。佛塔共有十层,第一层到第六层呈正方形,逐渐缩小;第七层到第九层呈圆形,也是逐渐缩小,它的作用相当于塔顶的座脚;最上面也就是第十层,是一座钟形的巨塔,直径9.9米。

塔内更是一个奇妙世界。里面各层都有回廊,两旁的石壁上刻有各式各样的浮雕。浮雕共有2672幅,其中一多半讲述的是美妙曲折的故事,被人们称为“石头块上的史诗”;其余的则是纯装饰性的,刻绘得玲珑剔透,栩栩如生,是宝贵的艺术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