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群体极化和去个性化,高分:群体思维与群体极化机制的异同点

2020-11-22 16:16:41 字数 5437 阅读 7717

1楼:匿名用户

群体极化,是指个体参与群体讨论时,由于受到群体气氛的影响,会出现支持极端化的决策的心理倾向。这种群体决策极端化的倾向可以区分为两种情况,一种叫冒险偏移,一种叫谨慎偏移。

群体极化具有双重的意义

从积极的一面来看,它能促**体意见一致,增强群体内聚力和群体行为。

从消极的一面看,它能使错误的判断和决定更趋极端,群体极化似乎很容易在一个具有强烈群体意识的群体内产生,也许是在这样的群体中,其成员对群体意见常做出比实际情况更一致和极端的错误决定。

去个性化

去个性化,是指个人在群体压力和群体意识影响下,似乎感到自己被淹没在群体之中,并丧失了个人身份和责任感,从而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

从众与去个性化有什么区别?

2楼:姒蓉南宫皓

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通常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从众服从多数,一般是不错的。

但缺乏分析,不作独立思考。不顾是非曲直的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流走,则是不可取的,是消极的“盲目从众心理”。

学者阿希曾进行过从众心理实验,结果在测试人群中仅有1/4~1/3的被试者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保持了独立性。可见它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从众性是人们与独立性相对立的一种意志品质;从众性强的人缺乏主见,易受暗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别人意见并付诸实行。

生活中有不少从众的人,也有一些专门利用人们从众心理来达到某种目的的人,某些商业广告就是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把自己的商品炒热,从而达到目的。生活中也确有些震撼人心的大事会引起轰动效应,群众竞相传播、议论、参与。但也有许多情况是人为的宣传、渲染[而引起大众关注的。

常常是**一“炒”,人们就易跟着“热”。广告宣传、新闻媒介报道本属平常之事,但有从众心理的人常就会跟着“凑热闹”。

不加分析地“顺从”某种宣传效应,到随大流跟着众人走的“从众”行为,以至发展到“盲从”,这已经是不健康的心态了。多一些独立思考的精神,少一些盲目从众,以免上当受骗,方为健康的心理。

去个性,个性是指一个人与另外人区别开来的独特的整体的特性,是相对于共同特性的个人倾向。具有个性鲜明的人,在一个群体里,这个群体就会充满活力,充满朝气。而板结效应产生后的群体中,就是失去了具有个性鲜明的人,换言之,群体中去个性现象,严重就会产生板结效应。

3楼:手机用户

从众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知不觉或不由自

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社会心理现象 利: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智慧经验,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等 弊:可能抹杀人的个性和创造性,使人放弃独立思考的习惯,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使人变得无逐渐 去个性化,是指个人在群体压力和群体意识影响下,似乎感到自己被淹没在群体之中,并丧失了个人身份和责任感,从而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

4楼:匿名用户

从众和去个性化都是《社会心理学》所包含的内容,是个体与社会互相作用下产生的行为。 从众是个体身处在人群中会让自己受到多数人的影响,让自己的判、意识和行为符合多数人是选择和行为方式,遵从多数人的意见。 去个性化是指个体在群体中或与群体一起从事某种活动时,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或以群体自居,使个体的个性溶化于群之中,从而失去了个**。

与这种去个性化相联系的是,个体似乎失去了作为个性的约束力,在群体的保护下,做出违反他们在社会情境中常常遵守的社会准则的事,表现出非正常的行事倾向。 这样看去个性化要比从众据有危险性和破坏性。 我举个例子,一个人因为某件事伤心、悲观,产生了轻生的念头,要从高楼上跳下来,警察在极力的劝阻,楼下违规的群众越来越多,但是都鸦雀无声,有个人突然喊了一句“不要跳,活着多好啊!

",而后劝阻的人就越来越多,这是【从众】,一个不开口就没有人去劝阻,一旦有人开始带头多数人就会跟着迎合。 还是同一件事,一个人因为某件事伤心、悲观,产生了轻生的念头,要从高楼上跳下来,警察在极力的劝阻,楼下违规的群众越来越多,一片喧嚷声,然后一组人就着喊”跳吧,跳下来就没有烦恼了!”那人就真的跳了,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从众的中性的,它可能带来好的一面也可能带来不好的一面。个体是随从大众的意思行事。 去个性往往坏是的,有可能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使人在群体中意识力降低,失去了判断和自我约束,作出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的行为。

呵呵,我这样说你是否满意呢? 要想更多的理解可以去看看《社会心理学》。

5楼:白沙

从众是庸俗 去个性化是升华 两者取其一点 生活快乐自在

从众心理和群体极化是不是一个概念

6楼:彼岸的暗夜

不是前者是个人对集体的顺从

后者是集体行为的极端化

高分:群体思维与群体极化机制的异同点

7楼:匿名用户

三大理论来解释群体极化现象:

1.群体决策规则:群体之决策原则(如少数服从多数)将有助于极化现象之产生。此类解释也主张,人们在团体中作冒险决定将觉得较自在,因为其行动之责任已分散至所有成员上。

(1)群体诱发的移转是一种内化的,而非临时性的群体产物。

(2)当群体决策法则中的预备测试决策被取消后,移转仍会发生。

(3)偏态无法说明群体极化。

2.人与人之间的比较(interpersonal ***parison):这一种的影响是受到社会的规范。

从社会比较的过程来**,其观点是群体成员会将其意见与群体其它成员相互比较。一种想要被群体所接受及喜爱的需求,将使个体顺从群体之一般意见。人与人互动的动态研究上有以下三点**:

(1)在自我评估与推估他人对我之评估间的差异。

(2)从自我评估与推估他人对我之评估上出现的差异与理想差异,是否会产生**移转。

(3)揭露出他人的反应后,所产生选择的移转。

8楼:

1楼粘贴的太多了呵呵

群体极化:社会心理学中泛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群体讨论而得到加强并趋于极端化的现象。这种倾向性及其发展具有两个方向,即趋向于极端赞成或极端反对。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包括群体成员之间的信息沟通、群体规范的压力作用、群体内部的暗示和从众、群体内聚力的大小、以及权威人格的影响等。

群体思维(group think)最初的群体思维理论是由janis于1972 年提出并于1977 年和1982 年进一步扩展的. 他在1972 年通过对一些执行问题解决任务的小群体行为的观察, 提出了一系列的假设, 并将这些假设综合后称之为群体思维。

群体思维发生于在任何有高度凝聚力的小群体中,其成员倾向于通过无意识形成共同的幻想和有关规范来维持团体精神从而障碍了批判性和思维的质问;而群体极化的发生机制主要有两方面的理由:1、通过团体讨论,成员在讨论前认为自己的观点是对的,而讨论中其倾向于更关注其观点相似的论据,从而使得整个团体对某个事物的观点极化(增强);2、群体在讨论过程中相互说服对方,个体在团体朝更极端立场的信息压力之改变自己的观点或者是自己的观点更加极端。

从上面可以看出,团体极化通常是发生于团体成员之间的相互讨论使得他们对某个事物的观点朝更消极或者更积极的方向发展,而团体思维是指向团体自身的,个体极端去个性化,表现为团体的非理性

9楼:匿名用户

群体思维和群体思维极化机制没有多大的关系啊,

社会心理学中去个性化分析?

10楼:天天天蓝天天悦

定义:去个性化,又叫个性消失,亦可叫去压抑化、去抑止化,是指个人在群体压力或群体意识影响下,会导致自我导向功能的削弱或责任感的丧失,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是不会出现的行为。去个性化的外在条件有两个:

一是身份的隐匿;二是责任的模糊化。

去个性化是一种自我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的状态。个体在去个性化状态下行为的责任意识明显丧失,会做出一些通常不会做的行为。如集体起哄、相互打闹追逐、甚至成群结伙地故意破坏公物、打架斗殴、集体宿舍楼出现乱倒污水垃圾等,都属于去个性化现象。

11楼:致知——格物

去个性化(deindividualization) 去个性这一术语是由法国社会学家g.l.博恩在其经典著作《人群》一书中提出来的。

指个体在群体中或与群体一起从事某种活动时,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或以群体自居,使个体的个性溶化于群之中,从而失去了个**。与这种去个性化相联系的是,个体似乎失去了作为个性的约束力,在群体的保护下,做出违反他们在社会情境中常常遵守的社会准则的事,表现出非正常的行事倾向。

博恩认为,从历史的观点的观点看,人类原本是是从要深蒂固的亲属关系、纽带关系和部族关系中挣脱出来的,随着这种挣脱,原选取表现在这些群体关系中的去个性化也由之获得解放,个体重又获得了个性。但是,个性的解放也潜伏着一种危机,那就是离开群体的心理距离越远,个体在享受自由的同时也就越感到孤独。个体的孤独又激发着个体重新加入各种群体活动,于是个性又溶化于群体之中,去个性化复又出现。

e.弗洛姆的《逃避自由》一书是对去个性化的最佳理论阐释。

费斯廷格和纽科姆认为,当具体的注意力投向群体时,他对自己的注意力便养活了。对群体的注意使个体失却了个性环境,把个性淹没在群体之中。由于去个性化减弱了作为个体时的约束力,也即社会对其的约束力,因此为个体从事反常的行为创造了条件。

从心理学上来说,其原因有两个:一是群体成员的匿名性。随着加入群体,成为群体成员,溶化了个性,群体成员便会觉得自己是个匿名者而四边,肆意破坏社会规范;二是责任分散。

群体生活告诉群体成员,群体活动的责任是分散的,或者说分散在每个小组成员身上,任何一个具体成员都不必承担该群体所招致的谴责。因此,按照这一公式,对群体的注意增强了去个性化,反过来又强化了通常受制约的行为。

齐勒认为,个体在社会生活情境中学会了奖励和惩罚的效应,于是把个性与奖励情境匹配起来,把去个性化与惩罚情境匹配起来。当个体用其独特性出色地完成了某项任务时,他会期望奖励随之出现;但是,当个体觉得无论如何要避免惩罚时,或者**惩罚要到来时,他便会将自身沉浸于群体之中,用分散责任的策略来避免惩罚。所以,齐勒索认为去个性化问题应当同个体“驱奖避罚”的心理联系起来。

津巴多提出了另一种关于去个性化的理论。该理论主要饮包含两上意思,一是去个性化既可能导致反常的或消极的行为,也可能导致建设性或创造性行为,不能把个体加入群体后的行为作单极的分析,二是去个性化的原因除了把注意力投向群体或回避对道德责任的否定评价外,还有大量的因素也可能导致去个性化,如匿名性、群体规模、情绪的激发水平、情境不明确时的新奇感、群体中独特刺激(如毒品或酒精等)、参与群体活动的程度,等等。所有这些因素导致去个性化,反过来又使个体对外部刺激反应麻木,对情绪和动机失去认知性控制。

其结果是,个体只在群体内的约束下活动,从事那些不论是消极的(如攻击)还是积极的(如创造性)屐,而对外部刺激,特别是社会规范和准则,则较少顺从。这样,便带来了去个性化后的不利的社会结果。

迪埃纳认为,去个性化这一术语原本是思维领域的特定术语,主要用来描述情境之间、认知结构之间、情绪之间、行为反应之间的一组关系,因此他把去个性化与自我意识相联系,从而进一步作了理论修改。他认为,去个性化的个体并未注意到自己的行为,并未意识到自己是独特的个体,因此便不能对自己的行为作出监视和反馈,不能从长时记忆中恢复适当的行为标准。结果,去个性化的个体缺乏远见,缺乏预先考虑和计划。

特别是当几乎没有什么自我调节时,个体更易倾向于对即时刺激作出情绪和动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