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为何惊艳了联合国,塞罕坝为何能获得联合国高度肯定?

2020-11-22 12:21:16 字数 5597 阅读 7670

1楼:甯的故事

12月6日,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举行“地球卫士奖”颁奖典礼,今年共有6个组织和个人获奖,而其中有一半都来自中国,分别是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摩拜单车公司和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这三个获奖的组织和个人,分属不同领域,但都在绿色生态工作上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说:

今年三个奖给了中国,是承认中国变得更加绿色环保。而这,要归功于中国环境政策取得的巨大进步。可以说,中国经验,惊艳了联合国。

颁奖当晚,塞罕坝老中青三代建设者的代表都来到了现场,见证这一时刻。73岁的老人陈彦娴作为林一代的代表发表了获奖感言:“半个多世纪里,前仆后继的我们一心一意地种树。

我们为自己能够亲手创造一个绿色奇迹而感到无比自豪。”

今年的地球卫士奖共设有五个奖项,分别是:政策领袖奖、商界卓识奖、终身成就奖、科学与创新奖以及激励与行动奖,共有6个组织和个人获奖。除了塞罕坝建设者以外,中国摩拜单车公司因为在推动绿色出行,缓解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中做出了突出贡献而获得了“商界卓识奖”,中国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因为带领团队在库布其沙漠治沙,将几千平方公里的黄沙变成了绿洲,让那里的十几万民众摆脱了贫困而获得“终身成就奖”。

“地球卫士奖”有半数花落中国,这在该奖项成立的13年中还是头一回。

中国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看到中国在联合国这个环境奖中占到了一半,我觉得我很感慨,很鼓舞,这充分说明联合国和国际组织对我们中国生态文明这几年的充分肯定。”

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这几天我听到的最多的赞扬是说,每一个在骑摩拜单车的人脸上都是带着笑容的,感觉非常非常美妙。所以我想自行车真的是很神奇,它激发了每一个人对环境的感受变得更加敏感,更加爱自己的环境和在意自己的环境。”

塞罕坝为何能获得联合国高度肯定?

2楼:甯的故事

看起来一望无际、颇为壮观的林海有112万亩,它就是塞罕坝。今年成了“网红”的塞罕坝拼的可不只是颜值。这个美丽的生态林场在半个多世纪前还是风沙满天,没有森林,只有荒原沙地。

其实,塞罕坝原本水草丰沛、森林茂密,还是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的一部分。但由于过度砍伐,再加上山火不断,原始森林逐步退化成荒原沙地。

现在的这百万亩林场完全是陈彦娴和她的伙伴们历经三代人、用55年的时间一棵一棵栽下的,它也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作为联合国系统最具影响力的环境奖项,今年“地球卫士奖”的激励与行动奖授予塞罕坝建设者,正是对他们几十年辛苦付出的最佳肯定。“中国绿”惊艳世界靠的不仅仅是对环境面貌的改变,还有它背后的生态及经济价值。

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学家沈国舫认为:“它产生的涵养水源的效应,保持水土的效应,改善气候的效应,防风固沙的效应这都有,看不见,但是这是生态产品,这是我们十九大报告里也在提倡的事情,这是主要的,但是同时它也可以生产一些物质产品,实际上塞罕坝一直是生产木材的,这个不用回避,生产木材如果经营得好,它生产木材采伐不会影响生态发挥,对国家也是有贡献的。”

塞罕坝为什么能够获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

3楼:匿名用户

种好树、管好树、用好树是建设塞罕坝的三**宝,靠种树,塞罕坝获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这片112万亩的林海从卫星云图上看就像一只双翅的雄鹰,守卫着中国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

很难想象半个多世纪前,这里还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僻苦寒之地。55载寒来暑往,三代塞罕坝人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建设出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范例”。

塞罕坝机械林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目前林木总蓄积量1012万立方米。但曾经,这里最缺乏的东西就是树。

相关人士说,种树比抚养孩子还不易,孩子不舒服了会哭会闹,但树木自己不会说话,必须细心呵护才能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树木茁壮成长。

靠种树获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了吗?

4楼:匿名用户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赵鸿宇 曹国厂

三代造林人

半个多世纪的持续奋斗,让贫瘠沙地变成绿水青山,也获得世界赞誉。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中国塞罕坝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种好树、管好树、用好树是我们建设塞罕坝的三**宝,我们本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精神,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刘海莹说。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这片112万亩的林海从卫星云图上看就像一只双翅的雄鹰,守卫着中国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很难想象半个多世纪前,这里还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僻苦寒之地。55载寒来暑往,三代塞罕坝人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建设出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范例”。

艰苦创业“种好树” 万亩林海拔地起

塞罕坝机械林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目前林木总蓄积量1012万立方米。但曾经,这里最缺乏的东西就是树。

清朝末期,清**为弥补国库空虚,大肆砍伐树木,原始森林逐步退化成荒原沙地。北面是茫茫大漠,南面是京畿重地,西伯利亚的寒风长驱直入,内蒙古高原的流沙大举南进,来自不同方向的风沙让首都上空常常灰黄一片。

1962年,369名来自大江南北的林场创业者毅然走上塞北高原,这支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队伍,斗天寒、防风沙、吃莜面、喝雪水、住马架、睡地窖,目睹了自己种植的树木不到8%的成活率,经历了刚建好的小片林海先后遭受雨凇、干旱灾害,无一成活的困境。面对困难,塞罕坝人越挫越勇,凭着坚强的意志,将一株株希望的树苗栽到荒原上。仅仅用了20年就造林96万亩,一道坚实的生态屏障拔地而起。

“造林地选择是先易后难,现在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塞罕坝机械林场副场长陈智卿说,“最难的地块目前人力已经无法挖动,我们从2012年开始利用钩机挖,一挖一打火,在这种情况下,5年来塞罕坝机械林场已完成7.5万亩石质荒山造林。再有两年,剩下的1.4万亩将全部绿化。

届时,除去林路、湿地、建筑用地之外,塞罕坝森林覆盖率将达到86%的饱和值。”

科学求实“管好树” 像抚养孩子一样呵护树

造林不易,守林更需用心。刘海莹说,种树比抚养孩子还不易,孩子不舒服了会哭会闹,但树木自己不会说话,必须细心呵护才能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树木茁壮成长。

刘海莹告诉记者,塞罕坝的树木都是“三分管、七分种”,一颗幼苗长成大树,要经过育苗、规范植苗、松土除草、割灌、修枝等不同工序,经过四五轮抚育,才能长成现在的大树,每个环节都要科学规范管理。

树长大以后,还要预防火灾,这里的森林大多为人工针叶林,林下、路边蒿草茂密,可燃物载量十分丰厚,塞罕坝气候干燥,物干风大,属高火险区。对此,塞罕坝人相继建立了9个瞭望塔和15个机器摄像头,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几十年来,塞罕坝实现了零火灾。

同时,为了防治病虫害这一“无形的火灾”,不少塞罕坝人冒着零下20多摄氏度的气温、6级的西北风深入林海,对树木及周围的土壤进行抽样调查。一位参与调研的人员表示,当很多虫子处于冬眠状态,是彻底调查的好时机,如果等春暖花开时再来,它们可能已经移动,造成抽样结果不准确。“虽然冷一些,但是得到全世界的认可,心里无比温暖。

”绿色发展“用好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塞罕坝作为林场,木材生产曾经是支柱产业,但从2012年开始,林场在经营方面“自断一臂”,将每年正常木材砍伐量从15万立方米调减至9.4万立方米。木材产业收入占营林收入的比重从66.3%降到40%。

红线之下,塞罕坝人开辟了新天地。同样的树,卖苗木比卖木材更值钱。几年时间,近10万亩绿化苗木基地悄然成型,1800余万株树苗每年可给林场带来近千万元收入。

此外,塞罕坝还发展起了旅游业。2016年仅国家森林公园就接待旅游者50万人次,门票收入4400多万元。按照规划,塞罕坝本可承受100万人次接待量,实现旅游收入翻番,但塞罕坝人却决定严格控制入园人数、控制入园时间、控制开发区域、控制占林面积。

目前,“卖碳”正在成为这里经济的新增长点。植树造林者可以种植碳汇林,测定可吸收的二氧化碳总量,将其在交易市场挂牌**;碳排放单位则可以购买二氧化碳排放量,来抵消其工业碳排放。造林和营林碳汇项目总减排量达到47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已在国家***备案,若实现上市交易,保守估计可收入上亿元。

参考:新华网网页链接

5楼:sky疯的正经

“种好树、管好树、用好树是我们建设塞罕坝的三**宝,我们本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精神,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刘海莹说。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这片112万亩的林海从卫星云图上看就像一只双翅的雄鹰,守卫着中国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很难想象半个多世纪前,这里还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僻苦寒之地。55载寒来暑往,三代塞罕坝人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建设出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范例”。

境。面对困难,塞罕坝人越挫越勇,凭着坚强的意志,将一株株希望的树苗栽到荒原上。仅仅用了20年就造林96万亩,一道坚实的生态屏障拔地而起。

罕坝机械林场是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目前林木总蓄积量1012万立方米。但曾经,这里最缺乏的东西就是树。

清朝末期,清**为弥补国库空虚,大肆砍伐树木,原始森林逐步退化成荒原沙地。北面是茫茫大漠,南面是京畿重地,西伯利亚的寒风长驱直入,内蒙古高原的流沙大举南进,来自不同方向的风沙让首都上空常常灰黄一片。

1962年,369名来自大江南北的林场创业者毅然走上塞北高原,这支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队伍,斗天寒、防风沙、吃莜面、喝雪水、住马架、睡地窖,目睹了自己种植的树木不到8%的成活率,经历了刚建好的小片林海先后遭受雨凇、干旱灾害,无一成活的困这是2017年9月22日航拍的河北省塞罕坝秋景。

“造林地选择是先易后难,现在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塞罕坝机械林场副场长陈智卿说,“最难的地块目前人力已经无法挖动,我们从2012年开始利用钩机挖,一挖一打火,在这种情况下,5年来塞罕坝机械林场已完成7.5万亩石质荒山造林。再有两年,剩下的1.4万亩将全部绿化。

届时,除去林路、湿地、建筑用地之外,塞罕坝森林覆盖率将达到86%的饱和值。”

科学求实“管好树” 像抚养孩子一样呵护树

造林不易,守林更需用心。刘海莹说,种树比抚养孩子还不易,孩子不舒服了会哭会闹,但树木自己不会说话,必须细心呵护才能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树木茁壮成长。

刘海莹告诉记者,塞罕坝的树木都是“三分管、七分种”,一颗幼苗长成大树,要经过育苗、规范植苗、松土除草、割灌、修枝等不同工序,经过四五轮抚育,才能长成现在的大树,每个环节都要科学规范管理。

树长大以后,还要预防火灾,这里的森林大多为人工针叶林,林下、路边蒿草茂密,可燃物载量十分丰厚,塞罕坝气候干燥,物干风大,属高火险区。对此,塞罕坝人相继建立了9个瞭望塔和15个机器摄像头,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几十年来,塞罕坝实现了零火灾。

同时,为了防治病虫害这一“无形的火灾”,不少塞罕坝人冒着零下20多摄氏度的气温、6级的西北风深入林海,对树木及周围的土壤进行抽样调查。一位参与调研的人员表示,当很多虫子处于冬眠状态,是彻底调查的好时机,如果等春暖花开时再来,它们可能已经移动,造成抽样结果不准确。“虽然冷一些,但是得到全世界的认可,心里无比温暖。

”绿色发展“用好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塞罕坝作为林场,木材生产曾经是支柱产业,但从2012年开始,林场在经营方面“自断一臂”,将每年正常木材砍伐量从15万立方米调减至9.4万立方米。木材产业收入占营林收入的比重从66.3%降到40%。

红线之下,塞罕坝人开辟了新天地。同样的树,卖苗木比卖木材更值钱。几年时间,近10万亩绿化苗木基地悄然成型,1800余万株树苗每年可给林场带来近千万元收入。

是啊现在这个社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