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哪个范围大,“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的异同点

2020-11-22 12:12:29 字数 5655 阅读 5830

1楼:匿名用户

“水”和“土”是水土流

失的两个漉失主体,水土流失归根结底是土地表屡的侵蚀和水的流失。而评价水土流失程度的量化指标,即水土流失强度分级标准应同时包括两个流失主体的强度指标。我国目前采用的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做为水土流失强度分级标准,不仅混淆丁水土流失与土壤侵蚀这两个不同的概念,而且也是片面的、不准确的和不严肃的,有必要进行修改和完善 笔者认为:

水土流失强度分级标准应该体现同时含有两个流失主体的强度分级标准,缺一不可。

我国一些人习惯上将水土流失称为土壤侵蚀,把二者等同起来,混淆了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为准确理解和认识水土流失的含义造成了混乱。因此,有必要弄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水土流失的定义笔者在前面已阐述过了,那么什么是土壤侵蚀呢?

土壤侵蚀是指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以及其它外营力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及其它地面组成物质如岩屑、松散岩层等,被破坏、剥蚀、运转、沉积的过程。很显然,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是完垒不同的两个概念,它们的区别不仅表现在字面含义上的不同,更重要的区别在于侵蚀或流失的主体不。水土流失的流失主体包括“水”和“土”两个主体,而

土壤侵蚀仅指“土” 一个主体。同样水土流失同土壤侵蚀之闻也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土壤侵蚀是一种特定的水土流失形式,土壤侵蚀包括在其内。也可以说土壤侵蚀是狭义的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可以做为相对独立的概念来使用,但决不可以将水土流失称为土壤侵蚀。

许多词汇和术语,随着时时的推移,人类文明程度、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人类的认识不断深化,其内涵在不断地外延、扩大、深化和演变,即广义化。广义化的词汇和术语与最初的本意已有了较大变化,甚至大相径庭。水土流失这个应用非常广泛的专业术语,随着水土保持事业的迅猛发展也广义化。

因此, 们应从广义的角度来认识理解它的内涵,如果仅从字面上咬文嚼字,或狭隘地理解它的含义,就会使人们误人死胡同而不能自拔,使本来非常明晰的概念变得复杂化。比如,对土壤侵蚀中“侵蚀” 的理解,不能仅从字面上理解为侵蚀破坏、侵蚀腐蚀,而应广义地理解为侵蚀破坏、剥离、转移、流失等,也就是说土壤侵蚀就是土壤流失。比如,对水土流失一词中的 土”不能仅仅指生长植物的土壤,还应包括土壤母质、岩屑等地面其它组成物质和各种养分物质。

再比如,对于引起水土流失的外力除了水力、风力、重力、温度等自然力外.人类的不台理的生产活动如开、修路、毁林开荒等行为,改变原地形地貌,损坏了地表植被,造成了新的水土流失或加剧了水土流失,那么人类不台理的生产活动也应该称为是引起水土流失的外力。还有许多用广义论来认识水土流失内涵的例子,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我国水土流失强度分类分级标准,实际上是用土壤侵蚀强度分类分级标准来代替的,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土壤侵蚀的因素:

190—96),对我国土壤侵蚀类型区划、土壤侵蚀强

度、侵蚀土壤程度分级等做了规定。

“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的异同点

2楼:tpu薄膜专卖

土壤侵蚀

(soil erosion)范畴要比水土流失(soil and water loss)小一些,国外多用土壤侵蚀,水土流失是中国人提出的,目前大部分时候使用这个两词汇时候,概念比较接近,可以相互替代.水土保持(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是治理水土流失或控制土壤侵蚀,进行生态恢复这一过程.

水土流失与土壤侵蚀的区别

3楼:中地数媒

在许多研究中,常将水土流失与土壤侵蚀等同。土壤侵蚀指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部地质营力作用下,地球表面土壤及其母质发生的各种破坏、分离(分散)、搬运(移动)和沉积的过程和现象。例如,美国水土保持学会(1971)将土壤侵蚀定义为:

“水、风、冰或重力等营力对陆地表面的磨蚀,或造成土壤、岩屑的分散与移动。”英国学者m.j.

柯克比(m.j.kirkby)认为:

“土壤侵蚀是指由水或风所引起的土地表面物质的移动。”《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水利卷》(1987)的“土壤侵蚀”条目对土壤侵蚀的定义为:“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营力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及其他地面组成物质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全部过程。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水土流失与土壤侵蚀两个概念存在着关联,但也有着明显的区别。

(1)土壤侵蚀是一个自然地质过程,不包含人类的价值取向。对人类而言,土壤侵蚀既可能产生不良后果,也可能产生良性后果。世界上许多适宜人类生存的大型冲积平原,正是地表物质在水力作用下沉积形成的。

澳大利亚的沙尘在西风流的搬运下,越过塔斯曼海,为新西兰火山岛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被称为“澳大利亚出口的珍贵产品”。这些都属于土壤侵蚀的良性影响。而在环境地质学中,水土流失作为一种地质环境问题,强调的是土壤侵蚀的不良影响,即其造成的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

(2)土壤侵蚀的地质营力包括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据此可将土壤侵蚀分为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重力侵蚀及混合侵蚀等。水土流失只是其中的水力侵蚀过程,其自然营力以水流作用为主。另外,土壤侵蚀强调自然地质营力对地表物质的作用。

对于水土流失,由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地质营力,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如滥垦、滥伐、滥牧、工程开挖等已成为水土流失的重要营力。

(3)作为一种发生在地表的地质过程,土壤侵蚀由物质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三个环节构成,水土流失则只强调其中的侵蚀和搬运环节,即地表物质的破坏、分离、流失过程,不包括物质的堆积过程。

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概念问题

4楼:求知分享

1.土壤侵蚀:《中国大百科全书·水利卷》(1992)对土壤侵蚀(soilerosion)的定义为:

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同时还指出:土壤在外营力作用下产生位移的物质量,称土壤侵蚀量(theamountofsoilerosion)。

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的土壤侵蚀量称为土壤侵蚀速度(或土壤侵蚀速率)。

2.水土流失:水土流失(soilandwaterloss)在《中国水利百科全书·水土保持分册》(2004)中定义为:

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亦称水土损失。土地表层侵蚀指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以及其他外营力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及岩屑、松软岩层被破坏、剥蚀、转运和沉积的全部过程。

3.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水土流失一词在中国早已被广泛使用,最先应用于中国的山地丘陵地区,主要描述水力侵蚀作用,水冲土跑,即水土流失。

自从土壤侵蚀一词传人国内以后,从广义理解常被用作水土流失的同义语。从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二者虽然存在着共同点,即都包括了在外营力作用下土壤、母质及浅层基岩的剥蚀、运搬和沉积的全过程;但是也有明显差别,即水土流失中包括了在外营力作用下水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与损失,而土壤侵蚀中则没有。虽然水土流失与土壤侵蚀在定义上存在着明显差别,但因为水土流失一词源于我国,故科研、教学和生产上应用较为普遍。

而土壤侵蚀一词为传人我国的外来词,其含义显然狭于水土流失的内容。随着水土保持这一学科逐渐发展和成熟,在教学和科研方面人们对二者的差异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在生产上人们常把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作为同一语来使用。

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5楼:快乐的番薯啦啦

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类。

自然因素是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的先决条件,主要表现为:

1.降水量;一般说来,降水量愈大,水土流失量愈多;

2.地形;地形是影响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而坡度的大小、坡长、坡形等都对水土流失有影响,坡度的影响最大坡度越陡,地表径流流速越大,水土流失也越严重。

3.土壤;土壤是侵蚀作用的主要对象,因而土壤本身的透水性、抗蚀性和抗冲性等特性对土壤侵蚀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土壤质地越松,越易被侵蚀;

4.植被;植被破坏使土壤失去天然保护屏障,成为加速土壤侵蚀的先导因子,植被覆盖面积越大,土壤受侵蚀越小,反之越大。

人为因素则是加剧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植被破坏(如滥垦、滥伐、滥牧)和坡耕地垦植(如陡坡开荒、顺坡耕作、过度放牧),或由于开矿、修路未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等,都会加剧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参照土壤侵蚀,基本一样。

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⑴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四个方面。

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快,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

②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超渗)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

③地面物质组成。

④植被。达到一定郁闭度的林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越强。

⑵人为因素。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利用、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以致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①植被的破坏

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③开矿

如何预防土壤侵蚀

6楼:匿名用户

土壤侵蚀是指土壤或诚如母质在侵蚀外营力作用下被分离、搬运和沉积的过程零帱有水力侵蚀、风力侵蚀、中立侵蚀和冻融侵蚀等。其中水力侵蚀是最主要的一种形式,其过程是有降雨而使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土壤分散并随地表径流冲刷搬运而流失。由此,我国传统上又称之为水土流失。

其含义与土壤侵蚀相似。 从地质角度来看,土壤侵蚀是各种自然动力作用对地面的一种夷平过程,如果总过程是在不受任何影响条件下产生的,一般称它为地址侵蚀或自然侵蚀,这种过程非常缓慢。水土保持学中的土壤侵蚀通常是指超过正常侵蚀速度的加速侵蚀,特被是人为加速侵蚀,即在自然侵蚀的基础上名并使人类活动削弱了地面抗蚀能力从而使现代侵蚀加速发展,是土壤表层逐渐剥蚀变薄,土壤生产力逐渐退化甚至小时。

因此,认为急速前世是当前世界上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也是人类控制土壤侵蚀的主要对象与任务。 对土壤侵蚀类型的划分通常是首先根据外营力的性质作为一级侵蚀类型,然后在分谁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和认为侵蚀等五大类。不同的侵蚀类型其危害的性质和方式是不同的。

也有人根据水土流失方式和形态. 水土流失的方式,从侵蚀的营力来看,把侵蚀作用 主要有水力侵蚀、重力侵蚀和风力侵蚀三类。黄河流域水力侵 蚀很普遍,重力和风力侵蚀范围也很广,危害极大。

我国是一个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的国家,沙土流失发生的范围仅次于沙化和沙漠化,主要发生地区是黄河中上游黄土高原地区,长江中上游丘陵地区和东北平原地区。这些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林业生产区域。如黄土高原总面积为53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大43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1%.

建国初期统计表明,我国约有150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如今据报道约3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侵蚀。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是①植被破坏、②坡耕地的垦殖;③以及级风气候的影响。水土流失可导致土壤层薄化,如土壤流失导致西南咔斯特地区的石质化已是该地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该地区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

其次水土流失使土壤质量下降,我国每年因水土流失的土壤超过50亿吨,占世界总流失量的1/5.受危害严重的耕地约占全国耕地的1/3,相当与耕地每年被削去10mm的土层,损失n/p/k,相当于4000多万吨的化肥。与此同时,水土流失往往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

如长江水土流失导致该流域湖泊面积快速缩小,河床淤积,自然灾害加剧。 水土流失是地表径流在坡地上运动造成的。各项防治措施的基本原理是:

减少坡面径流量,减缓径流速度,提高土壤吸水能力和坡面抗冲能力,并尽可能抬高侵蚀基准面。在采取防治措施时,应从地表径流形成地段开始,沿径流运动路线,因地制宜,步步设防治理,实行预防和治理相结合,以预防为主;治坡与治沟相结合,以治坡为主;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只有采取各种措施综合治理和集中治理, 持续治理,才能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