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天法会台上牌位写什么菩萨,供天法会中,供品上方有三个大牌位,请问此三个牌位各写什么内容 20

2020-11-22 11:36:11 字数 6397 阅读 6740

1楼:如道居士

斋天又名供天,是寺院中每年岁朝佛事,也有斋主以供天祈福。斋天是隋代天台宗智者大师依《金光明经》制定《金光明仟法》时开始的。南宋时,神焕撰《诸天列传》,行霆又撰《诸天传》,设诸天供有十二天、十六天、二十天、二十四天、三十三天不等。

元文宗时;天台宗的慧光法师于每岁元旦率众修金光明仟,斋天便广泛兴起了。斋天仪轨,主要是依照明末弘赞律师所撰《斋天科仪》施行的。

斋天多在下半夜的寅时举行(也有的寺院在辰时举行),地点一般在寺院大殿或法堂前的空坝里;头天下午即开始搭坛;坛场上所需用的法器和食物等;必须在入夜前准备妥当。由于斋天仪式在天明前已告停滞,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一般俗人是难以见到的,前人有一首《西江月》词,形象地描述了斋天的场面:

门外疏星淡月,坛中炳烛燃香。丹忱敬 仰叩弯苍,凤荤蛮舆宝幢。 恭迎四王帝释,祥云护绕斋场。天花瑞彩露堂堂,祈望诸天早降。

供天法会中,供品上方有三个大牌位,请问此三个牌位各写什么内容 20

2楼:百度用户

先说好,我不是专业人士,只是个人觉得,三个牌位应是道教三清

关于佛教斋天法会中,供品**立有三个牌位,请专业人士解答此三个牌位各写了什么内容 30

3楼:匿名用户

斋天又名供天,是寺院中每年岁朝佛事,也有斋主以供天祈福。斋天是隋代天台宗智者大师依《金光明经》制定《金光明仟法》时开始的。南宋时,神焕撰《诸天列传》,行霆又撰《诸天传》,设诸天供有十二天、十六天、二十天、二十四天、三十三天不等。

元文宗时;天台宗的慧光法师于每岁元旦率众修金光明仟,斋天便广泛兴起了。斋天仪轨,主要是依照明末弘赞律师所撰《斋天科仪》施行的。

斋天多在下半夜的寅时举行(也有的寺院在辰时举行),地点一般在寺院大殿或法堂前的空坝里;头天下午即开始搭坛;坛场上所需用的法器和食物等;必须在入夜前准备妥当。由于斋天仪式在天明前已告停滞,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一般俗人是难以见到的,前人有一首《西江月》词,形象地描述了斋天的场面:

门外疏星淡月,坛中炳烛燃香。丹忱敬 仰叩弯苍,凤荤蛮舆宝幢。 恭迎四王帝释,祥云护绕斋场。天花瑞彩露堂堂,祈望诸天早降。

斋天多在下半夜的寅时举行(也有的寺院在辰时举行)。

地点一般在寺院大殿或法堂前的空坝里。

头天下午即开始搭坛。斋天共设三坛:

首坛第一坛为主坛。

坛桌正中供铜佛像,并置香、花、灯、水、果、茶、食、宝、珠、衣“十供养”。

上方设“二十四诸天”牌位或挂“二十四诸天”画像。

坛下设七个**,正中为掌坛师用,其余为敲打犍椎法乐的僧众用。

二坛第二坛为迎请诸天而设。

坛上放着迎请诸天的《疏文》。另有纸扎的金马、碧鸡,据说它们善跑能飞,带着《疏文》以最快的速度与诸天传递信息。

三坛第三坛为斋请诸天而设。

坛桌上摆了二十四套碗筷和丰盛的全素筵席,等待天神们享用。

坛场上所需用的法器和食物等,必须在入夜前准备妥当。

门外疏星淡月,坛中炳烛燃香。丹忱敬仰叩弯苍,凤荤蛮舆宝幢。 恭迎四王帝释,祥云护绕斋场。天花瑞彩露堂堂,祈望诸天早降。

行斋天仪式,最少需要七位僧人。他们届时登坛,参加这祈福迎祥的庄严法会。

斋天的仪式可分为甘露净坛、燃香炳烛、香花请圣、宣读疏文、诵经施食等五个部分进行。

甘露净坛

斋天时辰一到,掌坛师便率领僧众、斋主进入坛场。

当拈香顶礼、鸣磬唱赞后,僧众三称“南无清凉地菩萨”、“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掌坛师持甘露净水浇洒坛场,并诵偈语:

“菩萨柳枝甘露水,能使一滴遍十方。腥膻垢秽尽蠲除,令此坛场悉清净。”

随后绕坛三匝,念《大悲咒》七遍。净坛毕,归位。三称“南无甘露王菩萨摩河萨”!

燃香炳烛

掌坛师向坛而跪,香灯师先燃香,后炳烛。以香烛各一百零八支为一堂,交与掌坛师。

维那击引磐唱偶:“宝顶名香,氤氲遍十方。请师判香渴,庆天保安康。”

掌坛师亦跪地唱道:

“一炷心香本自然,**炉内起祥烟。空中结就祥云盖,愿与斋信灭众怒。”

僧众三称“南无香供养菩萨摩河萨”!尔后,香灯师点烛交与掌坛师,他双手举烛唱偈:

“一堂宝烛在当前,未敢先将凡火燃。今借祖师三昧火,枝枝头上灿红莲。”

此时,香烟缭绕,灯烛辉煌,掌坛师炳烛念道:

“拈起分明在目前,头头挺露照三千。青光不夜长春景,与我心灯二样燃!”

僧众三称“南无灯供养菩萨摩诃萨”!

香花请圣

僧众、斋主等人均跪于地,严持香花。

一僧捧盘齐眉,掌坛师以手擎花,与众同唱:

“愿此香花云,遍满十六界,供养一切佛、尊法诸菩萨。”然后拈花请圣:

一心奉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一心奉请大乘金光明海十二部经;

一心奉请十方三世一切菩萨、声闻、缘觉、贤圣僧;

一心奉请三十三诸天及名山大川、县地分属一切鬼神圣众;

一心奉请第一威得成就众事大功德天。

众僧同念《善天女咒》七遍,三称“南无云来集菩萨摩诃萨”!4.宣读疏文

请圣后,掌坛师向金光明会上**诸天座前上香三炷,顶礼三拜,宣读《疏文》:

伏以**诸天,大权真宰,身居上界,德御人间。

施擎天立地之功,有护国安邦之力。

广化众生,救度群品,发宏誓愿而助佛宣扬,显威神力而除邪罚恶。

成就众生,功证佛果。

如是,皈投金相,瞻礼威容,仰天限以遥观,望他心而洞鉴。

不违本誓,满所祈求,敬竭葵哀,冒干莲座。

领词奏为:

东震旦国口口省口口县口口寺,立坛奉佛,设供斋天,恭请六和僧众,登坛炳烛,祈福迎祥。信士口口,恭对光明会上**诸天,顶礼三拜。

念毕《硫文》,僧众敲动键椎唱偶:

“佛慈广大,感应无差,寂光三昧遍河沙。愿不离伽耶,降福斋家,金地涌莲花!”

然后三称:“南无光明会上佛菩萨摩诃萨!

诵经施食

引磬音落,木鱼声起。

众僧齐诵《金光明经·空品》,称念“二十四诸天”名号,后以食色香味供佛及僧。掌坛师接唱:

“虔诚献香花,智慧灯红焰交加。净瓶杨柳洒堪夸,橄榄共批把。蒙山雀舌茶奉献,酥配普供养释迦。万宝明珠献菩萨,衣献法王家。”

僧众三称“南无普供养菩萨摩河萨”!

施食开始,众僧念《善天女咒》、《楞严咒》。

掌坛师持饮食果酥等至坛场外,将其施撒于四面八方,让诸天神灵都来受食。施食后,斋天功德圆满,众僧敲动犍椎,齐诵《回向偈》:

供天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

大乘佛教认为,佛教徒虽不归依诸天,但应恭敬礼拜诸天,原因是诸天能归命佛陀、护佑正法、积善行德。据《金光明经》载,诸天于金光明会上,一一于佛前发菩提心,并亲承如来法敕,常祐护受持、读诵、书写金光明经者。因诸天秉持法王嘱累,巡行人间,以慈心辅翼有德,奖善罚恶,于是世人营建供佛斋天法会,诵经礼忏,施设净食,以供养十方三宝、护世诸天及其随从。

为了表示自己最高的诚心与敬意,应设坛供养诸天。

斋天具有祈福消灾的作用,所以得到广大信众的喜爱。寺院每年的正月初九都会举行斋天法会,善男信女也会早早地聚集在大殿等待参加斋天法会,以祈求新的一年全家幸福平安。

4楼:匿名用户

南十方一切佛,法,僧

5楼:守望者馨缘

咨 询寺院的客堂法师如法,有些把民俗也加进去。所以咨询寺院是正确的选择。

6楼:匿名用户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帝释天,南无功德天

斋天法会最上面有放三个牌位的,也有放一个牌位的,放三个牌位怎么写,一个写什么,有哪位大德可否告诉一

7楼:匿名用户

左:南无光明会上**诸天圣众

中:南无中天教主本师释迦牟尼文佛

右:南无大乘金光明海十二部经

或左:南无光明会上**诸天圣众

中:南无中天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

右:南无第一威德成就众事大功德天

8楼:匿名用户

http://baike.baidu.***/view/2871423.html?wtp=tt请参考

佛教《供天》三个牌位的意义?

9楼:杨杨成哲

供天是二十四个牌位,上面写有二十四位**诸天的名号。

供天,在佛教称为:斋天。

二十四诸天是在二十诸天的基础上增入四位天神而成“二十四天”的。二十诸天的名称都本于印度教(婆罗门教),具体是:一大梵天、二帝释天、三多闻天王、四持国天王、五增长天王、六广目天王、七金刚密迹、八大自在天或摩醯首罗、九散脂大将、十大辩才天、十一大功德天、十二韦驮天神、十三坚牢地神、十四菩提树神、十五鬼子母、十六摩利支天、十七日宫天子、十八月宫天子、十九娑竭龙王、二十阎摩罗王。

“天”梵语deva-loka,音译“提婆”。“天”在佛教中主要指有情众生因各自所行之业而感得的殊胜果报。如六道、十界中的天道、天界。

这时的天称为“天人”或“天众”,并非宇宙意义上的天。佛教以为天是有情众生最妙、最善,也是最快乐的趣处。只有修习十善业道者才能投生天部。

但“天”虽然处于诸有情界中最高最优越的地位,能获种种享受,但仍未跳出轮回,一旦前业享尽,便会重新堕入轮回之中。另外,佛经中说到“天”时,除了指作为正报的有情众生之一类外,还指其依报即这些有情众生的生存环境。佛教也把世俗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种,其中欲界有六天,包括四天王天、忉利天和兜率天等。

色界有十八天(一说十七天,或二十三天的),主要有大梵天、遍净天、无想天、大自在天等。作为佛教造像的表现题材的诸天主要是在前述有情众生一类的意义上说的。只不过这些“天人”大都具有非凡的本领。

佛教把古代印度神话和其他宗教中的一些神也称为天,并将他们吸纳进来,视为佛教的**神。天的队伍不断扩大。

隋代天台智者大师依据《金光明经·功德天品》,制定了《金光明三昧忏法》。后代据此简略成《斋天科仪》,为寺庙中祭天的仪轨,依《金光明经·鬼神品》等所说,选下二十位天神,即此二十诸天。到了明代,又增入四位天神,则成了“二十四天”,即二十一紧那罗、二十二紫微大帝、二十三东岳大帝、二十四雷神。

后三位是道教神明,这显示了明以后佛道二教相互借用与融合的趋向。前一位是天龙八部之一,我们将在天龙八部条中介绍。

其中的二十诸天常常作为一组出现在塑像和壁画中,而且也时或出现于水陆法会时悬挂的水陆画中。但供奉二十四诸天的寺庙也不少,如昆明的圆通宝殿、山西大同的善化寺、五台山金阁寺等。在佛教艺术中,“天”像也常有单独或以其他组合出现的情况。

在中国佛教石窟艺术中,很早就出现了诸天的形象。如新疆克孜尔石窟第一百十窟主室左壁所绘“夜半逾城”的佛教故事壁画中,就出现了帝释天和四天王天的形象。云冈石窟第八窟窟门两侧,则雕有骑牛的摩醯首罗天和骑金翅鸟的鸠摩罗天。

以下我们将一一介绍除紧那罗和四大天王以外的二十四诸天。

斋天又名供天,是大乘佛教寺院中每年岁朝佛事。也有斋主以供天祈福。

斋天又名供天,是寺院中每年岁朝佛事,也有斋主以供天祈福。斋天是隋代天台宗智者大师依《金光明经》制定《金光明仟法》时开始的。南宋时,神焕撰《诸天列传》,行霆又撰《诸天传》,设诸天供有十二天、十六天、二十天、二十四天、三十三天不等。

元文宗时;天台宗的慧光法师于每岁元旦率众修金光明仟,斋天便广泛兴起了。斋天仪轨,主要是依照明末弘赞律师所撰《斋天科仪》施行的。 斋天多在下半夜的寅时举行(也有的寺院在辰时举行),地点一般在寺院大殿或法堂前的空坝里;头天下午即开始搭坛;坛场上所需用的法器和食物等;必须在入夜前准备妥当。

由于斋天仪式在天明前已告停滞,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一般俗人是难以见到的,前人有一首《西江月》词,形象地描述了斋天的场面: 门外疏星淡月,坛中炳烛燃香。丹忱敬 仰叩弯苍,凤荤蛮舆宝幢。

恭迎四王帝释,祥云护绕斋场。天花瑞彩露堂堂,祈望 诸天早降。

斋天多在下半夜的寅时举行(也有的寺院在辰时举行)。 地点一般在寺院大殿或法堂前的空坝里。 头天下午即开始搭坛。

斋天共设三坛: 首坛 第一坛为主坛。 坛桌正中供铜佛像,并置香、花、灯、水、果、茶、食、宝、珠、衣“十供养”。

上方设“二十四诸天”牌位或挂“二十四诸天”画像。 坛下设七个**,正中为掌坛师用,其余为敲打犍椎法乐的僧众用。 二坛 第二坛为迎请诸天而设。

坛上放着迎请诸天的《疏文》。另有纸扎的金马、碧鸡,据说它们善跑能飞,带着《疏文》以最快的速度与诸天传递信息。 三坛 第三坛为斋请诸天而设。

坛桌上摆了二十四套碗筷和丰盛的全素筵席,等待天神们享用。 坛场上所需用的法器和食物等,必须在入夜前准备妥当。 门外疏星淡月,坛中炳烛燃香。

丹忱敬仰叩弯苍,凤荤蛮舆宝幢。 恭迎四王帝释,祥云护绕斋场。天花瑞彩露堂堂,祈望诸天早降。

大乘佛教认为,佛教徒虽不归依诸天,但应恭敬礼拜诸天,原因是诸天能归命佛陀、护佑正法、积善行德。据《金光明经》载,诸天于金光明会上,一一于佛前发菩提心,并亲承如来法敕,常祐护受持、读诵、书写金光明经者。因诸天秉持法王嘱累,巡行人间,以慈心辅翼有德,奖善罚恶,于是世人营建供佛斋天法会,诵经礼忏,施设净食,以供养十方三宝、护世诸天及其随从。

为了表示自己最高的诚心与敬意,应设坛供养诸天。 斋天具有祈福消灾的作用,所以得到广大信众的喜爱。寺院每年的正月初九都会举行斋天法会,善男信女也会早早地聚集在大殿等待参加斋天法会,以祈求新的一年全家幸福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