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分)近年来,收入分配改革日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收入

2020-11-22 09:39:34 字数 1731 阅读 7219

1楼:尼玛尐

12.(1)①2003—2008年,我国基尼系数总呈上升趋势, 收入差距在拉大,2008---2012年,我国基尼系数不断回落,收入分配向着更加公平的方向发展;②近十来年,我国基尼系数始终保持在0.47---0.

49之间,反映了我国收入差距大, 说明加快收入分配改革的必要性。

(2)完善初次分配体制,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有利于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和社会稳定,为国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保护劳动所得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3)上述观点是片面的。

①解决我国的养老问题,要建立健全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2分)②解决我国的养老问题,一方面,需要加大**的财政投入,另一方面,也需要各方面制度的完善及社会组织的协同,建立**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3分)

③解决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要逐步改善城乡二元体制,形成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2分)

(4)①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2分)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2分)③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2分)④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仍然存在不适应的方面。

因此,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注意有两问。

首先回答图表题。回答本类试题的关键是要从材料中仔细分析,对图表中的数据加以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并一定要注意材料中的注释,这个往往也是一个重要的信息。通过阅读材料,不难发现我国我国收入差距大, 说明加快收入分配改革的必要性。

(2)本题考查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回答本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的每项措施中分别回答出其经济意义。

完善初次分配体制,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有利于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和社会稳定;保护劳动所得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有利于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3)本题为辨析题。观点完全正确的题目解题步骤是首先指出观点的正确或科学性,接着说明理由,最后得出结论;观点完全错误的题目解题步骤是首先指出观点的不科学之处,接着说明理由和原因,最后提出正确的观点。本题中观点是片面的。

材料中观点看到了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性,看到了**财政的作用,但是忽视了市场的作用,考生分析回答即可。

(4)考生回答本题时,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社会基本矛盾”的知识,设问的指向是“阐明实现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考生回答时,可以首先说明社会的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实现的;其次说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并说明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实现;再次可以说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改革是什么?

根本目的是什么?最后,可以结合我国的实际分析说明,虽然我国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但是生产关系中依然存在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地方、上层建筑依然存在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必须深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