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源和园的区别,圆和园这两字有啥区别?

2020-11-22 07:31:57 字数 4410 阅读 3775

1楼:永远醒着

源和园好像是两个完全不

同的字吧,没有相同的点,所以从它们的字义就可以做个大概的区分

◎源1.(形声。从水,原声。“原”有表义作用,指水源。本义:水源,源泉。字本作“原”)

2.同本义 [fountain head;source of a river]

或源也,或委也。——《礼记·学记》

祈祀山川百源。——《礼记·月令》

犹浊其源而求其清流。——《礼记·礼乐志》

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3.又如:源委(指水的发源和归宿。引申为事情的本末和底细);源理(水的本源和支流)

4.**;根源 [origin;source;cause]

启生人之耳目,穷法度之本源。——《旧唐书·儒学传序》

5.又如:源本(根本);源由(根由);源起(事物发生的根源)

◎ 园园 yuán

〈名〉(1) (形声。从囗( wéi),袁声。形符为“囗”( wéi),表示范围。本义: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地方)

(2) 同本义 [garden]

园,所以树果也。——《说文》

种树曰园。——《三苍》

园圃毓草木。——《周礼·大宰》

以场圃任园地。——《周礼·载师》。注:“樊圃谓之园。”

于丘园。——《易·贲》

园有桃。——《诗·魏风·园有桃》

青青园中葵。——《乐府诗集·长歌行》

田园将芜。——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3) 又

园日涉以成趣。

(4) 又如:园头(禅寺内管菜园的人);果园;植物园;园公(即东园公。商山四皓之一;又指管理花园的仆人);园户(指唐宋时种植、制作茶叶的民家)

(5) 庭园;供人憩息、游乐或观赏的地方 [flower garden;grounds;place for public recreation]

白菟素鸠,游君园庭。——《隶释》

(6) 又如:园叟花丁(园丁与花匠);园叟(年老的园丁);公园;戏园;动物园;园客(游园的人)

(7) 帝王、后妃的墓地 [cemetery]。如:园陵(祖先的坟茔);园寝(建在帝王墓上的庙);园庙(帝王墓地所建的宗庙)

圆和园这两字有啥区别?

2楼:匿名用户

在字典上查看意思就知道了。

园:1、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地方;

2、供人游览娱乐的地方。如:花园、公园、园囿、园地等 ;

圆:1、圆周所包围的平面;如 圆桌;

2、在平面上的一动点以定点为中心,一定长为距离而运动一周的轨迹;如 圆周;

3、像球的形状;如 滚圆;

4、圆满、周全;

5、使圆满、使周全;如 圆场;

6、我国的本位货币单位,一圆等于十角或一百分;

7、圆形的货币;如 银圆;

8、姓氏。

诗句中带有慧和园的古诗或者峰和园的

3楼:匿名用户

《南乡子·两手擘鸿濛》宋 萧廷之

两手擘鸿濛。

慧剑飞来第一峰。

外道修罗惊缩项,神通。

造化元来在掌中。

煅炼玉炉红。

橐龠吹嘘藉巽风。

十月脱胎吞入腹,坤宫。

立见三清太上翁。

诗中含有“慧剑飞来第一峰。”诗句。

供参考。

古诗中那和哪的区别及用法?

4楼:文以立仁

“哪”是后起字,是从“那”字分化出来的。古文中都用“那”。大约从宋代开始,民间出现了“哪”字,很长一段时间,两个字是混用的:

有的仍然沿用古文的“那”,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其中的“那”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哪能的“哪”;有的已经分别使用,与现代汉语中的“哪”、“那”用法相同,如苏轼诗句:

“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哪忍触。”

现代人如何分辨古诗中“那”和“哪”的区别及用法呢?方法很简单:凡是“哪”都与现代汉语相同,凡是“那”都要依据语境分析一下,两种可能性都有。

另外,宋代以后的通俗文学,如小曲、白话文等,通常是分开使用的;严肃的文言文、诗词等,一般只用“那”。

5楼:逮夏赵静

那:是指说话人和听的人都知道的方向或地方。比如说:“那是什么?”---两人都知道,并有所指。

哪:是指说话人不知道,用来询问别人的。比如说“你知道**在哪吗?”---本人不知道。

“那”是代词

“哪”是疑问词

1、哪,疑问词,后面跟名词或数量词,表示要求在所问范围中有所确定:~样。~里(a.

什么地方。b.用于反问句,表示否定,如“我~~知道?

”“他~~笨啊?”c.谦辞,推辞对自己的褒奖)。

2、那,指较远的时间、地方或事物,与“这”相对:~里。~个。~样。~些。~时。~么。

哪是疑问词,那是代词。不过两个字在古文中通用。那有时作哪用。

6楼:姬彩荣况娟

那和哪的区别:用

法不同、写法不同、意思不同

一、用法不同

1、那:用于肯定句。

2、哪:用于疑问句。

二、写法不同

1、那:

2、哪:

三、意思不同

1、那:

(1)代词,那样。

(2)连词,跟前面“如果”、“若是”等相应,表示申说应有的结果或做出判断。

2、哪:

(1)疑问代词。

(2)后面跟量词或数词加量词,表示要求在几个人或事物中确定其中的一部分。

(3)单用,跟“什么”相同。

(4)虚指,表示不能确定的某一个。

(5)表示反问。

古诗《中源泪一》的全诗是什么?

7楼:匿名用户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

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释义:乘舟避难江南,就像失群的大雁,孤独的浮云。穿梭在连绵的烟尘之中,回国中原已泪满襟。

碧山对着水边的平地有丝丝凉意,看着枫树叶和芦苇根。太阳落山了水波平静了怨恨离开了家乡。

古诗中意境和意象的区别?

8楼:学院派鱼多多

一、内涵不同。

1、意象

诗人创作诗歌作品,要借助一定的形象。这些写入作品的形象就是意象的“象”。但由于它们是经过诗人的挑选和判定而写入的,所以已经附着了诗人的主观认识和情感(即“意”),因而这些形象便不再是现实中的普通形象了。

我们把这种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通称为“意象”。

2、意境

是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依赖于作品的意象而产生,是超越于具体意象之外,需要通过联想和想象才能达到的境界。而且我们说意境时只是针对少数优秀的文学作品而言的,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能产生意境。

二、范围不同。

1、意象往往可以用数量的多少来统计,属于个体观念。

如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有着多种意象:山、林、江、舸、鹰、鱼,达6种之多。

2、意境则是一个整体观念。

同样如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作为意境,却只有一项,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创造出了一幅绚丽夺目、生机勃勃的秋景图。

三、获得不同。

1、意象是可以直接从作品中获得的,诗人写了几个物或者景,完全可以直接“数”出来。

2、意境则需要“悟”才能获得。因为“境生象外”,所以,“悟”的结果与读者个人的胸襟抱负、个性气质、知识修养、人生经历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也可能“悟”出不同的意境来。

9楼:匿名用户

“意象”是我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术语,它包括“意”和“象”两方面的内容。这里的“意”指的是创作主体的思想感情,这里的“象”指的是作为创作客体的客观物象。诗歌的意象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的融合,而意境则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

10楼:佳丽

简单来说

意境是情

意象是物

中源泪古诗

11楼:飞跃精灵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古诗《中源泪》原文

12楼:大麦无期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