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籍者中从选文看,项羽是个怎样的人

2020-11-22 06:35:52 字数 4734 阅读 9711

1楼:happy涓嶇煡閬

1、项羽——司马迁笔下写得最精彩的人物。司马迁通过对比、衬托等手法,通过极具个性的语言和行动,描写了项羽勇猛有余但智谋不足,粗豪率直却又缺乏政治头脑的性格特征。在司马迁的笔下,项羽既是战场上奔突驰骋、所向无敌的勇士,又是政治斗争中的失败者,可爱而又可悲,英雄而又有悲剧性。

2、司马迁抓住项羽一生中四个关键性事件:起义反秦、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垓下之围又可分为夜饮悲歌、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小段落),展示了项羽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的悲剧历史。

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籍者,下相人…"可得项羽是怎样的人?

2楼:角落行人

虽非完人 却是英雄

项王故里在今宿迁老城区内,及走近,发现项王故里的地势明显低于周围。这就一下子让我相信了这里应当是项王故居的原址。因为历史上黄河几度夺淮入海,将无数泥沙堆积到今天的苏北大地。

比如今天的徐州城下十余米处是宋朝以前的徐州,再下十余米才是汉代的彭城遗址。可见,项王故里周边地势高是黄河泥沙之故,而处低洼处的项王故里,可以推断是历代士民刻意保护的结果。

故里面积不大,也就是三进五开间农家宅院的规模。进院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置于院场**的“霸王鼎”,两边有庑廊,右手是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的全文碑刻,左手是历代文人墨客题咏项王诗作的碑刻。

第二进大堂正**是项羽的花岗石雕像。二进院落右侧有一棵当年项王手植的槐树,还有马槽和系马亭,亭内有石雕乌骓马。系马亭后面有一棵相传也是项王手植的桐树,可惜年代久远,原株的桐树早已无存,但每次老桐树枯萎之时,总会在根部有新枝再生,2200多年来一直生生不息。

二进院落左侧则有一口项家古井,古井后侧空地是项羽的练武场。第三进正屋内有一尊虞姬的雕像,布置了大体能看出秦汉古风的部分居家摆设。

从故里的建筑来看,后院的历史感较强,前院的纪念性更强些。

站在项王故里,不禁思绪万千。项羽24岁起兵,至31岁兵败垓下自刎乌江,不过8年时间。然而在短短的8年间,他凭借“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豪气,率各路诸侯一举灭掉暴秦,其间留下许多至今令人神往的可歌可泣的壮举,最有名的当数“破釜沉舟”的故事了。

后世有一咏史名联:“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其上联就是称颂项羽一举灭秦的盖世功绩的。

然而在四年的楚汉相争中,项羽失败了。他失败的原因很多,历史学家自有种种评说,大抵是匹夫之勇,妇人之仁,不善用人,以暴易暴等等。但这些都不妨碍项羽在我心目中的英雄形象,因为我深深感到做人和做事是两回事。

就像今天做个有良知的好人和做个有政绩的**是不一样的。一个**要想做成一件事,就要以“事”为中心来约束自己的思维和行为,往往为了成事会使点手腕和诡计,也会为成事而隐蔽自己身上性恶的一面;而做人就不一样了,就可以由着自己的心意行事。我们常常可以发现,某个很有政绩的**,其人品和操守都不咋的;反过来,我们也常常看到某个品格、操守都不错的人,在官场上却玩得不是很溜,就是这个道理。

咱们不妨品评一下项羽和刘邦吧。贵族出身的项羽在耍手腕上,在耍心眼上,显然不及刘邦,项羽干什么都由着性子来,不会为“霸王”的位置而委屈了自己的情感,由此也干了不少以今人的眼光看来是很蠢的事。而刘邦就不一样了,他的目标是建立自己的王朝,为此目标,刘邦能“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由大目标来支配自己的一切行动,因此刘邦成功了。

但我们冷眼旁观刘邦为实现大目标过程中而做出的种种表现,就会对刘邦的行为嗤之以鼻。相比之下,项羽就落落大方得多,连死都要死得那么壮烈,让人回肠荡气。当汉军兵围垓下四面楚歌之际,项羽首先想到的是他的美人虞姬,自为诗曰: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其儿女情长,英雄气也长!

当他率百骑突围垓下,汉军五千人追来之际,他仍率部下痛痛快快地打一仗,连杀汉军数将、数百卒,证明了他自己说的他的失败是“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及至乌江边,乌江亭长要渡他过江,以图东山再起,但他拒绝了亭长的好意:“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临死还送曾经是自己部下的吕马童一个人情——自刎后让吕马童拿自己的首级去领赏万户侯。读《史记》读到此处,相信没人不为项王的英雄气概所折服。

但我要说,对项羽的英雄行为认识最深的当属女子。首先是虞姬。虞姬是今宿迁市沭阳县人,因其兄虞子期为项王造兵器而结识项羽,英雄爱美人,美人慕英雄,遂结为夫妻。

七年间无论征战何处,虞姬皆随左右,不怕颠沛流离,只为项王开心。虞姬可贵之处还在于历史上还未留下她干政的记载,不像刘邦老婆吕雉那样拿捏刘邦。当然项王也同样有情有义,无论军情再紧急,项羽也从不弃之。

不像刘邦,军情一吃紧就把父亲太公和妻子吕雉丢下不管了。就此一点,两者人品高下立判。因此当兵困垓下,项羽发出“虞姬虞兮奈若何”时,虞姬也歌曰:

“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歌罢遂自刎。

到了距项羽乌江自刎大约1350年时的南宋,出了个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她的一生所赋的大多是清新婉约的词作。但当提起项羽时,掩不住她对英雄的崇敬,谱出了一曲流传千古的豪放诗作: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短短20字,写尽项羽的人格魅力。

英雄毕竟是英雄。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也洗不去项羽的英雄本色。从项羽的生前身后,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以成败论英雄”是至理名言,以成败论英雄太短视了!

不是吗?成功的刘邦被后世非议千载,而失败的项羽被人传颂千古。

项籍者,下相人也一文表现了项羽哪些鲜明的特点?

3楼:匿名用户

乌江江畔,他宁死不过江东,毅然拔剑自刎,令后世为其扼腕不已。宝马赠渔翁,头颅送故人,那是从容赴死的洒脱,也是西楚霸王的一世尊严:为战而生亦为战而死;宁可无愧而死,决不惭愧而生!

他的气节在他引剑向颈之时,在他英雄之躯轰然倒地之时便腾空直上九千云霄!

二十四岁起兵,三年而亡秦,称霸诸侯,号令天下,开古今未有之霸业,更有何人?只此一人而!

项羽可谓是中国古代名将史上的一颗璀璨明星,说他是军事上的天才一点都不为过。起兵八年,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霸有天下!巨鹿之战,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彭城之战,决战千里,各路诸侯皆不敌。

两次战役皆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巨鹿之战项羽主力十万,秦军三十万,且秦军乃是精锐正规部队,而楚军中存在很大一部分的农民起义军;彭城之战,刘邦及诸侯联军56万,项羽只有3万),并且都是在对己方不利的形势下大胆决策,长远谋略,谋定而后动,一举制敌,取得辉煌胜利!这两场战斗绝对可以标榜史册!尤其是彭城之战,更是军事史上的一次革新,开创了中国骑兵的先河!

沧海横流方显男儿本色,金戈铁马尽彰英雄气概!项羽无愧于霸王之称!

尽管项羽最后失败了,但他仍是一个英雄,一个真正的英雄!这一点毋庸置疑!

【项藉字羽。。。。。。。。。。皆惮籍】的题目和全文解释?从选文中,项羽的与众不同之处是什么?

4楼:萧炎好样的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

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

“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项籍,是下相人,字羽。开始起兵反秦的时候,年龄二十四岁。他的小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的将领项燕,就是被秦将王翦所杀戮的那个人。

项氏好几辈子做楚国的将领,被封在项地(原为西周时的一个小诸侯国,后为楚邑),所以姓项。 项籍少年时,学习认字写字没有完成,便放弃了;又学习击剑等武艺,也没有学成。项梁对他很生气。

项籍却说:“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剑术,一个人就可以抵挡,不值得学。

要学习成千上万人才能抵挡的本领(即兵法)。”于是项梁就传授项籍军事学知识。项籍非常高兴,大致了解兵法的意思,又不肯完成学业。

项梁曾经有罪,于是请蕲地的狱掾曹咎写信给栎阳狱掾司马欣,因此事情才得以平息,项梁杀了人,跟项籍跑到吴地去躲避仇人,他和项籍一起逃到吴中郡。吴中郡有才能的上层人士,(才能)都显露在项梁之下。每当吴中郡有大规模的徭役(古代统治者强迫人民负担的劳役,如土木工程等)以及丧葬事宜时,项梁经常为他们主持办理,暗中用兵法部署约束宾客和吴中青年,根据这个了解他们的能力。

秦始皇游览会稽郡,渡浙江时,项梁和项籍一块儿去**。项籍说:“那个人我可以取代他!

”项梁捂住他的嘴,说:“不要胡说,(否则)就要灭族了!”项梁因此认为项籍不同凡俗。

项籍身高八尺有余,力大能举鼎,才能、勇气超过常人,即使是吴中当地的年轻人也都很畏惧他。

项羽是个什么样的人?

5楼:千山鸟飞绝

项羽是英雄。在项羽之前,六国面对秦国的吞并都只是在观望的姿态,而项羽响应农民起义,带领八千江东子弟一路杀到秦朝的大本营。最后击败秦军,虽然之后被刘邦捡漏先入了咸阳宫。

项羽有情有义。即使是面对跟自己争夺权力的市井流氓刘邦,项羽依然在鸿门宴上放走了他。而在个人感情上,项羽一生到死最爱的女人也就只有一个虞姬,即使是自己四面楚歌的时候,也还是担忧虞姬和骏马的安危。

随后是项羽的个人实力,秦始皇东巡时,他还啥也不是,作为围观群众,竟放出“彼可取而代也”的狠话。他凭什么取而代之,当然要靠武力。从家族影响看,项氏系楚国贵族,世代为将,到了他这一辈,虽说国破家亡,但尚武的家风犹在,他要接过先辈手中枪,继续这种传统。

他学文不成,学剑也不成,立志要学万人敌,为此,他叔父项梁改教他兵法。在项氏的字典里,万人敌就是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