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关于美学的教学课件

2020-11-21 19:28:04 字数 6765 阅读 4795

1楼:

一、美学是一门年轻有古老的学科

1、 美学产生和发展的漫长历程

美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先有审美意识,后产生美学思想,到了近代美学才作为一门学科得以建立起来。

审美意识指的是人通过实践活动体现出来的尚不成熟、不自觉或不清晰的对自身审美需要和外在对象的审美意义,以及二者之间所构成的审美价值关系的心理反映形式,主要包括审美趣味、审美观念、审美理想等。可分为初级审美意识和高级审美意识。

美学思想比审美意识更进一步,是思想主体较自觉地对艺术、美或相关问题进行的自觉的、有一定普遍性、理论性的思考,并通过语言加以表述而产生的理论性成果。人对于美的事物之所以美在观念上进行概括和辨析,标志着人类对美进行理论研究的开始,标志着人类美学思想的形成。

美学则是有意识地对审美现象作整体性、系统性思考所获得的系统理论

原始人类生产活动中的审美实践

原始人类生产活动中的审美实践:从大量出土的原始工具中,我们就可以清晰的看到人类的审美创造从无到有,从不自觉地自觉的演变过程。

我国旧石器时代的石器还相当粗糙,器型很不规整,多为一器多用;

旧石器中期的石器在形体上明显趋向光洁、规则,并富有秩序和韵律感,功能上开始分化;

旧石器晚期和新石器时代,人类所制作的石器不仅在功能上高度分化,在选材和制作工艺上也表现出相当高的技巧和水平,而且根据用途定型化。

这种从拙到精,从粗到细的不断追求过程,不仅是技术进步的结果,而且隐藏了人们追求非功利的视觉形式快感的审美意识和动机,已包含着原始的审美内涵。

原始人的装饰

在漫长的劳动实践过程中,人类创造了最初的精神产品—装饰品。利用兽的牙、骨,以及贝壳等进行雕磨、钻孔,以期创造并美化生活。

原始艺术—— 根据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人类远古时代就已经产生了诸如绘画、雕刻、歌谣、**、舞蹈等艺术活动。

阿尔塔米拉山洞壁画

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尚书·益稷》)

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周礼·春官》)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吕氏春秋·古乐》)

伏羲作琴,伏羲作瑟,神农作琴,神农作瑟,女娲作笙簧。(《吕氏春秋·世本》)

古代人对美的思考

无论中外,神话传说中都有关于美学思考的记载。古希腊有“金苹果的传说”、中国有“女娲补天”记载。

从文献的记载来看,西方最早关于美的思考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的论述:“美是数的和谐。”中国古代最早关于美学思考的是《国语》中的“伍举论美”的记载。

2、美学作为独立学科的确立是近代发生的

“美学”这个名称以及“美学”的第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是18世纪德国的哲学家鲍姆嘉通提出的,因此他被称为美学之父,也被公认为美学学科的创立者。他第一次提出这个词是1735年的博士**《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中,后来他在1750年出版了讲义《aesthetic》(我们译为《美学》),这标志着美学的正式确立。

二、西方美学思想发展概述

从美学思考所依托的知识形态来看,西方美学大体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并且在各个阶段分别出现过占主导地位的美学形态,即:本质论美学、神学美学、认识论美学、语言论美学、文化论美学

1、本质论美学是古希腊形成的以美的本质为中心的美学思考传统。本质(essence)是古希腊思想家提出的一种主体设定,认为事物总存在着它之所以如此的核心原因,这就是本质。它有两个特征:

一是认定美的本质问题在美学中具有优先地位;二是主张本质问题存在于一切美学问题中,是美学的基础问题。如:柏拉图认为在美的现象背后存在着一个终极的美的本质——“美本身”,即“美的理念”。

“美的理念”是各种存在的美的现象得以发生存在的终极根源。

2、神学美学是盛行于欧洲中世纪的、以**教神学为主宰美学。它把本质论美学与**教神学“嫁接”起来,认为世界的美**于万能的上帝的创造。神学美学是西方美学被神学主宰的产物。

代表人物有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

3、认识论美学是欧洲17世纪发生“认识论转向”以来到19世纪的以理性问题为中心的美学。“认识论转向”是指17世纪欧洲哲学中出现的以人的理性觉醒取代神学统治的潮流,它不再相信人的知识是**于上帝,而是**于人凭借理性对世界的观察和分析。它又分为几个流派:

经验主义美学:这是17-18世纪英国的美学学派,认为审美来自人的感性经验,由此对审美感官、审美感情和审美趣味等作了**。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洛克、休谟、博克和法国的夏夫兹博里。

理性主义美学:这是17-18世纪在欧洲大陆德、法等国盛行的美学流派,认为审美来自人凭借理性而对于直接的感性经验的整理过程,主张为审美和艺术制定必要的理性秩序和规范。代表人物有笛卡尔、来布尼茨、鲍姆加登等。

德国古典美学:这是活跃于18-19世纪德国的美学流派以康德、席勒、黑格尔为代表。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系统分析了审美与无功利、形式、目的、想象、天才、自由等的联系,为美和艺术确立了独立的领域,并对崇高范畴做了开创性的论述。

席勒的《美育书简》从人的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的融汇出发,提出了“游戏冲动”的新构想,注重通过审美“游戏”去建构一个特殊的“审美王国”,并第一次从人性的完善角度论述了“美育”,将其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黑格尔的《美学》把“美”视为“理念”的辩证运动的产物,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并对古希腊至19世纪的西方艺术类型及其演变做了辩证研究,标志着西方美学的系统化和体系化达到一个极致。

科学美学:这是指19世纪后期出现的运用心理学手段研究美学问题的美学新潮,认为科学的实验方法是研究美学问题的可靠手段,主张“自下而上”地研究审美问题,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实验心理学家费希纳。

生命美学:主要指19世纪后期兴起的从生命角度解释美和艺术的德国美学流派,代表人物有叔本华和尼采。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认为,不是理性而是感性的“生命意志”才是世界的本源,同时也是悲剧艺术的**。

而尼采泽强调“权力意志”构成审美和艺术的源头,强调悲剧艺术能够使人沉醉于对生命的占有和享受之中。生命美学可以视为从感性生命角度挑战认识论美学原有的理性至上偏向的产物,在伸张被理性压抑的感性生命方面有一定积极意义。但也导致了拒绝理性而片面崇尚生命,导致了美学的非理性放纵。

美学课件有很多,得根据你自己所需要的来查找!

美学是如何形成的?

2楼:美学

古典【建筑】的庙宇要有一个神住在里面,于是【雕刻】就把具有造型艺术美的神放在庙里,供雕神所用的材料获得在本质上并非外在于精神的形式,既定内容本身所固有的形象。但是雕刻形象的躯体和感性外貌以及观念性的普遍理想即不宜于表现主体内心活动,又不宜于刻画个别事物的特殊面貌,因此就必须有能运用这两方面因素的新型艺术,才能体现宗教生活和世俗生活得内容意蕴。这种既能表达内心生活又能刻画个别事物特征的表现方式,按照造型艺术的原则来说,就要由【绘画】提供,因为绘画把形象的实在外表转化成为观念性较强的颜色现象,而且把内在心灵当作描绘的中心。

美学就在这种时候形成的~

3楼:听听吧

美学学科是怎样形成的?

众所周知,

美学并不是人类思想的普遍现象,

而是西方历史的产物。

所谓西方是与东方

的阿拉伯、

印度和中国相对的。

但西方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

而且也是一个文化和思想的概

念。同时它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也具有不同的意义。

西方首先指古希腊,

其次指古罗马帝国,

再次指以英国、

法国和德国为主的近现代欧洲,

最后也包括了不同于欧洲大陆的美国。

在此我们看到了西方的历史表现出时代的区分。

时代意味着时间的中断。

通过如此,

某一阶段和

另一阶段相分离而形成自身。西方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古希腊、中世纪、近代、

现代和后现代。每一个时代的思想主题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美学也是如此。1.

古希腊古希腊是西方精神的开端,是其源泉和摇篮。从严格意义上讲,古希腊并没有近代意义

的美学,

但一些哲学思考中却有大量的关于美、

美感和艺术的论述。

古希腊是从与“混沌”

不同的“秩序”来**问题的,

“秩序”也就是宇宙、

世界和整体。

这规定了他们认为美的

本质在于整体的和谐。

从总体上说,

古希腊美学经历了前苏格拉底时期、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

德等的发展阶段。

2.中世纪

中世纪的美学不是严格意义的美学,而是包括在其他的思想之中。中世纪思想的主题主

要是上帝、世界和灵魂。由此形成了理性神学(目的论)、理性宇宙论和理性心理学。当人

们讨论上帝、

世界和灵魂时,

也涉及到美的问题。

其主要人物有普洛丁、

奥古斯丁和托马斯

-阿奎那等。

3.近代

只是在近代,严格意义的美学亦即感性学才开始诞生,由此美学开始了它的新的历程。

作为美学的创始人,

鲍姆嘉通对于美学的定义为感性认识的科学:

它作为自由艺术、

低级认识的科学、

美的思考的意识和类推思想的艺术。

他将美规定为感性认识的完善。

完善不仅是

理论性的,而且也是实践性的

。虽然法国和英国等许多民族国家的美学都产生了丰富的思想,如法国的理性主义美学和

英国的经验主义主义美学,

但惟有德意志唯心主义美学

(一般称为德国古典美学)

达到了起

光辉的顶峰,从而和古希腊思想相媲美。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康德、席勒、谢林和黑格尔等。

美在此被理解为主体的自由。它虽然作为感性显现,但是被理性所规定的。

4 现代

现代美学主要包括了黑格尔之后到海德格尔为止的美学思想。如果说黑格尔构成了形而

上学理性哲学的终结的话,

那么海德格尔则走向了现代存在思想的边界。

因此黑格尔之后和

海德格尔之间的思想正好形成了存在的主题。

但现代哲学美学又如何与传统哲学美学相分离

呢?在传统美学的开端古希腊那里并不没有美学,

而只有诗学。

与理论科学和实践科学不同,

诗学的本性关涉于创造、

生产和给予尺度。

当然诗学在此仍被理论科学所规定,

因为比起创

造和实践,

作为理论的洞见是最高的。

只是在近代伴随着“感觉学”亦即美学的建立,

诗意的创造才获得了独立的意义。所谓的感觉就是“我感觉对象”,这里已经构成了我和对象、

主体和客体的二元关系。

至于感觉自身不是被动的,

而是主动的、创造的,

也就是德意志唯

心主义所说的“设立”。

这种意义的设立不仅规定了近代美学,

而且也规定了近代的理论理

性和实践理性(如康德、费希特和黑格尔)。

5 后现代美学

后现代哲学和美学的核心是语言问题。虽然现代思想也出现了语言的自觉,但是语言直

接和间接地被存在和思想所规定。

与此不同,

后现代思想的语言却是一种独特的语言,

因为它没有外在的规定,

如语言分析和结构主义;

同时也没有自身的规定,

如解构主义。

因为没有规定性,解构主义成为了后现代思想的标志。

中国美学

事实上,中国没有西方意义上的美学。美学在西方的历史上经历了诗学、感性学和艺术

哲学等几种形态,

其中尤其是感性学具有特别的重要性。

但中国的美学不是在感性学的意义

所使用的。

同时中国关于美与艺术的思考也没有形成“知识学”,

亦即关于知识的系统表达。

如亚里斯多德的《诗学》、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和黑格尔的《

美学》都是关于美的思考

的体系。而这在中国美学的历史上是无法寻找的。

尽管这样,我们现在还是在谈论中国美学,不过它是在极其宽广的意义上使用的。这是

因为中国传统思想中也有丰富而深刻的关于美和艺术的本性的思考。

只要美学不是狭义地规

定为感性学,

而是可以广义地规定为关于美和艺术的思考的话,

那么中国美学的历史就可以

得到承认。

当然这既要考虑到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的共同性,

也要考虑到中国美学不同于西

方美学的独特性。我们要力图避免用西方美学来衡量中国美学,或者是将中国美学西方化。

中国美学对于审美经验的论述非常广泛,

对于美、

美感和艺术也有不同的规定。

但究其根

本,中国美学认为美是作为“道之文”,

美感是“大乐与天地同和”,

艺术是“文以显道”。

这基本形成了中国美学的主题。

在中国历史上,

每一个时期都具有自己的特色。

先秦虽然是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

但儒家的社会思想和道家的自然思想是其主干,

并奠定了中国精神的基础。

如果说两汉偏重儒家

(经学)的话,那么魏晋则倡导道家(玄学)。在唐宋,则呈现出儒道禅的斗争和融合。到了明

清,中国传统思想出现了危机,并最后走向终结。

面对中国传统思想的危机,

近现代的人们都在寻找中国思想新的可能性。

这出现了三条道

路。其一是西化派,

它们试图从西方的现代化进程中找到启示。

其二是复古派,

特别是新儒

家,它们要从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开掘再生的资源。

其三是马克思主义者。

它们认为马克思的

历史唯物主义才是拯救中国的思想和现实的唯一真理。

这些思想的道路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

了中国现代的美学研究。

美学相应地出现了三种趋向。

其一引进西方美学,

其二是重构中国

美学传统,其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美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