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感知觉的规律在教学中有哪些应用

2020-11-21 18:44:04 字数 5084 阅读 1350

1楼:匿名用户

(1)知觉的概念

与感觉一样,知觉也是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心理学把知觉解释为“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由此可见,知觉与感觉相比较,具有以下的本质特征:

第一,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意义,知觉的目的是解释作用于我们感官的事物是什么,并尝试着用词去标志它,所以知觉是一种对事物进行解释的过程;第二,知觉是对感觉属性的概括,是对不同感觉通道的信息进行综合加工的结果,所以知觉是一种概括过程;第三,知觉包含有思维的因素。知觉要根据感觉信息和个体主观状态所提供的补充经验来共同决定反映的结果;①按照最大可能性的原则提出“是什么事物”的假设;②在头脑中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匹配、核对;③作出判断。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觉是人主动地对感觉信息进行加工、推论和理解的过程。

感觉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事物被感觉后才能在这个基础上被知觉、思维。感觉与知觉及其他一切心理活动是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的。

(2)知觉的生理机制

知觉是由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而实现的。知觉产生的生理机制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当事物的属性、成分同时或先后作用于同一分析器时,便引起该分析器内的神经兴奋,这时,经过大脑的分析综合活动,就形成了对事物的整体反映。

②事物的各种属性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构成复合刺激物。它们通常作用于不同的分析器。当复合刺激物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引起了大脑皮层不同区域的神经兴奋。

这时兴奋区域相互沟通,在各个分析器之间建立起暂时神经联系,同时恢复了经验中相应的暂时联系。另一方面,大脑通过分析,把事物的关键属性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并通过一系列的神经过程进行分析综合活动,实现对感觉信息的加工,从而形成事物的整体映象。③复合刺激物的各个成分以及复合刺激物之间都可以形成各种不同的相互关系。

这些关系反映在大脑中就形成了关系反射。当复合刺激物的各种成分以不同的关系相互联系、组合时,大脑就反映出不同的知觉整体。在复合刺激物各个成分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其关键性的成分。

只要关键性的成分保留,尽管其他成分改变了或丧失了,仍然不会破坏业已存在的“关系”。

在分析知觉机制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在多种分析器的活动中,常常以一种分析器为主,特别是视觉分析器和听觉分析器两者在许多知觉中起着主导作用;二是在知觉过程中,第二信号系统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在刺激物提供的信息不足时尤为明显。因为第二信号系统可以激活头脑中的第一信号系统的图式,恢复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相关的形象以补充对当前事物的知觉,使人的知觉更具有随意性和目的性。

(3)错觉

在知觉中,不论是对物或对人都可能发生不正确的反映,从而引起错觉。

错觉的种类很多,如视错觉、听错觉等,最常见的是视错觉。造成错觉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有生理的因素,也有心理的因素。

有些错觉是暂时的,一旦真相大白,错觉就会消失,但是有些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错觉,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只要条件具备,错觉就会产生。

错觉在实际活动中具有消极和积极两方面的作用。起消极作用的错觉常常混淆人的视听,扰乱人的心智,影响人的正确判断;起积极作用的错觉则已被人们广泛地加以应用,例如军事上的伪装,魔术、化装等行业的以假乱真手法等。

尽管至今还没有一种可以解释各种错觉的理论,但是,正因为人能发现错觉,找出错觉产生的条件和原因,这就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人脑能正确地反映现实。

感知觉的规律在教学中有哪些应用

2楼:点点星光带晨风

感知规律包括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协同律、组合律、和活动律等。

一、强度律

强度律体现的是感知对象的强与弱的关系,这个强与弱取决于刺激的强度,强度越高,越容易被清晰感知。因此,在教学中要求教师在讲课时,音量不要过低,板书字迹、**内容不要太小,就是为了保持一定的强度,使全班同学能听得清、看得见。

二、差异律

差异律体现的是对象和背景之间的差异。一般情况下,对象与背景差异越大,感知效果越好。因此在教学中要想使学生能很好地感知对象,就要增加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别。

因此,在教学中,板书时用白粉笔在黑板上写字,重要的部分可以用大一些的字,可以在那些字下面加点、画线,也可以用彩色粉笔。

三、活动律

活动律体现的是相对的静止和运动关系。在静止的背景上,活动的对象容易被感知,也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因此,教学中可以使用活动性教具,演示实验,放幻灯片、教学电影或录像等,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组合律

组合律体现的是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在时间上彼此接近、在空间上彼此接近或相似的刺激物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因此,教师在绘制挂图时,不要在需要学生感知的对象周围画上与之类似的线条或图形,在不同的对象之间留空或用色彩区分。

五、协同律

协同律体现的是感知阶段口眼手的协调关系。如果学生能使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同一个知觉对象,那么,从不同感官获得的信息将传递到大脑,从而获得对事物的全面的认识。

3楼:乔下之瑜

一、遵循感知觉规律,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

1.强度律.被感知的事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感知得清晰,如果感知材料过于细小,声音过于微弱,就不容易引起有效的感知,教学中要求讲述的音量不要过低,板书字迹、**内容不要太小等等,就是为了保持一定的强度,使学生看得清,听得见,比如:有的教师板书字迹太轻、太细,坐在后面的学生无法感知,弄得课堂上乱哄哄的,效果很不好。

2.差异律.这条规律表明,对象和背景在颜色、形态和强度等一个方面的差别愈大,知觉的对象就愈清晰的显现出来,对对象的感知就越清晰。因此,在教学中要想使学生能很好地感知对象,就要增大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别。

如学生在作业本上用蓝墨水写,我们教师批改作业时就用红墨水写,又如,在阅读时,我们把重要的地方划上各种标志等都是为了增强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在教师讲述上,教师运用声调的变化,使重要的内容从其他内容中突现出来,成为鲜明的感知对象;在直观教具的制作上,教师要注意对象与背景在颜色、形状、运动或静止等方面的差别,突出重点和关键,容易被学生感知到重点和难点。

3.对比律.这条规律表明,两种性质不同的对象同时或先后出现,由于大脑皮层的相互诱导作用,往往使一个人对它们的差异感知变得特别清晰,因此,在教学中,为了突出所要感知的某些对象及其性质,可以把有对比意义的材料放在一起,如颜色对比、形状对比、声音对比、人物对比、性格对比等等,例如:鲁迅的《故乡》中,通过闰土和杨二嫂的性格对比,前者显得忠厚老实,后者更突出其尖酸、刻薄、自私等性格。

还有闰土的前后对比等,通过对比加深对材料特点的感知。

4楼:匿名用户

感知觉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不自觉的潜在的意识。这种意识活动和人们的关注重视度决定了他们对事物的认知程度和记忆强度记忆时间,在教学实践中感知觉的应用非常广泛

注意和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5楼:匿名用户

参考: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正确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凡需要学生注意的对象和操作的活动,尽量赋予它们无意注意的特性

教师讲授的内容,难易要适当,让学生既能听懂又要有新意。这是引起小学生兴趣、维持对学业注意的关键。

在处理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时,教师应注意运用具体生动的教学方法,如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语言要生动形象,语调要抑扬顿挫,配以适当的表情和手势,化难为易以吸引儿童的注意。

对于教学中必须重复的东西,如课文的熟读、同一类题的反复练习活动,教师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以保持其新颖性。

2.尽量减少与教学无关的对象或活动的刺激作用

教室的布置要相对稳定。在直观教具的运用中,背景材料必须淡化,出示的时间要适当,切忌过早显示。下半节课才用的教具,不要在一上课就暴露在学生眼前。

教师的服饰、发型不宜过于耀眼,有的教师换了新装或理了新发型后,往往在上课前先到学生面前“亮亮相”,这种做法可以有效地减弱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分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迅速妥善处理偶发事件。如天气骤变、学习条件恶化(突然阴雨、停电、室外嘈杂等)、学生病倒或严重违纪事件等,教师既不能熟视无睹,也不能惊慌失措,要以自己平静的情绪与学生一起审慎、迅速地处理好,保持课堂教学秩序的稳定。

在课间休息时,不宜让学生做激烈的或竞赛性的游戏活动,以防止学生因过度兴奋而不能将注意及时转移到课堂上。

(二)利用课内外活动帮助学生学会组织和发展自己注意的能力

1.提高活动的目的性

在学习或其他活动中,教师应提出具体的目的、要求、内容及具体方法,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集中注意对完成活动的重要性并懂得如何正确地组织自己的注意,切忌离开教材本身,离开儿童的知识经验,用一些空洞抽象的说教来动员小学儿童的注意。

2.激发学习动机

要让小学儿童体验到自身学习的成功,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这是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的最有效的手段。教师要充分肯定小学儿童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批改作业时要尽量挖掘学生优点,评分宜从宽;对于他们的不足之处,要正面引导。

如对每次作业应用红笔做出肯定的标志,如用“√”“古”“优”等;定期展示班级学生的学习成果,对每个学生的进步予以及时的肯定和精神奖励等。当学生看到自己学习被肯定,便会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地培养对学习的兴趣,更加努力地注意学习活动。

3.训练良好的注意习惯

训练良好的注意习惯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能高度集中注意而不分心和能迅速转移注意而少惰性。教师可选择一些有一定难度,需要集中注意才能完成的任务交给学生,让他们解决。

任务既可以结合课程,也可以是纯训练性的,教师可根据要求自行设计问题。如,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或组织抢答题竞赛,以培养他们高度集中的注意能力。又如将不同学科、不同性质的问题交叉随机地呈现,以训练学生注意灵活转移的能力等等。

小学生不可能对枯燥无味的简单任务保持长期稳定的注意。注意的稳定性是为完成一定的目的任务服务的,因此注意的核心是讲求实效,而不是追求貌似注意的状态,因为这种状态不但无助于完成当前的任务,而且更严重的是会养成心猿意马、疲疲塌塌等不良注意习惯,它将极大地妨碍学习的效果。

(三)运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转换的规律,让学生在有目的的学习活动中,快乐地学习

高度集中注意要消耗相当的体力和脑力。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必定使人疲惫不堪。怎样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积极地注意而又不疲劳呢y在一天的学习活动中,在一节课乃至在解决一个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转换的规律,把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交融在每一个认识活动中。

如,一节课中教学内容安排应有难有易,教学方式应稳中有变,使小学生的注意有张有弛。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有机联系,尽量杜绝造成注意涣散的机会,使小学生快乐地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注意的转换简单地归结为让两种注意按着一定的程式轮番交替地出现。

教学是一门极其复杂的艺术,它只有一般的规律可循,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仿效。在如何运用两种注意转换规律的问题上同样如此。

在教学中如何运用感知觉的规律,如何在教学中运用感知觉的规律以及如何

1楼 匿名用户 数学是研究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科学。它不受任何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强烈地显现这一本质属性。然而,在古代各个时期不同的文化传统中,数学的表现形式往往也不尽相同,各自呈现出自己的特征。 比如中国古典数学在表现形式 思维模式 与社会实际的关系 研究的中心以及发展的历程等许多方面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