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天文地理对于分野的记载都有哪些

2020-11-21 18:40:46 字数 6040 阅读 4830

1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有关分野的观念,起源很早。《周礼.春官.宗伯》就有“以星土辨九州之地”,以观“天下之妖祥”的记载,已经开始将天上不同的星宿与地上不同的州县和国家一一对应起来了。

天上的分区,大致是以二十八宿配十二星次,地上则配以国家或地区。

古籍中天文地理分野的记载很多,比如在《汉书.地理志》中,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地理分野是:魏地,觜、参之分野;周地,柳、七星、张之分野;韩地,角、亢、氐之分野;赵地,昴毕之分野;燕地,尾、箕分野;齐地,虚、危之分野;宋地,房心之分野;卫地,营室、东壁之分野;楚地,翼、轸之分野;吴地,斗分野;粤地,牵牛、婺女之分野。

事实上,天地对应关系的分组,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比如《史记.天官书》中对恒星分野只列出8个国家,除地域与恒星对应外,还记载了五星与国家的对应关系。

古籍中天文地理分野的记载有哪些?

2楼:北京创典文化

有关分野的观念,起源很早。《周礼噝春官噝宗伯》就有“以星土辨九州之地”,以观“天下之妖祥”的记载。就已经开始将天上不同的星宿,与地上不同的州、国一一对应起来了。

天上的分区,大致是以二十八宿配十二星次,地上则配以国家或地区。

古籍中天文地理分野的记载很多,比如在《汉书噝地理志》中,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地理分野是:魏地,觜、参之分野;周地,柳、七星、张之分野;韩地,角、亢、氐之分野;赵地,昴、毕之分野;燕地,尾、箕分野;齐地,虚、危之分野;宋地,房、心之分野;卫地,营室、东壁之分野;楚地,翼、轸之分野;吴地,斗分野;粤地,牵牛、婺女之分野。

中国地理方面的古书有哪些??

3楼:文学尝试

中国地理方面的古书有《汉书·地理志》、《水经注》、《梦溪笔谈》、《太平寰宇记》、《徐霞客游记》等等。

一、《汉书·地理志》

《汉书·地理志》包括上、下两分卷,是东汉班固新制的古代历史地理之杰作。

该书叙述汉以前的地理沿革,着重写了《禹贡》九州和《周官》九州;接着叙述西汉的地理,以郡国为条,用本文加注的形式,依次写各郡国及其下属县、道、侯国的地理概况,诸如郡县的民户、人口,废置并分更名的历史,各项特产,都尉、铁官、盐官、工官等治所,山川湖泽,关塞要隘,名胜古迹,道路交通,等等。

二、《水经注》

《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

该书所记大小河流有1252条,所记湖泊、沼泽500余处,泉水和井等地下水近300处,伏流有30余处,瀑布60多处,各种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风灾、蝗灾、**等,记载的水灾共30多次,**有近20次。

记各种地貌,高地有山、岳、峰、岭、坂、冈、丘、阜、崮、障、峰、矶、原等,低地有川、野、沃野、平川、平原、原隰等,仅山岳、丘阜地名就有近2000处,喀斯特地貌方面所记洞穴达70余处,植物地理方面记载的植物品种多达140余种,动物地理方面记载的动物种类超过100种。

三、《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历史地理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成书于北宋,作者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

全书有十七目,凡609条。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地理、化学、生物等各个门类学科,其价值非凡。

四、《太平寰宇记》

《太平寰宇记》是古代中国地理志史,记述了宋朝的疆域版图。广泛引用历代史书、地志、文集、碑刻、诗赋以至仙佛杂记等,计约二百种,且多注明出处,保留了大量珍贵的史料。

《太平寰宇记》作者为北宋地理学家、文学家乐史。《太平寰宇记》撰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3)。

五、《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创作的一部散文游记,在原稿的基础之上,王忠纫手校、季梦良续成稿本,成书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

《徐霞客游记》是系统考察中国地貌地质的开山之作,同时也描绘了中国大好河山的风景资源,此外优美的文字也使之成为文学佳作,在地理学和文学上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4楼:

《尚书·禹贡》

各正史地理志,《汉书·地理志》之后,几乎各正史都有地理志

《水经注》北魏郦道元,关于古代河道水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梦溪笔谈》北宋,沈括,因为是笔记体**,内容很杂,只有少部分关于地理的零星记载。

《徐霞客游记》明,徐霞客,旅游笔记。

《元和郡县图志》唐,李吉甫,我国现存最早的地理总志。唐代各地郡县大小、地形、物产

《中国历史地图集》,1983年,谭其骧主编

《山海经》,关于古代地理的传说记载,其中《山经》部分比较可信。

《法显传》,又称《佛国记》,南北朝,法显,记载法显西行求法的经过,以及所经历的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城池、宗教、风俗等情况。五世纪时佛教、中西交通的重要史料。

《大唐西域记》,记载唐僧玄奘西行取经风闻的游记。

《太平寰宇记》,北宋,乐史,宋代地理总志,与《元和志》体例相袭。

《临安三志》,即《乾道临安志》周淙、《淳佑临安志》、《咸淳临安志》潜说友,分属南宋前、中、后三期,反映临安在南宋时期发展的全过程,研究南宋杭州发展和古都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

《通鉴地理通释》,南宋,王应麟,诠解《资治通鉴》地理内容的著作。

《吴中水利书》,北宋,单锷,古代太湖地区水利情况及治理方针。

《宋史·河渠志》

《河源志》元、历史上封建王朝首次派人员考察黄河源的地理文献。

《资治通鉴》胡三省地理注

“三通”地理篇,《通典》唐,杜佑,《通志》南宋,郑樵,《文献通考》元,马端临

《读史方舆记要》,明清,顾祖禹,以明末清初政区为序,记述各种历史地理资料。

《华阳国志》晋,常璩,记载汉晋时期巴蜀、汉中、南中的历史、风土和人物。

《肇域志》、《天下郡国利病书》,清,顾炎武

因为开始是按记忆打的,后来找了笔记出来,所以顺序比较乱,全是手录的,也没有分类,有自然,也有人文、水利、地图各方面专著。

大体也就这么多了,其他不很常用和少见的没有写。

关于古代地理,在学科上的称法叫历史地理。如果想初步研究历史地理,最简单的方法去找一本《中国历史地理概述》,邹逸麟,旧版或修订版都可以。

5楼:匿名用户

水经注,和徐霞客游记是最出名的。

6楼:

《水经注》、《徐霞客游记》、《山海经》、《梦溪笔谈》

7楼:尘封以久的希望

郦道元的《水经注》

《水经》

8楼:浮云杀

山海经,水经注,水经

9楼:匿名用户

《徐霞客游记》明地理学家

古人讲星宿与地域统一起来,提出分野概念,请问具体是怎么划分的?

10楼:匿名用户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中可见的星分成二十八组,叫做二十八宿,东西南北四方各七宿。东方苍龙七宿是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是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是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是井、鬼、柳、星、张、翼、轸。印度、波斯、阿拉伯古代也有类似我国二十八宿的说法。

二十八星宿,又名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它把南中天的恒星分为二十八群,且其沿黄道或天球赤道(地球赤道延伸到天上)所分布的一圈星宿,它分为四组,又称为四象、四兽、四维、四方神,每组各有七个星宿,其起源至今尚不完全清楚。

最初是古人为比较日、月、金、木、水、火、土的运动而选择的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记。“宿”的意思和黄道十二宫的“宫”类似,是星座表之意。表示日月五星所在的位置。

到了唐代,二十八宿成为二十八个天区的主体,这些天区仍以二十八宿的名称为名称,和三垣的情况不同,作为天区,二十八宿主要是为了区划星官的归属。

二十八宿从角宿开始,自西向东排列,与日、月视运动的方向相同:

东方称青龙:角木蛟 亢金龙 氐土貉 房日兔 心月狐 尾火虎 箕水豹;

南方称朱雀:井木犴 鬼金羊 柳土獐 星日马 张月鹿 翼火蛇 轸水蚓;

西方称白虎:奎木狼 娄金狗 胃土雉 昴日鸡 毕月乌 觜火猴 参水猿;

北方称玄武:斗木獬 牛金牛 女土蝠 虚日鼠 危月燕 室火猪 壁水獝。

(龟蛇合一称玄武) [编辑本段]【九野】  《淮南子·天文训》将二十八宿分成九野:

**钧天 角宿 亢宿 氐宿 二十八星宿图

东方苍天 房宿 心宿 尾宿

东北变天 箕宿 斗宿 牛宿

北方玄天 女宿 虚宿 危宿 室宿

西北幽天 壁宿 奎宿 娄宿

西方颢天 胃宿 昴宿 毕宿

西南朱天 觜宿 参宿 井宿

南方炎天 鬼宿 柳宿 星宿

东南阳天 张宿 翼宿 轸宿

11楼:匿名用户

这个问题很深奥,它涉及到很多方面

我国古代的占星家是如何进行“天文分野占”的?

12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天文分野占也是古代星占理论的一部分。我国古代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我国古代占星术认为,地上各周郡邦国和天上一定的区域相对应,在该天区发生的天象预兆各对应地方的吉凶。

这种天区与地域对应的法则,便是分野理论。有关分野的观念,起源很早。《周礼·春官·宗伯》就有“以星土辨九州之地”,以观“天下之妖祥”的记载。

就已经开始将天上不同的星宿,与地上不同的州、国一一对应起来。天上的分区,大致是以二十八宿配十二星次,地上则配以国家或地区。

古籍中天文地理分野的记载很多,比如在《汉书·地理志》中,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地理分野是:魏地,觜、参之分野;周地,柳、七星、张之分野;韩地,角、亢、氐之分野;赵地,昴毕之分野;燕地,尾、箕分野;齐地,虚、危之分野;宋地,房心之分野;卫地,营室、东壁之分野;楚地,翼、轸之分野;吴地,斗分野;粤地,牵牛、婺女之分野。

事实上,天地对应关系的分组,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比如《史记·天官书》中对恒星分野只列出8个国家,除地域与恒星对应外,还记载了五星与国家的对应关系。在天与地的对应关系建立以后,占星就有了一个基础。

这样,当天上某个区域或星宿出现异常天象时,它所反映出的火灾、水灾、兵灾、瘟疫等,就有一个相应的地域可以预言。

求高人帮我归纳一下古文中的天文地理常识

13楼:苍嵘

”参宿是益州(今四川)的分野,井宿是雍州(今陕西、甘肃大部)的分野,蜀道跨益、雍二州。”形容雄兵出师惊天动地的场面,参星即参宿。

【四象】参见“二十八宿”条。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分野】古代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是说江西南昌地处翼宿、轸宿分野之内。

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

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 星宿,分野,扪参历井。二十八宿的名称,自西向东排列为:

东方苍龙七宿(角、亢kang、氐di、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mao、毕、觜zt、参shen)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en)。

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

具体说就是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的分野,某星宿当作某州的分野,或反过来把某国当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当作某星宿的分野。扪参历井是说入蜀之路在益、雍两州极高的山上,人们要仰着头摸着天上的星宿才能过去。”夸饰地描写星光灿烂、照耀宫阙殿堂的景象。

唐代温庭筠的《太液池歌》:“夜深银汉通柏梁,二十八宿朝玉堂。”

古人认为人间有功名的人是天上星宿降生的,这是迷信说法。 古代常用天文历法词语

【星宿】宿(xiu),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是说物产华美有天然的珍宝,龙泉剑光直射斗宿、牛宿的星区。

东方七宿如同飞舞在春天夏初夜空的巨龙,故而称为东官苍龙

北方七宿似蛇、龟出现在夏天秋初的夜空,故而称为北官玄武

西方七宿犹猛虎跃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而称为西官白虎

南方七宿像一展翅飞翔的朱雀,出现在寒冬早春的夜空,故而称为南官朱雀。

如王勃《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范进中举》:“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刘禹锡诗:“鼙鼓夜闻惊朔雁,旌旗晓动拂参星。

【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

李白《蜀道难》:“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古代对于彗星的记载都有哪些内容,中国古代对于彗星的观测有哪些记载?

1楼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我国很早就有彗星记事,并给彗星以孛星 长星 蓬星等名称。彗星记录始见于《春秋》记载 613年7月,有星孛入于北斗。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次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 《史记 六国表》记载 秦厉共公十年彗星见。 秦厉共公十年就是周贞定王二年,也就是公元前467年。这是哈雷彗星的又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