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赫斯的镜子与面具要表达什么意思

2020-11-21 16:04:35 字数 5897 阅读 3121

1楼:爱菲乐

这些也仅仅是我看过后能想到的 ,一孔之见

最初只看到题目时,觉得镜子是真实的,而面具是伪装的。但是读完第一部分,发现其实镜子是一种虚幻的,而面具是伪装的,都和真相是相对的。

第一次,诗人精雕细琢所有的辞藻,引经据典来换取了掌声和赞美,这就像镜子里的虚幻,它能换来赞许,但是满朝文武,甚至挤在门口的人都看样学样,尽管一个字都没有听清并且毫无反应。脉管里的血流并没有加速。手没有抓起弓箭。

谁的脸色都没有变。谁都没有发出战斗的呐喊,谁都没有挺起胸膛面对北欧海盗 它靠文字外在的华丽吸引来的不过是人们的眼球,但读到深处发现没有实质,内容终究不是人们心底的声音,不是真实的反映,所以没有人会去拥护它。从另一方面,这个国家的现实情况是这一年瘟疫流行,叛乱频仍,而国王却在讴歌自己的战功,他和诗人的做法正是在民生疾苦的时代****,他们的做法就像是呈现虚幻世界的镜子。

第二次,诗人是靠一种怪异的方式给人们悬念、惊讶、使人目瞪口呆。愚昧无知的人看不出它的妙处,只配有学问的人欣赏,如果说第一次是靠改变外在来吸引人,这次就是通过追求与众不同的怪异使人们的解读过程更曲折、更得来不易而达到目的。就像是面具一样,面具吸引人们的关注在于它给人悬疑,让人看不到面具后面的事物,这种猜测和探索的过程让人印象深刻,当人们看着面具时在意的不是面具本身,而是经历这种过程。

所以,即便这次诗人换了方法,依旧不是服务于现实,只是靠悬疑吸引人们驻足。

无论是银的镜子还是金的面具,无论是外表华丽引人注目还是得来不易使人回味,回避了现实的东西都是没有灵魂的空壳。(镜子和面具不仅代表了文章,也代表了许多人面对和处理事物的一种态度。)

而第三次,诗人进来时某些东西(并不是时间)在他脸上刻画了皱纹,改变了模样。他的眼睛仿佛望着老远的地方,或者瞎了。这就铺垫了诗人的改变,他不会再像以前那样,相反,他能够去认识、去接受、去承载,并且他一直说他“欠缺勇气”也说明了直面现实承认真相的沉重。

不管他的那一句诗是什么,那一定是源于真相的一句话。好的文章,或者说一切好的事物都是这样,只要存在得真实,不需要任何加工,哪怕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甚至是丑陋,才是灵魂所在。只有如此,才能得到最终的认可和共鸣。

文中所说的罪孽、美的罪孽,就是指:即使现实丑陋也必须承认并承担,而修饰掩盖后即使美丽,欺骗的行为也是罪恶。

最终,国王赐了一把匕首,匕首是残忍的,然而回顾前文说的当时不堪入目的现实,正是一把存在于他们生命中的匕首,无法回避,诗人接过匕首,也接过了现实。他们以死亡(虽说是自杀)和贫穷的命运告终,也是要说明,谁都无法逃脱现实命运的裁决,也无法逃脱现实的惩处——无论是来自外界的还是来自自己的。

博尔赫斯的镜子与面具要表达什么意思

2楼:爱菲乐

这些也仅仅是我看过后能想到的 ,一孔之见

最初只看到题目时,觉得镜子是真实的,而面具是伪装的。但是读完第一部分,发现其实镜子是一种虚幻的,而面具是伪装的,都和真相是相对的。

第一次,诗人精雕细琢所有的辞藻,引经据典来换取了掌声和赞美,这就像镜子里的虚幻,它能换来赞许,但是满朝文武,甚至挤在门口的人都看样学样,尽管一个字都没有听清并且毫无反应。脉管里的血流并没有加速。手没有抓起弓箭。

谁的脸色都没有变。谁都没有发出战斗的呐喊,谁都没有挺起胸膛面对北欧海盗 它靠文字外在的华丽吸引来的不过是人们的眼球,但读到深处发现没有实质,内容终究不是人们心底的声音,不是真实的反映,所以没有人会去拥护它。从另一方面,这个国家的现实情况是这一年瘟疫流行,叛乱频仍,而国王却在讴歌自己的战功,他和诗人的做法正是在民生疾苦的时代****,他们的做法就像是呈现虚幻世界的镜子。

第二次,诗人是靠一种怪异的方式给人们悬念、惊讶、使人目瞪口呆。愚昧无知的人看不出它的妙处,只配有学问的人欣赏,如果说第一次是靠改变外在来吸引人,这次就是通过追求与众不同的怪异使人们的解读过程更曲折、更得来不易而达到目的。就像是面具一样,面具吸引人们的关注在于它给人悬疑,让人看不到面具后面的事物,这种猜测和探索的过程让人印象深刻,当人们看着面具时在意的不是面具本身,而是经历这种过程。

所以,即便这次诗人换了方法,依旧不是服务于现实,只是靠悬疑吸引人们驻足。

无论是银的镜子还是金的面具,无论是外表华丽引人注目还是得来不易使人回味,回避了现实的东西都是没有灵魂的空壳。(镜子和面具不仅代表了文章,也代表了许多人面对和处理事物的一种态度。)

而第三次,诗人进来时某些东西(并不是时间)在他脸上刻画了皱纹,改变了模样。他的眼睛仿佛望着老远的地方,或者瞎了。这就铺垫了诗人的改变,他不会再像以前那样,相反,他能够去认识、去接受、去承载,并且他一直说他“欠缺勇气”也说明了直面现实承认真相的沉重。

不管他的那一句诗是什么,那一定是源于真相的一句话。好的文章,或者说一切好的事物都是这样,只要存在得真实,不需要任何加工,哪怕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甚至是丑陋,才是灵魂所在。只有如此,才能得到最终的认可和共鸣。

文中所说的罪孽、美的罪孽,就是指:即使现实丑陋也必须承认并承担,而修饰掩盖后即使美丽,欺骗的行为也是罪恶。

最终,国王赐了一把匕首,匕首是残忍的,然而回顾前文说的当时不堪入目的现实,正是一把存在于他们生命中的匕首,无法回避,诗人接过匕首,也接过了现实。他们以死亡(虽说是自杀)和贫穷的命运告终,也是要说明,谁都无法逃脱现实命运的裁决,也无法逃脱现实的惩处——无论是来自外界的还是来自自己的。

《镜子与面具》博尔赫斯,**主题是什么?

3楼:匿名用户

最终,国王赐了一把匕首,匕首是残忍的,然而回顾前文说的当时不堪入目的现实,正是一把存在于他们生命中的匕首,无法回避,诗人接过匕首,也接过了现实。他们以死亡(虽说是自杀)和贫穷的命运告终,也是要说明,谁都无法逃脱现实命运的裁决,也无法逃脱现实的惩处——无论是来自外界的还是来自自己的。

博尔赫斯的作品,全部。

4楼:mistake蝈蝈是

你好 我这里给你整理了作者博尔赫斯全部**txt格式的72部 希望可以得到您的采纳

整理不容易 看到的给点个赞 万分感谢

链接 https://pan.baidu.***/s/1m2feys8c_factnafqvevxq

提取码 etp4

5楼:匿名用户

诗集《面前的月亮》

6楼:匿名用户

交叉小径的花园、刀疤、秘密的奇迹、凤凰教派、另一次死亡、扎伊尔、两位国王和两个迷宫、阿莱夫、瓜亚基尔、另一个人、镜子与面具、沙之书、作恶多端的蒙克-伊斯曼、环形废墟、南方、德意志安魂曲、神的文字、等待、第三者、遭遇、决斗、马可福音、乌尔里卡、一个厌倦的人的乌托邦、闯入的女人、杀人不眨眼的比尔-哈里根、巴比伦彩票、博闻强记的富内斯、死亡与指南针、结局、永生、死于自己的迷宫的阿本、小人、布罗迪报告、代表大会

推荐博尔赫斯的经典**

7楼:兜兜

小径分叉的花园 沙之书 最经典

这两篇是我高中的时候看的,当时就有眼前一亮心潮澎湃的感觉。

死亡与指南针也不错。其实你看过的都是比较经典的了。

如果真喜欢的话,推荐买一本《博尔赫斯**集》。浙江文艺出版社的。

8楼:零点依水

他的短篇**和诗集都很不错,极力推荐!!!

9楼:中南教父

我刚看过博尔赫斯全集,说实话每部都是经典。建议你先看看《小径分叉的花园》

博尔赫斯的作品有哪些?

10楼:我是龙的传人

诗歌:《红色的旋律》

11楼:阿淼

重要短篇**集《恶棍列传》(1937)、《小径分岔的花园》(1941)、《阿莱夫》(1949)、《死亡与罗盘》(1951)、《布罗迫埃的报告》(1970)等。还译有卡夫卡、福克纳等人的作品。 心狠手辣的解放者莫雷尔 作恶多端的蒙克·伊斯曼 杀人不眨眼的比尔·哈里根 玫瑰角的汉子 双梦记及其他 巴比伦彩票 小径分岔的花园 环形废墟 博闻强记的富内斯 刀疤 叛徒和英雄的主题 死亡与指南针 秘密的奇迹 关于犹大的三种说法 结局 凤凰教派 南方 永生 釜底游鱼 神学家 武士和女俘的故事 塔德奥·伊西多罗·克鲁斯小传 埃玛·宗兹 阿斯特里昂的家 另一次死亡 德意志安魂曲 阿维罗斯的探索 扎伊尔 神的文字 死于自己的迷宫的阿本 两位国王和两个迷宫 等待 门槛旁边的人 阿莱夫 第三者 小人 罗森多·华雷斯的故事 遭遇 胡安·穆拉尼亚 老夫人 决斗 决斗(另篇) 瓜亚基尔 马可福音 布罗迪报告 另一个人 乌尔里卡 代表大会 镜子与面具 一个厌倦的人的乌托邦 阿韦利诺·阿雷东多 沙之书 闯入的女人 关于犹大的三种说法 叛徒和英雄的故事

12楼:匿名用户

以下是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相关资料:

博尔赫斯(j***e luis b***es)(1899~1986)阿根廷诗人、**家兼翻译家。博尔赫斯的主要作品有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激情》(1923)、《面前的月亮》(1925)、《圣马丁牌练习簿》(1929)、《阴影颂》(1969)、《老虎的金黄》(1972)、《深沉的玫瑰》(1975),短篇**集《恶棍列传》(1937)、《小径分岔的花园》(1941)、《阿莱夫》(1949)、《死亡与罗盘》(1951)、《布罗迫埃的报告》(1970)等。还译有卡夫卡、福克纳等人的作品。

其作品文体干净利落,文字精炼,构思奇特,结构精巧,**情节常在东方异国情调的背景中,荒诞离奇且充满幻想,带有浓重的神秘色彩。

13楼:百度用户

博尔赫斯仅以短篇**跻身叙事大师之列,这样的作家整个二十世纪数不出几位,除他之外大概只是鲁迅和巴别尔。通常认为,在几乎由商业出版主导的文学世代,像短篇**这种比较纯粹的写作形式颇难进入大众视野,其实对真正的高手来说写什么都不是问题。博尔赫斯不仅东西短小,写得也不多,一生只写了七十个短篇,可是他却拥有最多的西班牙语读者,而且更将整个世界带入自己的故事迷宫。

要讲艺术风格,博尔赫斯跟鲁迅、巴别尔大相径庭。如果说后二者是以焦灼的眼光来审视世界,那么博尔赫斯倒分明凸现一种玩味人生的意趣。 博尔赫斯自己说过,他写的故事“旨在给人以消遣和感动,不在醒世劝化”(《(布罗迪报告)序言》),这话有点半真半假,他极富智慧和性情的作品充满匪夷所思的幻想,却也总是直指人心。

譬如,在《南方》、《马可福音》、《第三者》那些作者自己最得意的故事中,叙述的法则往往就是精神与现实的错位,多半是冥顽不化的什么东西把人逼到了死角。大作家注定要完成**命运的使命,调侃也好,悲悯也好,其心中自有承载。 博尔赫斯是最具颠覆性的叙述者,对传说或是见诸记载的人物、事件进行“重述”是他驾轻就熟的惯用手法,照他自己说就是“篡改和歪曲别人的故事”(《(恶棍列传)1954年版序言》)。

他用这种方式演绎事物的诸多可能,以表现这个世界的多姿多彩和多灾多难,于是时空的多维关系和现实的多重构成渐而抽绎出迷宫式的画卷。“迷宫” 和“镜子”是博尔赫斯**里常用的意象,那些接连分岔的路径和多重折射的镜像似乎让人联想到卡夫卡的无限之意,但这里完全没有那种难以忍受的延宕,倒是花样迭出的变数叫你应接不暇。 颠覆并不只是“重述”,博尔赫斯笔下更有别的套路,譬如《刀疤》以人称转换颠倒英雄与叛徒的身份,譬如《马可福音》中那个自由思想者竟播撒了造神之愿……这些反向逆求的手法不只使作品平添几分阅读趣味,更是把某些靳固不移的东西重新抖搂了一遍。

颠覆,说到底是一种批判意图。在《死亡与指南针》一篇中,博尔赫斯嘲弄世人迷恋规律的文化理念,断案者一味从犹太教的历史暗雾中去推究事物的因果关系,未料凶犯正是利用那些宗教传说布设迷障,而一切只是始于走错房间的偶然事件。其实,历史未尝不是走错房间之后的将错就错,面对那些因果倒置的文化诠释,博尔赫斯含而不露的微笑中永远带有哲学的沉思。

在他最重要的作品《小径分岔的花园》中,无限中的偶然便是一个叙述主题,而如此形而上学的**竟采用侦探推理的悬疑手法加以表现,不能不说是一桩有趣的文学实验。 令人惊讶的是,饱学多识的博尔赫斯实在没有一点学究气。他不仅将艺术与哲理熔铸一体,也每每将不同体裁和叙述手法熔于一炉,在他眼里**压根就是一种没有文体界限的东西。

在他创作起步的年代,新招迭出的乔伊斯和卡夫卡早已把人耍得一愣一愣,他倒是一眼看穿了人家的家数渊源,所以他能大模大样地绕过现代主义的墙门走得更远。比起那些喧嚣玩世的现代派大师,博尔赫斯总是多了几分优雅与从容。读他的**,有时恍惚觉出某些十九世纪作家的叙述口吻,如此娓娓而言的典雅之风,不禁让人往心里去追寻往昔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