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的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以及简要的赏析

2020-11-20 17:35:55 字数 5498 阅读 5884

1楼:花下雨台

《苏州园林》是叶圣陶老先生的一篇经典的范文,是给学生进行学习的优秀典范。历来的人们的观点都认为这是一篇结构精巧严谨的典范说明文。所以一般执教者在进行教学时,也默认了这样一种规律,先定位为说明文,然后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在了解一下说明方法,说明特征,说明顺序等,接着赏析一下文中的修辞或者写得比较优美的地方。

这样的教学是挺规范的,但是,总觉得好像缺了点儿什么。今天在研究课文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小问题,作者似乎总在把苏州园林和图画联系在一起来介绍。于是,留了个心,顺着这个思路,把作者的这些蛛丝马迹寻找出来,一一列举,还真的发现这篇说明文越看越有味道,越来越值得玩味了。

首先,老先生先写了自己所游的十多处苏州园林的总印象,认为这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一词,足以证明了苏州园林的建筑价值和艺术价值。接着直接指出,苏州园林在各个园林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那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图画”。可见,叶老的这篇文章就是抓住苏州园林设计的图画美来具体介绍的。

先总体介绍图画美的四个表现: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

从苏州园林的不讲究对称来具体说明,在联系到美术画的不对称表现出的自然之趣。很显然,作者向要说的是苏州园林的不讲究对称同样也是为了表现自然之趣。

再到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也很有讲究:可以说不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重峦叠嶂,或者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宽畅的就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上假如成河道,往往安排决不雷同的桥梁。

池沼的边沿很少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不由得让人联想起柳宗元的《小石潭记》里的描述“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和“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两者可谓是神似。由此可见苏州园林的设计者们所追求的这样的一种自然之趣。

更何况,还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些都是为了取得称为一副画的效果。不仅如此,还在池沼里养金鱼或各色鲤鱼,还种上荷花或睡莲,游人们在观赏“鱼戏莲叶间”的图画的时候,自然也很容易联想到《诗经》里的民歌:“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自然也就感染了柳宗元所感受到的“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的单纯的快乐。

人的审美感受也就不仅停留在优美的图画,更有朗朗上口的诗文的魅力了,自然也就更能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了。

在提到苏州园林的栽种、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树木的俯仰生姿,相间自然让四季都不寂寞,几个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本身就是一副绝好的图画,假如在开满花,简直就是珠光宝气的美人了,朴素的园林也有了富贵之气。

至于花墙、廊子,镂空的图案,大镜子,更是使得整个园林的景致富有层次,错落有致。至此,从布局、配合、映衬、层次来看,苏州园林都已经很完美。但是即使如此,设计者们更是连细小的细节也不放过。

每一个角落的图画美:比如阶砌旁的草、墙上的爬山虎,白墙前的竹子芭蕉;门、窗的图案设计雕琢;色彩的基调,极少彩绘,为的是突出草木,给人安静闲适的感觉以及花开时节更能映衬出花的明艳。

自始至终,作者都在紧紧扣着图画美来阐述苏州园林的完美,在介绍着设计者的设计精巧以及苏州园林的文化内涵。它不仅仅是建筑上的艺术,不仅仅是人创设优美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的艺术,更是融合了诸多中国传统审美理论和艺术理论的结晶。

苏州园林说明方法语句欣赏

2楼:匿名用户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3楼:小青虫的梦

擦 大神啊! 还能不能再复制啊!!!!!±

苏州园林的说明语言

4楼:胡闹糖果

说明语言的特点:

说出下列句加粗的词的作用——

⑴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⑵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⑶中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⑷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⑸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答案:⑴“据说”是留有余地的说法,很有分寸。表明用语准确,严密。

⑵ “务必”“无论”“总是”表明设计者坚定的追求,起强调突出作用。表明用语准确,严密。

⑶“绝大部分”是从范围上作出限制。表明用语准确,严密。

⑷“极少”则从数量上加以限制。表明用语准确,严密。

⑸“大多”在范围上限制,概括一般现象,不排除个别池沼没有引用活水的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苏州园林、说明结构。说明对象。说明语言。还有说明方法并分析好处。

5楼:我不是他舅

本文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尽管文中没有提到任何一个园林的名字,没有描述某一处具体的景色,但读者得到的关于苏州园林的知识,是全面、明确的。同时,读者也从中获得了一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苏州园林的特点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换句话说,也就是“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苏州有许多名园,如拙政园、网师园、留园、沧浪亭、狮子林等是其中最突出者,即以这些园林而论,它们的建筑、山水、花木各不相同,各有特点,这些名园也从而具有了各自的风格与生命力。如何从这些面貌、风格各不相同的园林中概括出共同点来,大非易事。作者巧妙地从游览者的角度,从苏州园林给游人留下的印象着眼,“硬”是从不同中找出同来。

中国园林艺术和诗、画艺术相通,中国园林一向被誉为如诗如画,因此,作者的这种作为游览者的感受是精当的、恰切的,这也表明作者深厚的艺术修养。另外,对于“图画”,我们也应该深究一下,才能更好领会苏州园林的特点。一般说来,图画中描绘的景致既来自自然,又高于自然,画家将自然天成的景色进行抽取、提炼、集中,然后创作出既不悖于自然之理又更具有美感的画图来。

据此,我们可以领会到,苏州园林的美是经过精心安排而又不损自然的美。“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眼前总是”强调了苏州园林是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苏州园林的说明方法,要原文的句子和说明方法? 20

6楼:匿名用户

如果你想写一篇关于苏州园林的说明方法的话,我要写好之后才能够告诉你。

苏州园林的说明方法的句子

7楼:百度用户

1.作比较。作者常常在与其他地方园林的比较中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特色,这是指导...小结: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不仅突出了事物的特征,而且使语言既准确鲜明又生动...

8楼:蓝玖梦

作比较: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打比方7小节第二句‘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蔷薇木香’举例子引用:

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如在画卷中”的。

还在那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又是入画的一景。——分类别5小节‘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摹状貌;

9楼:匿名用户

你们都是答非所问,他问的是句子,我也在找……

苏州园林的说明方法,加原句(全面) 5

10楼:阳光点的灿烂点

1、作比较:突出苏州园林修剪树木着眼于画意

(1)在介绍布局的时候,将苏州园林内亭台轩榭的布局跟宫殿和住宅相比;突出了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特点。

(2)在介绍花草树木时说,“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3)在介绍建筑物的色彩时,又与北京的园林相比较,与北京的园林的不同,极少使用彩绘。突出苏州园林的色彩美。

2、举例子:真切有力的说明池沼追求自然美。

(1)以游览都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的例子(引用)真切有力地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

(2)以几条园里的古藤为例,打比方、举例子生动形象地说明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于画意。

(3)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3、摹状貌:生动形象地说明苏州园林栽种树木着眼于画意。

(1)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似的道旁树。

(2)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

(3)花时不同的各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11楼:无中之画

苏州园林的说明方法他是用了许多的,比如说做比喻,打比方对称什么的都是很好的。

《苏州园林》中的说明方法的句子有哪几个?

12楼:demon陌

1、作比较:

例句: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表达作用:突出了苏州园林追求自然美,给人感受到游在画中。

2、分类别:

例句: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表达作用:高度概括了苏州园林的总的设计原则,又从大处体现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3、举例子:

例句: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表达作用:具体地展现了假山的层次就像一幅画一样。

4、做引用:

例句: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表达作用:体现了池沼的景象,和入画的效果,突出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5、打比方:

例句: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表达作用:生动形象的描写了苏州园林的树木,深化人们的苏州园林特点的认识。

13楼:大大轩

这个有点忘记了,找到当年的书应该就能知道哪几种说明方法

14楼:逮兰祖嫣

⒈作比较:

苏州园林

①在介绍布局的时候,将苏州园林内亭台轩榭的布局跟宫殿和住宅相比;

突出了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特点。

②在介绍花草树木时说,“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打比方、作比较、摹状貌作用:突出苏州园林修剪树木着眼于画意。

③在介绍建筑物的色彩时,又与北京的园林相比较,“与北京的园林的不同,极少使用彩绘。”突出苏州园林的色彩美。

⒉举例子

例如:第2自然段,以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的例子(引用)真切有力地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

再如第5自然段中,以几条园里的古藤为例,打比方、举例子生动形象地说明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于画意。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引用\举例子作用:真切有力的说明池沼追求自然美。

⒊摹状貌

⑴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⑵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

⑶花时不同的各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描写)

作用:生动形象地说明苏州园林

栽种树木着眼于画意。

⒋分类别

池沼分两种:一种宽敞,一种成河道模样。

原子荧光光谱法的说明,简要叙述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原理及方法的主要特点

1楼 主题 测量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气在一定波长的辐射能激发下发射的荧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原子荧光的波长在紫外 可见光区。气态自由原子吸收特征波长的辐射后,原子的外层电子从基态或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约经10 8秒,又跃迁至基态或低能态,同时发射出荧光。 若原子荧光的波长与吸收线波长相同,称为共振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