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善法戒是什么意思,佛学如何解释

2020-11-20 14:09:03 字数 5277 阅读 8717

1楼:青竹遗风

摄善法戒是三聚净戒的内容,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这是菩萨戒的内容和精神,摄律仪戒是持一切净戒,无一净戒不持;摄善法戒是修一切善法,无一善法不修;饶益有情戒是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

2楼:匿名用户

摄是摄受,善法戒是戒律清规,指的是菩萨戒。

3楼:召淳独吟

你好!摄是摄受,善法戒是戒律清规,指的是菩萨戒。

如有疑问,请追问。

异熟识 是什么意思,佛学如何解释?

4楼:醉迷沉香

佛学大词典 对“异熟识”解释如下:

【异熟识】梵语vipa^ka-vijn~a^na。音译毗播迦毗若南。为阿赖耶识之异称。

乃因果业报之主体。唯识家以阿赖耶识系由善恶业所薰习,以业种子为增上缘而招感异熟果,故称异熟识,为阿赖耶识之果相。前六识虽亦为异熟果,然仅为别报而有间断,故非‘真异熟’;相对于前六识者,有情总报之果体(即第八识)方是真异熟,以其具有业果义、不间断义、遍三界义等三义,故称异熟识。

然至究竟佛果之前刹那方舍其名,即异熟识之名仅存于善恶业之果位;至成佛果时,无论异熟之因或果全不存在,届时即无此名。又识之三能变中之初能变,即以‘异熟能变’称之。[摄大乘论本卷上、成唯识论卷

二、卷三、卷

五、卷八、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末、卷八本](参阅‘三能变’602、‘阿赖耶识’3676)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对“异熟识”解释如下:

【异熟识】 (术语)阿赖耶识之异名。三能变中之第一异名。见三能变条。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对“异熟识”解释如下:

【异熟识】 (术语)阿赖耶识之别名。唯识论三曰:‘或名异熟识,能引生死,善不善业异熟果故。’见异熟条。

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对“异熟识”解释如下:

【异熟识】 阿赖耶识的别名。

细意识 是什么意思,佛学如何解释

5楼:有学问的免子

佛学大词典 对“粗人”解

释如下:

【粗人】 又作粗人、粗人。即指小乘行者;反之,大乘行者称为细人。大智度论卷三十九(大二五·三四五下):

‘声闻法中,十不善道是为罪业,摩诃衍中,见有身、口、意所作是为罪。所以者何?有作、有见;作者、见者,皆是虚诳故。

粗人则粗罪,细人则细罪。’天台宗之教判依此而有粗人、细人之说;即四教之中,藏、通、别三教者为粗人,圆教者为细人。法华玄义释签卷一(大三三·八二○上):

‘细人、粗人,二俱犯过,从过边说,俱名粗人。’

种性 是什么意思,佛学如何解释

6楼:望梓维沙仪

佛学大词典

对“业障”解释如下:

【业障】

梵语karmavaranana。指业即障。三障之一,四障之一。又作业累。谓众生于身、口、意所造作之恶业能蔽障正道,故称业障。另据北本涅槃经卷十

一、大毗婆沙论卷一一

五、俱舍论卷十七等,谓一切恶业中,以五无间业为业障,余一切恶业非为业障,无碍于圣道之修行。所谓五无间业,即:(一)害母,(二)害父,(三)害阿罗汉,

0四)破和合僧,(五)恶心出佛身血。八十华严经卷二世主妙严品(大一○·九上):‘若有众生一见佛,必使净除诸业障。’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对“业障”解释如下:

【业障】 (术语)恶业之障碍。恶业妨正道者。涅槃经十一曰:

‘业障者,五无间罪重恶之病。’俱舍论十七曰:‘一者害母,二者害父,三者害阿罗汉,四者破和合僧,五者恶心出佛身血。

如是五种名为业障。’华严经世主妙严品曰:‘若有众生一见佛,必使净除诸业障。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对“业障”解释如下:【业障】(梵karma

varan!a,藏las-kyi

sgrib-pa)

指能障圣道及圣道加行善根之业。为三障(烦恼、业、报)或五障(烦恼、业、生、法、所知)之一。关于业障的具体内容,《阿毗达磨发智论》卷十一谓业障即指五无间业而言。

此五无间业即︰害母、害父、害阿罗汉、破和合僧与恶心出佛身血之五种恶行。

依《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五所述,此五无间业由五因缘而易见易知,故为业障。五因缘指︰(1)自性︰此五种业其性决定为极重恶业。(2)趣︰此五种业决定受地狱之报。

(3)生︰此五种业决定受顺次生,非顺现法受、顺后次受及顺不定受。(4)果︰此五种业定感世间极不爱之果。(5)补特伽罗︰能造此五种业之人易见易知。

由于五无间业之外的一切妙行恶行皆不具上述之五因缘,故唯立五无间业为业障。这是业障的本义。然而《普贤行愿品》〈忏悔业障〉文中之‘业障’,则不限于五无间业,而是指一切不善业而言。

后世一般佛教徒所谓的业障,亦多指所有不善业,而非仅指五无间业。

[参考资料]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三;《合部金光明经》卷二;《大般涅槃经》卷十一;《佛名经》卷一;《成实论》卷八;《杂阿毗昙心论》卷三;《瑜伽师地论》卷六十四;《俱舍论》卷十七。

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对“业障”解释如下:

【业障】 由前生所作的种种罪恶而生今生的种种障碍,如所作所为皆不如意,就是业障的缘故。

7楼:8万4千法门

释迦牟尼佛是怎么成佛的?蕅益大师告诉我们,他是念佛成佛的,是念阿弥陀佛成佛的。这一次在印度(古印度)示现做个知识分子,看怎么成佛的?

你看他十九岁离开家庭,舍弃王位,把世间的财色名利舍掉,不容易,烦恼障断掉了。去学法,求学,搞了十二年,印度所有宗教、所有学派全都亲近过,一个不漏。这个人聪明,记忆力好,中国人所谓是过目不忘,也就是说他这十二年的成就非常扎实、非常稳固。

可是所学的不能解决问题,这就是世尊具备了科学家的精神,哲学家的态度,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宇宙怎么来的?万物怎么来的?

生命怎么来的?这些宗教、学术都不能解答。

那怎么办?找自己的佛种性,佛种性能解答。所以放弃参学,搞了十二年最后放弃。

放弃参学这个里头的隐密的意思,就是放下所知障。十九岁放下烦恼障,三十岁放下所知障,大彻大悟。「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制心一处,甚深禅定,把心定在一处,智慧突然爆发了。

智慧发生的缘不一定,千差万别,所以叫做法门无量。每一个法门不一定就能给你把这个智慧开发出来,法门无量是这个意思,大彻大悟需要缘,不定。世尊这个开发是禅定,夜睹明星,豁然大悟。

你看惠能大师就不一样,他在五祖方丈室听五祖讲《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豁然开悟。不相同,不一定什么方式。一开悟,悟入的境界相同,所以惠能大师悟的境界跟释迦牟尼佛的境界完全相同。

这一悟,世出世间一切法全通了,不用学全通了。为什么?一切法不离自性,一切法是自性变现的。

你能够悟入能生能现,那个所生所现哪有不知道的道理?全知道了。这是真正求智慧的不二法门,这才是世间第一等聪明人,第一等有福报的人。

你说求学研究经教多辛苦,而且不能贯通。这是什么?这今天叫知识,那不是智慧。

知识不学就不会,学一样会一样,学两样会两样,那无量无边的,一辈子学不完,生生世世也学不完。走佛的这个路子很简单,一明白全明白了。这是真理,但是这也是难信之法,所以释迦牟尼佛要做出榜样给大家看,大家相信了。

惠能大师做出这个榜样给大家看,有的人看懂了相信了,依照他那个方法,结果都开悟了;还有些人看到,这是上上根人才行,我不行,我这是中下根,我不能走他的路子,自己耽误自己。说实实在在的,什么叫上下根?佛法是平等法,哪有什么上根利根。

上根、利根是不怀疑,真干;中下根是怀疑,不肯干,认为自己做不到,这就叫中下根。你是上根、中根、下根,不要问别人,问你自己,你有怀疑你就是下根,你要真信那你就是上根,真信、真干这个人就叫上上根人。

文摘恭录—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第一一七集)

天真 是什么意思,佛学如何解释

8楼:匿名用户

永嘉大师证道歌中云: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天真佛”的意思就是说,自性的佛,是浑然天成的,自性即佛,浑然天成,那是我们的自性,那也是我们的本源,外在的一切的现象都是由内而发的。

9楼:匿名用户

天真就是单纯甚至傻,可是这最接近于道,所以叫天真。

愿行 是什么意思,佛学如何解释?

10楼:琳琳大小姐

佛学大词典 对“愿行”解释如下:

【愿行】 愿与行之并称。又作行愿。愿乃志愿,行乃行业、实践。

依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下二及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一上等之解说,志愿所向,须有行业方得满足,行业须有志愿方得结果;故愿与行常不相离,相辅相成而成其果。如一切菩萨发四弘誓愿,以六度之行业而成佛果。又如法藏菩萨于五劫发四十八愿,经兆载永劫,修无量之行业,而成阿弥陀佛。

另据大智度论卷七之说,佛国事大,独行功德难以成就,须藉愿力方能达成;如牛力虽能挽车,亦须御者,方有所至。准此,各经论于愿力或行业之重要性所强调者各具特色。又日本净土宗各派之间于‘愿、行’之解释颇有出入,或谓‘愿’系指发愿心,‘行’则指念佛,两者均属众生自力之作为;或谓愿、行两者俱属佛力;或谓‘行’字之意义应指日常之诸善行。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卷四

十、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下奉持品、菩提心论、赞阿弥陀佛偈]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对“愿行”解释如下:

【愿行】 (术语)誓愿与修行也。此二者相待而成事,缺一不可也。大智度论七曰:

‘庄严佛国事大,独行功德,不能成,故要须愿力。譬如牛力虽能挽车,要须御者,能有所至。’赞阿弥陀佛偈曰:

‘一切菩萨增愿行。’玄义五上曰:‘念念开发,一切法界,愿行事理,自然和融。

’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对“愿行”解释如下:

【愿行】 誓愿和修行。

11楼:enjoy蘰踄繧鍴

信:信为道源功德母。不信还修学什么?

解:深解义趣,对经论要读懂理解。

行:修正自己的行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愿:不单单要自度还要度他,发菩提心、立弘誓愿。

现实生活中要奉行五戒十善,不能熄灭也要压制住贪、嗔、痴、慢。才能有望往生。

12楼:匿名用户

愿行,即誓愿与修行。

誓愿与修行,此二者相待而成事,缺一不可也。大智度论七曰:“庄严佛国事大,独行功德,不能成,故要须愿力。

譬如牛力虽能挽车,要须御者,能有所至。”赞阿弥陀佛偈曰:“一切菩萨增愿行。

”玄义五上曰:“念念开发,一切法界,愿行事理,自然和融。”

现瑞 是什么意思,佛学如何解释

13楼:海印放光

现瑞:就是示现吉祥征兆。佛经中记载,佛每次说重要法门之前,都会出现瑞像,比如天女撒花,等等。有时候是佛陀主动用神通显示瑞像。

中国古代经典也记载“凤凰来仪”,“麒麟献瑞”,“紫气东来”,“吉星高照”,等等瑞像,代表吉祥征兆。

西方文化也讲“神迹”,大概与中国文化中说的“现瑞”相近。

甘露日是什么意思,佛学如何解释

1楼 林学礼 甘露日 解释如下 甘露日指的就是佛教的大善日。 即七曜与二十八宿相对应之日。宿曜经卷下中写道 太阳直日,月与轸合 太阴直日,月与毕合。 中略 土曜直日,月与星合。已上名甘露日,是大吉祥,宜册立受灌顶法 造作寺宇及受戒习学经法 出家修道,一切并吉。 其他解释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对 甘露日...

摿讲怀玛如何解释啊,摿讲怀玛这个词什么意思啊?谢谢

1楼 匿名用户 是个经济规则,也叫摿讲怀玛原则 既工资增长幅度不超过本公司经济效益增长幅度,职工平均实际收入增长幅度不超过本公司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 摿讲怀玛这个词什么意思啊?谢谢 2楼 我要登录拜读 是个经济规则,也叫摿讲怀玛原则 既工资增长幅度不超过本公司经济效益增长幅度,职工平均实际收入增长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