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传教士来华始于什么时间?产生了什么影响?外国传

2020-11-17 09:47:09 字数 6547 阅读 4669

1楼:匿名用户

7世纪明朝万历年间利马窦来华传西洋教,当时与大学士徐光启同殿称臣! 并发现开封聚居不少犹太人,立在开封犹太人礼拜寺内有三块碑文记载三种不同时间犹太人来华传教的过程

2楼:匿名用户

元朝的马可波罗啊,他写的书导致后来的西方列强纷纷入侵中国。

外国传教士来华始于什么时间,有什么影响,简答

3楼:匿名用户

明朝后期。

影响:传播了西方的先进文化技术,引起西学东渐,但也造成文化侵略,还盗取中国机密。

4楼:匿名用户

春秋时期,老子说,听而不见名约夷,视而不见名约希,闻而不见名约微;证明最早与华经商是犹太人.道德经有记载,最近代史,17世纪明朝万历年间利马窦来华传西洋教,当时与大学士徐光启同殿称臣! 并发现开封聚居不少犹太人,立在开封犹太人礼拜寺内有三块碑文记载三种不同时间犹太人来华传教的过程;宋代来华,明弘沿二年1489年,明来华正德七年1512年,清康二年1663年,这些碑文所立证明最早来华是犹太人。

《重建清真寺记》最早犹太人进入中国是在周代!这些侨民只到解放战争后期被人民**遣回故里,上述属实。

外国传教士来华的典型人物、、、、

5楼:匿名用户

康熙朝的外国**大部分是传教士的身份

担任官职切且著名的有

1.汤若望

耶稣会传教士。德国人

汤若望经历了明末清初的时期

顺治元年十一月,命掌钦天监事。次年,他将《崇祯历书》压缩成《西洋新法历书》一百零三卷,进呈摄政王多尔衮,封太常寺少卿。

1661年,顺治病逝,八岁的康熙登基,辅政大臣鳌拜等反对西洋学说,大臣杨光先,言汤若望等传教士有罪三条:潜谋造反;邪说惑众;历法荒谬。

康熙五年七月十五(1666年8月15日),汤若望病死于寓所。 康熙八年,康熙给汤若望平反。

2.南怀仁

南怀仁是耶稣会士中数一数二的杰出人物。1623年10月9日,生于比利时

康熙八年三月初一日(1669年4月1日),南怀仁被授以钦天监监副。初九日(4月9日)礼部再奉旨,“历法天文,概第南怀仁料理”。

在1665~1669年的数年间,南怀仁进行了多项科学技术活动。他的最早描述天文观测的著作《测验纪略》一卷(1669),就是在此期间撰著的。该著作实际上记述和图示了南怀仁在重新受到任用之前,所进行的两次重大天文观测的情况。

即康熙七年十一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日(1668年12月27日~29日)测验和推算日影;康熙八年正月三日、十七行政八日(1669年2月3日、17和18日)测验和推算立春、雨水两节气,以及太阴、火星和木星的躔度。《测验纪略》在大约1671年或稍后出版了拉丁文本,名liber observationum,有6双页文字说明,并有12幅图。

从1655年来华至逝世,在华近三十年

3.郎世宁

是意大利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生于米兰

清康熙帝五十四年(1715)作为天主教耶稣会的修道士来中国传教,随即入宫进入如意馆,成为宫廷画家,曾参加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历任康、雍、乾三朝,在中国从事绘画达50多年。

郎世宁除了作画外,还于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参与了圆明园内长春园欧洲式样建筑物(俗称西洋楼)的设计和施工。大概就在郎世宁为修建长春园工作期间,一度担任过掌管皇家园林工作的奉宸苑苑卿的职务,官职为正三品。

乾隆三十一年六月初十日(公元1766年7月16日),郎世宁在他七十八周岁生日的前三天,病逝于北京,其遗骸安葬在北京城西阜成门外的欧洲传教士墓地内

4.康熙朝中期的洪若翰、白晋、刘应、张诚--4人有“国王数学家”称号,其中有2人,洪若翰和刘应献上金鸡纳霜,治好了康熙的病,还救了康熙一命。。。 希望对你有帮助

6楼:匿名用户

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

外国传教士来华典型人物

7楼:凝听复凝望

利马窦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年10月6日—1610年5月11日),意大利的耶稣会传教士,学者。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居住。其原名中文直译为玛提欧·利奇,利玛窦是他的中文名字,号西泰,又号清泰、西江。

在中国颇受士大夫的敬重,尊称为“泰西儒士”。他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除传播天主教教义外,还广交中国**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

他的著述不仅对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日本和朝鲜半岛上的国家认识西方文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汤若望字道未。耶稣会士,学者。汤若望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国**教史和中国科技史汤若望上是一位不可忽视的人物。

他以虔诚的信仰,渊博的知识,出众的才能,奠定了他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他在华40余年,经历了明、清两个朝代,是继利玛窦来华之后最重要的耶稣会士之一。他继承了利氏通过科学传教的策略,在明清朝廷历法修订以及火炮制造等方面多有贡献,还著有《主制群徵》、《主教缘起》等宗教著述。

汤若望在天历等方面所做的实际工作以及撰写的一系列注重实践的著述,在当时是很有现实意义的。他以孜孜不倦的努力,在西学东渐之中成就了一番不可磨灭的成绩。

8楼:匿名用户

利马窦 汤若望 南怀仁

外国传教士来华始于什么时?产生什么影想?

9楼:天堂飛翔

明朝后期。

影响:传播了西方的先进文化技术,引起西学东渐,但也造成文化侵略,还盗取中国机密。

中国历史上出现哪些外国传教士,有哪些影响

10楼:匿名用户

传教士来华一般地说是明清时期开始的 典型人物有利玛窦 汤若望 南怀仁等

11楼:匿名用户

很多啊,比如佛教,阿拉伯等等。都客观上促进了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

传教士产生了什么影响?

12楼:匿名用户

http://ch.shvoong.

***/social-sciences/1324523-%e6%98%8e%e4%bb%a3%e6%9d%a5%e5%8d%8e%e4%bc%a0%e6%95%99%e5%a3%ab%e7%9a%84%e6%b1%89%e8%af%ad%e5%ad%a6%e4%b9%a0%e5%8f%8a%e5%85%b6%e5%bd%b1%e5%93%8d/

13楼:匿名用户

让部分中国人信奉了**耶稣接受了哈利路亚

论述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入华传教的影响 5

14楼:匿名用户

传教士与中国之最

1 传教士与中国最早的医院

中国此前也许有太医院之类的东西,但那与现代的医院概念相差甚远。外国传教士在进入中国后就开始医药活动。利马窦开创了传教与医疗并重的传教路线,法国传教士张诚曾用金鸡纳霜**了康熙皇帝的疟疾,马礼逊也曾澳门开办西医诊所。

但最早在中国建立现代意义上医院,对中国的近代医学产生深远影响的是美国传教士彼得?伯驾。

伯驾(peter parker)1804年生于马萨诸塞,1831年毕业于耶鲁大学,1834年被美部会派遣来华,成为**教第一个来华传教医生。1835年11月4日,他在广州新豆栏街7号的丰泰洋行内租屋开设“广州眼科医局”(canton ophthalimic hospital),又称“新豆栏医局”。这是中国第一所新式教会医院,西医自此正式传入中国。

1837年,伯驾在医局内向关韬等3名中国人传授西医知识,使关韬成为中国第一个“西医学医” 。从这个意义上讲,伯驾又是第一个向中国人传授现代医学的外国医生。

后来的一些教会医院在中国非常有名气,湘雅医院,齐鲁医院,****等至今仍然是全中国最好的医院,虽然它们的名称可能已经改了。

2 传教士与中国最早的图书馆

中国古代也有藏书楼,但是其功用是储藏,与现代意义上的图书馆大相径庭。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最早最著名的是西什库教堂北堂图书馆。 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一些城市的教堂机构和教会大学中 创建了一座座令中国的藏书家瞠目结舌的明显居于先进水平的新式图书馆。

其阅览规则,图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技术 ,图书在民众中的流通状况和藏书利用程度与当时大清帝国的古代藏书楼状况形成强烈的反差,对于开启民智起了巨大的作用。

3 传教士与中国最早的女子教育

中国以前不是完全没有女子教育,但限于富裕人家的家庭内部,且内容狭隘。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德国传教士郭实腊的妻子在澳门收容了几个穷人家的女孩,开办女子读书班。这可以说是传教士在中国开展女子教育的最初尝试。

西方传教士开办的女子教育,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对当时中国社会重男轻女的封建体制是一个很大的冲击与挑战,它突破了几千年来的禁锢,开了中国女子受学校教育的先河。

北京华北女子协和大学是**教传教士在中国开办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女子高等教育机构。华北女子协和大学曾培养出许多杰出的女子人才,1911年的毕业生丁淑静曾担任中华**教女青年会全国协会总干事;1919年的毕业生李德全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卫生部长;1920年华北女子协和大学正式合并到燕京大学中,燕京大学遂成为中国教育史上最早包括女子学生的大学之一。燕京大学在五十年代初又成为北京大学的一部分,所以当今中国第一名牌大学--北京大学亦曾得益于**教。

除了北京的华北女子协和大学,传教士还在南方开办了两所著名的女子高等学校,这就是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和金陵女子文理学院。

女学的发展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教育问题,而且也与一个国家的兴盛有关。诚如梁启超所说"女学愈盛,国家愈强",女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就能"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远可善种",于个人,"皆可各执一业以自养",于国家,"保国保种",使国富强。

4传教士与中国最早现代意义上的大学。

中国的所谓高等教育,如**官学、国子监等早在近二千年前就出现了。然而这种高等教育只是相对于当时的初级教育而言,真正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大学的出现则是在十九世纪,并且最早的大学都是由传教士开办的。

**教大学在中国的出现是在1880年前后,当时的大学主要是在教会中学基础上添加的大学班级。**教在华的第一所大学是美国长老会在山东登州开办的登州文会馆。登州文会馆原是一所小学,后演变为教会中学,1882年登州文会馆正式升为学院。

十九世纪中国的**教大学共有5座,除了登州文会馆外,1888年美国卫理公会在北京开办了北京文汇书院;1889年美国公理会建立了通州华北协和大学;1890年美国圣公会在上海的圣约翰学院设置大学课程;1893年美国长老会在杭州设立杭州长老学院。

和医院一样,中国的**教大学保留到今天的,仍然是当今中国最好的大学.

5 传教士与最早的东学西渐

大部分人知道传教士对于西学东渐的贡献,但是未必知道中国的论语,四书五经等翻译成外语,介绍给全世界的也是传教士。 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中学西传的主要方式主要是:直接携带中国文献回欧洲;选择翻译汉语典籍;著述评介中国文化学人的思想;以报告、书信、日记方式记述日常见闻;编着中英对照字典;编辑出版西方报刊等。

1682年,柏应理带走中国书籍400余册。1694年,白晋代走300多卷中国典籍赠送给路易十四。其中有影响的典籍包括郑樵的《通志》、马端临的《文献通考》等,还包括明《永乐大典》和清《古今图书集成》。

汉语典籍最早的西译是《明心宝鉴》于1590年在菲律宾译成西班牙文,译者就是多明我会会士高毋羡(juan cobo,?--1529)。“明心宝鉴”是童蒙读物,内容主要是训诲幼童的格言。

文献不具有经典性,具有随意性,没有目的性,但确是开先河的。但到了耶稣会士时期,就具有了目的性选择性。翻译中国学术经典,是耶稣会传教士入华传教“适应性”策略之一。

早在利玛窦之前,罗明坚就进行了西译汉语经典的尝试。1578年,他辗转来到广东肇庆,用拉丁语试译了《大学》的部分章节和《孟子》。译着虽然影响不大,但有开创之功,成为利氏等人的先行者。

1661—1662年间,郭纳爵、殷铎泽、柏应理等人,陆续将《大学》、《中庸》、《论语》译成拉丁文,在法国出版。正是由于传教士们的努力,中国的文化才被全世界所了解.

6传教士与中国最早的盲校和盲文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英国传教士穆威廉(hill murray)在北京成立启明瞽目院(hill murray institute for the blind解放后改名为北京盲校),这是我国第一所盲校。有位中国盲教员(据说是山东人,叫朱德光;另一种说法是一们姓沈的盲教员和外国传教士合作),将盲字排出北京话的全部音节四百一十多个,人们称它为“康熙盲字”(也称北京盲字“或协和盲字”)。这是最早的汉语盲文的开端.

一**八年,女传教士岳艾美(国藉不详)在福州成立盲校。她以拼音方法制字过一套拼写闽南话的“福州盲字”。这种方言盲文有字母三十多个,每个音节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点符。

一九一一年前后,她又加以改进,字母增加到五十三个,声调符号七个,每个音节由声、韵、调三个点符级成。一九二0年前后,她还提出过一些简写的方法,简写词的前后都有空格,可以说是我国盲文有分词形式的先声。

8 传教士与中国最早的汉英、英汉字典

1815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澳门为了翻译工作,编写了中国第一部英语学习字典《华英字典》。《华英字典》是世界上第一本英汉-汉英对照的字典,篇幅大内容丰,有丰富的例句及解释,并收录大量成语、俗语。1844年卫三畏(samuel wells williams)的《英华韵府历阶》及1847年麦都思(walter henry medhurst)的《英汉字典》都把它当作参照基础。

9 传教士和中国最早的聋哑学校和手语

中国的聋哑人用手语进行表达一直是随意的,不规范,不统一。我国最早创建规范的手语并建立最早的聋哑学校的是西方传教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