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完的血袋是在科室保留还是送回输血科保留

2020-11-19 20:12:00 字数 5152 阅读 3761

1楼:匿名用户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输完血袋应送回输血科保留。

【输血的护理记录?

2楼:匿名用户

我们这里是在记录单上填上输入的量与血型,而输完的血袋送回输血科(袋子上需注明病人输入的时间和输完时间,输入**的签名)若是有反应者应填写输血反应单送回输血科

输血后的血袋应该怎样处理?

3楼:匿名用户

由**送回输血科,登记,并且保存24小时后焚烧

输血袋用后是低温还是常温保存

4楼:匿名用户

输血后 血袋需要 24小时内送回输血科 4℃保存

通过学习护理十四项核心制度,有何感想? 15

5楼:匿名用户

护理核心制度在临床工作中应用的体会

护理工作核心制度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的基本制度,是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的核心,是规范护理工作的指南,作为临床一线的护理人员,必须要加深对护理核心制度内涵的理解,掌握并正确运用,严格落实,时刻牢记医疗护理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只有在护理工作中全面落实护理工作核心制度,才能保证医疗护理质量和安全。本人就护理核心制度中五个核心制度的体会**如下:

一、护理交**制度是各项**护理工作准确及时进行的保证。因此,在执行该制度时要始终坚持“不可随意简化操作程序;不可有丝毫的代侥幸心理;不可忽视每一查、每一对、三查七对要字字查清;不可凭主观经验估计行事;不可忽视操作中的病情观察”的“**可”原则和“三交”(口头交、书面交、床旁交)、“三清”(口头清、书面清、床边看清)、“三接”(患者病情交接、**护理情况交接、抢救药品、器械使用交接)的原则。同时**者要提前完成15分钟到科室,阅读新入院病人、病危病人、病情变化需特殊**的病人的护理记录。

交**时做到病情不清不接、病人数不准不接、床铺不洁不接、病人**不洁不接、管道不通不接、各项**未完成及物品数量不符不接。**前当班**应检查医嘱执**况和危重病人护理记录,重点巡视新入院病人、病危病人和病情变化的病人,在**前安排好护理工作,完成本班的各项记录和各项工作,处理好所用物品。白班**要为晚夜班**者做好用物准备,如:

消毒下敷料、一次性用物、试管、常用器械、被服、必要的药物等,以便晚夜班**者工作。在交**过程中,遇有特殊情况,必须做详细交代,与**者共同做好工作方可离去。**时如发现问题应由**者负责,**后如因**不清,发生差错事故或物品遗失,应由**者负责。

总之,在执行护理交**制度时,一定要做到“四看、五查、一巡视”,即:看**本、看医嘱本、看护理物品登记本、看各项护理记录是否完整准确;查新入院病人、查术前准备、查危重瘫痪、查大小便失禁、查手术后患者的各项处置是否妥善;巡视所有住院病人,特别是新入院病人、病危病人、病情变化需特殊**的病人。交**人员共同巡视,床旁交接。

二、护理查对制度是保证护理工作安全进行的基础。执行时要保持高度的慎独精神,头脑清醒,遇到质疑要及时提问。医嘱经两人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每日必须总查对医嘱一次。

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询问清楚后,方可执行和转抄。服药、注射、输液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瓶身瓶盖是否完好,过期药、标签不清楚者不得使用。摆药后须经第二人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易过敏药物给药前询问过敏史。使用毒麻精神药物时,要反复核对,用后空安瓿及时交回药房。给多种药物时注意配伍禁忌。

发药注射时,病人如提出质疑,应及时检查,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输血前抽血时一人抽血,一人查对,抽血交叉后须在试管上贴上条形码,并写上病区、床号、姓名、采血者姓名、采集时间,字迹清晰无误,便于查对,抽血时如对化验单与病人身份有质疑时,应与主管医生、当班高级责任**核对,不能在错误的化验单错误的标签上直接涂改。取血、输血前、输血后均严格执行输血操作的“三查八对“,并由两名医护人员共同核对无误方可执行、签名,同时在输血记录本上登记。

输完血后将血袋送头回输血科至少保存一天。对于饮食查对制度,每天查对医嘱后,核对病人床头卡上的,饮食标志,并向病人解释**膳食的意义,对禁食病人,在床头卡上设醒目标志,并告知禁食的意义和时限。因病情限制食物的病人,其家属送来的食物,需经医护人员检查后方可食用。

三、分级护理制度根据病人病情的轻、重、缓、急及自理能力,给以不同程度的护理。其中特级护理设立护理组,安排熟悉业务的**3—4名,24小时看护,并班班交接。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生命体征和其他观察指标,并做好记录。

准备抢救,仪器、药品,使之呈备用状态,一旦发生病情变化,立即投入抢救,并做好抢救物品的处理工作。及时正确执行医嘱,做好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心理护理;一级护理每一小时巡视一次,并测量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准确记录,加强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二级护理每二小时巡视一次,协助做好晨晚间护理和生活护理,做好健康教育;**护理每三小时巡视一次,掌握患者病情及思想情况,注意饮食和休息,做好健康教育。

四、护理缺陷纠纷报告制度是用来防范护理不良事件进一步恶化的保证。各护理单元均有防范处理的预案,以预防缺陷、事故的发生,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有关的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和相关药品、物品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当事人应立即报告值班医生、科**长、科主任,由科**长报护理部,并交书面报表。

五、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是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的基础。对危重病人应做到详细询问病史、准确掌握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进行抢救。对重大抢救或“三无”人员(无姓名、无住址、无经济**),须立即报告医务科、护理部、分管院长。

抢救过程中应按规定做好各种抢救记录,并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补记。抢救药品、器械、物品均应做到性能完好,数量齐全,并做到“五定”(定数量、定位置、定期检查、定期消毒、定人保管)。抢救时护理人员要及时到位,按各种疾病的抢救程序进行工作。

在医生未到前,根据病情及时做好好抢救措施的准备,如:吸氧、吸痰、建立静脉通路等,在抢救中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要复述一遍,做到认真核对,抢救时非抢救人员及家属一律不得进入抢救室,以保持环境的安静,抢救人员要做到动作麻利、有条不紊。抢救结束后所用药品的空安瓿须经两人核对无误后方可弃去,同时立即督促医生据实补记医嘱,保证急救药品物品完好率达100%。

认真书写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字迹清晰,项目齐全,内容真实全面,体现疾病发生变化的过程,保证记录的完整性、连续性、真实性

以上是我对护理五个核心制度的一点体会,请大家多多指教。

临床输血质量管理制度及流程

6楼:匿名用户

输血管理制度

(1)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2)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3)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储血。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4)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5)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6)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

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入;

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包括盐水相和非盐水相试验);

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

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

5) 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

6)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7)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7)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并返还输血科(血库)保存。输血科(血库)每月统计上报医务处(科)。

(8)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血库)至少保存一天。

7楼:海南进出口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关于下发《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卫医发[1999]第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计划单列市卫生局: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已经部务会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卫生部   一九九九年一月五日

卫生部于2000年6月1日发布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组织专家制定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本规范自2000年10月1日起实施。

8楼:星愿下的期盼

临床输血质量管理制度及流程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规定分别如下:

1、制度

①第三条 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等;

②第四条 二级以上医院应设置独立的输血科(血库),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贮血、配血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

2、流程

①第二十九条 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②第三十条 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扩展资料

临床输血质量管理的注意事项

1、临床输血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必将对患者的救治效果、医院的医疗质量、提高输血工作者自身医疗水平、避免医疗事故及减少医疗纠纷等都有重要的作用。这样一来,建立健全临床输血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就成为了当务之急。

2、对于临床输血来说,全面质量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它不仅是质量的理论,而且其本身内在思想、概念和一整套管理技术更应该成为输血事业发展的带动性力量。因此严格执行输血制度,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全面确保输血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