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图书出版有怎样的体系,明代为什么会出现图书出版体系?

2020-11-19 18:53:53 字数 5140 阅读 1350

1楼:北京创典文化

明代作为历史上文化高度发达的时期,其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图书出版业的体系完善。明代图书发行渠道、出版的图书类型、图书**、图书发行宣传、图书出版管理等方面皆远逾前代,呈现出相当繁荣的景象。

明代学术环境轻松,所以学术文化得到很大的发展空间,著述日渐丰富起来,科学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一切都为图书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背景,使得明代图书发行有了更扎实的基础。

明代图书的发行渠道总括起来有如下3种:一是固定店铺;二是集市**;三是流动售书。

明代商品经济发达,城镇店铺**十分活跃。都城北京作为全国书业中心书铺林立。北京自明永乐建立都城之后,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伴随着刻书事业的迅速发展,固定店铺书售也非常活跃。

特别是在正阳门、宣武门琉璃厂一带,书铺林立。

南京的书业也很发达。著名文学家孔尚任的《桃花扇》就有关于南京书铺的记载,由此可见一斑。一个在金陵三山街的二酉堂主人蔡益所自豪地说:

天下书籍之富无过俺金陵,这金陵书铺之多无过俺三山街,这三山街书客之大无过俺蔡益所……俺小店乃坊间首领,只得聘请几家名手另选新篇。

集市**是明代城镇店铺售书的补充形式,一般来说都定期举行。比如当时北京有庙市和灯市等。

庙市以城隍庙最为著名,以每月初

一、十五、二十五开市。灯市即今灯市口一带,灯市期间包括书籍在内的日用商品列肆于街道的两边。

建阳则每月逢

一、逢六共6个集,车水马龙,市井喧嚣。建阳出现了古代书业史上最早的以批发为主的图书集市。

流动售书即四处售书,是指书商或长途贩运或驾驶书船穿横于城市、乡村之间沿途叫卖。比如在苏州、无锡、常熟、湖州一带,一些书商利用江南水乡的便利条件,驾着一叶书舟,贩销于大江南北,不受时空限制,开拓图书市场。这些贩书船深受藏书家和读者欢迎,或待之如宾。

明代用于出版的图书类型特别丰富,图书市场上除《经史子集》四大部类外,用于出版的图书类型主要有通俗**、八股文选本、日用类书,以及经商用书等。

通俗**始于宋元时期的话本,明代进入繁荣发展期。从嘉靖年间起通俗**逐渐成为畅销书。如《三国志通俗演义》、《韵府群玉》、《青楼韵语》等,声价籍籍一时,海内争相购赏。

关于八股文选本,明代推行开科取士科举制度,考试专以“四书”、“五经”命题。许多书坊看中这一市场机会,重金聘请文人从“四书”、“五经”的内容中各选出一二百个题目,每个题目做八股文一篇刊刻成册,即为明代中后期在市场上十分流行的八股文选本。如明万历末年,江西的陈际、艾南英等文人的八股文选本,曾经风行一时。

苏杭一带的书坊,常常花重金聘请他们选文。

日用类书是民间普通大众适用的日用参考书,其内容庞杂,天文、地理、旅游、交通、养生、卜验等均包容其中。

经商用书则是以商业经营为主要内容,包含商业经营思想、商人职业道德、经营方法等。在当时,以《万宝全书》为书名的经商用书就有近10种。如《华夷风物商程一览》、《士商类要》、《客商一览醒迷》、《士商要览》、《商贾指南》等书,尤为商人们青睐。

明代书价与前朝相比相当便宜,明代的刻本、宋刻本、抄本,它们的**都很低廉。比如:明代刻本《新刻搜罗五车合并万宝全书》34卷,8册;明代**葛寅亮撰《金陵梵刹志》53卷;著名**家许仲琳撰《新刻锺伯敬先生评封神演义》20卷,100回;崇祯年间存仁堂陈怀轩刻本《新刻艾先生天禄阁汇编采精便览万宝全书》37卷,5册;《南华真经》,宋版,5本等。

明代注重图书发行宣传,以吸引读者,提高发行量。一般来讲,其宣传策略和方法包括:巧取书名,吸引眼球;利用“识语”,招徕读者;刊登书目,传递信息;创“评林体”,独具匠心;宣传形象,树立品牌。

书名是一书之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透视全书五彩缤纷的内容。就一部书而言,书名处在最直观、最显眼的位置,最先进入读者的视野。比如标榜刊印时间和刊印质量,宣扬版本之可靠等。

所谓“识语”,一般是指为了读者阅读之需要,在图书封面、扉页、卷首等位置简单介绍创作主旨、编辑缘起、版本流传、刊刻特色等内容。一般篇幅较短,因其位置醒目,具有较好的宣传作用。

明代书商还刊登书目广告,传递出版信息。如1522年北京书商汪谅刻《文选注》,目录后列有14种书的书目广告。

评点是古代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形式,始于南宋时期,至明代,评点之风尤盛。其基本类型主要有“文人型”、“书商型”和“综合型”。其中,书商型评点是以追求图书传播商业效果的评点类型,以商业求利为目的的书坊主,能够迎合普通读者的需求。

所谓“评林”,是将评语“集之若林”之意。就“评林体”的内容而言,其评点多是有关**中人物及其行为的道德评判。

这类评点或是对英雄、帝王的赞美,或是对昏君、乱臣的唾骂,或是对孝子节妇的褒扬,或是对奸夫淫妇的鄙弃,符合正统的道德审美标准,抓住了读者的心理,故其评点本才有更好的阅读市场。

就“评林体”的刊刻形式而言,“上评、中图、下文”的版式具有较好的广告效果。将评点话语单独置于一栏并放在最上层,突出了评点的位置,并且方便了读者的阅读。中间的插图,则生动形象地向读者展示了故事情节,极似后来的***,不停地吸引读者的眼球。

“文之不足以评补之,评之不足以图补之”,上评、中图、下文的版式使得读者可以在评语、插图、正文之间反复阅读,加深了印象。

形象和品牌是出版者的生命。明代书商在图书广告中,时时不忘宣传形象,塑造品牌。双峰堂的余象斗在万历年间刻本《锲三台山人芸窗汇爽万锦情林》6卷,就做了这样的宣传。

此书扉页的屏风插图上有“三台馆”三个小字,该图表现的是“三台馆主人”批阅《万锦情林》的情景:上栏有一人安坐,前置书桌,旁有两童侍立,疑为余文台写照。下方并列《汇锺情丽集》、《汇三妙全传》、《汇刘生觅莲》、《汇三奇传》、《汇情义表节》、《汇天缘奇遇》、《汇传奇全集》7种。

旁又有3行小字写道:“更有汇集诗词歌赋、诸家**甚多,难以全录于汇上。海内士子买者,一展而知之”。

余象斗将自己的画像印在版画上,上下左三处配以刻书堂名、书名,以及本书主要内容,构成了一幅很好的图书形象广告。

明代图书广告艺术可谓花样翻新,风格各异,精彩纷呈。是古代图书艺术丛林中灿烂的一枝。明代对图书出版的管理,主要表现为对违碍国家的图书加以禁止印卖流通。

明代禁天文图谶、妖言之书等。1737年颁发的《大明律》规定:凡私家收藏玄象器物、天文图谶应禁之书及历代帝王将相、金玉符玺等物者杖一百……凡造谶纬、妖书、妖言及传用惑众者皆斩。

明代禁亵渎帝王圣贤的词曲、**。被禁的**有《剪灯新话》和《剪灯余话》等,皆因其中有大量的反封建意识,对当时的政权不利。1411年明代朝廷命各地发布榜文:

“但有亵渎帝王圣贤之词曲、驾头杂剧非律所该载者敢有收藏、传诵、印卖一时拿送法司究治。”

明代朝廷规定,官府刻本只准翻刻不准改刻。如建阳书坊鱼龙混杂,所刊书籍良莠不齐。为了加强管理,按察司对建阳书坊业进行处理,颁发了一批官刻“四书”、“五经”的标准本,又命建阳知县严督照式翻刊,方许刷卖。

如发现问题,“追版划毁,决不轻贷”。

明代为什么会出现图书出版体系?

2楼:北京创典文化

明代作为历史上文化高度发达的时期,其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图书出版业的体系完善。明代图书发行渠道、出版的图书类型、图书**、图书发行宣传、图书出版管理等方面皆远逾前代,呈现出相当繁荣的景象。

明代学术环境轻松,所以学术文化得到很大的发展空间,著述日渐丰富起来,科学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一切都为图书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背景,使得明代图书发行有了更扎实的基础。

明代图书出版体系出现对后世有什么积极作用?

3楼:北京创典文化

明代图书出版体系独具特色。在这一体系中,官方在诸如图书**政策的制订、图书出版管理等方面占据主导地位,民间书商虽然处于从属地位,但其运用广泛的发行渠道和多样的宣传手段,从数量质量两方面提高了图书的出版水平,促进了书业的繁荣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

书业盛况发生在什么时候?

4楼:北京创典文化

明代是我国古代图书出版印刷事业发展的全盛时期。明代图书出版业体系完善,在图书发行、出版管理、官私刻藏、书籍装帧与插图等方面都超过以往且高度发展。标志着我国古代文化事业的巨大进步。

清代图书事业可谓成绩斐然。清代出版系统走向成熟并发挥出更大效能,编印卷帙有繁有简,题目范围多式多样,书籍装帧以线装为主,多装并存,精美插图屡有出现,并遍及各类图书之中。所有这些,都造成了清代图书事业一个前所未有的极盛景象。

有什么介绍明朝历史的书籍?

5楼:牙牙的弟弟

有《明史》、《细说明朝》、《正说明朝十六帝》、《明朝那些事儿》、《万历十五年》等。

1、《明史》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

它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历史。

2、《细说明朝》

本书由旅美著名历史学家黎东方先生撰写。它叙述了从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至明朝灭亡期间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作者以“讲史”的形式,通俗而生动地讲述了明太祖的北伐、西征,以及土木之变、夺门之变、明末三大案等历史事件,以及陈友谅、张士诚、徐达、常遇春、刘伯温、李善长、方孝孺、张居正等历史人物。

全书既有生动的故事和真实的历史,又有颇具见识的评点。本书所采用的“细说体”既不像正史的艰深枯燥,又不似野史的胡编乱造,是别具风采的史学著作。

3、《正说明朝十六帝》

《正说明朝十六帝》是阎崇年先生著《正说清朝十二帝》的姊妹篇,整体风格基本不变。

也是以人物(明朝皇帝)为经、以历史事件(重大政治事件和个人命运)为纬,以正说历史为号召,以解说历史疑案为重点,注重人物性格和心理的揭示。 选配精美**200余幅。

4、《明朝那些事儿》

《明朝那些事儿》,网络**历史**,作者是当年明月,本名石悦,广东顺德海关公务员 。2006年3月在天涯社区首次发表,2009年3月21日**完毕,边写作边集结成书出版发行,一共7本。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的笔法,语言幽默风趣。

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5、《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the ming dynasty in decline)是1997年5月三联书店出版的一部明史研究专著,作者是黄仁宇。

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黄仁宇用近乎平淡的笔触分析一个皇朝从兴盛走向衰颓的原因,而这些平淡的叙述自有力量,他淡然勾勒出的人生困境,即便是对历史学不感兴趣的读者,也心有戚戚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