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和知音的含义,高山流水觅知音 的含义

2020-11-17 08:16:59 字数 5515 阅读 7852

1楼:断刃狂刀

相传俞伯牙善弹琴,钟子期(有传说是一个樵夫)善听琴。伯牙弹奏“高山”,钟子期就说“峨峨兮若泰山”;弹奏“流水”,钟子期又说“洋洋兮若江河”。伯牙 所念, 钟子期 必得之。

钟子期死后,伯牙不再弹琴,以为没有人能像钟子期那样懂得自己的音志。后世就以“知音”比喻对自己非常了解的人。

附录:1、《吕氏春秋》卷十四《孝行览。本味》: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非独琴若此也,贤者亦然。

难有贤者,而无礼以接之,贤奚由尽忠?犹御之不善,骥不自千里也。

2、至于“高山”、“流水”两曲,伯牙之后再没有流传,后世所奏的《高山流水》,是根据传说中的意境重新谱写而成。

2楼:5无为无畏

要了解高山流水的典故

知道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就能明白啦。

高山流水觅知音 的含义

3楼:飞去巴黎的翅膀

伯牙是春秋时期著名的琴家。荀子在《劝学篇》中说:"昔者匏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就是说匏巴弹瑟时,连水里的鱼都要越出水面倾听;伯牙弹琴时,正吃草料的马也仰首而听,高度评价了伯牙的演奏技术。

伯牙的成就来自其师成连的独特教学方法,他年轻时跟成连学琴三年,技巧已经掌握,就是达不到精妙的地步。成连称要带他去见自己的老师,就把他带到了蓬莱山,成连将伯牙留在山上,自己则乘船而归。伯牙独处山上,“近望无人,但闻海上汩没崩澌之声,山林杳冥,群鸟悲号,伯牙怆然叹曰:

‘先生将移我情’,乃援琴而歌之”。他将听到的声音,看见的景物,融入自己的情怀之中,果然韵律与心神合而为一。伯牙因此悟得琴之妙趣,遂成天下妙手。

俞伯牙在蓬莱仙岛上学到高超琴艺后,被周天子拜为司乐太师之职。他奉命编修乐谱,专程去楚地采风。一天,俞伯牙带着琴僮顺汉水而下来到长江口,突然乌云盖顶,狂风大作。

霎时之间,波涌浪翻,惊涛怒吼,将俞伯牙所乘的船颠得起伏摇晃。俞伯牙待风住雨停,站在船头一看,只见月儿初升,挂在崖顶,月影沉碧,波澜不惊,杜鹃啼鸣,更添幽静,不禁触动乐思,犯了琴瘾。他便回舱开囊取琴,对着明月和浩荡的江水弹拨起来。

一曲尚未弹完,突然琴弦断了一根,按当时的说法,只有遇到懂得**并理解弹琴人心境的人,琴弦才会崩断。伯牙走出船舱,果然见到有一个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的樵夫,他手里拿着一把斧头,地下放着一捆柴。伯牙就高兴地请他到船舱中听琴,换好琴弦后,伯牙先弹了一首《高山》,乐曲刚完,樵夫就赞叹说:

"太好了!多么巍峨的泰山啊!"伯牙随即又弹了一曲《流水》,**一停,樵夫就赞美说:

"太好了,多么浩荡的江河啊!"伯牙兴奋极了,激动地说道:“你真是我的知音啊”!

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后来钟子期不幸病故,伯牙伤心至极,认为知音已去,从此无人能听懂自己的琴声,也没有什么值得自己为之弹琴,遂大哭之后,将琴摔碎,毕生不再鼓琴。

4楼:漠视一切

高山流水换个词其实也就是曲高和寡,曲子难度高了,自然会的人就少了,而那些会的人便是我的知音

高山流水遇知音是啥意思呀

5楼:440的金花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优美。

高山流水遇知音出自《列子·汤问》。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

无论是“志在高山”,还是“志在流水”,伯牙在曲中每表现某一主题或意象时,钟子期必能领会其意。一日,伯牙与钟子期共游于泰山之阴,逢暴雨,二人止步于岩下。伯牙心情郁闷,于是弹奏了一会琴。

琴曲起初表现的是雨落山涧的情景,接着模拟山流暴涨和岩土崩塌之音。每段曲弹奏完毕,钟子期“辄穷其趣”,把曲中意象说的穷极通透。

伯牙于是离开琴而叹道:“善哉,善哉,阁下能听出曲中志趣,君所思即是我所思啊,我**能隐藏的了我的音声呢?”于是二人成为人生知己。

扩展资料:

琴曲《高山流水》即为俞伯牙的代表作之一。高山流水遇知音,彩云追月得知己。

《高山流水》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有多种谱本。有琴曲和筝曲两种,两者同名异曲,风格完全不同。

琴曲随着明清以来琴的演奏艺术的发展,《高山》、《流水》有了很大变化。《传奇秘谱》本不分段,而后世琴谱多分段。

明清以来多种琴谱中以清代唐彝铭所编《天闻阁琴谱》(1876年)中所收川派琴家张孔山改编的《流水》尤有特色,增加了以“滚、拂、绰、注”手法作流水声的第六段,又称“七十二滚拂流水”,以其形象鲜明,情景交融而广为流传。

筝曲筝曲《高山流水》,**与琴曲迥异,同样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现有多种流派谱本。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则是浙江武林派的传谱,旋律典雅,韵味隽永,颇具“高山之巍巍,流水之洋洋”貌。

山东派的《高山流水》是《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铃》、《书韵》四个小曲的联奏,也称《四段曲》、《四段锦》。

河南派的《高山流水》则是取自于民间《老六板》板头曲,节奏清新明快,民间艺人常在初次见面时演奏,以示尊敬结交之意。这三者及古琴曲《高山流水》之间毫无共同之处,都是同名异曲。

6楼:破碎的沙漏的爱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优美。琴曲《高山流水》即为俞伯牙的代表作之一。高山流水遇知音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

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白话释义:

伯牙善长弹琴,钟子期则善长欣赏**。伯牙弹琴的时候,想着登上高山。钟子期欣慰地说:

“弹得真好啊!我好像看见一座大山!”伯牙又想着流水,钟子期又说:

“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到了汪洋的大海!”伯牙每次弹琴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从他的琴声中领会到伯牙所想的东西。

有一次,伯牙去泰山北面观赏游玩,游兴正盛之时,天空下起了暴雨,于是他来到一块岩石下面避雨,伯牙突然感到很难过,于是就拿出琴弹了起来。开始弹连绵细雨的声音,后来又弹大山崩裂的声音。

每次弹的时候,钟子期都能听出琴声中所表达的含义。伯牙于是放下琴感叹地说:“好啊,好啊,你能想象出我弹琴时所想的意境,我的琴声不论怎样也逃不出你的听力!”

《高山流水》以及伯牙钟子期这一段千古佳话,之所以能在两千多年里广为流传,盖因其包含了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文化精神在这段佳话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然而,伯牙的《高山流水》琴曲并没有流传于世,后人无从领略伯牙所弹之曲的绝妙之处。所以,后人虽不断传颂《高山流水》的故事,完全是“心向往之”,对**并无切身体会。 这个佳话之所以以流传的最直接的原因,是伯牙与钟子期之间那种相知相交的知音之情。

当知音已杳,伯牙毅然断弦绝音。岳飞在《小重山》一词中“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正是伯牙当时心境的准确反映。伯牙的绝琴明志,一者做为对亡友的纪念,再者为自己的绝学在当世再也无人能洞悉领会而表现出深深的苦闷和无奈。

想那伯牙也必是恃才傲物、卓尔不群之人,他的琴曲曲高和寡,凡夫俗子自然难以领会其乐曲的精妙。所以伯牙才会感到孤独,才会发出知音难觅的感慨。

7楼:匿名用户

相传先秦时期的琴师伯牙(那时候用的是古琴)通晓音律,琴艺高超,一天在荒山野地中弹琴(练琴),这是一曲描绘高山与流水之间自然画卷的乐曲,这时有个樵夫,名叫钟子期,路过此处,听伯牙一曲竟能心领神会,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知音这两个字的典故就是这里来的)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直至有一天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

两位“知音”的友谊感动了后人,人们在他们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古琴台。直至今天,人们还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

后人有诗赞美曰: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与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8楼:匿名用户

高山流水是古筝里经典的一首曲子,高山流水,知音难找

9楼:匿名用户

是伯牙与子期的谈琴遇知音的故事。

10楼:匿名用户

简单的说就是碰到了知己了呗

11楼:仍然空空如也

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优美。琴曲《高山流水》即为俞伯牙的代表作之一。高山流水遇知音出自于春秋列御寇的《列子·汤问》。

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白话释义:

伯牙善长弹琴,钟子期则善长欣赏**。伯牙弹琴的时候,想着登上高山。钟子期欣慰地说:

“弹得真好啊!我好像看见一座大山!”伯牙又想着流水,钟子期又说:

“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到了汪洋的大海!”伯牙每次弹琴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从他的琴声中领会到伯牙所想的东西。

有一次,伯牙去泰山北面观赏游玩,游兴正盛之时,天空下起了暴雨,于是他来到一块岩石下面避雨,伯牙突然感到很难过,于是就拿出琴弹了起来。开始弹连绵细雨的声音,后来又弹大山崩裂的声音。

每次弹的时候,钟子期都能听出琴声中所表达的含义。伯牙于是放下琴感叹地说:“好啊,好啊,你能想象出我弹琴时所想的意境,我的琴声不论怎样也逃不出你的听力!”

高山流水,知音难觅。意思

12楼:叶的哭诉

理解: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

“伯牙绝弦”,是交朋结友的千古楷模,它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告诉我们要学会珍惜朋友,以及知音的来之不易。珍惜现有的友谊。

意思:比喻知音难求。

13楼:匿名用户

伯牙和钟子期

“高山流水”最先出自《列子汤问》,传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音。伯牙所

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

“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后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

高山流水 解释: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出处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

'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 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比喻乐曲高妙

理解: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

“伯牙绝弦”,是交朋结友的千古楷模,它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告诉我们要学会珍惜朋友,以及知音的来之不易。珍惜现有的友谊。

意思:比喻知音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