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步韵(也叫“次韵依韵,限韵,用韵

2020-11-19 10:23:29 字数 6626 阅读 2782

1楼:匿名用户

步韵,又称为“次韵”,是和诗的一种方式,不仅使用被和诗作的韵,还必须用被和诗作韵脚上的那几个字,并且韵字的先后次序都要和被和诗作一样,这就是步韵,是步步跟随之意。步韵诗因为要步原韵韵脚,所以写来难度很大。吴乔《答万季野诗问》说:

“步韵最困人,如相欧(殴)而自絷手足也。盖心思为韵所束,于命意布局,最难照顾。今人不及古人,大率以此。

诗词知识:什么叫步韵,依韵,限韵

2楼:雨雾星天

韵书把字根据读音分为不同的韵部,可以看看平水韵。

比如平水韵中“东”和“冬”在不同的韵部,即便今天的读音相同,近体诗中是不压韵的。

步韵:作诗压韵要使用原诗的韵脚,顺序不能乱。

依韵:作诗压韵要使用与原诗韵脚属于同一部的字,不要求字相同。

限韵:规定压韵韵脚要使用哪一韵部的字。

唱和诗是什么

3楼:西海之水

诗人相互间应答酬谢,所作的诗词叫和诗。和诗分为:依韵,用韵,步韵,及和诗4种形式。其中,依韵又叫同韵,步韵又叫次韵,只作诗酬并不用被和诗原韵叫和诗。

4楼:匿名用户

唱和诗是古代诗人相互间应答酬谢所作的诗词。和诗

分为:依韵,用韵,步韵,及和诗4种形式。其中,依韵又叫同韵,步韵又叫次韵,只作诗酬并不用被和诗原韵叫和诗。

唱和,指歌唱时此唱彼和,是歌唱的一种形式。《诗·郑风·萚兮》有“倡予和汝。”唐陆德明释文:“倡,本又作唱。”后成为作诗的方式之一。

唱和诗是伴随着诗歌的产生而产生的。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人们碰到节日,就聚在一起酬神作乐,手舞足蹈者有之,一唱众和者有之,彼此竞胜者有之。

唱和诗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联句、酬和、赓和、追和、和答、分韵、和韵、次韵等(其中联句、分韵带有文字游戏的性质,无甚佳作)。就总的情形看,大致分为限韵和不限韵两类。

唐以前没有和韵的要求,只要求和诗与原诗语意相应答,和诗比较自由。中唐以后对声律的讲求日趋严格,除了“依韵”、“用韵”,更讲究“次韵”(亦称“步韵”),即依照所和诗中的原韵原字及用韵的先后次序写诗,使和诗越来越受到形式主义的束缚。

5楼:井中星变

类似于书信往来,只不过艺术多了,把思想/感情/...用诗的方法表现出来,同时要呼应原诗(主题.韵脚等)

古典诗词中的“唱和”是什么意思?有哪些规则?

6楼:匿名用户

和韵大概有四种情况:

1、次韵,限用原作韵脚,且次序位置不能改变,所以也叫步韵。

2、用韵,限用原作韵脚,但次序位置可以改变。

3、依韵,只需使用原作所用韵部的字,不一定使用原作的用字。

4、叠韵,自作自和。

一般唱和诗作,就不需这些要求。

7楼:我不是他舅

最重要的是在押韵的地方必须完全一样。

什么叫韵;在古诗中什么叫限韵、什么叫使用韵,古诗一般用哪些韵。

8楼:清灵于世

“韵”,这个字你看可以分为“音”和“匀”,“音”嘛。就是**咯!“匀”就是平坦整齐的意思!

(汉字很神奇你有些可以直接从字面上读懂它!)所以从字面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很坦然的、宽裕的、柔和的**,但这个**是文字朗读上、散发出来的、贴近自然的、音律。

我的限定词很多,抱歉!只是这个“韵”是汉字里最抽象的一种感情载体!

就好像你听到一声悠扬的哼唱,你听到的是歌声,但感觉确实里面的音与空气发生的**所产生的共鸣(也就是说感觉是空气自己发出的),什么叫“韵”,这个不是直接创造的,是自然的、有些过程的、产生的音律达到了与我们认知上美的感受,我们就称为“韵”。很烦吧,举个例子,我用“啊”字拖长音,改变音调,你到最后感受到的只有元音后面的那个韵脚eng(鼻音),这就是韵。

给你首现代版的新古诗,看我的标注!

《淑梅》【典韵】

棂台小炊(ch"ui"),

荒原雪堆(d"ui"),

庐燕檐下榻花归(g“ui“),

(自己加的不是原文!韵不过三,不然会腻,歌也一样!往下读)

一雨白梅(m”ei“),

冷素纷飞(f”ei“),

胡琴马啸雏鸦已轮回(hu“i”),

婉歌别了谁(she“i”)?

读起来什么感觉,很有节奏吧!这就是押韵!韵是汉字读音以外的东西,拖长了才会明显,所以要慢读!

下面是剩下的全文!感兴趣的话读一下,这个更贴近现代人的主官感受。先说这么多!

别关问题我下次来说“限韵”!慢慢来别急,古诗这个东西本来就是需要时间体会的,能体会才能创作它!

坐看青尘俯刻狼珏玉碎,

关下潇潇雪落城池一垒。

语出何续怎诉邀你推杯,

醉极一笑淑我一城凄美。

你浴柔花不知窗寒访闺,

麻草枯荣谱章又是一岁。

而环扣指纤手密绣锦味,

琵琶过枕徒画烟马塞北。

凝香雪,

台上有人醉,

伊人泪,

滴弹断思睡,

莫憔悴,

为伊终不悔,

枝头坠,

正待我唤谁。

城头望月,

月语听悲,

春来千里融冬水,

二月花碎,

幻境回味,

羌笛怅然旧调惹新蕊,

淑落一剪梅。

好了,我来回答“限韵”。这个词是说让你作诗,但限定某几个字让你作为韵,或者限定某些韵

让你作诗。这个不难,比如上面那首诗,如果不准用ui做韵,那就用其他咯,古代社会用来考察文人的古诗词能力的,为了拉开等级故意刁难而为之!也是科举题目之一在那时!

9楼:匿名用户

对于“韵”与“限韵”的问题,楼上的英雄答得非常好,我就不再赘述了。

1、用韵这个问题,说来其实很简单。当人们发现在诗中使用同一韵脚的字或相似韵脚的字后,读起来会更流畅上口,更有声律上的美时,人们就有意识地去寻找将韵放在哪些地方更好,因此渐渐地也规定出韵脚的位置,形成一种固定或相对固定的用韵形式。比如有的诗体连续用韵,有的则是间断用韵。

规定韵脚所在位置的字必须使用韵,不然就不符合这种诗体或诗歌形式的规范。

2、古诗的用韵问题向来很有争议。大致分为两类。一是:

古诗用的韵是当时官话或方言的韵。因为每个时代的口音都多少会有些不同,因此,后人读起来,感觉有些地方不押韵,其实不是不押韵,创作时是非常符合押韵标准的,只后随着语言口音的变化发所展,造成后人读着不押韵。二是:

不管语言口音怎么发展,诗歌好像都用着比较一致的韵。因此,后人将搜罗到的诗歌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其实都有比较相似的韵脚,整理出了所谓的“平水韵”,套用平水韵去分析很多古诗的韵脚,其实都是非常符合的。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诗歌作为特殊的文体,给我们心灵上美的享受!

个人看法,有待商榷!!

10楼:匿名用户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所谓押韵(也叫压韵、叶韵),就是把相同韵部的字放在规定的位置上。

诗词歌赋句末(偶亦在句中)用同一韵母的字,以使声韵和谐。一般用于偶句句尾。也称韵脚。

押韵是增强诗歌**性的重要手段,近体诗为了使声调和谐、 容易记忆,对于押韵十分讲究。古人通常使用官方颁布的专门指 导押韵的书,如《唐韵》、《广韵》、《礼部韵略》、《佩文诗 韵》、《诗韵集成》、《诗韵合壁》等,以南宋王文郁撰的《新刊韵略》最为流行,刘渊先生后来编著了一本《壬子新刊礼部韵》,即现在的《平水韵》。如李白《独坐敬亭山》:

众乌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此诗中,“闲”和“山”两个字押韵,也就是韵脚。

首句入韵者,则是

一、二、四句的最后一字押韵。七律、五律类推。

正例是用平声字押韵。押仄声韵的诗很少。

通常讲的押韵,人们比较熟悉。新诗、戏曲、快板、顺口溜,都讲押韵。在这几种文体中,按照汉语拼音,韵母相同的字就可以押韵,而且用不着分辨平仄。

然而,格律诗的用韵,与此不同。格律诗必须按照诗韵来写,就是要按照韵书中分列的韵目,来辨别平仄和选择押韵的字。一首诗的所有韵脚,必须从同一个韵目中选字来押韵。

如上面例举的李白的《敬亭山》,用的“闲”和“山”这两个韵脚,就同属于“删”这个韵目。一首诗中,如果有一个韵脚用了别的韵目的字,就叫做“出韵”。在科举中,出韵的诗算不合格。

比如按照现代普通话,“闲”和‘先”当然是可以押韵的,但按照诗韵则不可以,因为这两个字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韵目。

过去科举考试,一般是命题限韵作诗的。所谓“限韵”,就是只准从指定的韵中选字押韵。数人一起写诗填词时,限定一个韵,依韵成篇。

限韵有两种情况:⑴限韵不限字。⑵限韵也限字,即限定用某韵中的某几个字。

诗人互相和诗,以对方用过的韵和字来作诗酬答,叫做“步韵”或“次韵”,如苏轼《次韵子由岐下诗并序》等即属此类。

第一、“一三**论”

关于律诗的平仄格式,历来有“一三**论,二四六分明”之说。意思是讲,七言诗每句的第一个字、第三个字、第五个字,平仄可以不论,用平声字或仄声字都可以,平仄两可,可平可仄:第二个字、第四个字、第六个字的平仄,必须分明,必须按照平仄格式的规定选用平声字或仄声字。

第七个字当然都必须分明,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涉及韵脚。如果就五言诗而论,那就是

“一三不论,二四分明”。第五个字当然也属于不言而喻,是必须分明的。这个口诀,简明易记,很有用处。

但必须注意,它只是大概的说法,并不完全准确,掌握的时候,要加上一些修正才行。抛开变格先不说,最重要的修正有两点(以五言诗而论):

一是:“平平仄仄平”这一句式最须注意,其第一个字决不可不论。如果不论,误用了仄声字,使这一句变成了“仄平仄仄平”,那是大错误,诗论的术语叫做犯“狐平”(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下一个平声字)。

科举考试时,犯了“孤平”,诗就不及格了。此是大忌。

二是:“仄仄仄平平”这一句,第三个字也应当论。如果不论,最后三个字都变成了平声,这一句就成了“仄仄平平平”,这叫“三平调”。

“三平调”是古风的特色,对律诗来说,被认为是比较大的毛病,应当避免。

另外,“平平平仄仄”这一句式中,第三字也可能不用仄声,以免形成“三仄脚”,但这不是格律的硬性规定。

我们还是以五言诗的四句(种)基本格式来看,把可平可仄、可以不论的字加上括孤,即变成如下的样子: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七言诗的基本平仄格式则变成: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可以看出,七言诗的各种句子,第一个字的平仄一律可以不论;第二个字的平仄,一律必须分明。后面五个字的平仄要求,和五言诗相同。

第二、“孤平拗救”

前面讲过,“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的第一个字(七言句为“仄仄平平仄仄平”中的第三个字),平仄不能不论,必须用平声字。如果用了仄声字,则为“犯孤平”,是写律诗之大忌。

但有时根据诗意的需要,第一个字不得不用仄声字,或用仄声字于文意更好,那怎么办呢?有办法:就是在第一个字用了仄声字之后,把第三个字改用平声字。

这样整个句子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句则变成“仄仄仄平平仄平”),这是允许的。这种变格,叫做“孤平拗救”。举例:

宠深还若惊(王禹称《五更睡》)

鸟鸣春意深(陈与义《寒食》)

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江上女儿全胜花(王昌龄《浣纱女》)

总观唐、宋名家之诗作,犯孤平者极为罕见,可以说是绝无仅有。但孤平拗救的诗句则非常普遍,说明这是诗界历来公认的规则。

第三、“三四字互救”

五言诗基本格式中的第三句“平平平仄仄”,也是有变格的。这个变格就是把第三字和第四字的平仄位置互换, 达到互救的效果。这样,这个句式就变成了“平平仄平仄”。

如为七言,就由“仄仄平平平仄仄”变为“仄仄平平仄平仄”。

举例:落花满春水,疏柳映新唐。(储光羲《答王十三维》)

愁来理弦管,皆是断肠声。(崔垣《春怨》)

朱实出传九华殿,繁花旧杂万年枝。(崔兴宗《和王维敕赐百官樱桃》)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韦应物《自巩洛舟行入黄河》)

这种句式,是平仄格式的一种变格。值得注意的是,它突破了“二四六分明”的口诀。五言的第四个字(七言的第六个字),该用仄声字而用了平声字。

这种句式虽然是变格,但在唐、宋以来的律诗中,用得非常普遍,甚至并不比正格用得少,连应试诗也允许用它。

第四、“对句相救”

以五言而论,对句互救主要适用于下面这一联格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这也就是基本格式的前两句。在这两句中,对句(第二句)的第三个字如果用了平声字,那末在出句(第一句)中,不仅首字可平可仄,而且第三个字、第四个字都可用仄声字。这样出句就有可能全部是仄声字。

整个这两句的格式就变成了下面这样:

(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

括弧里的字,平仄两可。还可以反过来加以说明:出句(即第一句)的第

三、第四个字按正格本该用平声字,而如果用了仄声字,可以在对句(即第二句)中加以挽救,办法是把对句的第三个字改为平声字,而对句的第一个字,按“孤平拗救”的规则,照样可平可仄。七言句,依此类推,只是在前面按正常规律加两个字。

举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古原草》)

落日池上酌,清风松下来。(孟浩然《裴司事见寻》)

以上两例,都是用对句的第三字救出句的第四字。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李商隐《乐游原》)

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杜甫《送远》)

应当注意的是,这种“对句相救”的变格形式,也突破了“二四六分明”的口诀。所以必须记住,“一三**论,二四六分明”不是很确切的,用时须有若干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