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正直一生的故事简短,关于名人挫折的故事!简短简短!50字左右!

2020-11-19 09:00:59 字数 5760 阅读 3861

1楼:匿名用户

林肯的台阶

一个1周岁左右的小男孩,被年轻的妈妈牵着小手来到公园的广场前,要上有十几个阶梯的台阶了。小男孩却挣脱开妈妈的手,他要自己爬上去。他用胖胖的小手向上爬,他的妈妈也没有抱他上去的意思。

当爬上两个台阶时,他就感到台阶很高,回头瞅一眼妈妈,妈妈没有伸手去扶他的意思,只是眼睛里充满了慈爱和鼓励。小男孩又抬头向上瞅了瞅,他放弃了让妈妈抱的想法,还是手脚并用小心地向上爬。他爬得很吃力,小屁股抬得老高,小脸蛋也累得通红,那身娃娃服也被弄得都是土,小手也脏乎乎的,但他最终爬上去了。

年轻的妈妈这才上前拍拍儿子身上的土,在那通红的小脸蛋上亲了一口。

这个小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第16届**的林肯。他的母亲便是南希·汉克斯。

林肯的父亲是个农民,家境极为贫穷。林肯断断续续地接受正规教育的时间,加起来还不足1年。但林肯从小就养成了热爱知识、追求学问、善良正直和不畏艰难的好品质。

他买不起纸和笔,就用木炭在木板上写字,用小木棍在地上练字。他抓紧一切时间看书学习,练习讲演。林肯失过业,做过工人,当过律师。

他从29岁起,开始竞选议员和**,前后尝试过11次,失败过9次。在他51岁那年,他终于问鼎白宫,并取得了辉煌的业绩,被马克思称之为“全世界的一位英雄”。母亲南希在林肯9岁那年不幸病故。

但毫无疑问,她用坚强而伟大的母爱抚养了林肯,使他勇敢而坚定地走向未来。

不言而喻,人的一生有无数级台阶——生活、学习和工作。如何面对和攀登这些人生之阶?对于孩子,是牵着手、搀扶着上,还是抱着上?

不同的父母会有不同的答案。显而易见,如果家长牵着、搀扶着孩子,就会使孩子产生依赖性,常常把父母当成拐棍而难以自立。如果家长抱着孩子上台阶,把孩子揽在襁褓里,那么,孩子就会成为被“抱大的一代”,不经风雨,不见世面,更难立足于社会。

平时,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上学接送,晚上陪读,甚至考上大学父母还要跟着做“保姆”。孩子大学毕业后找工作,又得父母跑单位,当“职介”……这样,孩子是很难自立**大有作为的。

再富也不能富孩子,不妨让孩子吃点苦,有“台阶”让他自己爬。这样,孩子也许能“一鼓作气”,攀上光辉的顶点。

关于名人挫折的故事!简短简短!50字左右!

2楼:匿名用户

人民的好总理

1910年春天,2岁的周恩来进银冈书院读书,一次,校长在课问大家为什么读书时,周恩来慷慨答道:“为了中华之崛起!”这一誓言,此后贯彻在他的一生中,他为中华民族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华罗庚毅然回国

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爱国英雄杨靖宇

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 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

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支撑着杨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

3楼:匿名用户

海伦。凯勒,她哩,是个聋哑人,却还努力学习,长大后发表了很多文章,如,《我生活的故事》,《我一生的故事》,最后,她大有出息。(呵呵,我随便打的,希望可以帮上你的忙呵。

自认为还可以,而且很简短了啊!^_^)

4楼:素樱那拉红旭

霍金的故事

科学家霍金小时候的学习能力似乎并不强,他很晚才学会阅读,上学后在班级里的成绩从来没有进过前10名,而且因为作业总是“很不整洁”,老师们觉得他已经“无可救药”了,同学们也把他当成了嘲弄的对象。在霍金12岁时,他班上有两个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赌,说他永远不能成材,同学们还带有讽刺意味地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爱因斯坦”。谁知,20多年后,当年毫不出众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师级人物。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随着年龄渐长,小霍金对万事万物如何运行开始感兴趣起来,他经常把东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们恢复组装回去时,他却束手无策,不过,他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责罚他,他的父亲甚至给他担任起数学和物理学“教练”。在十三四岁时,霍金发现自己对物理学方面的研究非常有兴趣,虽然中学物理学太容易太浅显,显得特别枯燥,但他认为这是最基础的科学,有望解决人们从何处来和为何在这里的问题。从此,霍金开始了真正的科学探索。

48回答者:

ooskyloveoo-二级

请大家帮我想想:因别人一句话而改变一生的故事,谢谢,越多越快越详细越好 5

5楼:苹果薄荷

1."如果有什么事情值得去做,那就把它做好"

沃尔特·克朗凯是美国知名的电视新闻主持人。他从小对新闻感兴趣,并在14岁时,成为了校报《校园新闻》的小记者。休斯敦市一家新闻报社编辑弗雷德·伯尼,每周都会到《校园新闻》去做指导。

有一次,克朗凯负责写一篇田径教练的文章。但他敷衍了事,草草交了上去。第二天,伯尼对他说:

“克朗凯,这篇文章很糟糕,你没有问该问的问题,也没有做全面的报道,你甚至没有搞清楚他是干什么的?!”接着,他说了一句让克朗凯终生难忘的一句话:“如果有什么事情值得去做,那就把它做好!

”在后来70多年的新闻职业生涯中,克朗凯牢记这句话,对新闻事业一丝不苟。

2.“男孩子能做的事,女孩子绝对都能做!”

雅芳公司的女总裁钟彬娴有一位非常优秀的母亲,曾就读多伦多大学,是当时班上唯一一个攻读化学专业的女性。她希望女儿能够自强自立,所以一直教导她:“男孩子能做的事,女孩子绝对都能做!

只要努力,女人无论在哪个领域都能达到顶峰!”钟彬娴不忘母亲的这句话,在雅芳公司她一步一步走上事业顶峰,成为《财富》世界500强企业6位女总裁之一。

6楼:殛馘

外国的啊,会不会是发明轮船的那个富尔顿?

名人因读一本书而成就一生的故事

7楼:匿名用户

不可能只读一本书就成就一生

努力学习吧,多学一点

爱迪生一生的故事? 20

8楼:匿名用户

19世纪80年代中期,爱迪生的电灯事业获得了成功,这一成功比以往任何成就给他带

来的声誉都大。在80年代中期以前,他很少有失误,中期以后,尽管他也取得了很大成

就,但失败也是屡见不鲜的。爱迪生最不值得称赞的行为之一就是他批评交流电,说它有副

作用,可能造成死亡与损伤,但他未加具体说明。所以有人说,“像他这样一个自己搞出了

许多发明创造的人竟然对别人的新发明大加攻击,这是很矛盾的事。”他反对使用交流电而

赞成直流电,因而在一场激烈而固执的论战中败北。在这方面,反映出了爱迪生成为名人之

后渐渐滋生的顽固守旧的缺点。

西奥兰治的新生活

1884年爱迪生37岁。这一年对爱迪生来说,是他悲伤的一年。

爱迪生从1881年冬开始,在纽约居住的时间越来越长,相对在门罗公园的时间越来越

短。他的妻小都住在纽约,老家门罗公园成了专供夏天避暑的地方。爱迪生全家在门罗公园

度过了几个夏天。1884年夏天,玛丽·爱迪生在这里患了伤寒,这是一种危险的疾病。起

初以为她只不过是受了点凉,吃几服药就会好的。因此,正在纽约奋战的爱迪生没有去看

她。玛丽的妹妹爱丽丝和医生们每天尽力看护,一直在床边陪伴。

不久,夫人的病情恶化,爱迪生也有好几天没有去研究所了。爱迪生被人笑做“工作

虫”,他不到研究所来是很少有的事情,所以同事们都很担心。爱迪生夫人**的希望落

空,1884年8月9日凌晨,玛丽·爱迪生去世。在住宅中举行丧仪后,就把棺柩运到一个

小车站上,由火车送到她儿时的家乡纽约克。她去世的消息是8月16日发出的:著名发明

家爱迪生之夫人突于本月九日星期六于新泽西门罗公园逝世。十二日下午举行丧礼,到宾客

400余人。其中有爱迪生公司经理爱登,副经理约翰逊,劳雷,德纳瓦洛与罗斯福等人。吊

客致送鲜花极多。她被埋葬在纽约克快乐山的墓地上。

爱迪生夫人去世后给他遗下了三个幼年的孩子,11岁的多特,8岁的小阿尔瓦(thomas

alva jr .)和6岁的威廉·莱斯(william l.)。妻子的谢世,使他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孤

寂。然而他不得不继续工作。他是不能因此而把工作停顿下来的。他把他的住屋租给了威廉

姆(william )和霍尔泽(alice h olzer ),把孩子们送到纽约去,托外祖母史蒂威尔代管。

门罗公园所能给予那发明家的除了悲伤的回忆外别的什么也没有了,他于是把那些机

件、药品、仪器等统统搬了出来而把它舍弃了。

几年之后这所老屋因为受到雷击而焚毁了,宾夕法尼亚铁路旁的那所旧时的电灯厂也烧

毁了。在爱迪生搬出后是农夫们搬去居住的。

实验室楼上的那间大房间租出作为跳舞会之用。休西(l.m .hussey )利用它作为他的

管乐队的总部,并在室后搭起了一个舞台。楼下的一层曾一度充作牛棚。这所古老的建筑物

渐渐地分散了,木料也给拆了去建筑近边的房屋,最后也就倒塌了。

那所砖筑的机器厂的东头改成门罗公园消防处堆储杂物的储藏室。另一端也曾一度充作

牛棚。有一个名叫麦康纳尔(thomas j .mcconncl )的农夫住在那间玻璃小室里,在那草场

上养了许多猪。后来一家姓威尔考克斯(willcox )的搬进那以前的办公室的屋中来,并且在

屋中养了许多的鸡。

在1884年和1885年之间的岁月中爱迪生的生活是寂寞单调的。玛丽在世时,她对汤姆

没有太多的要求,她爱他,理解他的事业的重要,爱迪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过家庭生活,但

玛丽总是等待着他。现在爱迪生非常寂寞单调,他也许已向她道歉,因为他没有花很多时间

9楼:别有人取这名

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他的成功,应该归功于母亲自小对他的谅解与耐心的教导,才使原来被人认为是低能儿的爱迪生,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

爱迪生从小就对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欢亲自去试验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为止。长大以后,他就根据自己这方面的兴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发明的工作。他在新泽西州建立了一个实验室,一生共发明了电灯、电报机、留声机、电影机、磁力析矿机、压碎机等等总计两千余种东西。

爱迪生的强烈研究精神,使他对改进人类的生活方式,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浪费,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浪费时间了。” 爱迪生常对助手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

一天,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工作,他递给助手一个没上灯口的空玻璃灯泡,说:“你量量灯泡的容量。”他又低头工作了。

过了好半天,他问:“容量多少? ”他没听见回答,转头看见助手拿着软尺在测量灯泡的周长、斜度,并拿了测得的数字伏在桌上计算。

他说:“时间,时间,怎么费那么多的时间呢?”爱迪生走过来,拿起那个空灯泡,向里面斟满了水,交给助手,说:

“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马上告诉我它的容量。”

助手立刻读出了数字。

爱迪生说:“这是多么容易的测量方法啊,它又准确,又节省时间,你怎么想不到呢?还去算,那岂不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吗?”

助手的脸红了。

爱迪生喃喃地说:“人生太短暂了,太短暂了,要节省时间,多做事情啊!”

爱迪生未成名前是个穷工人。一次,他的老朋友在街上遇见他,关心地说:“看你身上这件大衣破得不象样了,你应该换一件新的。”

“用得着吗?在纽约没人认识我。” 爱迪生毫不在乎地回答。

几年过去了,爱迪生成了大发明家。

有一天,爱迪生又在纽约街头碰上了那个朋友。“哎呀”,那位朋友惊叫起来,“你怎么还穿这件破大衣呀?这回,你无论如何要换一件新的了!”

“用得着吗?这儿已经是人人都认识我了。” 爱迪生仍然毫不在乎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