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庄王问鼎为什么表明分封制开始瓦解

2020-11-19 05:00:04 字数 2929 阅读 7388

1楼:

西周诸侯分封制度开始瓦解,其实到了这个时候春秋时期已经快结束了,距离战国时代不远了。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之一,(一说晋齐楚吴越,一说晋齐秦吴越),鼎是中国古代天子权力的象征,楚庄王是诸侯,本没有资格的,但是此刻西周王族的统治已经开始崩溃,对诸侯的影响力下降了。

楚庄王问鼎为什么表明分封制开始瓦解

2楼:朱士元

问鼎的要害在于封国的君主对周王有了不臣之心。而人心向背是政治走向的主要决定因素。

3楼:帅伽罗

标志着周王失去往日的权威,春秋战乱开始,分封制开始瓦解~

4楼:谜底梦飞扬

西周诸侯分封制度开始瓦解,其实到了这个时候春秋时期已经快结束了,距离战国时代不远了。

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之一,(一说晋齐楚吴越,一说晋齐秦吴越),鼎是中国古代天子权力的象征,楚庄王是诸侯,本没有资格的,但是此刻西周王族的统治已经开始崩溃,对诸侯的影响力下降了。

5楼:

中国古代以礼为基础,礼节代表着制度,而鼎代表着权利的大小,鼎的数目代表地位,楚庄王问鼎,打破了礼节,推翻了制度,标志王朝的落寞,分封制的瓦解

6楼:illusion一撸神

鼎是国之重器,在古代是国家王权的象征,参考问鼎中原和一言九鼎的典故吧,楚王问鼎的故事里,在楚一鸣惊人前,各个诸侯国还是奉周天子,虽然虽然齐晋之霸在楚之前,但终归还是姬姓一脉的贵族,这点和楚王不一样

楚庄王问鼎说明了什么?完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7楼:匿名用户

<1>诸侯势力越来越强大,甚至超越王室

<2>分封制的局限性太大,分散了**的权利

8楼:匿名用户

说明了诸侯势力越来越大。 原因是分封制的衰退。(差不多这个意思)

在楚孑问鼎这个故事中,楚庄王为什么要问鼎呢

9楼:金牛heh额

当时楚国经过几代的发展,实力大大增强,而当时周朝的威势却越来越低,有时都要低三下气的找诸侯国请求帮助,楚国楚庄王讨伐陆浑之战,随后来到周王室的疆土上检阅军队,周王室派大夫王孙满前来慰劳庄王,不想庄王却向王孙满询问王室九鼎的大小轻重,意欲代周取天下。

楚庄王问鼎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10楼:161949590**

选a 鼎是国家**权力的象征,而问鼎则表示对周天子权威的公然挑衅。这一事件表明春秋时期以周天子为中心的分封制度已经瓦解,周天子无力再控制各个诸侯。

11楼:匿名用户

nlucky fox fell into a well, it was quite dee

楚子伐陆浑之戍,逐至于落

12楼:匿名用户

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

译文楚王攻打陆浑戎人,于是到了雒水,

13楼:匿名用户

成语“问鼎之心”语出《左传 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洛,观兵于周疆.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又《晋书 王敦传》:“有问鼎之心,畏帝而恶之.”楚庄王问鼎表明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瓦解

鼎是国家**权力的象征,而问鼎则表示对周天子权威的公然挑衅.这一事件表明春秋时期以周天子为中心的分封制度已经瓦解,周天子无力再控制各个诸侯

成语“问鼎之心”语出《左传 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洛,观兵于周疆。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

14楼:

选a鼎是国家**权力的象征,而问鼎则表示对周天子权威的公然挑衅。这一事件表明春秋时期以周天子为中心的分封制度已经瓦解,周天子无力再控制各个诸侯。

楚庄王问鼎,为什么暗示谋反?

15楼:自治区区

问鼎中原[编辑]

自庄王三年(前611年),楚国先后伐庸、麇、宋、舒、陈、郑等国,均取得胜利。前606年,楚庄王伐陆浑(今河南嵩县北)之戎,一直打到洛水边,“观兵于周疆”,在周都雒邑陈兵示威。

此举无疑令周天子大吃一惊,周王马上派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借机询问周鼎的大小轻重,意欲移鼎于楚。

九鼎相传为夏禹所铸,象征九州,夏、商、周奉为传国之宝,是天子权力的标志。

王孙满说:“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国君无道,鼎大也轻。周王朝定鼎中原,权力天赐。

鼎的轻重不当询问。”楚庄王傲然地对王孙满说:“你不要阻止铸鼎之事,我们楚国只要把折断的钩(一种铜兵器)尖收集起来,就足够铸造九鼎了。”

楚庄王问鼎,大有欲取周王朝天下而代之的意思,结果遭到定王使者王孙满态度强硬的严词斥责。楚庄王虽然口出狂言侮辱周室,但也意识到称霸中原时机未成熟,只好退出周疆。

九鼎据传是禹在建立夏朝后,用天下九牧所贡之金铸成九鼎,象征九州。商代时,对表示王室贵族身份的列鼎,曾有严格的规定:士用一鼎或三鼎,大夫用五鼎,而天子才能用九鼎,祭祀天地祖先时行九鼎大礼。

因此,鼎很自然地成为国家拥有政权的象征,进而成为国家传国宝器。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九鼎已不知下落。

禹成功治水后,将天下划分为九州,并收集各州的青铜,铸成九只大鼎[5],各鼎之上刻有各州的地理情况、贡赋定数,以及代表风景等。据传说,每鼎有千钧之重,约合7.5吨。

但根据《左传》的记载,九鼎是禹之子启建立夏朝之后,收取各州朝贡来的青铜而铸造的

名称冀州鼎

兖州鼎青州鼎

徐州鼎扬州鼎

荆州鼎豫州鼎

梁州鼎雍州鼎

周代方鼎

16楼:迷刚开始

也不是谋反,属于越级行为

17楼:匿名用户

西周时,以所用鼎的大小及多少代表贵族的身份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