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文学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的关系

2020-11-18 20:56:05 字数 6060 阅读 8382

1楼:匿名用户

文学的地域性,**的是文学和地域的关系问题,即一定的地域、环境对产生它的文学的影响。这些影响表现在文学的形式和内容方面,更表现在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而形成的文学的整体风格上。这种风格,换一句话说,就是文学的审美品格。

地域的特色是一切民族的文学普遍具有的特色之一,

文学概论论述题 怎样理解文学民族性和世界性之间的关系

2楼:匿名用户

在讨论民族文学

和世界文学的关系前,我们有必要先搞明白什么事民族文学和世界文学。“世界文学”是一个很早就出现的概念,但在实际运用中,这个概念的含义一直存在着相当的歧异和含混。歌德之后,有许多学者想赋予‘世界文学’以明确的意义,但似乎都不十分成功。

这些看似令人惊异的说法其实来自对“世界文学”的特定理解至今没有一个确定性。“民族文学”的概念在中国的境遇似乎更尴尬,人们完全赋予它另外的含义。这使有关讨论难以取得正成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长期以来关于这两个概念的通常理解中实际上常常隐藏着西方中心

论和汉民族中心论(大汉族主义) 的无意识。

“世界文学”与“民族文学”这两个概念究竟是什么关系呢?世界文学不是任何一个民族文学之外、也不是所有民族文学之外独立存在的文学,世界文学就是具有一定世界性的民族文学或由民族文学构成的互相关联的多边文学。从逻辑上讲二者之间是一般与特殊或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所以以我的理解就是,不管是世界还是民族,都是拥有其文学的,所以民族文学即文学的民族性,世界文学即文学的世界性。而世界文学包含了以民族文学为中心及其多边文学。说的通俗一点:

民族文学就是狭隘的文学。比如鲁迅,我们认为很伟大,其他人一看不知所云。所以即使他文字字数很多,却不会得到诺贝尔奖。

世界文学比如泰戈尔,体现人类大爱的一些东西在里面。民族文学是文学民族性的反映,是文学在该民族内部各地各集团的文化交流中碰撞整合而呈现出来的文学的民族共性。就其发生而言,是人类文学活动不自由的结果,即源于物质条件—交通、传递、保存、信息等的限制。

由于民族的文化环境不同,构成文学的民族特性,表现在独特的民族性格、独特的社会生活、独特的自然环境、独特的语言、独特的体裁、独特的表现手法。

所以民族文学具有其独特性,各民族文学之间是不会完全相同,多多少少都有其个性化的因素。例如汉民族文学和美利坚民族文学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文学。民族文学在世界大融合的环境中依然保留其独特性。

然而各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是中外文学发展史上的客观事实,也是文学发展的内部规律之一。在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是促进文学全球化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各民族文学一经形成,不仅是自己民族的,更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迟早要趋向于与世界其他民族的交流。

由于这个关系的存在,世界文学就慢慢诞生了。

随着全球化与后学思潮的冲击,19世纪上半叶歌德与马克思先后提出“世界文学”概念的价值再次凸显。1827年1月31日,在与爱克曼的谈话中,歌德最早提出后来广为人知的“世界文学”概念,他在谈话录中说,“我相信,一种世界文学正在形成,所有的民族都对此表示欢迎,并且都迈出令人高兴的步子。在这里德国可以而且应该大有作为,它将在这伟大的聚会中扮演美好的角色。

”歌德期望“民族文学”的发展,旨在推动文学的经典化进程。在马克思的原初视野中,“世界文学”关联于“世界市场”的形成,它指向文学未来的一种发展形态,是从文学理想和精神感召方面领会民族文学的存在。现在的共识是所谓“世界文学”的到来仍是一种期待,我们还要回到民族文学上来,加强各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交融和交流。

文学艺术的发生总是地域性或民族性的,但就文学艺术成其为文学艺术而言,它伊始就有着人类性或世界性。歌德的“世界文学”观念是他的“民族文学”的延伸,在世界视野中关注民族文学,就使文学的天地由民族拓展到世界,从而预告了养润民族文学个性、冲决狭隘民族樊篱的世界文学的出场。第一个酝酿出世界文学观念的不是英国人、法国人或其他某一国度的人,而是一位在母国的四分五裂中寻求某种途径使民族文学经典化的德国人,这情形本身就耐人寻味,做出文化贡献的巨人就更加令人钦佩!

因为当时德国四分五裂,公国林立,大约有300多个小公国,对外交流狭隘保守,别说对于东方,即使是公国内部之间的交流都是壁垒重重,举步维艰。德国酸辛的现实令人失望和唏嘘不已,直到18世纪和世纪之交,德国依然处在割据状态,整个民族缺少一个可以让作家们聚在一起的社会中心,“全民族文化”对于当时的德国作家来说还无从谈起。民族的现实没有为德国作家提供必要的铸造民族文学的条件,作家们更多地是在缺乏明确的民族文化和文学认同的境遇中,为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文学探索创构。

对于像歌德、席勒这样成为富有民族象征意义的作家来说,当时所能做的,除开接着他们的前辈继续做民族历史遗产的挖掘外,就是回溯古希腊罗马的文学艺术和向英、法等国的经典作家学习。

所以以我的理解就是,不管是世界还是民族,都是拥有其文学的,所以民族文学即文学的民族性,世界文学即文学的世界性。而世界文学包含了以民族文学为中心及其多边文学。微观的狭义的民族文学在不断交流不断碰撞后,即催生出了一个庞大的世界文学。

说的通俗一点:民族文学就是狭隘的文学。比如鲁迅,我们认为很伟大,其他国家的人一看不知所云。

所以即使他文字字数很多,却不会得到诺贝尔奖。世界文学比如泰戈尔,体现人类大爱的一些东西在里面。即使民族、国家不同,但其实质却能扭住所有人。

文学理论 怎样理解文学风格的民族性

3楼:筱鸢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共同体。"世界上有各个不同的民族,它们生活在各自特定的地域,有彼此不同的经济生活、社会风尚、语言习惯、文化传统,形成了特定的心理素质。各不同民族的作家,他们的创作素材、思维方式、语言习惯、社会心理都带有自己民族的特色。

他们作品的风格,也会受到该民族语言、地域、经济生活和文化心理这个共同体的影响,使之具有民族性。正因为如此,人们才能从作家的"写作的风格认出一个意大利人,一个法国人,一个英国人",并从他们的作品辨别出意大利文学的"柔和和甜密",法国文学的"明彻、严密和优雅",西班牙文学的华丽辞藻、庄严风格。爱情,是各个民族所共有的永恒感情,爱情作品,是各民族文学中最能体现民族特色的文学品种。

这种民族特色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表达爱情的不同方式。同是贵族少女,同是争取婚姻自由的崔莺莺(《西厢记》女主角)和朱丽叶(《罗米欧与朱丽叶》中的女主角),对爱情的表达方式极为不同。

举例说明民俗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的特点

4楼:稀硝酸

民俗的地域性:

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这就是地域性的体现,例如:

同样是冬至,在我国南方盛行吃汤圆,取其团圆的意思。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户磨糯米粉,并用糖、肉、莱、果、萝卜丝等做馅,包成冬至团,不但自家人吃,也会赠送亲友以表祝福之意。

而在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则是由吃饺子的习俗。相传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看到受冻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以及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形成了习俗。

民俗的民族性:

不同的民族就会有不同的民俗,这就是民族性的体现,例如:

在傣族,泼水节是一种重要的民族习俗,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 到了节日,傣族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而妇女们则各挑一担清水为佛像洗尘,求佛灵保佑。"浴佛"完毕,人们就开始相互泼水,表示祝福,希望用圣洁的水冲走疾病和灾难,换来美好幸福的生活。

而其他的民族则没有这种习俗。

扩展资料:

民俗的分类:

1、物质生活民俗

(1)生产民俗(农业、渔业、采掘、捕猎、养殖等物质资料的初级生产方面)

(2)工商业民俗 (手工业、服务业和商贸诸业等物质资料的加工服务方面)

(3)生活民俗(衣、食、住、行等物质消费方面)

2、社会生活民俗

(1)社会组织民俗(家族、村落、社区、社团等组织方面)

(2)岁时节日民俗 (节期与活动所代表的时间框架)

(3)人生礼俗(诞生、生日、成年、婚姻、丧葬等人生历程方面)

3、精神生活民俗

(1)游艺民俗 (游戏、竞技、社火等娱乐方面)

(2)民俗观念(诸神崇拜、传说、故事、谚语等所代表的民间精神世界)

5楼:匿名用户

三、民族和地区间存在明显差别

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的各个民族统一于整个中华民族之中,各民族丰富多采的民俗风情构成了中国民俗的整体。从历史上看,各民族在文化上经历了长期的交流和融合。夏商时代,中原黄河流域是夏族,东部淮河流域是东夷,南方长江流域是三苗,西北黄湟一带是羌族,大漠南北是荤粥,至春秋时期,黄河流域的商周各族与其他民族相互影响和同化,形成华夏族。

秦代,当时的东夷、南蛮、百越、诸戎、笮、@⑤、夜郎等族皆统一于秦王朝,其后,匈奴、乌孙、东胡、肃慎、扶余等族又逐渐统一于汉王朝。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少数民族进入中原,与汉族杂处,于是出现了大规模的融合和同化。唐代,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得到加强和巩固,文化交流也有很大发展。

五代十国和宋代,虽出现过多元割据的局面,但元代大一统后,不仅结束了宋与辽金的对峙,而且也统一了大夏、回鹘和大理等政权,而各民族的文化也得到进一步的融合与交流。明清以后,更有所发展,当今我国已是具有五十六个民族的统一国家。当然,肯定各民族的交流、融合、统一,并不等于说各民族的民俗也是一致的,事实上,多样性、丰富性和民族间的差别性正是中国民俗的重要特征。

各民族民俗的差别是因各民族不同的自然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状况、文化特点等造成的。从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看,有平原、深山、密林、水乡、沙漠、海岛,气候条件也东、南、西、北相差极大。东北山林中的民族与南海岛屿上的民族,西北戈壁的民族与江南水乡的民族,必然会在各方面存在重大差别。

从历史发展看,各民族也不平衡。汉族的先民早在八千多年以前就发明了农业,夏商周以来,一直以农桑为主要的经济方式,与此同时,许多少数民族则实行不同的经济方式,如北方的匈奴、鲜卑、契丹、柔然、党项、蒙古等族,曾长期从事游牧经济,而东北、西南的一些少数民族则长期以原始的渔猎、采集为主要的经济方式。不同的经济方式必然形成不同的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习俗。

各民族的社会发展也不相同,汉族很早就进入了封建社会,而许多少数民族却长期处在原始的氏族社会,到近代,仍有不少民族处于奴隶制、半奴隶制、封建制、封建农奴制,甚至氏族社会阶段,而不同的社会状况便形成了不同的社会民俗。上述可见,各民族历史进程的不同,反映在民俗上,便构成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民俗并存的特点。

从文化上看,各民族也有很大差别。我国大多数的民族都使用本民族的语言,这些民族语言分别属于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印欧语系、南岛语系等不同语系,而汉藏语系中又有藏缅语族、壮侗语族、苗瑶语族,阿尔泰语系中又有蒙古语族、通古斯满语族、突厥语族,语族之下还有不同的语支。宗教信仰也多种多样,如蒙古族、藏族信仰喇嘛教,傣、布朗、德昂等族信仰小乘佛教,回、维吾尔、柯尔克孜、塔塔尔、乌孜别克、塔吉克、东乡、撒拉、保安等族信仰伊斯兰教,还有一些民族则保留着原始的自然崇拜和多神信仰,包括祖先崇拜、图腾崇拜、巫教、萨满教等。

此外,在民族性格、社会心理、审美情趣、传统惯制等方面,各民族也有所不同。文化上的差别使各民族在衣食住行、社会交往、人生仪礼、游戏娱乐等各个方面都形成了差别明显、各具特色的民俗风情。

除民族间的差别外,同一民族也常因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文化传袭等不同而在民俗上产生地区间的明显差别。以汉族为例,由于人口众多,幅员辽阔,不同地区便形成了具有不同特点的地方民俗。这一点实际上在日益兴起的区域文化研究中,已为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

如上古时期,中原、荆楚、吴越,就有着不同的民俗。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除记载了各地的山川物产外,还叙述了各地的民俗风情,如“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秦地,……其民有先王遗风,好稼穑,务本业,故《幽诗》言农桑衣食之本甚备”;“河内……俗刚强,多豪杰侵夺,薄恩礼,好生分”;“楚……,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信巫鬼,重淫祀”;“吴、粤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16]。显然,班固已认识到民间风俗的区域性特点。

宋代以降,由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不平衡发展,都市与农村、江南与西北、沿海与内地、交通要冲与边地僻壤,在生活习惯、民间风俗上都存在很大反差。因此,后世的地方民俗专著、地方志中的风俗志以及笔记、游记等,都述及民间风俗的地区差别。实际上,某些人数较多、活动区域较大的少数

民族也有此类差别,如黑龙江地区的蒙古族与内蒙草原上的蒙古族,甘肃、云南的藏族与青藏高原的藏族,都在民俗上表现出一定的地域特点。

中国民俗的上述特点,与某些民族比较单一,生态环境不那么复杂的国家的民俗,有很大不同。这告诫我们,在研究中国民俗时,切不可一概而论,泛泛而谈,唯有在注意其统一性和整体性的同时又十分注意民族和地区间的差别,才能认识中国民俗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