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景文诗中有比喻句,它是把什么比作什么

2020-11-18 19:58:53 字数 1609 阅读 2520

1楼:永远醒着

《赠刘景文》诗中,把荷叶比作“雨盖(即雨伞)”

赠刘景文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赠刘景文,诗中有一个比喻句,它是把什么比做什么

2楼:摇哇摇

“荷尽已无擎雨盖。” 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望洞庭》这首诗中有一个绝妙的比喻句,它把什么比作什么?

3楼:村官考试资讯

“遥望洞庭山水翠,**盘里一青螺。”

它把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银白色的盘子”,将洞庭湖中的君山比喻成一只小小的“青螺”。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盘里一青螺。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

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盘子里的青螺。

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4楼:

遥望洞庭山水翠,**盘里一青螺。

古诗赠刘景文诗中的一个比喻句是把什么比作什么

5楼:傲寒枫瑾

把荷叶比作雨盖即雨伞。

【原诗】

赠刘景文

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注释】

⑴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工诗,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苏轼视他为国士,曾上表推荐,并以诗歌唱酬往来。

⑵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擎:举,向上托。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⑶菊残:菊花凋谢。犹:仍然。傲霜:不怕霜动寒冷,坚强不屈。

⑷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须记:一定要记住。

⑸正是:一作“最是”。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译文】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赠刘景文的比喻句在**?

6楼:笔有千秋业

这是苏轼的一首诗歌,比喻句就是第一句,有关解释如下:

赠刘景文苏轼诗歌的一二句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1楼 匿名用户 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 荷尽 菊残 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已无 与 犹有 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上联描写残秋景象,诗人赞美在肃杀的深秋时节,菊枝傲霜独立的品格。写荷与菊意在衬托橙与橘,赞扬它们的盎然生机和不畏严寒的坚贞气节。 赠刘景文苏轼哪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