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下阕运用什么表现手法

2020-11-18 17:24:53 字数 5078 阅读 5014

1楼:野有蔓草

1、简述:

《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下阕运用了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紧接上片,由望断江南而人不见的相思之苦,自然转入到回忆往事。“夕阳……画屏中”五句全是回忆往事,由上片的从空间着笔转入到下片的时间追忆。五句都是“记得”的内容,都应由“记得”领起。

但“文似看山不喜平,”词尤忌全用平铺直叙,所以作者从回忆开始,马上描绘形象,而不从叙事入手。在一个夕阳西下的美好时刻,楼外晚烟轻笼,在这漫馨旖旎的环境里,一位绝色佳人出现了。融融脂粉,香气宜人,淡淡眉峰,远山凝翠。

词人不多作铺叙笔法写她的面容、体态,而采用以部分代整体的借代修辞法,只写她的眉峰、粉香,其他就可想而知了。较之尽情铺叙,一览无余,更令人神往。这是很鲜明的形象,在词人记忆的荧光屏上永远不会消失。

然后再用补写办法,补叙往事:“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这说明上面的一切都发生在楼上的画屏中。

最后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相见以后是很快就离别了呢,还是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作者却不再作任何说明。

填词也如绘画,绘画不能把整个纸面全部画满,什么都画尽,而应该留下适当的空白,笔尽而意不尽。填词也要留有空白,留有让读者想象的余地。

回忆至此,一笔顿住,将时间拉回到眼前,“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回忆的风帆驶过之后,词人不得不面对现实。关山迢递,春草连天,远望佳人,无由再见。

词人心想:只有今夜天上的一轮明月照着他乡作客的我,也照着远隔千里的她,我们只有共同向明月倾诉相思,让我们通过明月交流心曲吧!“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南朝宋谢庄《月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词人此时的心境也许与此相似。谢逸著《溪堂词》。

毛子晋云:“溪堂小令,皆轻倩可人。”《词苑丛谈》称其词“标致隽永。

”此词亦颇近之。

2、原词:

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

谢逸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扬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3、译文:

杏花村馆酒旗迎风。江水溶溶,落红轻扬。野渡无人舟自横,两岸杨柳绿荫浓。遥望江南山色远,人影不见。

惟有芳草连碧空。楼外夕阳晚烟笼。粉香四溢淡眉峰。记得去年,与你相见画屏中。今夜关山万千重,千里外,素光明月与君共。

江神子喜 喜雨上麓翁上阕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试简要分析

2楼:lyqmxcz乐园

《江神子·喜雨上麓翁》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此词表现久旱逢雨时作者的喜悦心情,作品细致地描写了雨前和雨时的情景,饱含着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关心之情。

作品原文

江神子·喜雨上麓翁

一声玉磬下星坛。步虚阑。露华寒。平晓阿香,油壁碾青鸾。应是老鳞眠不得,云炮落,雨瓢翻。

身闲犹耿寸心丹。炷炉烟。暗祈年。随虎蛙声,鼓吹稻花田。秋水一池莲叶晚,吟喜雨,拍阑干。

创作背景

根据词意,可知此词创作时的大致情境。好久没有下雨,田地都干渴了,而且正在稻子扬花的时候。诗人睡不着觉,于是在深夜冒着重重的寒露,设坛祈雨。

果然,一清早便雷鸣电闪,落下大雨了。诗人高兴不已,想找个人来分享一下他的快乐,于是就写下了这阕词,寄给他的朋友陈允平。允平,字君衡,号西麓,和吴文英、周密都是好朋友。

作品鉴赏折

词从他祭祀完毕时写起。祈祷完了,最后击了一下玉磬,放下小棰,走下祭坛,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去。他路过长廊,因为夜已深了,人都已睡静了,所有的地方都已没有了人,所以阁是“虚”阁。

“步虚阁”,令人想象得到当他走在虚阁中时的步履声,那一定是沉重的。同样,也正因为夜已深了,当他路过庭院时,便会感到露气很重,已有些凉意了。这也暗示着明天会有雨。

这人是谁不知道。是否睡了也没有写。他特意留下了一个悬念,暂且不提。

但在章法上,正好起到了串起下阕的作用。

平晓,天大亮了的时候,雷部的阿香(传说中推雷车的女神)推着她的油壁车(阿香车借指雷声)隆隆地碾过了天空。顿时间,落雷如炮,雨如瓢泼。一定是老龙因人们的祈祷而使它睡不着觉了。

所以才发这么大的脾气。词是轻快的,语句是调侃的,和前面的“步虚阁,露华寒”语气有明显的不同,表示了诗人此时愉快的心情。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他把时间都记得这么清楚。从阿香推过雷车,隆隆地辗过长空,一直到老龙翻身,发雷如炮,倾雨如泼,他都是这么细致地感觉到了,说明诗人从星坛下来回到房中以后,几乎也是没有合眼的。他通过对雷雨的正面叙述,从侧面表达出他对于雨的关切的心情。

不落墨而情调显现,这正是写轻松小品不可及处。

过片中,作者这才点出了这位关心民瘼而“炷炉烟”以“暗祈年”景的长者,就是“身闲犹耿寸心丹”的作者他自己。“身闲”,他已不管事了,或者说是不让他管事了。“犹耿”妙在这一“耿”字。

耿者,是他身闲之由,过于耿直了,所以不得用;而又是不屈而仍要“暗”中以为民的道理。耿,又是不能忘怀之意。通过这一个字,就把一个鲜明的品格摆在了读者面前。

“炷炉烟,暗祈年”,本让他闲了下来,然而他却还是要秉着一片丹心,为民祈福。这里着一“暗”字,极有意义。祈福是好事,然而在那样个社会里,越位便有罪。

所以要关心民瘼,还只能是暗里关心。明里关心,说不定便有“收买民心”,企图造反之嫌,这就有诛九族之罪了。所以许多忠荩之士都被杀头的,就在于他不懂那些**的心理。

这个“暗”字细嚼起来,不止见人,亦可以见那样的世道。过片在这里,解开了上阕的悬念,又进一步表达了自己虽废而不自废的不屈之情。沈义父说:

“过处多是自叙。”(《乐府指迷》)刘体仁说:“古人多于过变乃言情,然其意已全见上段。

若另作头绪,不成章矣。”(《七颂堂词绎》)可见吴文英在这里是极其正规的写法。

大雨之时,诗人正高兴地倚阑而坐。由于雨水下来了,青蛙高兴了,所以到处是一片蛙声,快乐地在那些灌满了雨水的正在扬花的稻田里鼓吹着。这“鼓吹”二字语意双关,既是代指蛙声,也是正面的鼓吹时雨之好!

诗人通过青蛙高兴的鼓吹,稻花的欣然的开放,紧扣题面的“喜”字,借这些小小的动、植物的生态以表达出诗人自己的喜悦之情。虽然而今灌得有一池的秋水,但由于先前的缺水,使荷叶似乎过早地枯老了。临到老了,虽然晚了一点,但总是“一池秋水”。

则虽老亦不晚。着一“晚”字,说明了前期旱情的严重。因而又从反面衬出雨之可喜。

虽然赏荷已晚,不无遗憾,但由于蛙的高兴,稻花能得以吐放,农事总还算是及时的,那么赏花的事虽然是耽搁了,也还总是让人高兴的。他从是个“闲人”需要赏荷的角度,而移向农事,以致歇拍所表示的:“吟喜雨,拍阑干”,高兴得拍着阑干而吟唱了起来。

这种倾向性,就把诗人这阕词的品格提高了。

历来把“拍阑干”以写愁,而他却用来写高兴。

这阕词通篇都透着一般喜悦之情。诗人虽是“闲人”,无用了,还要“暗”中为民祈福,无一丝颓废灰暗的色彩。这一因落雨,就连天上的神仙、阿香、老龙都似乎是那么善良美好的了,把他们前此不良表现也都予以原谅了。

这也透出了诗人的胸襟。这阕词似乎让人明白了,这种不言而言的,就可以算是“力透纸背”了。

这阕词是把自己高兴的心情告诉朋友的。他只写自己的心情,丝毫没有标榜自己如何为人民,然而读者却处处都感到了诗人那关心人民的感情。况周颐说:

“词贵有寄托,所贵者,流露于不自知,触发于弗克自已。”(《蕙风诗话》卷五)这是因为作者所流露的,出自于自己感情之高尚,而不是故意的做作。是以他就比纯粹是为了掩人耳目的故作姿态,自然要感人得多。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江神子 谢 逸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飏残红。渡舟横,

3楼:小煜

(1)这几句词描绘了暮春村野的残景:近处,清清的流水,静静地淌着;春风吹过落花,卷起阵阵残红。远方,野渡横着的孤舟,象征离愁别恨的杨柳,共同营造了清幽荒寂的氛围。

本词以景衬情,表达了词人凄幽惆怅的离愁。

(2)这两句写眼前环境用的是实笔,写记忆中的人用的是虚笔。在暮霭渐深,晚烟朦胧,充满神奇色彩的环境里,一位“晚妆初了”的美人出现了。词人不正面写人的丰姿神采,花容月貌,只写闻到她暖融融的脂粉香,看到她那淡扫的蛾眉,营造出温馨旖旎的意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8分)江神子谢逸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飏残红。渡舟横,杨柳绿阴浓。

4楼:手机用户

小题1:这几句词描绘了暮春村野的残景:近处,清清的流水,静静地淌着;春风吹过落花,卷起阵阵残红。

远方,野渡横着的孤舟,象征离愁别恨的杨柳,共同营造了清幽荒寂的氛围(2分)。本词以景衬情,表达了词人凄幽惆怅的离愁。(2分)

小题1:这两句写眼前环境用的是实笔,写记忆中的人用的是虚笔。(2分)在暮霭渐深,晚烟朦胧,充满神奇色彩的环境里,一位“晚妆初了”的美人出现了。

词人不正面写人的丰姿神采,花容月貌,只写闻到她暖融融的脂粉香,看到她那淡扫的蛾眉,营造出温馨旖旎的意境。(2分)

小题1:此题不能只答景物、氛围,还要注意情感。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一句子—段落一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

此题要分清何为实写,何为虚写。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江神子谢 逸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飏残红。渡舟横,杨柳绿阴浓。

5楼:小柒

小题1:这几句词描绘了暮春村野的残景:近处,清清的流水,静静地淌着;春风吹过落花,卷起阵阵残红。

远方,野渡横着的孤舟,象征离愁别恨的杨柳,共同营造了清幽荒寂的氛围(2分)。本词以景衬情,表达了词人凄幽惆怅的离愁。(2分)

小题1:这两句写眼前环境用的是实笔,写记忆中的人用的是虚笔。(2分)在暮霭渐深,晚烟朦胧,充满神奇色彩的环境里,一位“晚妆初了”的美人出现了。

词人不正面写人的丰姿神采,花容月貌,只写闻到她暖融融的脂粉香,看到她那淡扫的蛾眉,营造出温馨旖旎的意境。(2分)

小题1:本题考查“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一句子—段落一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