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别人身上吸取经验从而警醒自己用古语怎么说

2020-11-30 18:19:56 字数 5418 阅读 8426

1楼: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矣、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矣

资治通鉴。卷196

关于“吸取教训”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2楼:那个闪电

1、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人们不会从历史的经验中吸取教训。——

萧伯纳2、笨蛋只会从自己的错误吸取教训,聪明的人则从别人的经验中获益——俾斯麦

3、如果我写书,我就写我一生中的错误,让活着的人们都能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周恩来

4、人类数千年得到的教训就是从不吸取教训!——高晓松

5、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吧。——瑞兹

6、统治的秘诀就是既要相信自己永远正确,又要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乔治·奥威尔

7、经历一次磨折,一定要在思想上提高一步。以后在作风上也要改善一步。这样才不冤枉。一个人吃苦碰钉子都不要紧,只要吸取教训,所谓人生或社会的教育就是这么回事。——傅雷

8、意识有三种方向度,它从过去吸取教训,为现在建立一个思维方向,还能预见未来。——瓦西列夫

9、要多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毕竟你没那么长寿,不可能把自己所有错误都犯一遍。——马修·萨伊德

10、相信傻瓜才会犯错的人,其可悲之处在于:他们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而不会从中吸取教训。——卡罗尔·塔夫里斯,艾略特·阿伦森

11、如果你想重新建立一段美好的爱情或婚姻,你就必须设法让旧创痊愈,并从这段经验中吸取教训。——陶思璇

12、我们丢失的东西永不会再回到我们身边。这块土地永远无法痊愈——因为太多的血债。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向从前吸取教训并带着它创造和平。——安东尼·明格拉

13、研究生活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得到教训。——克柳切夫斯基

3楼:爱

驴子绝不会在同样的地点摔倒两次。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没有失败经验的人,不可能成功。

没有在沙漠里挨过干渴的人,不会知道水的价值。

如果没有人向我们提供失败的教训,我们将一事无成。我们思考的轨道是在正确和错误之间二者择一,而且错误的选择和正确的选择的频率相等。

一只狐狸不能以同一的陷阱捉它两次。

聪明人绝不会两次被同一块石头绊倒。

过去的错误就是将来的智慧和成功。

教训是一盏心坎上永不熄灭的路灯。

从胜利学得少,从失败学得多。

导致成功的最大问题,是我们从自己的错误中得到的经验教训。

4楼:小喵喵

1、教训如被人接受,此经验可贵十倍(俄罗斯)2、痛苦的经验总是最有力的教训(拉丁美洲)3、烫伤过口腔的人把汤吹一吹地喝(德国)

4、过去的错误就是将来的智慧和成功(英国)5、教训是一盏心坎上永不熄灭的路灯

6、一只狐狸不能以同一的陷阱捉它两次(英国)7、驴子绝不会在同样的地点摔倒两次(英国)8、只有傻瓜才会第二次跌进同一个池塘(土耳其)9、聪明人绝不会两次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俄罗斯)10、谁让同一个人骗过两次,谁就该毁灭(英国)11、从胜利学得少,从失败学得多(日本)

12、导致成功的最大问题,是我们从自己的错误中得到的经验教训(欧洲)13、不会在失败中找出经验教训的人,他通向成功的路是遥远的(法国)14、如果没有人向我们提供失败的教训,我们将一事无成。我们思考的轨道是在正确和错误之间二者择一,而且错误的选择和正确的选择的频率相等(刘易斯·托马斯)

15、没有失败经验的人,不可能成功(英国)16、没有在沙漠里挨过干渴的人,不会知道水的价值(俄罗斯)17、不在哪儿摔跤,不知哪儿路滑

18、绊三跤方知天高地厚

19、受了伤的人最知道自己的伤处在**(欧洲)20、经验就是犯错误的总和(俄罗斯)

21、任何教训都是学问(土耳其)

22、小趔趄可防跌大跤(英国)

吸取xīqǔ

用不同方法吸收

采用,采取;得到

吸取教训

参考资料百科:https://baike.baidu.***/item/%e5%90%b8%e5%8f%96/5180674

不要太迁就别人古语怎么说,有句古语的警示句不要太委屈求全

5楼:英雄

委曲求全,人皆有能,勿轻之。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现在人们总是用古语当自己的座右铭,“吾日三省吾身”有何警示作用?

6楼:阿沾

意思: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的言行。

出自《论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呢?”

注释:(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

(2)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反省。三省有几种解释:

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本文中指从三个方面(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反省自己。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一心一意。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5)传:传授,这里指传授给学生的知识等。

(6)习:精通,熟练。古汉语“习”字没有现在的“复习”之意。

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

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和再传**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范畴——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

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原则。

7楼:钟文

“吾日三省吾身”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座右铭。请结合实际谈谈这么做的好处:

“吾日三省吾身”,这是孔子的学生曾子的一句名言。在《论语》中还有不少孔子关于反省的精辟论述,比如“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古往今来,很多有成就、有贡献的人,都注意随时反省自己的内心,以得补失,以是克非,从而不断取得进步。

“吾日三省吾身”,这是一种严于律己、勇于解剖自己的精神,只有这样,人才能净化自己的思想,才能在做人与求学方面得到提高。以为人民服务为己任的共产党的领导干部,更应常常反省。这是一个人主动地剖析、反思、总结自己的缺点、错误和不足,追求人格完整和行事端正的一种自觉行为。

反省是一种严以律己,是一种自知之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既然任何工作不可能做得尽善尽美、天衣无缝,那么,面对问题和不足,首先就应从自己身上找差距,查原因。

可有的同志不是这样,工作出了毛病,他们或者上推下卸,或者左攀右比,就是不敢拿自己“开刀”。说到此处,不由得想起谢觉哉、吴玉章两位老共产党员敢于反省的感人故事。一九四三年五月一日,谢老六十岁生日,他谢绝一切亲朋好友祝寿,关起门来反省。

8楼:手机用户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省: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往来是否真诚呢?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

9楼:手机用户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是曾子说的

后面接的是他反省的内容: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传授的学业是否不曾复习?”

10楼:森海和你

意思: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的言行。出自《论语·学而》

1、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按时温习?”

3、曾子(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名参(shēn),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山东嘉祥县)。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孔子的晚期**之一,与其父曾点同师孔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曾子主张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著写了《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

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后世尊奉为“宗圣”,是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

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范畴——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

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原则。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即孔丘,字仲尼,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尼山镇境内),东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曾带领部分**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了《六经》。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相传他有**三千,贤**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及其再传**把孔子及其**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了儒家经典《论语》。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其行事。

吸取教训的事例

11楼:最后线索

亡羊补牢

从前,有个人养了一圈羊。一天早晨,他发现少了一只羊,仔细一查,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狼钻进来把羊叼走了一只。邻居劝他说:

“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那个人不肯接受劝告,回答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第二天早上,他发现羊又被狼叼走了一只。他很后悔自己没听从邻居的劝告,便赶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从此,狼再也不能钻进羊圈叼羊了。

寓意:1、人不怕做错事情,就怕做错了不及时改正;更怕不但不及时改正,而且还不断地错上加错,时间长了,最后可能连补救得机会都没有了。2、“补牢”的时候,先看看羊圈里的羊是否因耽搁时间太久已经全部死亡,如果不及时补救,那么即便补救了也无济于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