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本义和引伸义,2个成语有本义和引伸义 5

2020-11-30 12:44:26 字数 5531 阅读 3673

1楼:匿名用户

[近义] 马到成功 百战百胜 [反义] 一溃千里 一触即溃 [用法] 用作褒义。 [辨析] ~与“马到成功”有别;我西北军~:“托赖主人洪福;马到成功;首战大捷。

[辨形] 旗;较多用于各种工作;不能写作“奇”;一出兵就取得了胜利;“马到成功”侧重于描写成功。 [例句] 在西北前线:~侧重于描写胜利;不能读作“dě”。

[结构] 连动式;较多用于比赛一类场合。多与“马到成功”连用。” [正音] 得;旗开得胜。

[语出] 《元曲选外编·无名氏〈射柳捶丸〉》旗开得胜 qí kāi dé shèng [释义] 形容战斗顺利。一般作谓语

2个成语有本义和引伸义 5

2楼:龙之腾必潜乃翔

灯红酒绿[dēng hóng jiǔ lǜ]基本释义

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的繁华景象。 也作“酒绿灯红”。

粉墨登场[fěn mò dēng chǎng]粉、墨:搽脸和画眉用的化妆品。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什么是词的本义和引伸义?怎样探求词的本义

3楼:匿名用户

字、词的本意是词的原来意思。引申义指后来由原义产生新义。如“鉴”字本义为镜子,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就是它的引申义。

举例说明何为词的本义与引申义.并举例说明如何探求词的本义

4楼:du知道君

字、词的本意是词的原来意思。引申义指后来由原义产生新义。如“鉴”字本义为镜子,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就是它的引申义。

5楼:

引申义,顾名思义就是一个词引申出的新的意义。比如说打人和打掩护,前一个打表现的是打的本身意义,而后面的打就是它的引申义;兼类词是指一个词有不同的词性,比如经历,如果说这是一段难忘的经历,这里的经历就是名词;如果说我经历了一场灾难,这里的经历就是动词;兼词是指一个词有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严格来说,兼词不是独立词

6楼:德蕾亢绫

一、探求本义的途径

(1)分析字形

词的本义,一般可以在字形上得到反映.一个词用一个什么形体的字来记录它,是按照造字时代词所表示的意义拟定的.

例如:“诛”字从言,朱声,字义与言语行为有关.“诛”有诛杀、谴责、责求等意义.根据字形,可确定谴责为本义,其余是引申义.

(2)引证文献用例

探求词的本义,更重要的是看文献语言是怎样使用这个词的.字形只是词的书写符号,它不能脱离语言而直接表达词义.只有在组词成句的具体语言中,词义才能显示出来.

例如:“愤”有烦闷义和愤怒义,字从心,贲声.但是根据古书的用例,烦闷义出现较早,可以确定本义应是烦闷.

又如:“毙”的本义是仆倒,而不是死.“多行不义必自毙.”

“射其右,毙于车中.”“毙”表示向前倒下.人被杀死则倒下,所以又引申为死,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毙”,从文献看,古书里“毙”多表示仆倒义.

二、词的引申义

1、什么是词的引申义

在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

例如“道”的本义是道路,由这个意义派生出来的途径、方法、道理、规律、学说、引导等义项都是它的引申义.

又如“纲”的本义是网上的总绳,由这个意义派生出来的“事物的总要”、“国家的纲纪”等义项就是它的引申义.

2、引申义的特点

(1)引申义和本义的****

相近: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的对象相似.

如“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斗”本义酌酒器,由于形状相似而引申为斗星.

如《“孟尝君出关,关法鸡鸣而出客.”“关”,本指门闩,由于作用相似引申为关卡.

相因:引申义和本义之间具有条件、因果关系.

例如:“危”本义为陡峭、高峻,引申为不稳定、危急、危险.

“虚”本义为大丘,引申为空虚的意思.

相关: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的对象概念彼此牵联.

例如:“陵”由大土山引申为帝冢.

“宗”由祖庙引申为祖宗.

“齿”本指门牙或牙齿,由此引申为年龄.

“年”本义为稻谷成熟.古代每年只收获一次或一季,引申为时间单位.

“官”由官府、行政机关引申为官职、官长.

(2)词义引申的趋势

从本义和引申义所表示的内容范围看,词义引申是通过由此及彼的联想实现的.词义引申的基本趋势是:

①从具体到抽象

“析”由劈木头引申为分析、辨析.

“术”由道路引申为途径、方法.

②从个别到一般

“匠”由专指木匠引申为泛指工匠.

“江”、本来专指长江,后来引申泛指河流.

3、引申义的读音和书写形式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通常是用形音全同.但有些词在词义引申之后改变了读音.

例如:语由言语、说话引申为告诉,改读yù.

说是由陈述、解说引申为劝说改读shuì

有的引申义还另造了新字.

例如:弟由弟弟引申为敬顺兄长,造了“悌”字.

解由分割引申为懈怠,造了“懈”字.

疲弊的本义和引伸义各是什么???必采纳!谢谢╭∩╮

7楼:匿名用户

疲,形声。从疒,从皮,皮亦声。“皮”本指“动物皮张”,转义指“柔软”。“疒”与“皮”联合起来表示“身体柔软无力”。本义:乏力;困倦。

弊,形声。字从敝,从廾,敝亦声。“敝”意为“向下歪斜”。

“廾”字形是“左右两手”、“双手”,意为“操作”、“操弄”。“敝”与“廾”联合起来表示“故意把物体弄成歪斜”、“有意把事情搞坏”。本义:

故意把物体弄成歪斜。引申义:人为的错误。

疲弊连用,此处借人事而喻国事。

成语的本义和引申义

8楼:u盾

旗开得胜

qí kāi dé shèng

[释义] 形容战斗顺利;一出兵就取得了胜利。

[语出] 《元曲选外编·无名氏〈射柳捶丸〉》:“托赖主人洪福;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正音] 得;不能读作“dě”。

[辨形] 旗;不能写作“奇”。

[近义] 马到成功 百战百胜

[反义] 一溃千里 一触即溃

[用法] 用作褒义。多与“马到成功”连用。一般作谓语。

[结构] 连动式。

[辨析] ~与“马到成功”有别:~侧重于描写胜利;较多用于比赛一类场合;“马到成功”侧重于描写成功;较多用于各种工作。

[例句] 在西北前线;我西北军~;首战大捷。

[英译] make a successful beginning

9楼:申绿柳隗鹃

本意:突兀

,边角不平整,凹凸不平。通常指石头

引申义:

1.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瘦骨嶙峋。2

.形容山势峻峭、重叠、突兀的样子:怪石~

|~的山峦。明

孔贞运《明兵部尚书节寰袁公(袁可立)墓志铭》:“并荷纶綍,封树嶙峋。同坎而藏,同簋而禋。”

3.形容人刚正有骨气:气节嶙峋

|傲骨嶙峋。4.

中国传说中的洪荒猛兽之一,由岩石修炼而成。死后化为一片狰狞的怪石,以致后人有怪石嶙峋之说。

5.枯瘦的样子。

成语的本义和比喻义

10楼:勤奋的职业

1、按兵不动—— 指挥官止住军队,暂不行动,等待战机;比喻接受任务后暂不执行,以观望形势的发展

2、飞扬跋扈—— 鸷鸟飞扬,大鱼跋扈。喻指意气举动骄横放肆

3、有口皆碑—— 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纪功碑。比喻对突出的好人好事一致颂扬。 碑:纪功碑。

4、白璧微瑕—— 洁白的玉上有小斑点。比喻很好的人或事物还有小缺点,含有美中不足表示惋惜的意思

5、破釜沉舟——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跟秦兵打仗,过河后把釜(锅)都打破,船都弄沉,表示决不后退。比喻决心战斗到底

6、鞭长莫及—— 本意为马鞭虽长,但打不到马肚子上。喻虽有力,力量亦达不到

7、重蹈覆辙—— 重新沿翻车旧辙走,比喻不重视总结经验,记取教训,再犯以前犯过的错误

8、为虎作伥—— 为老虎引路的鬼。比喻给坏人做**,为坏人效劳。

9、中流砥柱—— 黄河中的坚强柱石。比喻能担当重任、起中坚作用的人或集体

10、一丘之貉—— 同一个山丘上的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11、噤若寒蝉—— 冬天的蝉,一声不响。现在常用来比喻有所顾忌,不敢吭声

12、泾渭分明—— 泾、渭二水,一清一浊,虽合流汇聚,却清浊分明。比喻是非明了,境界清楚

13、脍炙人口—— 切细的烤肉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为众人所称美

14、火中取栗—— 出自法国作家拉·封登的寓言。说是炉中烤着栗子。猴子叫猫去偷,猫不但没有吃到栗子,反而把脚上的毛烧掉了。比喻被人利用,担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有捞到任何好处

15、如法炮制—— 本指依照成法,炮制药剂。后比喻照样处理

16、提纲挈领—— 提网之纲,挈衣之领。比喻举其要领,扼其要害,就能理顺关系,处事得心应手

17、麻木不仁—— 麻痹无知觉。比喻人对自身以外的事物漠不关心或反应迟钝

18、海市蜃楼—— 由于光线在大气层中的折射而产生的自然现象。一般发生在沙漠地区和海边,折射的光线把远处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形成奇异的幻景。古人误认为是蜃(大蛤蜊)吐气而成。

后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

19、众口铄金—— 铄金:熔化金属。众口一词,足能熔化金属。比喻谣言多,可以混淆是非

20、痴心妄想—— 根本办不到的空想。比喻不切实际的希望

21、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22、间不容发: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进一根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23、罄竹难书: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罄,尽。

24、未雨绸缪:天还没下雨,就先修好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25、相濡以沫:泉水干涸,鱼靠在一起以唾沫相湿润。后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26、以邻为壑:拿邻国当作排洪水的沟壑。比喻把自己的困难或灾害转嫁群众给别人。

27、饮鸩止渴:喝毒酒解渴。比喻采取极有害的方法来解决眼前困难,不顾后果。鸩,一种毒鸟。

28、趋之如鹜:像鸭子一样成群的争先恐后的跑去。比喻成群的人争着去,多含贬义。

29、数典忘祖:指古代的礼制、历史。比喻忘本,现也用来比喻对本国历史的无知。

30、捉襟见肘:原指衣服破烂,生活穷困。后来也比喻顾此失彼,无法应付。31、暗渡陈仓:指称作战时在正面迷惑敌人,在侧面突然袭击的策略;还用以比喻暗中进行的活动。

32、暴虎冯河:暴虎,徒手搏虎;冯河,徒步过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

33、表里山河:内有高山,外有大河。比喻地势险要。

34、不稂不莠:稂,狼尾草;莠,狗尾草。稂莠都是同谷子很相似的野草。比喻不成材或没有出息。

11楼:绾

成语的本义就是

字面意思,比喻义就是通过本词打比方产生的固定词义,使用成语基本上是看比喻义的。

比如:白璧微瑕—— 洁白的玉上有小斑点(本义)比喻很好的人或事物还有小缺点,含有美中不足表示惋惜的意思(比喻义)

为虎作伥—— 为老虎引路的鬼(本义)比喻给坏人做**,为坏人效劳(比喻义)

随便给个成语,解释一下它的本义,比喻义和引申义

1楼 民生为本 狐假虎威 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 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百发百中 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 每次都命中目标 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捕风捉影 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 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杞人忧天 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 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井底之蛙 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

了解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有什么意义,怎样辨别

1楼 圭公主的南小树 本义是浅层意思,就是表面所要表达的,引申义比较深入,是最终要表达的思想,二者思想层次不同,辨别也简单,看哪个是表面意思就好咯 2楼 本义和引申义可以了解句意。辨别本义和引申义需要多阅读和了解词语含义。 3楼 锐语梦战靖 本义就是字起源的意义。引申义是在本义的基础上引申拓展而来的...

词的原始义的定义是什么和词的本义有区别吗

1楼 柳摇风 词的原始义就是词的最早的意义 因为在汉字诞生之前,语言就早已出现,某个词在口语回刚出现时答究竟表示什么意思,我们也无法考证。 词的本意就是词的本来意义 是从记录词的汉字的字形结构上所反映出来的 并且在古代的书面语言材料中得到证明的意义。所以词的原始义和本意是不能画等号的。 词的 本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