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实体与其属性图(e-r),这种图谁知道怎么生成出来吗

2020-11-30 06:50:12 字数 5543 阅读 2616

1楼:平

可以自己画呀,也不是很难,就把和对象和属性,还有关系用长方形,带忽的长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画出来就可以了。你是不是要找一个自动生成er图的软件?这个的话我还真没听说过。

数据库e-r图中实体就是一个表吗

2楼:匿名用户

是的,数据库中的表是具有相同属性的一系列值的集合、e-r图就是对现实中具有联系的事物进行描述的抽象模型,e-r图中的矩形框(实体)相当于表,椭圆相当于属性(表的字段),菱形相当于表内或表间的联系(完整性约束)。

3楼:琳琳

构成e-r图的基本要素是实体型、属性和联系。

实体型(entity):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具有相同的特征和性质,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在e-r图中用矩形表示,矩形框内写明实体名。

联系(relationship):联系也称关系,信息世界中反映实体内部或实体之间的联系。实体内部的联系通常是指组成实体的各属性之间的联系;实体之间的联系通常是指不同实体集之间的联系。

在e-r图中用菱形表示,菱形框内写明联系名,并用无向边分别与有关实体连接起来,同时在无向边旁标上联系的类型(1 : 1,1 : n或m :

n)。

总之,实体对应于现实世界中的某一个或一类物体,联系是指实体之间所存在的关系,这两者通过抽象集中于e-r图里展示出来而已。

e-r图和数据库建立的关系是什么?实体对应的一张表吗?属性对应的是字段吗?

4楼:匿名用户

数据库建立一般是以er图为基础的,实体对应一张表,有的复合关系也对应一张表。

属性对应的是字段,但为了建模时重点突出,er图中省略了一部分属性

如何提炼数据流图的实体,画数据库的e-r图

5楼:匿名用户

第一步:首先要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数据流图、数据字典等)对现实世界的数据进行抽象, 设计各个局部视图即分e-r图。关系的属性一半来自数据字典。

第二步:集成局部视图。

概念结构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抽象,一般有三种抽象:

⑴分类 ( is member of )

⑵聚集 ( is part of )

⑶概括 ( is subset of )

设计分e-r图的步骤是:⑴选择局部应用

在需求分析阶段,通过对应用环境和要求进行详尽的调查分析,用多层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描述了整个系统。

设计分e-r图的第一步,就是要根据系统的具体情况,在多层的数据流图中选择一个适当层次的(经验很重要)数据流图,让这**中每一部分对应一个局部应用,我们即可以以这一层次的数据流图为出发点,设计分e-r图。

一般而言,中层的数据流图能较好地反映系统中各局部应用的子系统组成,因此人们往往以中层数据流图作为设计分e-r图的依据

⑵逐一设计分e-r图

每个局部应用都对应了一组数据流图,局部应用涉及的数据都已经收集在数据字典中了。现在就是要将这些数据从数据字典中抽取出来,参照数据流图, <1> 标定局部应用中的实体, <2> 实体的属性、标识实体的码, <3> 确定实体之间的联系及其类型(1:1、1:

n、m:n)。

<1> 标定局部应用中的实体

现实世界中一组具有某些共同特性和行为的对象就可以抽象为一个实体。对象和实体之间是 "is member of "的关系。例如在学校环境中,可以把张

三、李四、王五等对象抽象为学生实体。

对象类型的组成成分可以抽象为实体的属性。组成成分与对象类型之间是 "is part of "的关系。例如学号、姓名、专业、年级等可以抽象为学生实体的属性。

其中学号为标识学生实体的码。

<2> 实体的属性、标识实体的码

实际上实体与属性是相对而言的,很难有截然划分的界限。同一事物,在一种应用环境中作为 "属性 ",在另一种应用环境中就必须作为 "实体 "。一般说来,在给定的应用环境中:

⑴属性不能再具有需要描述的性质。即属性必须是不可分的数据项。

⑵属性不能与其他实体具有联系。联系只发生在实体之间。

<3> 确定实体之间的联系及其类型(1:1、 1:n、 m:n)。

根据需求分析,要考察实体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有无多余联系

(二)、 合并分e-r图,生成初步e-r图。

各分e-r图之间的冲突主要有三类:属性冲突、命名冲突和结构冲突。

1.属性冲突 (1) 属性域冲突,即属性值的类型、取值范围或取值集合不同。

例如:属性“零件号”有的定义为字符型,有的为数值型。

(2) 属性取值单位冲突。 例如:属性“重量”有的以克为单位,有的以公斤为单位。

2.命名冲突 (1) 同名异义。 不同意义对象相同名称。

(2) 异名同义(一义多名)。同意义对象不相同名称。“项目”和“课题”

3.结构冲突

(1) 同一对象在不同应用中具有不同的抽象。例如 "课程 "在某一局部应用中被当作实体,而在另一局部应用中则被当作属性。

(2) 同一实体在不同局部视图中所包含的属性不完全相同,或者属性的排列次序不完全相同。

(3) 实体之间的联系在不同局部视图中呈现不同的类型。

例如实体e1与e2在局部应用a中是多对多联系,而在局部应用b中是一对多联系;又如在局部应用x中e1与e2发生联系,而在局部应用y中e1、e2、e3三者之间有联系。

解决方法是根据应用的语义对实体联系的类型进行综合或调整。

(三).修改与重构,生成基本e-r图

分e-r图经过合并生成的是初步e-r图。之所以称其为初步e-r图,是因为其中可能存在冗余的数据和冗余的实体间联系,即存在可由基本数据导出的数据和可由其他联系导出的联系。冗余数据和冗余联系容易破坏数据库的完整性,给数据库维护增加困难,因此得到初步e-r图后,还应当进一步检查e-r图中是否存在冗余,如果存在,应设法予以消除。

修改、重构初步e-r图以消除冗余,主要采用分析方法。除此外,还可以用规范化理论来消除冗余,这些内容一般在数据库原理课程中,用一种公式化的方法来消除冗余。

sql语言的实体实体,属性,码,e-r图是什么 5

6楼:匿名用户

实体-联系图 一个简单的例子(entity-relation diagram)用来建立数据模型,在数据库系统概论中属于概念设计阶段,形成一个独立于机器,独立于dbms的er图模型。

通常将它简称为er图,相应地可把用er图描绘的数据模型称为er模型。

er图提供了表示实体(即数据对象)、属性和联系的方法,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

构成e-r图的基本要素是实体、属性和联系,其表示方法为:˙实体型:用矩形表示,矩形框内写明实体名;

˙属性:用椭圆形表示,并用无向边将其与相应的实体连接起来;多值属性由双线连接;主属性名称下加下划线;

˙联系:用菱形表示,菱形框内写明联系名,并用无向边分别与有关实体连接起来,同时在无向边旁标上联系的类型

在e-r图中要明确表明1对多关系,1对1关系和多对多关系。

˙1对1关系在两个实体连线方向写1;

˙1对多关系在1的一方写1,多的一方写n;

˙多对多关系则是在两个实体连线方向各写n,m

7楼:匿名用户

e-r的全拼是:entity-relation,即实体关系图!类和表里面的字段属性对应起来。

求高手将以下数据表 转化为实体联系图(e-r图),并列出得出的实体、联系及其属性 100

8楼:匿名用户

楼主,我不得不说你太懒了。

自己把这个做成表结构。比如oracle

把有关系的字段,定义外键。

然后使用 si object browser er。打开数据库,自动就会出关联的示意图。

数据库 er图实体的属性是要把所有属性的都要写出来吗?

9楼:匿名用户

er图的属性一般只把主要的标出来,

一般主键和外键都要标出来。

在具体实现物理模型时,就需要把所有能用到的属性都设置好。

e-r图与实际的数据库究竟是什么关系,外键什么的如何在er图中表现?

10楼:匿名用户

可以设计3个表

1 staff(fullname,no,uk address ,email, chinesemobile number,gender,staff number,visa expdate,flight number,book cinfirmation)

2 flight(flight number,arrival time,take off time, remaks,limo number)

3 hotel(arrival date,depature date,romm number,book confirmation,number of days)

er图是概念模型的形象表示,通过er图可以转换成逻辑模型,即具体的表;在概念模型和逻辑模型的转换过程中有一些原则应该遵守:1:er图中的一个实体型即矩形可以转化成一个表,表的名字为实体型的名字,属性为er图的属性。

2:如果联系为1:n的情况,联系不用转换成表,将1端实体型的码加入n端实体所对应的表中。

11楼:糖糖寳寳

e-r模型的构成成分是实体集、属性和联系集,其表示方法如下:

(1) 实体集用矩形框表示,矩形框内写上实体名。

(2) 实体的属性用椭圆框表示,框内写上属性名,并用无向边与其实体集相连。

(3) 实体间的联系用菱形框表示,联系以适当的含义命名,名字写在菱形框中,用无向连线将参加联系的实体矩形框分别与菱形框相连,并在连线上标明联系的类型,即1—1、1—n或m—n,因此,e-r模型也称为e-r图。

e代表实体,r代表联系,e-r图一般只用列出实体以及实体间的联系即可,属性(字段)可以不加,e-r图的设计,一般有自顶向下,自底向上,逐步扩张,混合策略四种。

e-r图有什么用?它和数据库设计有什么关系?怎么设计e-r图?

12楼:匿名用户

实体-联系模型(简称e-r模型)属于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阶段,是对现实世界事物的信息抽象。

e-r模型的构成成分是实体集、属性和联系集,其表示方法如下:

(1) 实体集用矩形框表示,矩形框内写上实体名。

(2) 实体的属性用椭圆框表示,框内写上属性名,并用无向边与其实体集相连。

(3) 实体间的联系用菱形框表示,联系以适当的含义命名,名字写在菱形框中,用无向连线将参加联系的实体矩形框分别与菱形框相连,并在连线上标明联系的类型,即1—1、1—n或m—n。

因此,e-r模型也称为e-r图。

一般列出所有字段的图叫实体属性图。e代表实体,r代表联系,e-r图一般只用列出实体以及实体间的联系即可,属性(字段)可以不加。

e-r图的设计,一般有自顶向下,自底向上,逐步扩张,混合策略四种。

数据库设计:概念结构设计(e-r图)关系到逻辑结构设计(关系模式),而关系模式直接关系到数据库的实现以及各种对象间的关系,所以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