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风格是独特的言语形式”这一观点

2020-11-30 05:21:07 字数 5002 阅读 2963

1楼:匿名用户

风格是独特的言语形式(1)理论内涵:

着眼于从作品的外在形式所呈现的特色来理解风格,认为风格就是一种言语形式。(2)代表人物:

a.在东方,14世纪印度的毗首那他认为,风格只是连缀词句的特殊形式(《文镜》)反对8世纪伐摩那的“风格是诗的灵魂”(《诗庄严经》)的说法。

b.亚里士多德认为,修辞的高明就是风格。他在《修辞学》一书中,详细讨论了体现风格的语言表达问题,如妥贴恰当,节奏,隐喻等,在《诗学》中,他同样只从修辞学的意义上**悲剧的风格。

亚里士多德从外部形式和修辞学角度理解风格的观点在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发展出了风格是“思想的外衣”的说法。

c.17世纪的英国学者,作家德莱顿认为语言是思想的外衣,而风格如这外衣的独特款式。18世纪,英国著名作家斯威夫特在《给某位后来任圣职的青年绅士的信》中说:风格就是“恰当场合的恰当的词”。

这种说法19世纪就遭到批评,人们认为语言和思想是无法分割的。d.20世纪语言学家依然持有这种观点。

瑞士语言学家巴依认为,风格是“给予一个已决定的意义加添的选择的附加物”。这里所说的“附加物”也就是“思想的外衣”的特别款式。有些语言学家认为,语言结构不同造成风格不同,而传达的信息几乎相同。

美国学者阿伯拉姆在给风格下定义时指出:“风格是散文或诗歌的语言表达方式,即一个说话者或作家如何表达他要说的话。”(3)评价:

由于风格最终是以言语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因此从外部来研究风格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尽从外部研究又是不够的,把风格仅仅归结为形式更是片面的。文学风格的形成有着深刻复杂的内在根源,风格的呈现也是由内及外的。

修辞学试题 如何分析言语形式的语音美

2楼:匿名用户

的前当地表达和准确地理解,寻找并确定使话语意义得以恰当地表达和准确地理解地基本原则和准则。语用学于20世纪70年代于西方诞生,其是从研究符号与符号解释者的关系发展到不仅研究如何使用语言,还特别注重研究如何理解语言,研究如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其中的蕴含意义,成为一门新兴的认知学科。

2)修辞学:语言学的一门学科。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即如何依据题旨情境。

运用名种语文材料、各种表现手法,来恰当地表达思想和感情,揭示修辞现象的条理、修辞观念的系统,指导人们运用和创造各种修辞方法怜恰当地表现所要传达的内容。

3)言语交际学:是一门研究言语交际现象及其内部规律的科学,言语交际学属于广义的应用语言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其作为一门新崛起的科学,时间不长,处于多门学科的邻接地带,是一门边缘学科。

2.区别

1)研究重点不同

a.修辞学是研究在交际活动中如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规则的科学。修辞学内部的语言修辞学和言语修辞学都是语言应用的原理原则和言语领域规律技巧的科学。

研究的是语言的应用和理解,但重在应用,重在总结一系列能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原理原则,规律和技巧;在研究理解时,不仅注重语言的字面意义,还注重语言的言外之义。

b.语用学从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角度,把人们使用语言的行为看作各种规约制约的社会行为,研究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从而发现语用规律。它不是从语言系统内部(语音、语法、语义)去研究语言本身表达的意义,而是根据语境研究话语的真正含义,解释言下之意、弦外之音。

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语境、指示词语、会话含义、预设、言语行为、会话结构六个方面。语用学研究语言的应用和理解,重在理解,重在语言的使用时,很注意语言的策略和场合要求向对方做出顺应,而在研究理解时十分注意交际的认知关系。

但在整个交际活动过程中,语用学既研究编码,也研究解码过程,更侧重于研究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

c.言语交际学则主要从言语的外部行为过程出发,通过对人类运用和交际间的各种关系的**,分析进行言语交际得失的原因,从而得出言语交际的一般规律。换句话说,语言交际学就是在“交际过程中”把握语言的特性与运用,即着重研究语言的动态运用。

2)研究方法不同

a.修辞学多用归纳比较等多种方法;

b.语用学则是以理解和推理分析的方法,并且语用学的研究方法可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 ①纯语用学:

也叫形式语用学,是语言哲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他研究语用学的形式和范畴,是研究语用学形式化的最适宜方法。 ②描写语用学:致力于描写人的来自经验的有关自然语言的运用原则,分析自然语言怎样跟语境相联系,关注人们为达到特定的交际意图在一定的语境中恰当地使用语言和准确地理解话语的语用能力。

③应用语用学:在应用语用学中,外语教学,人—机对话和人工智能,不同语言间的语用对比研究是最有实用价值的。

c.言语交际学则主要从言语的外部行为过程出发,通过对人类运用和交际间的各种关系的**,分析进行言语交际得失的原因,从而得出言语交际的一般规律。

3)具体的研究对象不同

a.修辞学研究的对象是修辞现象,即修辞过程中所产生的语文现象,同时也包括具体的语文现象,即运用语文的各种材料,各种修辞手法以及表现方法和技巧。

b.语用学研究的对象是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

c.言语交际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交际中的语言现象,包括体态语言交际,口头语言交际和书面语言交际,即人类交际中语言运用的问题。

3.共同点

1)都是把语言文学作为大的研究对象。

2)都**应遵循的顺应或适应和礼貌等原则。

3)都研究制约修辞语用的因素—语境。

4)都是独立学科和边缘学科。首先它们都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因此它们互不隶属,而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另外它们研究的的又都不是全部语言方面的问题,它们的研究内容存在交叉性,同时也有部分重合。所以它们也是一门边缘性学科。

5)都有助于语言学的发展。

6)都有利于提高人们语言交际的技能。

7)都有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

《诗经》在语言形式上有怎样的特点

3楼:筱鸢

语言形式上的特点:

《诗经》的语言不仅具有**美,而且在表意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诗经》时代,汉语已有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段,为诗人创作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诗经》中数量丰富的名词,显示出诗人对客观事物有充分的认识。《诗经》对动作描绘的具体准确,表明诗人具体细致的观察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

如《芣莒》,将采芣莒的动作分解开来,以六个动词分别加以表示:“采,始求之也;有,既得之也。”“掇,拾也;捋,取其子也。

”“袺,以衣贮之而执其衽也。襭,以衣贮之而扱其衽于带间也。”(朱熹《诗集传》卷一)六个动词,鲜明生动地描绘出采芣莒的图景。

后世常用的修辞手段,在《诗经》中几乎都能找:夸张如“谁谓河广,曾不容刀”(《卫风·河广》),对比如“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卫风·氓》),对偶如“縠则异室,死则同穴”(《王风·大车》)等等。

《诗经》的语言形式形象生动,丰富多彩,往往能“以少总多”、“情貌无遗”[13] 。但雅、颂与国风在语言风格上有所不同。雅、颂多数篇章运用严整的四言句,极少杂言,国风中杂言比较多。

小雅和国风中,重章叠句运用得比较多,在大雅和颂中则比较少见。国风中用了很多语气词如“兮”、“之”、“止”、“思”、“乎”、“而”、“矣”、“也”等,这些语气词在雅、颂中也出现过,但不如国风中数量众多,富于变化。国风中对语气词的驱遣妙用,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达到了传神的境地。

雅、颂与国风在语言上这种不同的特点,反映了时代社会的变化,也反映出创作主体身份的差异。雅、颂多为西周时期的作品,出自贵族之手,体现了“雅乐”的威仪典重,国风多为春秋时期的作品,有许多采自民间,更多地体现了新声的自由奔放,比较接近当时的口语。

4楼:匿名用户

运用比兴的手法,重词叠句

文学作品都有几种文字风格

5楼:曦黛尔

文学作品的类型

现实型文学

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

1.再现性

现实型文学的最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再现,指对外在客观现实状况作如实刻画或模拟.它要求文学立足于客观现实,面对现实,正视现实,并忠实于现实生活,而不是绕开现实,躲避现实.

文学作为反映,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一方面,它应在其话语系统中,真实地再现现实矛盾与规律;另一方面,文学应在认识基础上,显示出对现实矛盾和规律的情感评价.

2.逼真性

现实型文学立足于客观现实,再现现实矛盾和本质规律,在艺术表现手段上的基本特点便是逼真性.

逼真,是指以写实的方法,按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精细逼真的描绘.客观事物感性状貌和细节的真实,是它的特色.

理想型文学

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

1.表现性

表现,指把内在主观世界状况(如情感、理想、想象、幻想等)以形象呈现出来.显然,在理想型文学中,主观理想具有高于一切的地位.

理想型文学的主观理想精神,在文学反映方面体现为对现实矛盾的情感评价的侧重.理想型文学与注重客观再现的现实型文学不同,它极大地突出了文学的抒情表现功能.理想型文学的情感态度常常是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而不像现实型文学那样不动声色地将情感隐藏在对事物的描绘之中.

这也正是现实型文学与理想型文学作家之间论争的一个焦点.

2.虚幻性

现实型文学以写实的方法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描写,理想型文学则充分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的方法,不求外表的真实,而遵循情感的逻辑,追求情感的真实.理想型文学并非完全不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素材,但这种素材一经作家的处理,便具有了独特的夸张、变形的色彩.

象征型文学

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

1.暗示性

现实型文学重在再现现实,理想型文学重在表现情感,象征型文学则重在寄寓某种意念、意蕴.暗示是象征型文学寄寓意蕴的方式.暗示指词语寄寓某种超出本义的内涵.

这表明,现实型与理想型文学的意义就在其形象自身,而象征型文学突出文学形象的意义的超越性.

2.朦胧性

象征型文学的间接表现的暗示方式使它具有一定的朦胧性.朦胧,指词语含有多层不确定的意义.象征是抽象之物与具体之物之间的比较,其中的意义是纯粹暗示出来的.

并且由于象征经常是单独存在的,读者又很少得到何物被象征化的暗示,因此,象征主义的作品不可避免地具有某种内在的朦胧性.象征型文学的暗示不能用单一的确定的意义去概括,因为它具有超出个别现象的更宽泛的意义.象征型文学为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的空间,要求读者去积极地思考、探寻丰富的“象外之象”、“象外之意”、“言外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