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唐诗偶得一上联.请大家赐教太白举杯邀明月,对影

2020-11-18 09:05:26 字数 4065 阅读 9466

1楼:日穆修

青莲回舟不待月,归去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用青莲不算过分,后面的也是直接取诗句一字未改,肚里墨水不多,只能找到这句能用的,故平仄不齐,见谅

子夜吴歌

李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对联诗句

2楼:残烛老翁

七律和绝句中最多,因为这些律诗的格律要求对仗。其中七律的三四句(颔联)和五六句(颈联)都必须是工整对仗的对偶句。

3楼:爱文学网

很多诗句都对仗工整,可以用来做对联

古诗与对联的关系?

4楼:匿名用户

古诗是古代汉族诗歌

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以唐朝为界限,以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

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体诗,但唐代之后的诗歌不一定都算近体诗,具体在于格律声韵之分。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对联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

5楼:匿名用户

对联属于一种凝缩了的文学艺术品类。在众多的文学品类中,对联与格律诗有着极其相近的特征,那就是都以最精巧的语言和有节奏的韵律集中地反映人们的生活而抒发情感。对联与格律诗相比,其实质是相同的,只是形式上有所不同,其实,一副好的对联,就是一首诗,可以说,对联是具有特殊形式的诗。

  诗出现要早些,联是从律诗的对仗中脱胎的。

6楼:匿名用户

诗歌先于对联 诗歌可以包容对联的全部技巧

7楼:匿名用户

诗是联祖宗、诗中的对偶句是对联的前身

对联属诗歌一类吗

8楼:匿名用户

对联和诗歌是两种不同形式的题材形式,所表达的韵味也不尽相同。诗歌讲究押韵和内在含义。对联有时也是类似,但是并没有一定的格式要求,诗歌如 古体 现代,七言 五言等等。

对联也分喜联 长短等。

所以来说就是形式和内在不同。

9楼:睢宁一指禅

从文学史的角度看,对联,是从古代诗文辞赋中的对偶句逐渐演化、发展而来。对联不属于诗歌一类,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

10楼:野草苍茫

不是。但对联**于古代诗歌,讲求遣词、对仗、平仄、押韵、境界等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它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

"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摘自赵缺《无咎诗三百序》。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富于表达感情。孔子认为,诗具有兴、观、群、怨四种作用。

陆机则认为:“诗缘情而绮靡”。在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后世将两者统称为诗歌。

诗歌**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词和歌曲的总称。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它是一种大的文学样式,要求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精炼而形象性强,并具有一定的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它在各种文学体裁中出现最早。

对联 诗歌 文学

11楼:田大cai子

说真的,不好对...

他们对的都不对,

这个理包含了一个传说 ..

并且以三个字作为省名的没有了吧除了黑龙江

而求黑龙百龙的故事他们不了解.

更别说对出来好句子了.

即使对仗工整,也根本没有意义 ...

传说太少了...希望采纳.

对对联不要随便,这是中华国粹...

当时,黑白两龙在黑龙江激烈斗争起来,闹的江水翻起巨浪,搅的四邻下岗失去稳定生活,黑龙也满身伤痕,江水染上红色。她的许多战友也因此牺牲。经过十天十夜奋战,也没有结果。

这时,群众起来了,拿着馒头和铁块,风涌而至。围满了黑龙江两岸。当时,老一悲革命家说,看到黑龙身影时,往里扔馒头,黑龙吃个饱,看到白龙身影时往里扔铁块,白龙咯断了牙。

这样经过又一个十天十夜,想靠剥削占领黑龙江的白龙,终于大败而归,劳动群众欢呼雀跃,为黑龙祝贺,从此把这条江起名为黑龙江。

12楼:水墨的音色

黑龙江上斗白龙

青海湖面映云海

青海湖边忆红海

红水河中奔绿水

13楼:杰答答

黑龙江上斗白龙

玉佛寺中朝金佛(玉佛寺在上海)

甘露寺中承仙露(甘露寺在九华山)

14楼:匿名用户

日月潭里映日月……

唉,没对工整,先放这儿。。。。。

修改稿:北京城中忆南京。

唉,这个是下联,最后一个字应当为仄声。还是不工整,暂录于此。

15楼:河北常山李

金鱼池中捞红鱼

青松岭前栽绿松

黄鹤楼旁飞灰鹤

16楼:一碗小米

峨眉山下遇美眉

没有神话传说,只有点风流故事,飘过吧。

17楼:苦口婆心是良言

黑龙江上斗白龙,

绿鹰谷里擒红鹰。

18楼:幽灵琴

雁荡山下射孤雁

乌鞘岭下亮雪锋

都是中国的地名。

19楼:匿名用户

黑龙江上斗白龙

西子湖畔笑东施

思考中,目前能想出来的比较好得一个……【就这水平了,楼主赐教】

20楼:威妮威妮围围脖

黑龙江上斗白龙

白马寺下驭黑马

21楼:腐朽土壤生鲜植

凤凰山里驭麒麟。 - -改了半天还是有点别扭,请楼主赐教~

22楼:黎巫旈歆

内蒙古来连外蒙

随便写的,博君一乐

诗歌对联八股文

23楼:匿名用户

作者: 陶新天

出版社: 广西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

诗歌**于人们的情绪和模仿,格律只是一种应用的规则,正是通过对格律诗的学习和应用,人们才客观地了解到诗歌的特征:精炼、节奏、押韵。正如哥德所言:

“在规律之下方才有自由无疆。”具象性和通俗性是本书区别于一般理论著作的主要特征。本书能够满足广大读者学习写诗的愿望。

文学高手对联高手诗词高手来 “世间何谓无英雄” 的上

24楼:匿名用户

世间何谓无英雄

仄平平仄平平平

兄弟,你的下联是三平尾哦,本身就不符合联律规则的。

天下几曾缺好汉,

世间何谓少英雄。

为照顾平仄使对联合律,调整了您的下联

三平尾、三仄尾都是对联的大忌,在撰联时很容易被忽视,不管几言联,只要尾部连三仄或连三平,都是语病。

比如:爆竹声声辞旧岁;

梅花朵朵迎新春。

“迎新春”三字都是平声,这就犯了三平尾。你不觉得读起来很别扭吗?这也就是对联为什么要求联律,没律的句子就不能给人美感,没有昂扬顿错的节奏,就不能算对联了。

25楼:匿名用户

是不是要上联,我对的是“人生自有真男子”

26楼:匿名用户

四楼的兄弟已经给出了最佳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