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里的小和尚是不是生下来就送去寺庙

2020-11-29 15:20:38 字数 6005 阅读 6239

1楼:五台山一线通

有生下来就送去寺院的,在**地区,一个家庭中有孩子出家是极为殊胜的事情,所以孩子越早去,越好,也有的是寺院僧人收养的小小**,或是寺院收养的,汉族地区出家的小僧人很少。

2楼:匿名用户

你生个实践一番不就好了么。实践出真知嘛

3楼:匿名用户

等了你好久了,你终于又出现了。前几天你不在,干嘛去了?

每个寺庙都有小和尚吗

4楼:潜川

不一定。小和尚严格的说应该叫“沙弥”,指已受十戒,未受具足戒,年龄在七岁以上,未满二十岁时出家的男子。

每个寺院出家的人不一定有小和尚,得看寺院的因缘。

寺院里面的小和尚,都是家长送去的,还是孤儿?

5楼:暗香

有的是家长送去的,有的是孤儿

6楼:匿名用户

一般是家长送过去的,,也有特殊的情况。就是孩子没有家人了,方丈觉得可怜他们。并且收留他们。。

7楼:张北二飞

不一定,你没看这几天网上的报道吗?明星、有钱人也把自己的孩子送去的。

8楼:匿名用户

都有。主要看有没有佛缘

9楼:德参法师

都有,就看福德和因缘。

大家身边有人送孩子去寺庙当小和尚体验生活的吗

10楼:阳光的佛祖在世

体验生活?

别乱教育小孩子哟!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有个小和尚从小就在寺庙里生活,没有学过交通规则,但是他每次出门都靠右走,为什么

11楼:潜川

因为佛教以右为尊啊!佛教发源于印度,而印度人是用右手抓饭吃东西,左手开门、上厕所,所以以右为尊,传至中国也形成了这样的习惯

12楼:飞天***

看众人怎么走就知道交通法则了啊!

13楼:匿名用户

随大流。跟着大家走。

14楼:分类男人

因为宇宙就是逆时针旋转的,天人合一。

15楼:97教程**

火车k是“快”,t是“特快”,z是什么意思?神回复:“贼快”

刚出生的孩子送到寺庙里有什么好处

16楼:匿名用户

你想得到什么好处!!??修行的人或者说相信宗教的人,求得不过是一份祝福一份洗礼一份心灵的净化

和尚在寺庙里靠什么生存

17楼:小俊七七

不同时期和尚的经济**不同:

1、在早期的佛教僧团,僧人们以乞食为传统,物质生活非常简朴。

2、而中国传统的寺院,经济**主要靠信徒的布施。同时,寺院早晚普佛,为信徒消灾或超度,也能获得一些供养。除此而外,部分寺院还拥有作为寺产的土地,尤其是禅宗寺院,地处山林,僧人通过农业生产自给自足,农禅并重。

3、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地处名山大川的寺院都成了游览景点,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寺院的经济收入。除经忏佛事和信徒供养比以往更丰厚之外,又增添了门票和服务行业的收入。寺院收入因此有了一定的稳定性,并获得了经济自主权。

即使没有信徒的供养,也能维持寺院的基本开支。

扩展资料

当和尚的条件:

1、父母亲或监护人的同意许可,持父母同意的书面材料和身份证、户籍证明(由派出所开)、体检证明,到你认为有缘的寺院。

2、没有染上会传染的严重疾病(如艾滋病,多种**病等,但伤风感冒不在此例)。

3、没有债务问题缠身者(如:破产、生意失败而欠下一身债务者)。

4、没有违犯国家法律(刑事)或正在打官司等事缠身者(指遭**通缉者,若曾是犯罪,但已刑满出狱者不在此例)。

5、 年龄不小过7岁,不大于60岁。

6、精神健全(指没有患上任何精神病,如:精神衰弱症、精神**症、羊癫症之类会失去知觉理智而失态之病症)。

7、心理健全、正常(双性人不可出家)。

18楼:西门石桥

我们家乡俗语说“讨饭和尚”。和尚是靠化缘(乞讨)为生的。

在较热闹的寺院,香客们的捐献也是可观的,可以奉养不少和尚。

在我国古代,与印度佛教最大的不同是,建立了寺庙经济,寺庙拥有相当的田产,靠收租也可以养活僧侣们。

现在寺庙没有田产了,主要靠捐献。有些寺庙得到地方**的资助,有专门经费的。

19楼:霖然飘乎

关于寺院的经济**

——佛教在商业浪潮中的反思之二

济群法师

问:寺院是个特殊的团体,少至几人,多至几百人。要维持数百人的生活,必须有相应的经济实力作为保障。那么,寺院的主要经济**靠什么?

答:在早期的佛教僧团,僧人们以乞食为传统,物质生活非常简朴。

而中国传统的寺院,经济**主要靠信徒的布施。同时,寺院早晚普佛,为信徒消灾或超度,也能获得一些供养。除此而外,部分寺院还拥有作为寺产的土地,尤其是禅宗寺院,地处山林,僧人通过农业生产自给自足,农禅并重。

百丈禅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名训,便是禅家生活的典范。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地处名山大川的寺院都成了游览景点,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寺院的经济收入。除经忏佛事和信徒供养比以往更丰厚之外,又增添了门票和服务行业的收入。寺院收入因此有了一定的稳定性,并获得了经济自主权。

即使没有信徒的供养,也能维持寺院的基本开支。

问:法师刚才提到门票收入,关于这一点,曾经有不少人提出疑问,并以教堂不收门票作为例证。那么,寺院为什么要收取门票呢?这么做是否会伤害到信徒的宗教感情?

答:寺院收取门票的确是中国社会的特殊现象,但其中涉及到历史遗留问题。十年浩劫中,只有一部分寺院作为名胜古迹保留下来,并转入文物和园林管理部门,成为养活许多职工的国家单位。

因此,收取门票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宗教政策落实以来,寺院虽被教界逐步收回,但大部分又作为旅游点而开放。这就需要招收大批工人以维护环境卫生及管理方面的工作,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而寺院大多为古建筑,每年都需要大量的维修资金。

仅这两项,没有门票收入就无法维持。否则,寺院的旅游业恐怕也就无法。事实上,不仅是佛教的寺院,包括道观、清真寺等宗教场所,往往也同时是开放的景点,也都在收取门票。

作为寺院来说,如果能够将这样的收入合理支配,除保障寺院维修等各项基本开支外,将多余部分用之于慈善和弘法事业,以此造福社会,那么门票也算是用得其所。从另一方面来说,到寺院的有相当部分是游客,大多还没有支持公益事业的觉悟,买一份门票也可作为间接的参与。

问:因为旅游业的开展,寺院也成立了相关的服务行业,如小卖部及素菜馆等等。作为出家人来说,是否可以从事相关的经营活动?

答:服务行业是旅游点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寺院所特有的。宗教政策落实之初,寺院刚从有关部门接收过来,管理工作尚未到位。

于是部分寺院便让僧人直接参与服务工作,这种现象至今还没有完全杜绝,尤其是在一些内地寺院。如果僧人长期从事服务工作,僧宝的形象能建立起来吗?而频繁接触社会,自身修行更会受到一定的干扰。

因此,僧人直接从事服务行业,绝对是不合适的。

如果从方便大众的角度出发,寺院成立一些相关的服务行业,由在家信徒来从事经营,倒也未尝不可。同时,寺院也可将此作为弘法的一种方式,如以素食馆来推广素食,以佛经流通处来普及佛法,但决不能单纯以盈利为目的。

问:宗教用品是神圣的,《梵网菩萨戒经》明文规定“不得贩卖佛像佛经”。之所以这样要求,就是为了维护宗教的神圣性。

可现在很多寺院都设有佛经流通处,把佛像、佛经当作商品一样流通。这种做法是否违背了经意?是否有损于它们的神圣性呢?

答:传统的经书流通方式主要是捐款助印和结缘流通。佛像代表着佛宝,佛经代表着法宝,自然不能以世间的金钱来衡量,更不能作为商品来买卖。

但捐款助印和结缘流通毕竟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基本只能面向教内信徒。设立佛经流通处,可以使更多的人有缘接触佛法;而收取一定的工本费,也可以有更多的资金用于经书流通。再者,现代人有这样的心理,对于免费赠送的法宝往往不知珍惜。

所以现在的佛经流通,除免费赠阅的传统外,也开始采取有偿流通的方式。对有些人而言,佛经通过结缘的方式才能保有它的神圣性;对另一些人而言,唯有花钱请来法物才认为是有价值的。所以,我觉得关键不在于免费还是收费,而是看出发点在**,看采用哪种方式的弘法效果比较好。

只要目的不是为了盈利,不妨两种方式都用。

问:以通常的标准衡量,经济独立是个人或企业能否立足于社会的重要标志。那么,僧团的经济独立,对于佛教的健康发展而言,究竟是不是一件好事?

答:寺院的经济独立,在一般人看来似乎应该是件好事。有了稳定的收入后,出家人就不必为衣食操心,能够安心办道,寺院也有实力从事弘法事业。

但我们应该认识到,经济独立并不是凭空而有的,而是付出了相应的代价。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僧人必须忙于应酬、接待、管理等各种相关事务,不仅影响到个人的修学,也影响到整个僧团的精神面貌。

另外,寺院的经济独立,也使得僧团摆脱了对居士的依赖。在以往经济不独立的情况下,僧团与社会乃是施主与福田的关系,这就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并促进了佛教的健康发展。台湾教界之所以能将弘法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甚至大有竞争之势,经济不独立也是原因之一。

只有弘法活动开展得好,寺院才能吸引更多信徒;而信徒多了,供养丰厚了,又能促进弘法活动的开展。相反,大陆的很多寺院经济非常独立。因为寺院拥有独特的人文及自然资源,所以通过旅游及服务行业来获得经济收益,显然要比开展弘法活动更直接、更简单。

于是从事旅游及服务行业反而成了某些出家人的基本职责,从而忘却了出家人“弘法为家务”的本份。但需要警惕的是,长此以往,很可能使僧团失去教化社会的功能,从而丧失其不可替代的功用,成为一个世俗的团体。

问:前面法师曾经谈到,佛教要避免世俗化的倾向,现在又谈到走向社会的问题。如何才能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呢?

答:走向社会与世俗化是两个问题。关于这一点,首先要明确的是,作为僧团的根本职责是什么。

也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才能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避免世俗化的倾向,而在保持佛教主体性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僧人不仅要追求解脱,更要担当民众的精神导师。正因为如此,僧宝是人间福田。僧伽布施信徒以法,施主供养三宝以财,这就使佛法有更多的机会普及到民间。

而僧伽在接受供养的同时,也是在提醒自己对社会负有什么样的使命。在南传佛教地区,佛教非常普及。过去我们总以为,小乘佛教只是自了汉而已,唯有大乘佛教才能普度众生。

事实上,在泰国、缅甸等地,佛教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远远超过汉传地区。究其原因,应该和僧团依赖于民众的供养有相当关系。所以,僧团依赖供养而生存,对佛法的推广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

问:说到供养的问题,是否所有僧人都有资格接受供养?社会有按劳取酬的规则,我想知道的是,僧人在接受供养方面是否也有某种限定?

答:在佛教中,比丘又名乞士,顾名思义便是以乞食为生:一方面是乞食以资色身,一方面是乞法以资慧命。

而证得阿罗汉果位才为应供,即有资格接受供养的人。相比之下,凡夫僧为了资养色身,堪能办道,当以惭愧心接受供养。

从另一角度来说:只要是真正追求解脱的出家人,就可以接受供养,因为他们已放弃世俗追求而献身于觉悟之道。在早期的印度,各种宗教师大多奉行乞食的方式,而沙门乞食是倍受人们尊重的。

但如果出家发心不正,不能住持并弘扬佛法,而又品德恶劣或贪著供养,这种人就没有资格接受供养。

问:经忏佛事也是许多寺院的重要收入之一,和接受供养的不同在于,它往往带有明显的商业色彩。据说在某些地区,甚至有人假扮僧人从事此项业务,可见市场需求很大。

不知法师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

答:经忏是诵经和忏悔的结合。佛教传入中国后,祖师大德们依据大乘经典中的忏悔法门编写了很多忏法,以此作为个人修行的前方便。

因为罪业不曾忏净之前,修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障碍。其后因民众的需求,经忏也逐渐开始用于为他人祈福消灾或超度亡灵。这本是僧人回馈社会的一种方式,并非**关系,更非生财之道。

但随着这种需求的普及,经忏也逐渐变质。教界还出现了专门从事经忏活动的经忏僧、经忏道场,以此谋取利益。久而久之,不仅会荒废自身的修行和道业,还会在不知不觉中沾染商人习气,甚至由追求解脱转向追求金钱。

经忏道场多半道风不好,僧人腐化现象也非常严重。所以说,将经忏作为明码标价的**活动,是违背佛教精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