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和释迦摩尼佛图的区别,有没有地藏王菩萨、药师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在一起的图片

2020-11-29 15:15:06 字数 6007 阅读 9634

1楼:匿名用户

阿弥陀佛和释迦摩尼佛所持的法器不同。释迦摩尼佛手托的是钵,如法托钵的清净善业是三宝住世的表显。阿弥陀佛手托的是莲花台,表接引众生带业往生极乐净土。

2楼:老马扬蹄

阿弥陀佛持莲华,表示莲台九品,接引众生。释迦牟尼佛持钵或持珠,表示智慧功德无量,不舍众生,不忘佛道。1.

阿弥陀佛手拿莲台,释迦牟尼佛手拿钵盂。2.释迦牟尼佛两边站有阿难和迦叶,或者是文殊、普贤菩萨。

而阿弥陀佛则是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3.手印不同:

释迦牟尼佛是钵印(在脐前把左手掌向上,右手掌如同此状向上重叠,两手大拇指相触稍成圆,成为钵的形状);阿弥陀佛是右手下垂做接引状。也有不同的情况。

3楼:青竹遗风

区别只在手中的法器。阿弥陀佛手中捧莲台,释迦牟尼佛手中捧钵。

全佛像图中,每一位佛的名称怎样称,他们都象征着什么?

4楼:匿名用户

--------------------------------------------

阿弥陀佛 阿难尊者 释迦牟尼佛 迦叶尊者 药师佛

--------------------------------------------

普贤菩萨 龙女 观世音菩萨 善才 文殊菩萨

--------------------------------------------

四大天王

闵公 地藏菩萨 道明

--------------------------------------------

伽蓝尊者(关公) 弥勒菩萨 韦驮菩萨

--------------------------------------------

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构成“三世佛”,释迦牟尼佛其中禅定手印,西方无量寿阿弥陀佛持莲花台,东方药师琉璃光佛持宝塔或药钵。三世佛另有现在释迦牟尼佛,过去燃灯佛,未来弥勒佛,是现在、过去、未来三世佛的代表。

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地藏菩萨称“四大菩萨”,分别以大悲、大行、大智、大愿闻名;普贤菩萨骑象,文殊菩萨骑狮,观世音菩萨法帽中化佛(有阿弥陀佛像)像,地藏菩萨为僧人(或光头比丘或头戴五方帽)造像,弥勒佛大肚能容!

伽蓝菩萨 韦驮菩萨是佛教(汉地)两大**。

释迦牟尼佛手持浮屠塔是什么意思

5楼:匿名用户

手持一尊浮屠塔的是未来佛弥勒佛,而不是释迦佛。这个塔即是释迦牟尼佛的灵骨舍利塔。

这种造像一般出现在“竖三世佛”的造像中。

其中过去佛迦叶持灯;现在佛释迦持钵;未来佛弥勒持塔。

图见下http://img.**.china.**/0/0,0,13,6866,500,375,0fdcbb25.jpg

6楼:飞跃八十八重天

浮屠”“浮图”,梵语stupa的略音,正译为窣堵波,即塔、佛塔,俗称宝塔。佛塔的层次一般为单数,如

五、七、

九、十**等,而以七级为最多,故有“七级浮屠”之称。

佛塔起源于印度。在公元一世纪佛教传人我国以前,我国没有“塔”,也没有“塔”字。当梵文的stupa与巴利文见thupo传入我国时,曾被音译为“塔婆”、“佛图”、“浮图”、“浮屠”等,由于古印度的stupa是用于珍藏佛家的舍利子和供奉佛像、佛经之用的,亦被意译为“方坟”、“圆冢”,直到隋唐时,翻译家才创造出了“塔”字,作为统一的译名,沿用至今。

其实,“浮屠”本是梵语buddha的音译,意思即是佛陀,指释迦牟尼。后来大概因“屠”字令人联想到“屠宰”等意思不太好的词语,所以渐渐被音近的“佛陀”取代。而“七级浮屠”的“浮屠”,梵语是buddhastupa,音译后的略称也是“浮屠”。

所以“浮屠”既解作佛陀亦可解作佛塔。塔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建筑,也是一种纪念、礼拜用的建筑物。塔起源于印度,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

印度最初的塔形状像坟墓,在方的平台上砌筑一座半球形的塔身,上面做成各种形状的塔尖。这样的塔在古代印度梵语的译音叫“浮屠”,意思是埋葬佛的坟墓。手持一尊塔的是弥勒佛,而不是释迦佛。

这个塔即是佛的灵骨。这种造像一般出现在“竖”的造像中。其中迦叶持灯;现在佛释迦持钵;弥勒持塔。

观音,佛祖,药师佛,弥勒佛,地藏菩萨怎么摆放**

7楼:匿名用户

我家地方小,我请了如来佛祖,观世音菩萨,地藏王,弥勒佛怎么摆放

8楼:匿名用户

十分钟内有问

有没有地藏王菩萨、药师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在一起的**

9楼:匿名用户

莲花生大师 是观世音菩萨语的化身 是阿弥陀佛意的化身 是十方诸佛身的化身

10楼:春之神舟

满堂佛,神佛用品店里就有卖。

11楼:匿名用户

到寺庙的图书馆或佛店请一张全佛图就包含你说的这些佛了。

12楼:凝静堂

不可能有 除非电脑做的

纹身属虎本命佛是什么佛图

13楼:匿名用户

纹身这些圣物的话,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有大罪过。 亵渎

您想呀,这些有力量的圣物,纹在身上,您或杀生、或妄语、或骂人、或**、或行男女之事、或出入洗手间…… 佛菩萨的形象都陪着您,亵渎啊。无形中不断积累亵渎三宝的恶业,无量无边……以后会堕落恶道的。

哪位师兄知道 净空法师 讲净土经时候 身后面的佛像图 叫什么图 ?

14楼:天启自在**

净空属于附佛外道,不是真正的佛教;谁会晓得他弄的啥做背景?只有净空自己晓得

15楼:匿名用户

阿弥陀佛或者释迦摩尼佛

释迦牟尼佛在经中有没有开示过在家**要如何与众相处?

16楼:无量寿庄严清净

言行上按照**规所说的去做。

**规对与家人,与同事,与陌生人,与长辈的相处之道阐述比较详细。孝悌仁爱。

与佛经的开示没什么矛盾,可以用来规范自己与他人的相处之道。

佛学总的做人原则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孝顺父母,尊敬师长,闲邪存诚,敦伦尽分。

与人相处最重要是心不起我慢,嫉妒,嗔念,贪念,自卑等心念。

以平和,恭敬的心态,自然言行也平和,恭敬。言行是由心而生的,常以意识提醒警觉并反省自己,久而久之,一切就发乎自然了。

17楼:底叉尊桌美巴娃

at4331 之答案,正解。支持。

另四十二章经里也有。

18楼:小小阮灵

一切为他人,没有一个我存在,只为别人好,自己怎样都行。

与年长的人更要恭敬,要存有恭敬心。言行上,也要恭敬,比如说话用敬语,举止谦卑

19楼:南屏晚钟

http://hi.baidu.

***/%c4%cf%c6%c1%cd%ed%d6%d30/blog/item/ef2c43b71acf05fa30add14f.html 看看这个,或许能帮助你。

阿弥陀佛,晚钟合十!

20楼:匿名用户

因为释迦牟尼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是谁!他只能天天在树下想啊想啊(佛与吾与想是一个道理的哦)他怎么会知道与众相处啊!与众相处是爱别人真心相待!就是说爱人如己这是上帝说的真理!

21楼:渡海之舟

不论在家出家,与人相处,遵循菩萨六度:见

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遵循此六条,即能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

见和同解:就是统一思想,统一认识。要经常交流你对事物的看法想法,把你的观点介绍给别人。别人的意见要认真听取。如果不能按你的意见,就按别人的好了。

戒和同修:要遵守制度,守纪律。不但守佛对**的皈戒,还要遵守国家、地方、团体,甚至家的规矩,入乡随俗。

要做遵守经律的模范。这里面的学问最深,俗规、纪律、戒条相互间要求是不同的,有很多时候不好决择

身和同住:住在一起的,要尊重别人的习惯。不能对别人的习惯起烦恼心。

口和无诤:不要造口业。不妄言,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坚决不和人争斗。

意和同悦:有好事大家分享,要让大家每天欢喜快乐。

利和同均:好处不要自得,不可对名闻利养起贪心。不取不与之物,不多点别人一点便宜。

六度也称六和敬,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根本法。

另外。菩萨还有四摄取法,是度人用的。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具体内容可上网搜一下。菩萨随缘度生,随缘非常重要。

22楼:匿名用户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23楼:邋遢神仙

佛的经典中虽没有在家信众关于这方面的明确开示,但在家信众却可以依菩萨戒中的某些戒条观念作为在家于众相处的准则,绝对可以借鉴的。

另外我想只要依循下面四句话,无论在**都很适用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首先一个信佛、学佛人要努力做到随时自省,以生恶念令断绝转念为善念,如能这样做到从自家心地中转化根本的习气才会减少外在行为上的错误。看见、听见其他人行为上、语言上等等的一切善举都要作为自己的镜子去学习去赞叹,一切佛菩萨圣贤的教诲都要学习。如能做到这些就是自净其意,你才是一个真正的佛**。

这样的你一定会给周边人群带来帮助、带来祥和啊。

愿你如意。

24楼:烦恼即菩提

很多。例如八正道、六度。都是在家众的修行。

唐朝怎么称呼释迦牟尼

25楼:匿名用户

佛,浮陀,休屠,浮屠,浮图,浮头,勃陀,勃驮,部多,部陀,毋陀,没驮,沸驮,步他,复豆,佛图,物他,馞陀,没陀,佛陀,佛祖,释迦牟尼佛,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等。

释迦牟尼是后人对他的尊称。“释迦”是他所属的部族释迦族的名称,有“能”、“勇”的意思;“牟尼”意为“文”、“仁”、“寂默”,所以汉文翻译又作“能仁寂默”、“释迦文佛”等。在《梨俱吠陀》的诵诗中,曾经记载一种出家修行者,称为“牟尼”,他蓄长发、著褐色的脏衣、可以飞行空中,喝饮毒汁而无事,所以“释迦牟尼”,可意译为“来自释迦族的修行成就者”、“释迦族的圣人”。

悉达多,意思是“吉财”、“吉祥”、“一切功德成就”,又作“萨婆曷剌他悉陀”,意为“意义成就”或“一切义成”。

佛陀翻译成汉语的意思是“觉悟”或觉者,它是一个阳性名词,阴性形态为buddhi。由于佛教初期自西域传入中国,而西域语言众多,所以在汉语里有种种不同的音译名。

常见的译名:佛、浮陀、休屠、浮屠、浮图、浮头、勃陀、勃驮、部多、部陀、毋陀、没驮、沸驮、步他、复豆、佛图、物他、馞陀、没陀等。季羡林认为,佛其实是由西域语音译成汉语的。

华人民间也将佛称为佛祖。

“如来”则是对佛的总称,是说佛陀所宣说的法教,都是从因地行菩萨道开始,经过三大阿僧祇﹝无量数﹞劫的修行,逐一亲自证实世间所有一切诸法,依于亲证无有颠倒的如实智慧称为如来。《优婆塞戒经》卷3〈息恶品〉中佛说:“如来有七胜事:

一者身胜,二者如法住胜,三者智胜,四者具足胜,五者行处胜,六者不可思议胜,七者解脱胜。”非诸声闻缘觉所能及。大乘佛教《金刚经》第二十九品 威仪寂净分:

“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传统上认为“憍昙弥”、乔达摩或“瞿昙”是释迦牟尼的氏族名称,即释迦族祖先的姓氏。但这个姓氏,可能与舍利弗、富楼那类似,是从母姓而来;也可能是依照古印度贵族的习惯,由《梨俱吠陀》赞歌的作者仙人家族乔答摩,所取的另一个名字。

此外,大乘佛教对他又有不同的尊称,如《华严经》中又称他为毗卢遮那佛,是光明遍照的意思,俗谓大日如来。

佛陀在世说法时,有著名的十大**,他们是:大迦叶(头陀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富楼那(说法第一)、须菩提(解空第一)、舍利弗(智慧第一)、罗睺罗(密行第一)、阿难陀(多闻第一)、优婆离(持律第一)、迦旃延(议论第一)、阿尼律陀(天眼第一)。

比丘尼众中的皎皎者,则有大爱道比丘尼、莲花色比丘尼等。

关于释迦牟尼基本的教义,后世有许多不同的见解,但是无论是大乘佛教、部派佛教都同意保存在《阿含经》中的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等,是释迦牟尼最初的教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