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季节的象征性气象是什么,中国每个季节所含什么月份

2020-11-29 08:20:24 字数 6139 阅读 5225

1楼:匿名用户

主要是考虑气温和降水,东部地区还考虑季风情况。

一年级课文《春夏秋冬》里,代表每个季节的象征性气象是()()()()?

2楼:我abc呃

春季温暖、夏季炎热、秋天凉爽和冬天寒冷代表了一年四季每个季节的象征性气候。

3楼:长江边上小青石

春天的风、夏天的雨、秋天的霜、冬天的学

春天温柔的毛毛细雨

夏日伏天的狂风大雨

秋天清冷的寒风骤雨

冬日梦幻般飘落的纷纷雪花

4楼:匿名用户

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中国每个季节所含什么月份

5楼:一滩新约

根据气候统计划分:

春季为3-5月

夏季为6-8月

秋季为9-11月

冬季为12-2月

在北半球,一般来说每年的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2月为冬季。

在南半球,各个季节的时间刚好与北半球相反。南半球是夏季时,北半球正是冬季;南半球是冬季时,北半球是夏季。在各个季节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季节的转换是逐渐的。

在天文上,季节划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上位置确定的。当地球在一年中不同的时候,处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各个地方受到的太阳光照是不一样的,接收到太阳的热量不同,产生季节的变化和冷热的差异。

扩展资料

划分类型:

1.我国传统的四季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始点,以二分和二至作为中点的。如春季立春为始点,太阳黄经为315°,春分为中点,立夏为终点,太阳黄经变为45°,太阳在黄道上运行了90°。

2.天文学分类法四季划分更强调四季的气候意义,是以二分二至日作为四季的起始点的。这种四季比我国传统划分的四季分别迟了一个半月。

3.采用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并且规定:候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22℃的时期为夏季,小于或等于10℃的时期为冬季,介于10℃~22℃之间的为春季或秋季。

4.气候统计法,一般以1月份为最冷月,因此春季为3、4、5月,夏季为6、7、8月,秋季为9、10、11月,冬季为12、1、2月,这种四季分类法,比较适用四季分明的温带地区。

6楼:证道之声

一般情况下,中国中部的四季大致划分时间

四季 按节气起止 季节包含节气 公历大致起止时间

春 立春——立夏前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2月5日—4月5日左右

夏 立夏——立秋前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4月5日——7月7日左右

秋 立秋——立冬前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7月7日——11月8日左右

冬 立冬——立春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11月8日——2月5日左右

下面是详细的资料,你也可以看下

地球上不仅各地区的气候差异很大,就是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气候也是不同的.

对四季的划分,有以下几种方法:

1.天文划分法 从天文现象看,四季变化就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在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就是夏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就是冬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就是春、秋两季.为此,天文划分四季法,就是以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1日)、秋分(9月21日)、冬至(12月21日)作为四季的开始.

即:春分到夏至为春季,夏至到秋分为夏季,秋分到冬至为秋季,冬至到春分为冬季.

2.气象划分法 在气象部门,通常以阳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来年2月为冬季,并且常常把1、4、7、10月作为冬、春、夏、秋季的代表月份.

3.古代划分法 以立春(2月4日或5日)作为春季开始,立夏(5月5日或6日)作为夏季开始,立秋(8月7日或8日)作为秋季开始,立冬(11月8日或9日)作为冬季开始.

4.农历划分法 国民间习惯上用农历月份来划分四季.以每年阴历的1~3月为春季,4~6月为夏季,7~9月为秋季,10~12月为冬季.正月初一是全年的头一天,也是春天的头一天,所以又**节.

上述几种方法虽然简单方便,但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全国各地都在同一天进入同一个季节,这与 国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是有很大差别的.例如,按照上述划分方法,3月份已属春季,这时的长江以南地区的确是桃红柳绿,春意正浓;而黑龙江的北部却是寒风凛冽,冰天雪地,毫无春意;海南岛的人们则已穿单衣过夏天了.为使四季划分能与各地的自然景象和人们生活节奏相吻合,气象部门采取了候温划分四季法.

5.候温划分法

这种划分法是以候(五天为一候).平均气温作为划分四季的温度指标.当候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上时为夏季开始,候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下时为冬季开始,候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为春秋季.

从10℃升到22℃是春季,从22℃降到10℃是秋季.

摘自《自然科学基础(下)》

四季究竟是如何划分的?对于这个问题,自古以来就有各种不同的划分标准.例如:

天文学上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作为四季的开始; 国古籍上多用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季的开端;民间又习惯以农历正月至三月为春季,四月至六月为夏季,七月致九月为秋季,十月至腊月为冬季;而气象学上常以阳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次年2月为冬季.

事实上,由于 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各地气候千差万别,当南方各省已是万紫千红、春色满园之际,北方各省还是白雪皑皑、冰天雪地之时.所以,用上面提到的几种划分四季的方法并不能恰切地反映各地的实际情况.因此, 国在气候学上又通常应用候(5天,一个旬为两个候)平均气温来划分四季,即候平均气温高于22度作为夏季的开始,低于10度作为冬季的降临,介于两者之间,天气不冷不热的时候作为春秋两季(上半年为春季,下半年为秋季).

考虑天文因素,是以太阳直射赤道(春、秋分日)和直射南回归线(冬至日)、北回归线(夏至日)的时刻为参考点划分四季.我国习惯于以这四点作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中点;而西方则是以这四点作为各个季节的起点划分四季.然而这两种分法都不能真实地反映气候情况.

用这种方法,似乎地球上处处都可分四季.

从节气上讲,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季的开始,这是根据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计算的,比较精确.

习惯上,2至4月份是春天,5-7月份是夏天,8-10月份是秋天,11-1月份是冬天,这种说法不够精确.

春季:立春为起点,春分为中点,立夏为终点;

夏季:立夏为起点,夏至为中点,立秋为终点;

秋季:立秋为起点,秋分为中点,立冬为终点;

冬季:立冬为起点,冬至为中点,立春为终点.

地球上的温带地区具有明显的四季变化,这是一种地带性现象.而且,当北半球是夏季时,南半球是冬季,当北半球是春季时,南半球是秋季.南北两半球的四季是“反相”的.

四季的娈化既是一种天文现象,也是一种气候现象.侧重考虑某种因素(天文的或气候的),可以有两种划分四季的方法.

考虑天文因素,是以太阳直射赤道(春、秋分日)和直射南回归线(冬至日)、北回归线(夏至日)的时刻为参考点划分四季.我国习惯于以这四点作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中点;而西方则是以这四点作为各个季节的起点划分四季.然而这两种分法都不能真实地反映气候情况.

用这种方法,似乎地球上处处都可分四季.

以近代气候因素来划分的四季是较科学的.它是以候温为标准(5天为一候,全年分为72候,每候的平每气温叫候温).将高于22℃的时期定为夏季,低于10℃的时期划为冬季,介于二者间的为春、秋季.

这样,各地四季的起止日期不尽相同,且地球上大部分地区没有完整的四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端.近代气象学家为了客观、准确地划分处于不同纬度和不同地形的各地的季节,发掘和利用我国的气象资源,提出了以温度为标准,并兼顾一些能反映季节来临的动、植物活动和生长规律来划分季节的方法.

即是以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低于10℃的作为冬季,高于22℃的作为夏季,介于10℃至22℃之间的作为春季和秋季.

7楼:莫森涵

春季为3-5月

夏季为6-8月

秋季为9-11月

冬季为12-2月

什么是气象病与季节病?

8楼: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自然界的气象变化和四时气候的好坏,必然对人的生活过程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健康和寿命,受着气象和气候的影响更为突出。

祖国医学认为,随着四时的转移,六气的变化,通常是按照一定的次序向前发展和相互转变的,如春温、夏热、秋凉、冬寒都有一定的限度,既不太过,亦无不及,一切生物也都随着四时转移和六气的变化而相适应,这是一种正常的规律。但是,一切事物有常必有变,有顺必有逆。当气象出现太过与不及的反常变化时,人体不能适应而生病。

《素问》说:“苍天之气,不得无常也,气之不袭,是谓非常,非常则变矣……变至则病”。《内经》并具体指出: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壮,肾气独沉”。这种有关四时的发病规律与特点,直到最近几年,才引起医学界的普遍重视。

气象构成有气温、气压、气流、湿度等种种因素。由于这些因素的变化或者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而使症状恶化或能诱发其发生的疾病称之为气象病。日晒、高温所致的日射病和热痉挛,寒冷所致的荨麻疹和冻伤,低气压所致的高山病,都是由一两个气象因素所致的气象病。

气象因素诱发的主要代表病是风湿性疾病、神经痛等。有的病人成了天气的预报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对气候条件的变化就非常敏感,患者由于关节痛加重,最早觉察到气象变化。

也有的健康人,在气候骤变之前,会出现倦怠、乏力、头昏、思睡等症状。此外,骨折、开过刀或受过其他损伤的人,在阴天下雨前,往往伤处有疼痛感。

气象病是天气比较短的周期性变化所引起的疾病,而还有另一类疾病,其发病期与病情轻重,都与季节有关。如春季人们易患感冒、流感,小儿肺炎的发病率会突然升高;乙型脑炎多发生于夏季;荨麻疹、流脑、猩红热等传染病多发生在春冬季节;慢性气管炎病多发生在秋冬季节;某些精神病在春秋季节容易发作。支气管哮喘、花粉症和各种感染病都有明显季节性。

急性心肌梗塞、脑出血的发病率高峰是在11月至第二年的3月,脑梗塞多在夏季6~7月份。消化性溃疡病多在季节交替的时候……这种每年一定季节发病或加重的疾病,称之为季节病。一般说来,这两种疾病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在某些气象现象集中在某个季节中,而且某种疾病又呈多发性的时候,严格进行区别是很难的,如风湿性关节炎、支气管哮喘,既可叫季节病,也可叫气象病。

季节与疾病的关系,早为我国古代医学所重视,并做了深入研究。如《内经》中记述有:“春善病鼽衄,促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

这充分证明了我国古代医学,特别重视疾病的季节性和时令流行病的研究和总结。

为什么疾病与季节有关呢?

春季,是由冬季风向夏季风转换的过渡季节,冷暖空气交替频繁出现,气温忽高忽低,这往往降低了人们上呼吸道的抗病能力,故容易引起感冒、咳嗽等上呼吸道疾病的发作。

夏季,是一年中气候最炎热的季节。有时在暖气团控制下,气温高,湿度大,风小,这时人们往往感到闷热、气促、易倦,体质弱的人在阳光下曝晒或在温度高而又不透风的屋子里呆久了,还会引起中暑。另外,夏季气温高、湿度大、蚊蝇多、病菌传播快,因而容易引起消化道传染病或其它疾病的流行。

秋季,是由夏季风向冬季风转换的过渡季节。冷暖空气活动频繁,气候不正常,因而患慢性气管炎的病人,病情将加重。

冬季,是一年中气候最冷的季节。气温下降,哮喘病发作增多;寒冷季节对心血管系统病人十分不利,国外研究发现:冠心病和中风的病死率与月平均气温有显著相关。

在寒冷的冬季死亡率高,而温暖的冬季死亡率较低。

春夏秋冬四时的气候变化,所以能加重或诱发某些疾病,关键是破坏了人体的内环境平衡。主要是神经系统,内分泌腺功能异常,使一些活性物质如乙酰胆碱组织胺类物质增多,机体的应激性增强,免疫功能减低,过敏反应和炎症反应过程加速,招致了气象病和季节病。当然,有过敏体质的人,植物神经和内分泌功能失调的人,情绪不稳定的人,身体内外环境亦不稳定,对外界变化应变力差,更容易患病。

二十四节气与保健养生关系密切,影响极大。春夏秋冬,四时交替,暮去朝来,花开花谢,自然界的一切生物无时无刻不在受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气侯变化的影响。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二十四节气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人体健康,顺应二十四节气变化的规律和特点,调节人体、防病健身,可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每个人的手中都有一张生命的存折。在这张存折上,谁投入顺应二十四节气保健养生的活动越多,谁就会拥有更多健康长寿的“利息”回报!

一、二十四节气的气候特点

我国古代人在公元2世纪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将全年分为二十四个段落,统称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的变化和农事季节,用来指导农业生产。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成就之一。